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上海100项首创案例
¥49.00
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放40周年。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程中,上海不仅与全国一样取得了改革放的重要成就,而且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很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有不少方面还具有全国范围内的首创性。因此,按照*总书记要求上海当好“改革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指示精神,回顾、梳理和总结好上海在全国改革放中的100个首创案例,对上海纪念改革放40周年,对上海乃至全国一步推动深化改革和扩大放,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商界40年系列(套装共4册)(《商界》25周年典藏 洞悉85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85家企业的成长壮大历程
)
¥136.00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已走过40余年,中国经济腾飞受世界瞩目。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 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仅次于美国。 从经济增速角度看,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刨除年均4.8%的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仍高达9.3%。按照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说,“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增长,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 。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日趋合理化,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中国三产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9%、40.5%和51.6%。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幅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其中,中国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更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不容小觑的中坚力量。 这套丛书既是一部中国企业家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中国商业进化史。共四册:《先行者(1978—1988)》《弄潮儿(1989—1998)》《逐鹿人(1999—2008)》《梦想家(2009—2018)》,包罗了众多民营企业家在其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出的惊人的商业头脑和不屈的精神。
维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论
¥49.00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三部曲系列著作(包括《维新中国》、《计划中国》、《复兴中国》)的*部,其宗旨是从宏观的经济制度变迁史的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七十年的经济发展和制度探索行理论上的系统梳理。本书以系列专题的形式,对新中国的经济过渡和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探索与演变、新中国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与结构演等重大问题行了深的理论解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模式的内涵与争议行了全方位的深探讨,从“制度-目标-路径-文化”四维视角全面剖析了新中国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农地流转背景下的家庭农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22.80
本书共六个章节,依照如下顺序展:章主要梳理我国改革放以来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的历程,分析家庭农场兴起的经济社会大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第二章行家庭农场概念的辨析,基于国际上家庭农场概念的差异,分析我国家庭农场概念的内涵与特性,以及概念与实践的相互关系。第三章通过文献资料总结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得出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实践与政策启示,包括土地确权、发展中介组织、增强农场经营者综合素质、提高机械化水平、推规模化和市场化经营、发展家庭农场自律组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第四章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总体情况概述后,基于在江苏省南通市的案例调查,分析家庭农场的发展特征和经济绩效,建立了由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成本收益率和人均纯收四项指标构成的评估体系。总体来看,家庭农场在经济绩效方面相较小农户有明显优势,其中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小农户而土地生产率略低于小农户,成本收益率和人均年纯收差异较大但都可达到超高水平。此外,本书将家庭农场不同于小农户的两个主要特征:土地租赁和雇工行为,专门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在第五章尝试回应以下关于家庭农场的争论:家庭农场是否是合适的农业经营主体?它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其他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它的发展是否会对小农产生挤出效应?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是什么?本书在后一章分析了家庭农场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基于全书的分析,从经营者、地方政府和宏观政策三个层面提出发展建议。
区域经济学前沿: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46.80
本书稿的主要在归纳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创新,重论述了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及其理论上的完善;同时系统总结了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等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理论概括;在借鉴国际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法,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方法与模型。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0:上海如何建设全球金融中心
¥35.40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0》的主题为“上海如何建设全球金融中心”,从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机遇与挑战等多个维度全面深地探讨了上海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基础条件和发展策略等重要问题,明确提出上海应当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有利时机,建设成为科创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协同发展的全球中心城市,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报告强调: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将“上海价格”造为全球人民币资产以及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的定价基准;完善营商环境,集聚世界高端企业和高级人才,吸引全球优质资本和优势资源,不断追求科技步,引领全球产业升级,促各国共同发展;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构建鼓励创新、平衡风险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应对投机冲和管理重大风险的能力。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25.20
本书是为广大读者编写的一本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读物。与官方界定不同,为分析方便,本书将中小企业直界定为没有控制性投资的企业,即不编制合并报表的企业,从而保证了本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本书除了介绍财务报表的构成、财务报表的主要概念与项目内涵外,还重讨论了对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非常有效的财务比率,从结构和整体上分析了中小企业的三种基本财务报表,对中小企业竞争力和企业风险行了专题分析。 全书的分析内容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始终围绕主要报表项目背后所蕴含的管理实质来展,试图将会计思维、财务思维与企业的管理思维有机结合在一起。
一本书读懂中华商文化
¥19.99
几千年来,商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发展不但为社会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丰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商人,近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商人、商品和商业资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商业发展史、商业人物、商业事件、商业思想以及商帮文化,归纳总结出了中国商人本土化生存、发展、壮大的一般规律与经营智慧,提炼出了华商文化的要义,是现代创业者、企业家、管理者在商场一展宏图的重要读本。
经济发展理论
¥35.00
当新兴企业成群地来,经济为何反而陷萧条? 大兴土木、拉动内需,必定是振兴经济的不二法门? 面对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国该如何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经济学大师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或许能为我们解答这些困惑。在这部享誉全球的经济学经典中,他革命性地指出"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创造性破坏"是社会步的动力,而乐于冒险、主动求变的企业家则是创新事业的头号担当者。在"企业家精神"的助力下,他们才得以在残酷的商战中脱颖而出,世界因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贸易与理性
¥39.99
本书首先对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从经济全球化以及美国现状与忧虑的角度进行深度分析,第三章接着对中国如何应对推出几项战略性建议,明确指出中国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拥抱这个世界;第三章客观分析了当下中国与美国的发展现状,已经对中国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做出理性的反思总结。第四章则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分析企业家所面临的困境和焦虑,并为企业家下一步如何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后则在第五章讲述了中国进入开放4.0版,政府该如何培育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极端经济:韧性、复苏与未来
¥41.40
在经济领域,“*”并不仅仅用来描述我们熟悉的股市崩盘、住房危机或金融丑闻等现象,也可以用来表述某种经济体或者突发情况。本书提出了一种思考经济和社会的新方法——研究世界上*的经济体,从而了解人类如何应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并探寻*环境下的经济发展轨迹对未来具有哪些重要的借鉴价值。 为了研究*经济,理查德·戴维斯并没有在象牙塔中对经济理论纸上谈兵,而是亲自去了难民营、监狱、灾害突发地、工业革命发源地、不平等地区、老龄化地区、科技前沿地区等9个*经济体。通过16万公里的行程,以及对500多名当地官员、居民、罪犯等的采访,以了解和还原当地的经济、市场和生活的真实面貌,阐述了在*恶劣的条件下人们如何生存、重建社区、恢复经济和市场;在*优质的条件下经济为何会走向失败;在代表未来趋势的*经济体,人们如何应对老龄化、高科技和不平等。这些*情况经常被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忽视,但让我们看到了经济韧性背后的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如何帮助市场发挥作用,这有助于我们反思经济政策并指引未来的发展道路。 虽然*情况不是经济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些*经济体中的生活在明天将可能成为常态。要想厘清这些问题,只从金融和物质的一般经济视角观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经济学理论。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经济的韧性,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人们的思想、技能和知识的力量,这也被认为是过去30年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
基于货币回流的利率债市场开放:理论实践与金融安全
¥35.40
本书以货币回流理论作为研究利率债市场放的命题核心,通过对现有理论文献和金融史的总结回顾,理论联系实际地探索中国实践,得出结论:人民币货币国际化要“水到渠成”,但在利率债市场放中,政府应该“有为而治”;货币国际化需要多模式的货币回流,其中在岸利率债市场回流机制对于大国经济尤为重要,附加发行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任何形式的放都应该是渐和审慎的,风险防范是金融安全的关键,债市放需要强大内政和大国外交的配合。
财政预算治理:善治、共治与法治
¥32.99
财政预算是现代国家财政体系的核心制度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载体,发挥着公共资源在职能部门之间“利益再分配”的功能。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内容,财政预算治理是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也是现代国家治理模式转型的一个缩影。 本书立足于当前我国财政预算制度的现实问题,以治理理论为支撑,以“现实制度—价值选择—制度构建”为主线,通过系统阐释财政预算作为民主政治程序、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功能,而构建财政预算治理的善治、共治与法治之路。
风险投资简史
¥51.35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风险投资发展史的书,总结了风险投资迄今的发展路径和重要规律,包含世界 级的风险投资机构、企业家和科技公司的故事,讲述了相当多的国内读者不熟悉的轶事,趣味性很高、情节性很强,值得一读。本书分为11个章节,从风险投资的起源与早期实践讲起,涵盖了诸多人物、企业的案例,系统梳理了风险投资行业(尤其是美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历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人物群像,并对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增值税会计与纳税实战宝典
¥29.25
怎样处理更划算?怎样规划更安全? ? ? 资深财税专业人士,融汇贯通讲解 ? ? 本书作者蓝敏,曾经任职于税局和企业。本书从企业财务怎么做,税局怎么看双重视角,手把手讲解增值税会计处理与纳税操作。 ? ? 结合*政策,传授实战方法 ? ? 全书首先介绍增值税的基本概念,然后讲解纳税义务、销售收、项抵扣这三大环节的确认规则,着介绍发票使用规则和增值税的税务与税种,并专门用一个章节完整讲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在*后三个章节,作者结合行业应用,详细介绍货运、建筑、不动产三大行业的增值税会计处理和纳税筹划事项。 ? ? 集会计处理、纳税筹划和纳税处理于一体 ? ? 营改增后、金税三期时代,增值税怎样处理更划算,怎样规划更安全,这是本书力图带领读者解决的问题。本书不是政策罗列,而是融会贯通讲解,集会计处理、纳税筹划和纳税处理于一体,是财税人员学习和应用增值税的好帮手。
朗润园观点
¥31.85
《朗润园观2016》以国家发展为中心议题,系统总结一年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专家、学者对国家发展的重大议题和展的观与看法,前瞻性展望与国家未来发展休戚相关的全球格局演变、重大战略、制度与政策。
繁荣的背后:解读现代世界的经济大增长
¥31.20
威廉·伯恩斯坦编著的《繁荣的背后(解读现代世界的经济大增长)》讲述了:足足有两个世纪,雅典人拥有着经济增长的绝佳条件:民主制度、财产权、自由市场以及一个自由的中产阶级,可是为何他们在这一时期仍然处于极度贫困之中?世界经济增长的分水岭大约出现在19世纪。19世纪前,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就是“贫穷和短缺”,凶杀比意外死亡更常见,绑架是种谋生之道。甚至,英国首相如果不携带剑、匕首或手枪,绝不敢贸然上街。但在19世纪后,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为了回答这一重大问题,《繁荣的背后(解读现代世界的经济大增长)》作者威廉·伯恩斯坦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任务:探索19世纪早期引发当代经济起飞的文化和历史因素。一方面,作者独具匠心地采集了众多引人胜的历史故事,让人读来兴趣盎然。另一方面,他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能够解释国家何以富裕或贫穷,何以民主或集权,何以弱小或强大,甚至还能够回答一国国民是否对其生活状态感到满意。 这个解释框架包括财产权、科学理性主义(或科学方法)、资本市场、交通和通讯技术改善这四大因素,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现代财富增长逐渐生根发芽。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增长
¥68.60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将对经济社会转型起到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引领作用。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长期研究项目第十辑,本书围绕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思路、主要路径、重领域、政策体系等问题行了深分析。在比较了衰退型减碳、增效型减碳和创新型减碳三种战略的基础上,强调创新型减碳战略的优势,并提出了将该战略付诸实施所需的一系列旨在促创新的取型政策措施。 此外,本书还围绕中国整体宏观经济、需求面因素、供给面因素和若干主要产业运行状况行了分析,归纳了中国经济当下的主要特,展望了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数字公益——数字经济时代的公益蓝海
¥39.99
浓缩作者十余年的数字公益实践经验,数字公益开篇之作! 【编辑推荐】 ? 鲜明主张“公益是一门科学”,探讨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千二均衡”和三个“十级差”,并探索变革之道。 ? 在百年不遇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下,以经济学视角,探讨公益如何更敏捷地适应和拥抱时代变化。 ? 在实践案例和科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一个底座,两个驱动,四个重塑”的数字公益变革模型。 ? 基于中国经验,但不做案例的堆砌者;杜绝纸上谈兵,力图帮助从业者建立数字公益的底层体系化框架。 【内容简介】 作为全球系统性探讨数字公益的主题书籍,本书完整阐述了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之下的公益发展新模式,提出了数字公益变革发展的突破之道。全书采用理论、实践、数据、案例、模型、脑图等多种论述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力图让读者在读完全书之后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字公益知识体系和行动框架。 数字化以不可逆转之势深入渗透到各行各业之时,公益也不可避免地跟随着时代浪潮激荡起伏。探讨数字经济的著作*早于1994年就已问世,而关于数字公益至今还没有过系统性论述。本书在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公益发展的实践和成果基础上,分析了世界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基本形态,提出了数字公益发展面临的三个“十级差”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底座,两个驱动、四个重塑”的数字公益变革模型。 同时本书首次创新性地提出“公益是一门科学”的主张,并提倡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来分析公益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之道。并由此澄清了关于“数字公益”内涵及范围的认知:数字公益不止是对数字工具和产品的应用,不止是互联网公益,也不止是公益组织的信息化,而是因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在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公益全新的可为之处和发展之道。 【作者简介】 明宏伟,资深公益人,平昌冬奥会火炬手,数字公益工作*早期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先后在大型公益基金会、互联网公司担任公益部门管理职位,拥有十余年公益数字化、公益平台运营经验,累计筹集及管理过的数字公益善款规模超20亿元。曾担任多家公益组织理事席位,国内首批互联网公益平台之一的创始人,操盘过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内和国际项目,负责过的众多项目中先后有4个荣获中国政府慈善领域*高奖项“中华慈善奖”。
避税2:中国唯一可行的“都江堰”节税模式(新税法升级版)
¥24.99
33分钟,如何创造节税33亿的奇迹?李冰如何找到修建都江堰的灵感?都江堰与企业节税有什么关系?答案尽在本书中……本书以通俗的形式,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四川古时候水灾情况和李冰修建都江堰的过程。第二,节税专家郑仪受都江堰启发创造“节税工程”的过程。第三,节税工程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包括“内江外江,化整为零”、“大江小江,形式并存”、“鱼嘴劈江,四六分水”、“深淘低作,飞沙扬金”等。
避税:无限接近但不逾越(新税法升级版)
¥24.99
本书上篇揭示了一个非常完善的“避税防火墙”。该避税实例,从纳税人的角度详细介绍了“避税防火墙”的修造过程。通过讲解,使税收征管人员有了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为他们寻找更多的突破口提供了很大帮助。 本书下篇讲述了一种新的节税方法——节税工程。该方法和“避税防火墙”正好相反,它是一个经济实体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才能实现的一项大工程。其内容包括:节税工程的“方法论、“两大基石”、“三大手段”,以及实施步骤。*后还分别介绍了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节税工程和基于企业经营流程闭合环的节税工程。 避税或逃税是违法的,而节税工程却是合法的。 作为重要的阳光节税工具,节税工程自诞生以来,就备受争议,若正面使用它,就是合法节税,反之,它就成了避税或逃税的有力助手。作为读者要从正面去应用它,走阳光节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