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5折 郭则沄自订年谱(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郭则沄自订年谱(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郭则沄著,马忠文、张求会整理
¥22.00
《龙顾山人年谱》,近人郭则沄晚年自撰之年谱,不分卷,起于其盛年1882年,止于1941年,是研究郭则沄生平事迹的重要史料。这份珍贵的年谱稿本历经劫难,现由郭则沄 之孙郭久祺先生保存,本书据此稿本整理而成,易名为《郭则沄自订年谱》。
满3件5折 近现代忆语汇编(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近现代忆语汇编(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肖亚男整理
¥47.00
书收录自清咸丰至中华民国以“忆语”为题名的撰述凡53种,并附录相关作品或考证文章若干篇。“忆语”按记述内容和文体特征分为内编和外编。内编为纪实性作品,分“悼念逝者编”和“抚今追昔编”二编。外编为虚构或半虚构作品。
满3件5折 唐烜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唐烜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唐烜著,赵阳阳,马梅玉整理
¥39.00
本书为唐烜(1855—1917)残存的光绪二十二年、二十四年、二十八年、三十二年、三十三年日记整理本,并附其诗文集《虞渊集》,全书史料价值甚大,涉及清末维新运动、官制改革等内容;日记中还保存了大量联语,友朋往来的细节历历在目;所记载的北京习俗、文化风尚等皆可为研治城市史、区域史的学者取材。
满3件5折 王锺霖日记: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王锺霖日记: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王锺霖著,周生杰,周恬羽整理
¥49.00
王锺霖,清山东历城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山东乡试举人,后通过掣签法赴京任官。其日记主要记载了其在山东、直隶、京师一带,交游、会友、家居、风俗、为官等内容。从中,可见晚清的世情民俗,朝廷的各种重要行政程式,还记载了大量的戏剧史料,更为难得的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记载甚详,可以与相关史书记载对勘补证,深深契合本丛书的“稀见”定位。王氏日记藏在国家图书馆,因王氏习练颜体,其字体行楷书写,端庄大方。2006年曾被收李德龙、俞冰主编的《历代日记丛钞》,并名为《王锺霖日记》。周生杰教授整理、辑考了王氏日记及王氏的《家言随记》。
满3件5折 孔子家语通解+论语通解(套装共2册)
孔子家语通解+论语通解(套装共2册)
(西汉)孔安国
¥19.99
《孔子家语》是中国古代记述孔子思想和生平的著作,其内容是自汉朝以前到汉朝早期不断编纂而成,后来王肃对其行整理,凡二十七卷,现存十卷。《孔子家语》的争议很多。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指出《孔子家语》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王柏《家语考》首先提出《孔子家语》是伪书,清代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范家相《家语证伪》、孙志祖《家语疏证》,还有崔述、皮锡瑞、王聘珍、丁晏也都认为是伪书。
满3件5折 抱冰庐选集(全二册)
抱冰庐选集(全二册)
何九盈著
¥75.60
抱冰庐是何九盈先生的斋号。该文集是何九盈先生学术论文的精选集,从他所发表的众多论文中选择了五十四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论文集大致可分为语言学史、音韵学、说文学、词汇学、训诂学、汉字文化、札记、散论等几部分,涵盖了作者学术生涯的方方面面。
横渠易说校注(试读本)
横渠易说校注(试读本)
[宋]张载撰 刘泉校注
免费
《横渠易说》,是北宋理学家、关学宗师张载仅存的经解类著作,也是理学《易》著的代表作之一。张载一生于《周易》用力最多,其哲学体系亦是以《周易》为基础架构的,《横渠易说》作为张载《易》学的代表作,是研究张载哲学思想的根本所在,其对程颐、朱震、朱熹、王夫之等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次校注,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徐必达辑刻《合刻周张两先生全书》卷九至十一《易说》为底本,以明嘉靖十七年(1538)吕柟刻本《横渠先生易说》、万历四十六年(1618)沈自彰《张子全书》所收《横渠先生易说》等为对校本,以《易说》清代其他版本、宋代集注类《易》著及《张载集》等今人整理本为参校本加以校,对《易说》中的疑难字词、概念范畴等作了简明的注释、分析和按断,另有张载传记、书目序跋、历代评议等文献收作附录。
四库全书总目词籍提要笺证(试读本)
四库全书总目词籍提要笺证(试读本)
谭新红笺证
免费
《四库全书总目》共200卷,其中卷198至卷200,共著录127部词籍,内容丰赡。本书从三个方面笺证词籍提要,其一是考证材料来源。通过考察馆臣论述的史源,而折衷群言,分析利病,作出允洽的评议。其二是纠正错误。《四库全书总目》总共有一万篇左右的提要,初成于众人之手,后由纪昀定稿。基于此,“纰缪之处,难可胜言”,本书将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一步订正《四库全书总目》词集提要的错误。其三是补充原书未备的相关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虽然内容非常丰富,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本书的第三项内容就是补充重要信息,以备研读词籍提要的读者参考。作者谭新红教授致力此项研究有年,成稿要言不烦,阅读称便。
历算全书全六册(试读本)
历算全书全六册(试读本)
[清](清)梅文鼎撰 高峰点校
免费
《历算全书》是清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历算著作的合集,共计29种(另有1种存目无文),即《三角法举要》《勾股阐微》《弧三角举要》《环中黍尺》《堑堵测量》《方圆幂积》《几何补编》《解八线割圆之根》《历学疑问》《历学疑问补》《交会管见》《交食蒙求》《揆日候星纪要》《岁周地度合考》《春秋以来冬至考》《诸方节气加时日轨高度表》《五星纪要》《火星本法》《七政细草补注》《仰仪简仪二铭补注》《历学骈枝》《授时平立定三差详说》《历学答问》《古算衍略》《笔算》《筹算》《度算释例》《方程论》《少广拾遗》。 此次校,以雍正元年刻本为底本,以雍正二年刻本、《梅氏丛书辑要》本、《四库全书》本等为校本,并重新绘制了书中所有的图表、算式等。书末附有《勿庵历算书目》《梅文鼎历算书序跋》《梅文鼎传记资料》。  
补续高僧传校笺--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试读本)
补续高僧传校笺--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试读本)
[明]释明河撰 谭勤校笺
免费
《补续高僧传》,二十六卷,明代汰如法师明河撰,对赞宁《宋高僧传》予以“补续”。全书仿照《宋高僧传》体例,按照译经篇、义解篇、习禅篇、明律篇、护法篇、感通篇、遗身篇、读诵篇、兴福篇、杂科篇十科,增补唐代龟洋慧忠,五代佛手岩行、瑞龙幼璋、黄檗慧禅师,续写宋、元、明时期名僧大德等传记,共计548人,附见72人。 此次校笺,以明毛晋刻《补续高僧传》为校勘底本,尽量以明河所据原始材料行参校,间或参以《卍续藏经》本,以他书佐证,追流溯源,纠谬正误,拾遗补缺。
满3件5折 国学概论选粹·国学概论2
国学概论选粹·国学概论2
主编:杜泽逊
¥49.50
《国学概论选粹》共收录六种文献,包括洪北平《国学研究法》、陶庸生《国学概要》、曹聚仁《国故学大纲》、甘鹏云《经学源流考》、马瀛《国学概论》、王易《国学概论》。 本书选择精良的版本,重新高清扫描影印,每本文献之后附录相关材料,作为补充,前撰对作者生平、内容、优劣等行简要说明。这次整理不止是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也是立足于存真传古的基础上,在众多的“国学概论”传本中选择菁华,以饗读者。这些珍贵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学习国学的重要门径之一。
满3件5折 智囊
智囊
(明)冯梦龙
¥16.80
《智囊》一书一共收录了自先秦起到明代止的历代智谋与才略共存的人物的故事达一千多则,分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书中囊括了政治家的治国策略,军事家的用兵计谋,普通民众的持家手段以及妇女儿童的远见卓识。展现了古人们的聪颖机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满3件5折 王振声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王振声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王振声著,徐彗子,李周整理
¥34.00
王振声(1842-1922),同治十三年士,曾任会试同考官、监试官、徽州知府等。所著《心清室日记》起于光绪二十九年正月,止于民国十一年十二月,记载了前后20年间的日常起居、宦场行踪及书画写作、人际交往的种种情形。其中光绪二十九年、三十年他先后出任会试同考官、殿试监试官和恩科会试监试官,不仅具体记载了清末借用河南贡院举行科考的全程细节,也反映了其中的变化与例外,对了解清末科举考试的演变提供了*手的资料。
满3件5折 额勒和布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额勒和布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额勒和布著,芦婷婷整理
¥59.00
额勒和布是字子谦,镶黄旗满洲人,生于1826年,卒于1900年,咸丰二年翻译科士,历任理藩院右侍郎,盛京户部侍郎,察哈尔都统,乌里雅苏台将军,户部尚书,内务府大臣等等职。清史稿有传。其日记现藏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起于1864年,止于1880年,因为其任职经历丰富,尤其是经理西北边疆事务,是了解晚清官场政治文化的重要文献。
易筋经校释(试读本)
易筋经校释(试读本)
周伟良校释
免费
《易筋经》是一部极其有名的武术、养生经典,尤其是因被视作“少林武功秘笈”而更加蜚声海内外。《易筋经》产生于明代中后期,清代时影响很大,传本众多,内容屡有增演,总的说来,既包括呼吸吐纳为特征的导引内功,也包括练习掌、臂、指、腿的硬功。 本书是对《易筋经》有代表性的五个不同本子校勘注释。这五个本子分别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郑振铎旧藏《易筋经义》、台北“中央图书馆”藏清代钱曾述古堂本《易筋经》、浙江图书馆藏清代王端履本《易筋经》、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藏《少林拳棒枪刀谱》所收《金刚三昧坚固地菩萨禅行》,以及清刻本来章氏本《易筋经》(这是目前为流行、影响z大的本子)。本书在对五个本子行互校的基础上,详加注解,或解释字义,或说明典故,或理清讹误,引证丰富,按断有据,是一部具有扎实学术基础的大众普及读物。
满3件5折 聊斋志异选
聊斋志异选
[清]蒲松龄著 赵伯陶选注
¥31.20
《聊斋志异》是清初蒲松龄创作的一部著名文言短篇小说集,收录狐ghost故事、奇文异事近五百篇,主要包括四类内容,一是批评科举弊病,二是描写男女爱情,三是批判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四是褒扬民间智慧和美德。以精炼又生动曲折的文笔,寄托了对世事民情的认识和期待。 《聊斋志异选》从中撷取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突出,并兼顾可读性的作品46篇,辅以精当的注释,以提供给读者阅读《聊斋》的基础性选本。其文字以手稿本为底本,手稿本阙者以康熙抄本为底本,手稿本、康熙抄本皆无者以青柯亭本为底本,三者皆无者以《异史》本为底本,并以二十四卷抄本、铸雪斋抄本等参校,文字准确。 其注释特长有三。一是长于精准深地说解,尤其长于所涉名物制度、科举制背景、有关清人生平仕宦经历的介绍。二是对疑难字注音。三是每篇首注的解题,说明本篇主旨,对蒲松龄的创作意图多所发明,对读者意义尤大。 全书平装16,每页上文下注,版式疏朗,内容丰富,且精心选配彩插27张,手工插特定故事中,以便展现故事情节。
独异志校证--古体小说丛刊(试读本)
独异志校证--古体小说丛刊(试读本)
[唐]李伉撰 李剑国校证
免费
《独异志校证》三卷,志怪小说集,唐李伉撰,李剑国校证。或著录为十卷,今本已非完帙。《独异志》取材广泛,上自先秦,下讫唐朝。作者自云:“记世事之独异也。自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神仙鬼怪,并所摭录。”有原始神话如女娲兄妹为夫妻、黄帝灭蚩尤等,亦有民间故事如韩朋夫妇死后化为相思树、木兰代父从军等;有历史传闻如纣王糟邱酒池、张良师黄石公等,亦有灾异变怪如汉灵帝时夫妇相食、洛阳女子两头四臂等。今以《稗海》为底本,凡三百八十三条,校以明抄本,另辑得异文三十余条。《稗海》本、明钞本均无标目,为便于阅读,今代为拟目。
卢文弨重校方言(附刘台拱方言补校)(精)--古代方言文献丛刊(试读本)
卢文弨重校方言(附刘台拱方言补校)(精)--古代方言文献丛刊(试读本)
华学诚点校
免费
扬雄《方言》是我国部收集古今方国殊言别语的语言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方言学的诞生。明清以前,《方言》传本——郭注本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抄翻刻,“讹舛相承,几不可通”。明清时期出现多个《方言》校注本,另有王念孙散见于各类著作中的《方言》遗说,以及晚清以降一些学者著作中所涉《方言》的条校条释内容,我们将这些材料加以收集整理,作为《古代方言文献丛刊》第二辑推出。 卢文弨《重校方言》是继戴震《方言疏证》之后清人的第二个校本。“论学识卢不如戴,论详审戴不如卢”,卢氏在搜集版本资料的完备性和运用理校考证勘误方面成就较高。《重校方言》和《补遗》有乾隆四十九年抱经堂丛书本、同治十二年古经解汇函本以及该本的光绪十四年蜚英馆石印本、光绪十五年湘南书局刻本等,此书从未整理。此次以抱经堂丛书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和抱经堂本的各种名家题跋本予以勘正,同时核校卢氏引文,全部标断句。 刘台拱《方言补校》直针对卢文弨校本,或补缺拾疑,或订正卢校,或证成卢说,今人认为戴、卢两家之后“刘校精”。本次整理以道光十四年《刘端临先生遗书》本为底本,以光绪十五年广雅书局本参校。 书后附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西京杂记校注(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西京杂记校注(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晋]葛洪撰 周天游校注
免费
《西京杂记》共有六卷,一般认为是东晋葛洪所撰。就内容来说,该书是一部杂抄西汉故实和逸闻轶事之书,所记上及帝王将相,下及士农工商,涉及典制礼仪、天文地理、草木虫鱼、奇珍异宝、民俗风情、诗赋词曲、文论书函、秘闻趣事等,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此次校注,重在于疏通疑难字词、阐述名物掌故、解释职官制度等,为读者研读破除障碍。所用底本为明孔天胤刻本。此次推出的是简体横排精装本。
视履类编--元明史料笔记丛刊(试读本)
视履类编--元明史料笔记丛刊(试读本)
[明]李同芳撰 李新峰点校
免费
《视履类编》二卷,明代李同芳撰。李同芳为万历朝士,官至山东巡抚。“视履”出自《易经·履卦》,有回顾自己生平的含义,是一部自传性质的笔记。 全书分门别类记述了作者自己亲身参与的善迹,分为惇伦、睦族、攻苦、贞教、励节、持廉、守礼等共四十门,六百则。每则自成一体,数十字至数千字不等,内容既有家长里短、人情往来,亦记录官场浮沉、朝堂议事等,并有作者的矜夸自评,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涉及的明代重要人物有张居正、申时行、沈一贯等等。 《视履类编》见录于《四库全书总目存目》,现仅存台北傅斯年图书馆藏本和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两种。此次整理以傅斯年图书馆藏康熙二十四年李王佳刻二卷本为底本,采用本校、理校、他校原则处理原书明显讹误,全式标。此为本书首次校整理,可以为了解晚明官僚文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提供新的材料。
王阳明评注武经七书(线装本)全三册(试读本)
王阳明评注武经七书(线装本)全三册(试读本)
苏成爱校理
免费
《武经七书》是对七部兵家经典著作的合称,分别为《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由宋神宗时期武学博士何去非等编纂,之后,《武经七书》作为一个整体长期流传,出现了众多注本,明代学者王阳明评注、胡宗宪续评本即为其中之一,遗憾的是,该书因流传不广,不为当下读者熟知。基于此,我们以台湾老古出版社影印茅震东考订本为底本加以校整理,采用线装形式,双色印刷,王阳明、胡宗宪的批注文字、各类批注符号均用与底本近的红色,所在位置亦尽量遵照底本。除此以外,利用相关文献对原书中的一些明显误字做了校勘,对一些疑难问题做了简要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