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上)
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上)
李剑桥,竭宝峰
¥2.70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形式,人类历史的不断积淀,才使人类文明获得了增长。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变成史实,存储在人类的记忆中。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上)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上)
林之满,萧枫
¥2.80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49元5本 平凡彰显伟大:全国劳模中的清华人
平凡彰显伟大:全国劳模中的清华人
钱锡康
¥20.80
本书分为三篇,介绍了全国劳模中的部分清华人。他们中有两院院士,科技工作者,大学校长,将军,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以及基层工作的先进人物。他们奉献祖国和人民的先进事迹,是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重要内涵,是清华文化、清华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们是广大清华校友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一生的勤奋和执著来诠释清华精神,诠释劳模精神。
49元5本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
郑晓齐,王绽蕊
¥11.99
基层学术组织及其治理制度是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有效的基层学术组织制度是当前我国大学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大学学术生产率的必要环节。自20 世纪末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急剧变革,以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大型基层学术组织和以创新科研团队为代表的小型基层学术组织成为改革的亮点和焦点。本书在梳理中外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历史演变、类型模式、逻辑基础等的基础上,重点对“985 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科研创新团队以及国家实验室等新型基层学术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案例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49元5本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精神巡礼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精神巡礼
胡显章
¥23.99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大学人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展现着大学自身的气质、品位与精神风貌,是大学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支柱和灵魂。它影响着每个大学人的成长过程和人生轨迹,决定着大学的发展与影响力。同时,由于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作用,大学精神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进程。
大脑功能模式(型)理论:记忆、思维和意识的秘密
大脑功能模式(型)理论:记忆、思维和意识的秘密
席有
¥67.90
作者从神经解剖学、神经元分子生物学、哲学、辩证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面综合研究认为,人类大脑具有基因遗传决定的生理结构和特性,其功能就是在客观事物情境刺激下,大脑功能区、细胞柱,尤其是不分功能区的有关神经元、突触、树突棘等发生微观形态改变,并彼此协同作用、联合互动建构为多种印迹路径图式,即大脑功能性记忆模式。在客观事物情境变化对记忆模式的不断刺激下,大脑会建构巨量的不同层次的模式(型)。模式(型)多种形态的激化就是大脑记忆、思维、意识、主观世界和精神境界等一系列大脑功能秘密的展现,此即为大脑功能模式(型)理论。这一理论对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有关的问题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49元5本 北京地区高校办学特色集萃
北京地区高校办学特色集萃
郭广生
¥26.99
本书全面介绍了北京地区高校的办学特色,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各高校的治学方略理念、办学精神传统、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相结合、实践创新能力、教学管理改革、国际合作办学、综合素质教育等,这些特色是在*2003—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对于高等教育管理者及研究者来说,是一部难得的文献资料。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49元5本 在集体中成长
在集体中成长
杜汇良,过勇
¥18.40
青年学生追求全面的发展和健康的成长,注重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完美结合。集体生活能够自然地引导青年学生思考国家、社会和人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成为对社会、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因此,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
49元5本 构建满足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清华大学后勤改革与发展十年(2001-2011)
构建满足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清华大学后勤改革与发展十年(2001-2011)
张凤昌
¥27.20
本书是清华大学近十年来后勤改革理论探索与工作实践的缩影,共收录文章50多篇,既总结了清华大学近十年来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和论述了后勤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本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理论水平、全面推进高校后勤改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49元5本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
庄榕霞,赵志群
¥15.99
本书围绕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能力测评,反映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层面相关研究的*进展。其中,理论层面对当前国内外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研究的理论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实践层面则是若干实证研究的成果,它们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严谨的质性、量化甚至或大规模诊断(large-scale diagnostic)等实证研究方法,对职业能力的一个侧面进行的研究,其中有些研究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科研成果。
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
杨福家
¥9.26
  在现代社会中《博雅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社会中的人的通才素质教育。它不同于专业教育、专才教育。在东方,这种教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和汉朝以后通常的儒家教育;六艺教育注重综合知识和技能,而儒家教育偏重人格和人文质素。博雅教育所涉足的范畴随着社会而变迁,到了近代,人文和科学都成为了博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博雅教育又被称为文理教育。由于并非专才训练,法律、工程、建筑学、设计、海事与航海、工商管理、经济学、统计学、教育学、农学、食品科学、兽医学、牙医、医学及药学等这些专科及领域不属博雅教育的范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
户可英
¥7.84
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是对以往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国应对西方价值输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着时代的紧迫性和现实的重要性。高校是意识形态争锋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试图渗透的重要对象。当前,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信息网络化迅猛发展,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转型的日趋发展,这一系列的复杂形势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冲击与挑战。因此,如何立足于新环境,通过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并要妥善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书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结合时代境遇与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系统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思想基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特点与功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49元5本 追忆张逸生
追忆张逸生
唐山市曹妃甸区政协
¥16.20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我区和全国一样相继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配合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的推进,我们编辑出版《追忆张逸生》一书,记忆历史,启迪后人,同时为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一份鲜活生动的学习参考和辅导读物。
49元5本 法径寻理
法径寻理
沈忆勇
¥16.20
  本书包括【立法研究】,【部门法律问题研究】,【社会法律现象评述】,【法学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等内容。
49元5本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研究
陈张承,魏茹冰,郎彩虹
¥13.40
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政治形势每天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多元、开放、变动的环境中,大学生群体受到网络等多媒体的影响,自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热情高涨。然而,由于大学生自己的阅历有限,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他们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刻,高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教学的有效性,并且积极探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途径。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有必要在思想政治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大环境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研究》的撰写正是基于这种需要而撰写的。高校不能在盲目的投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应该在教学效果上有所追求。
49元5本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居峰
¥23.20
内 容 简 介 本书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站在主体间性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主体间性理论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两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的深层互动,并结合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的实践路径。 本书的研究具有双重内涵: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即从什么角度对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探索和回答?并力争从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统一性,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辩证统一出发,来研究“是什么”“为什么”,以及“何以可能”等问题,以揭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问题的研究,即面向新的社会背景和条件,在主体间性的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怎样设计,或者说应当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的交往和交往品质、政治觉悟和法律意识、道德水平和人格境界向更高层次跃进。
49元5本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迁研究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迁研究
王伟宜
¥22.57
  该专著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获得的阶层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进行了较为全方位的实证分析,有助于人们了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群体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导致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缩小入学机会差异的有效措施。
49元5本 清华教育扶贫十年路
清华教育扶贫十年路
阎桂芝
¥27.78
  阎桂芝主编的《清华教育扶贫十年路》介绍了清华教育扶贫事业十年来的经历、启发和影响,总结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实践开展和教育扶贫研究的丰硕成果。清华大学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时刻以“智力扶贫”作为工作理念,用知识来改变欠发达地区的面貌,通过智力财富的输送,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民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国家供血到帮助贫困地区自己造血,从“授人鱼到授人渔”,这一系列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1世纪扶贫方式转变的深刻内涵和意义:既是清华大学在新时期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清华大学坚持中国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
49元5本 中国教育电视发展报告
中国教育电视发展报告
崔保国
¥25.73
中国教育电视发展报告摘要中国教育电视事业源起于早期的电化教育,一般以1960年2月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成立为标志。1977年10月,来华访问的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向邓小平介绍了英国利用电视等现代化手段办开放大学的经验。邓小平表示,我们要利用电视手段来加快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不久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28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成立。1980年8月,作为国家批准建立的家省级教育电视台,新疆教育电视台在西部边陲正式开播。1986年7月1日,“中国教育电视”通过卫星电视试播,10月1日正式播出。*同志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这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发展和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49元5本 体验式礼仪教育园本课程活动设计.生活礼仪篇:全2册 下
体验式礼仪教育园本课程活动设计.生活礼仪篇:全2册 下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幼儿园编写
¥24.00
本书从生活礼仪、交往礼仪、学习礼仪三方面来建构幼儿园礼仪教育园本课程。内容包括礼仪教育理论、礼仪教育活动设计、礼仪教育案例、教师及家长礼仪教育经验交流等几方面 。
49元5本 教圃文心:福商校园文化读本
教圃文心:福商校园文化读本
林彬
¥14.33
文化凝聚力量,文化彰显未来。享有“百年学府,闽商摇篮”盛誉的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自觉将文化视野纳入贵安新校区建设,以高度的“历史自觉”精心打造32处文化场馆和文化景观。《教圃文心:福商校园文化读本》作为校园文化读本,经顶层谋篇设计,再经由商专数十位教师殚精而为文化解读,篇篇文章、幅幅画作、张张摄影,共同汇集构成了本书的格局,一场馆,一题记;一解文,一画作;一照片,一感悟;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足以让每一读者、每一“商专人”充分感知百年商专立体多元的独特文化样式和文明文雅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