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哈特与历史之重
¥27.99
历史是如何被书写的?又是如何被扭曲的?二战时,英国政府曾受哈特的影响犯下严重错误,战争结束后,哈特用他所谓的成就扭转了对他声誉的损害局面。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这本观坚定且公正的著作中,约翰·米尔斯海默重新审视了李德·哈特的职业生涯,揭示了李德·哈特关于他在20世纪30年代的军事政策辩论中发挥作用的虚假图景。根据李德·哈特被广泛受的描述,他关于装甲战的先观被英国军队拒绝,反而被更有远见的德国将军所采纳。他宣称,德国国防军应用他的闪电战理论,导致法国在1940年战败,这是他预料到的灾难。 为了更正历史,米尔斯海默彻底破了李德·哈特在两场战争之间的“先知神话”。米尔斯海默发现,事实上,李德·哈特“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基本军事问题上完全错误”,“他的作品误导英国政府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对李德·哈特错误判断的普遍认知严重损害了他在战争期间的声誉,米尔斯海默也展示了李德·哈特如何成功地修复他自己的形象。尽管李德·哈特的一些军事理论仍有现实意义,但米尔斯海默警告说应谨慎使用它们。

吕氏春秋(全新精编精校修订)(国学大书院)(先秦诸子的精华总结,博采众长;效法天地的自然道法,各司其职)
¥9.98
《吕氏春秋》集合诸子百家杂而不杂之言,包罗天地古今万物众生之理!全书的内容以儒家、道家的理论为基础,集合了各家之学说融于一炉,是中国汉代大统一时代前政治、军事、哲学、谋略思想的出色总结。


善败者刘备
¥17.99
刘备在魏蜀吴三国创始人中不仅出身,而且经历坎坷。从织席贩履的小贩到三分天下的一代雄主,他被人撵着从河北逃到江南,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24岁,他与黄巾军交战,靠装死才逃过一劫; 30岁,好不容易当上县令,又被黄巾军破了城,只得投奔师兄公孙瓒; 34岁,好心收留吕布的刘备,却遭偷袭,丢了根据地徐州,灰头土脸投奔曹操; 40岁,衣带诏事件泄露,他被曹操撵着逃过长江,被迫在刘表那儿寄人篱下。 …… 然而,刘备每败一次,实力就变强一分,终苦尽甘来:孙刘联军赤壁大捷、夺取荆州四郡、蜀灭刘璋、汉中大败曹军……凭借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翻本书,领略刘备屡败屡战、越败越强的成功秘诀!


逐利之网:从库克船长到淘金热的太平洋世界
¥52.80
历史学家戴维·伊格莱尔从太平洋贸易的扩展手,生动展示了航海家、商人、捕猎者和土著居民在风云际会的大洋世界中如何交织命运,其中不乏暴力与悲剧事件。伊格莱尔深描述了土著居民如何在外来瘟疫的肆虐下苦苦挣扎,俄国人季莫费·塔拉卡诺夫的苦难经历如何典型地揭示掳掠人质和俘虏的普遍做法,玛丽·布鲁斯特如何目睹屠杀海豹、海狗和鲸鱼的血腥“大捕猎”,以及詹姆斯·德怀特·达纳如何在知识追求上成为与查尔斯·达尔文并驾齐驱的人物。 这些精彩的故事以及它们所共同构建的历史主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太平洋世界。本书视野广阔,结构宏大,创性地描绘了太平洋世界,是一部将美国史、海洋史和世界史融汇在一起的著作。


羞耻:规训的情感
¥46.99
Choice杂志年度杰出图书奖,情感史首倡者彼得·N.斯特恩斯代表作 一部关于羞耻的文化史,一种无处不在的社会治理术 我们常将羞耻视为一种负面情感加以回避。而历史上,羞耻感在家庭、教育、刑罚、体育、政治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作用。社会用它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维持秩序、建立身份认同。 现代社会,羞耻感看似衰落,却仍在各种文化中延续,并不断被发出新用途。而当新媒体时代的羞辱狂热给人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羞耻是否还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斯特恩斯比较东西方文化,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羞耻无处不在的情感威力。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41.40
明朝万历年间,也是世界史中的大航海时代,利玛窦从意大利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从介绍神秘的西方记忆法始,传播西方文化。终其一生,他都在试图热衷科举考试、重视背诵诗书的士大夫群体,他披僧袍,又着儒衫,通过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来中国人的心灵世界。 史景迁从利玛窦留下的八个记忆碎片——四个汉字(武、要、利、好)和四幅版画,搭建起这座记忆宫殿。步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他将利玛窦的事业视为十六世纪晚期“欧洲扩张运动”的一部分,将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教的并立与西方世界内部的宗教论战相互映照,将十六世纪澳门商贸成败的细节与耶稣会士同明朝官员边界暧昧的关系相互勾连。 穿梭于十六世纪晚期的世界图景中,看似毫不相干的事件和史实在史景迁的笔下连缀汇集。一览两两相望的欧洲与中国,通过利玛窦的眼睛,儒家与古罗马这两个伟大的传统相互汇聚。


纠纷与秩序:徽州文书中的明朝
¥49.00
本书利用大量徽州文书,深探讨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变迁实态,解析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结合的展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形成状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明清史学者的研究力作。日本权威学术杂志《史学杂志》《东洋学报》《社会经济史研究》均有书评,在我国明清史学界也有广泛影响。


玛雅史(下)
¥44.99
《玛雅史》为美国知名考古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教授罗伯特·J.沙雷尔和学者洛·P.特拉克斯勒合著的玛雅文明史研究巨著。作者抛弃了出版于1950年代的学者西尔韦纳斯·莫利《玛雅三千年》的传统版块讲解式写法,结合本世纪*新的玛雅遗址的考古成果和玛雅文字的破译成就,以玛雅王国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为时间轴线,系统地讲述了从公元前文明的起源到16世纪西班牙殖民结束的玛雅近3000年恢宏历史。 本书全景式呈现了被誉为“森林王国”的玛雅在不同时期的王国之都,如蒂卡尔、科潘、奇琴伊察等的贵族政权、平民生活、社会制度、生存环境、生产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成就,特别是对玛雅王国的文字书写、天文历法、神庙建筑、雕塑绘画、宗教祭祀、原始农业、内外贸易、部族战争等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进而在根本上解答了这个伟大的世界第五大文明的神秘起源,以及其由盛转衰、*终走向失落湮灭的核心原因。 本书独家引进翻译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新修订第6版,该版本为迄今为止关于玛雅历史的*新和*权威的版本,也是有史以来研究玛雅文明起源和发展*彻底和*精辟的版本。出版后曾获得《人类学研究杂志》《美洲》《殖民时期拉丁美洲历史评论》等多部权威学刊的书评推荐和多位美国玛雅史研究学者的高度赞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全三册)
¥99.00
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吴佩孚…… 军阀混战,武夫治国,帝制转型 政变,暗杀,学潮,工潮,政争 1895—1928年,是中国由帝制向共和摸索的历史转折,各路军阀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影响清末民初历史程的重要政治力量。复杂的历史线索无形中阻挡了人们认识这一重大历史时期的脚步。 本书结合民国报人陶菊隐的亲身经历及其所掌握的丰富史料,复原了这一时代的历史细节,基于“当时人述当世史“的优势,客观、理性地为读者塑造出宏大的历史现场,铺展那个动荡年代的历史画卷。凭借深刻的洞察力和生动的文字表现力,陶菊隐先生将长达三十余年的军阀风云娓娓道来。既注重历史事件间的关联,又细腻刻画出人性与世态炎凉;既体现出严密的逻辑条,又拉近了读者与历史的距离。


源赖朝与幕府初创 : 镰仓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5)
¥46.80
本书对源赖朝的个人经历及其政治思想,以及镰仓时代女性地位的阐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细节之处皆是独到的观。 ——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 镰仓时代,日本史/上首/个武士掌权的时代。其创设者源赖朝,率先勾勒出“武士参政”的构想并将其付诸实现。此后近七百年,将军的幕府取代天皇的朝廷,成为日本的统治中心。 本卷以源赖朝及其后继者的政治生涯为主线,通过深奥州合战、承久之乱等历史大事件的细节,一探武士、贵族等不同势力之人的对弈与合/作、权衡与取舍,再现了镰仓时代初期,源氏三代将军的荣辱盛衰,及其身后北条氏的勃兴历程。


工业革命:1760-1830
¥15.99
本书是研究英国工业革命的经典著作,作者用精炼的文字编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整个历史,通过对纺纱织布、挖煤炼铁、技术创新、资本运转、童工生活等场景的精心刻画,将英国工业革命的方方面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并指出,人口、科技、资本是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阿什顿也明确指出,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变革,不只是工业上,还是“社会上的和思想上的”。作者在考察和叙述工业革命的同时,意识到经济过程的特不是突然变化的,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工业革命应该是整个资本主义发展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且不是*后一个阶段。这些都为我们多角度长时段的认识工业革命提供了借鉴和视角。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40.00
《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他视“华夏”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华夏边缘”不仅是时间上的边缘、地理上的边缘,也是认同上的边缘。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环境分配中,在集体性的记忆塑造与失忆选择中,华夏边缘的形成、变迁、维持,亦可说明华夏族群及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华夏边缘》是具有理论范式意义的经典著作,出版多年畅行不衰。书中*部分主要陈述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了华夏族群边界形成的人类生态背景;第三部分阐述了华夏族群的重要形成基础,即周人的族源传说与历史记载,并通过荆楚吴等例子,说明了边缘族群华夏化与非华夏化的往复游移;第四部分着眼于近代华夏边缘的再造,通过40年代民族调查过程中的微观事例,分析了个人、族群与社会在认同建立过程中的张力。王明珂运用社会人类学理论、考古发掘报告、历史文献史料等各学科理论与资料,结合个人在羌族的田野考察经历,深探讨了资源环境与族群边缘关系,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相互滋长,个体与集体记忆和认同的差异,等等问题,以期为当下的民族与族群认同问题提供更多反思和新知。

司马懿讲三国
¥99.99
用司马懿的视角打开三国! 司马懿*人称讲三国英雄豪杰,讲述“他眼中”的三国故事!揭秘三国诸多谜题! 吕布:他怎么死的?为什么说他不是死于曹操之手?! 周瑜:好好一个翩翩公子,怎么就被黑化了! 诸葛亮:打动刘备的不是计谋,是……; 荀彧:曹操的首席谋臣,他是怎么帮曹操由弱转强的?! 马超:为什么他总是为人作嫁? 庞统:开玩笑,我的功劳比诸葛亮大! 魏延:一身反骨,缘何惨死? 黄忠:老将黄忠,大器晚成,怎么成的? 陆逊:下克上,初学者怎么打败宿将! 司马懿:怎么走过至暗时刻…… 司马懿沉静能忍,后发先至,70岁抓住时运,焕然逆转人生。他也是三国的亲历者。本书以司马懿的口吻,讲述汉末三国真实的英雄故事,它不论残酷性还是智谋性,都更有吸引力也更生猛。在司马懿口中,魏蜀吴三国将近一百年的细节历史,曹操、刘备、孙权及诸多名将、谋士满血复活,他们的故事异彩纷呈,令人欲罢不能。 本书诙谐有趣的现代语言风格,配合独辟蹊径的解读分析,堪称白话三国的扛鼎之作。

黄沙下的世界: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
¥90.60
西方对古埃及的迷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收藏埃及文物的做法早在古罗马就已相当普遍。没有什么能比在埃及的黄沙中挖掘法老时代的黄金宝藏更令人兴奋。几个世纪以来,尼罗河的文物一直是西方人想象力和灵感的源泉。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门真正的学科——埃及学。?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埃及学的鼎盛时期,这一复杂年代见证了所有伟大的发现,促使西方反复出现“埃及热”。这一学术研究与探险故事的黄金时代以两个划时代的事件为始终:1822年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以及整整100年后图坦卡蒙墓的发现。前者提供了解法老文明之谜的钥匙,促使人们不顾一切地不断前往埃及寻找更多文物;后者展现了法老文明的繁荣和复杂,为西方在埃及的主导地位敲响了丧钟。? 剑桥埃及考古学家托比·威尔金森的《黄沙下的世界》以埃及学发展的时间线为主轴,对埃及学的产生及其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还原。他对埃及学的梳理,帮助我们逐渐看清一个真实的古埃及文明——从一个充满神秘感的智慧的源头,到《圣经》和古典文献框架中的异类,再到与古罗马帝国共享荣光的文明。? 《黄沙下的世界》在记录英、法、德、美四国为争夺古埃及文物而展的宏大探险以及残醋竞争和掠夺的同时,也折射了被欧洲殖民侵略的埃及是如何一路坎坷走现代化程的。书中讲述了形形色色的人——不择手段的文物经销商、挑战新奇事物的探险家、投身学问的考古学家、老谋深算的外交官、执迷欧化的埃及统治者,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个引人胜的故事。他们对古埃及文明的痴迷,改变了我们对尼罗河流域及其人民的认知,增了我们对于当地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对埃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采用何种方法,他们历时一个多世纪的探险和考古,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埃及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被埋在黄沙之下几个世纪的失落世界。?


俄罗斯史与英国史探研
¥26.66
本书是南大学资深教授李景云、张义德世界史研究成果展示,所收文章均是在核心刊物《世界历史》《历史教学》上已经发表的文章,体现了两位教授严谨扎实的学术功底。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俄罗斯古代史研究,涉及俄罗斯君主制、俄罗斯封建领主土地占有制和农奴制经济的特,以及17世纪以前的罗斯文化等;俄罗斯近现代史研究,涉及俄罗斯在近代时期的国家发展、军事扩张,以及在东亚的外交关系等;英国史及西欧中世纪史研究,涉及中古中期的英国议会、英国农民起义、西欧中世纪行会等。

希腊史纲(全五卷)
¥168.99
被称为“古典史学的威尔·杜兰”的希腊史学家狄奥多罗斯,以毕生的精力,创作了一部时间跨度近千年的不朽的史学巨著——-《希腊史纲》。作者参考了大量的史家著作以及罕见的历史残卷, 从特洛伊战争(前1184年)之前无法纪年的神话时代始叙事,一直叙写到作者当代前60年为止。用一种区别于西方古代三大史家的独特的叙述方式,从希腊的文明、文化、政治、哲学等角度,展现了希腊何以为西方哲学、史学的源头。公正、包容、博大的史观和典雅的文字,使阅读者沉浸其中,成为口碑之作。 《希腊史纲》在古代、中古及文艺复兴时代都受到重视:老普里尼及阿昔尼乌斯曾提及他;哈德良皇帝时代有人将《希腊史纲》写成节录版;《历史丛书》内容亦见诸罗马法学作品;也被普鲁塔克和笛欧使用;教会史家利用他有关犹太人的叙述,欣赏他的普世史观念;基督教教父杰罗姆提及他是罗马名人;9世纪君士坦丁堡主教福提乌斯在自己也叫 Bibliotheca 的读书杂记中提及,在狄奥多罗斯死后,有人延伸《希腊史纲》内容到包括整个奥古斯都统治期;一些拜占庭史家引用他的文字;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编辑一些节录。

罗马帝国衰亡史(上)
¥5.01
英国历史家爱德华·吉本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全书出版至今已逾二百年。我国出版界传出它的一卷节编本中译本问世的信息,依然令人鼓舞。 爱德华·吉本出身于一个拥有大地产的资产阶级家族。据他追记,其家 族在 14 世纪时开始拥有土地。到 16世纪后期,其远祖已获得缙绅的称号。当时风气,农村殷实之家,大都把子弟送往城市习商。这个家族已有几代人到伦敦从事商业活动,并出现过一位周游西欧并远游美洲的旅行家。吉本的祖父爱德华曾任南海公司董事,由于一次船只失事而破产,但他东山再起,又复积资十万英镑。吉本的父亲亦名爱德华,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为托利党人,拥有缙绅称号,一度担任伦敦城的区长,并曾当选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吉本的母亲朱迪思·波顿为伦敦商人之女。吉本于1737年出生于伦敦附近的帕特尼镇,是父母的长子。他后来在回忆录中颇以其出身门第 而自豪:“我出生于一个自由而文明的国家,一个科学和哲学的时代,一个门第荣耀、家资富有的家庭。” 吉本幼年身体孱弱多病,母亲连生多胎,无力照管,幸赖姨母凯塞琳·波顿悉心看护,几次转危为安。他所受的初级教育很不完整,时常因病中断,10岁丧母后,又一度辍学,幸赖他生性好学,又得姨母辅导,读了许多古希腊罗马的人物传记,启发了对古典时期历史的兴趣。在入大学之前,他对希腊文和拉丁文都已打下良好基础。1752 年吉本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当时只有 15岁。他对世界历史怀有很浓的兴趣,从古代而及于近代,几乎尽读所能得到的关于阿拉伯、波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著作,在他阅读的书单中也列入了中国史籍。可是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学院生活使他失去学习兴趣。他更换了一位导师,这是一位“只记得薪俸,不记得职守”的人,对学生既不指导,也乏管理,虽同 住一院,却只见过一面,俨然路人。吉本深感无聊,称这段日子为修道院生活,时常离校出游,学院也不加约束。他自幼即对宗教争论感兴趣,惑于天 主教祕义的姑母对他也有所影响,牛津的沉闷气息并不能为他解疑释惑。相反,他认为大学要求学生对三十九信条表示信奉之举是“装样子多于诵读, 诵读多于信奉”。在彷徨苦闷之中,他接受了化体说,改信了天主教。当时他还自认是受良心驱使,但多年以后自己承认当时过于幼稚,致为诡辩所惑。的确,他这时才16岁。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29.80
★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许倬云 许倬云先生以其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深厚学养,从系统论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古今中外大国霸业的成败兴废之道。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秦并天下
¥32.00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商鞅变法,秦愤而崛起,秦始皇灭六国,并天下,建立君主专制大一统国家。 他勤政。每天看完一百二十斤竹简奏章才去休息。 他谨慎。殿上绝不允许有人携带武器,以至于荆轲来刺杀他,所有人只能干瞪眼 他狐疑。每天变换住处,谁要是暴露行踪就是死罪。 他残忍。对李斯的批评传出宫外,因查不出是谁泄密,便将在场的人都杀掉。 设防如此,该坐稳江山了吧? 然而,秦的苛政却亲手把自己送上断头台,大秦巨轮仅仅十五年就沉没了。 楚汉相争,刘邦称帝,沿用秦朝制度。 大秦没死,秦始皇首创的“帝国制”主宰中华历史两千一百三十二年。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20.61
本书以文献资料结合丰富的考古发掘成果,并经过许多次的实地考察,系统地研究论证了中国古代都城及其制度的发展演变 , 其中多所创见。作者认为先秦到唐代是实行封闭式都城制度的历史阶段,在西汉、东汉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整个都城的格局由“坐西朝东”变为“坐北朝南”,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又一次更大的变化,即由封闭式变成了放式。这是由都城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引起的变化。本书对中国古代都城都作了详细的考察研究,并配以大量的图片资料以资说明。


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
¥11.99
本书选择中国历史上经济*富庶、政治*明、“*具幸福感”的朝代——宋朝为文本对象,形成一部“漂”在宋朝的全新生活指南,一部启宋朝穿越之旅的完全攻略。作者以近100万字的史料阅读查证为依托,以通俗幽默的方式,为读者呈现宋朝的整个社会风貌。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职场奋斗,精英文化,婚姻家庭,时尚娱乐……每份史实,皆有出处,绝无乱造。 《假装生活在宋朝 : 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读者便是这本书的主角,以一个宋朝人的身份,原汁原味地体验宋朝的民俗民风、社会生活,使读者获得历史知识的滋养的同时,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