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美式英语简史(每个美式英语单词,都有一段让人连连惊叹的历史!销量超的《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力作!)
美式英语简史(每个美式英语单词,都有一段让人连连惊叹的历史!销量超的《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力作!)
[英] 比尔•布莱森
¥79.90
在美洲这块新发现的大陆上,早期的殖民者总能碰到各种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逼得他们几乎从天始就在修补自己的词汇库,从mosquito(蚊子)、persimmon(柿子)到swamp(沼泽)……他们或是借用印第安语言的词汇,或是组合拼凑已有的英语单词,自创了不计其数的美式新词。 全书涵盖从食物、电影、游戏、广告、物等21个领域的新词,作者用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而有趣的历史故事,揭晓了成千上万美式英语单词、短语的真正起源。 亚美利哥在仅有的3次新世界远航中始终毫无成就,但后为何美洲大陆(America)因他而得名? 一个既没有树林(wood)也没有冬青(holly)的尘土飞扬的沙漠小村庄如何成为好莱坞(Hollywood)? 翻本书,发现美式英语单词背后的奇闻逸事!
49元5本 百年大案未解之谜
百年大案未解之谜
《纵横》编委会
¥25.99
《纵横》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亲历、亲见、亲闻的视角,努力发掘众所周知的任务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角,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本书是对《纵横》杂志所收文章进行碎片化整理,汇集了自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通过其独特侧面来述说历史。 民国时期,中华大地扰乱不堪,内忧外患,政党林立,明争暗斗,局势动荡,人民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在乱世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不知多少扑朔迷离的奇案,刺杀宋子文的案中案、马迭尔血案、顺天轮抢劫案、金都血案、永和金号惨案…… 重重疑云,惊心秘闻,重新起底惊天大案,解开百年悬案迷雾。
49元5本 战国杀
战国杀
洪兵
¥29.99
  一次偶然的抉择,促成了“三家分晋”,也正式拉了战国的序幕。七大霸主——坐拥富庶的齐国,野蛮勇猛的楚国,偏安一隅的燕国,夹缝求生的韩国,擅长仗的赵国,气势汹汹的魏国,还有后发制人的秦国——展了一场生死博弈。   三百年光阴,足够承载下无数英雄豪杰的激荡人生,足够勾勒出此消彼长的诡谲命运。秦国竟然被关了二十五年的“禁闭”;大名鼎鼎的苏秦居然是别人的“替身”;秦国在中原大杀戒,齐国却“稳坐钓鱼台”;秦始皇与吕不韦之间的神秘关系……太多的疑问与困惑在书中一一被详解,并等待着我们去倾听、去体验、去感怀、去认识一个真实的战国。
49元5本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
袁阔成,袁田
¥13.00
翻开《春秋五霸》一书,回味听书之酣畅,品味读书之快乐。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带你走进风云变幻的东周列国。 《春秋五霸》可以称为评书范本,可读可讲,重心在讲。特点风格就是文白相间,古书今说,为爱好和喜欢评书艺术的朋友们提供一部评书“变文”。
黄沙下的世界: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
黄沙下的世界: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
[英] 托比 • 威尔金森
¥90.60
西方对古埃及的迷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收藏埃及文物的做法早在古罗马就已相当普遍。没有什么能比在埃及的黄沙中挖掘法老时代的黄金宝藏更令人兴奋。几个世纪以来,尼罗河的文物一直是西方人想象力和灵感的源泉。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门真正的学科——埃及学。?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埃及学的鼎盛时期,这一复杂年代见证了所有伟大的发现,促使西方反复出现“埃及热”。这一学术研究与探险故事的黄金时代以两个划时代的事件为始终:1822年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以及整整100年后图坦卡蒙墓的发现。前者提供了解法老文明之谜的钥匙,促使人们不顾一切地不断前往埃及寻找更多文物;后者展现了法老文明的繁荣和复杂,为西方在埃及的主导地位敲响了丧钟。? 剑桥埃及考古学家托比·威尔金森的《黄沙下的世界》以埃及学发展的时间线为主轴,对埃及学的产生及其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还原。他对埃及学的梳理,帮助我们逐渐看清一个真实的古埃及文明——从一个充满神秘感的智慧的源头,到《圣经》和古典文献框架中的异类,再到与古罗马帝国共享荣光的文明。? 《黄沙下的世界》在记录英、法、德、美四国为争夺古埃及文物而展的宏大探险以及残醋竞争和掠夺的同时,也折射了被欧洲殖民侵略的埃及是如何一路坎坷走现代化程的。书中讲述了形形色色的人——不择手段的文物经销商、挑战新奇事物的探险家、投身学问的考古学家、老谋深算的外交官、执迷欧化的埃及统治者,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个引人胜的故事。他们对古埃及文明的痴迷,改变了我们对尼罗河流域及其人民的认知,增了我们对于当地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对埃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采用何种方法,他们历时一个多世纪的探险和考古,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埃及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被埋在黄沙之下几个世纪的失落世界。?
司马懿讲三国
司马懿讲三国
张守春
¥99.99
用司马懿的视角打开三国! 司马懿*人称讲三国英雄豪杰,讲述“他眼中”的三国故事!揭秘三国诸多谜题! 吕布:他怎么死的?为什么说他不是死于曹操之手?! 周瑜:好好一个翩翩公子,怎么就被黑化了! 诸葛亮:打动刘备的不是计谋,是……; 荀彧:曹操的首席谋臣,他是怎么帮曹操由弱转强的?! 马超:为什么他总是为人作嫁? 庞统:开玩笑,我的功劳比诸葛亮大! 魏延:一身反骨,缘何惨死? 黄忠:老将黄忠,大器晚成,怎么成的? 陆逊:下克上,初学者怎么打败宿将! 司马懿:怎么走过至暗时刻…… 司马懿沉静能忍,后发先至,70岁抓住时运,焕然逆转人生。他也是三国的亲历者。本书以司马懿的口吻,讲述汉末三国真实的英雄故事,它不论残酷性还是智谋性,都更有吸引力也更生猛。在司马懿口中,魏蜀吴三国将近一百年的细节历史,曹操、刘备、孙权及诸多名将、谋士满血复活,他们的故事异彩纷呈,令人欲罢不能。 本书诙谐有趣的现代语言风格,配合独辟蹊径的解读分析,堪称白话三国的扛鼎之作。
枢纽:3000年的中国
枢纽:3000年的中国
施展
¥92.99
《枢纽:3000年的中国》核心是要回答一个问题:究竟“何谓中国”。 施展在这本书中以问题为导向,超越具体学科的限制,调用地理、历史、哲学、经济、财政、货币、军事、人口、社会、法律、国际政治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中国几千年的复杂历史,以及百年来的成败兴衰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在古代史的阐述当中,施展突破了常见的中原本位视角,也突破了草原本位视角,在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个亚区域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发现了超越于各个亚区域之上的一个统一的历史程,从而将中国史还原为一部体系的演化史。施展克制了任何方向的价值偏好,用中国的超大规模性这一线索,连贯地解释了中国能够维持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原因、中国在近代陷落后的原因,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也因此获得了全新的意义。在中国与西方 的遭遇过程当中,中国历史的一些内在动能被激活出来,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成长以及其对世界秩序的深刻塑造,获得了全新模式的深讨论,作者也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启了一系列极富建设性的思考。
49元5本 日本情报文化研究
日本情报文化研究
周浩
¥15.00
【内容简介】 日本在长期的情报实践中形成了迥异于东西方其他国家的独特情报文化,具有重视情报的历史传统和特有的全民情报观念。实用主义情报观主导了日本的情报工作,并带有鲜明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和情报机构工具化倾向。本书并通过总结和评价日本情报文化的独特内涵优势与固有结构性缺陷,对如何塑造中国先进情报文化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49元5本 纠纷与秩序:徽州文书中的明朝
纠纷与秩序:徽州文书中的明朝
[日]中岛乐章;译 者 郭万平
¥49.00
本书利用大量徽州文书,深探讨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变迁实态,解析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结合的展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形成状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明清史学者的研究力作。日本权威学术杂志《史学杂志》《东洋学报》《社会经济史研究》均有书评,在我国明清史学界也有广泛影响。
49元5本 源赖朝与幕府初创 : 镰仓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5)
源赖朝与幕府初创 : 镰仓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5)
(日)山本幸司
¥46.80
本书对源赖朝的个人经历及其政治思想,以及镰仓时代女性地位的阐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细节之处皆是独到的观。 ——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 镰仓时代,日本史/上首/个武士掌权的时代。其创设者源赖朝,率先勾勒出“武士参政”的构想并将其付诸实现。此后近七百年,将军的幕府取代天皇的朝廷,成为日本的统治中心。 本卷以源赖朝及其后继者的政治生涯为主线,通过深奥州合战、承久之乱等历史大事件的细节,一探武士、贵族等不同势力之人的对弈与合/作、权衡与取舍,再现了镰仓时代初期,源氏三代将军的荣辱盛衰,及其身后北条氏的勃兴历程。
漫长的余生
漫长的余生
罗新
¥45.50
公元466年,宋明帝刘彧与在寻阳称帝的侄子刘子勋二帝并立,内战几乎波及刘宋全境,继而演变为与北魏之间的战争。生于南朝中层官僚家庭的王钟儿,被迫卷入,家破人亡,两年后被掠为平城宫的普通宫女,时年三十岁。可是,她的命运却偶然地与“子贵母死”制度发生了联系,意外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先后以宫女和比丘尼的身份成为抚育两代皇帝的关键人物,竟在北魏宫廷生活了五十六年之久。 罗新教授利用墓志等史料讲述了王钟儿漫长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以她的眼睛去看她身处其中的时代,把皇帝、后妃、外戚、朝臣、宦官和宫女都还原为具体的人,看到他们面对权力时的喜悦、疑惧、张狂、绝望……随着王钟儿人生故事展开的,还有从献文帝、孝文帝到宣武帝、孝明帝近八十年的北魏历史,当然也有被时代的惊涛骇浪席卷的许许多多人。 我们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不真切的。
49元5本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及杂稿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及杂稿
江苏人民出版社
¥27.99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及杂稿》是当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讲义及部分涉及魏晋时期历史的研究性杂稿,是一部系统的断代史之作。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及杂稿》覆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问题、新发现: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统分,陈朝是南方蛮族创立的朝代,东汉、孙吴和西晋的统治者属于同一个阶级等。 【说明】如内有???,为原书缺损文字,不是乱码。
陈寅恪精选集(套装共6册)
陈寅恪精选集(套装共6册)
江苏人民出版社
¥150.99
《寒柳堂集》是陈寅恪文集之一,收录了《狐臭与胡臭》《赠蒋秉南序》等十余篇文章,内容涉及三国、敦煌学、中外交流、民国历史等多方面,是了解陈寅恪先生学术研究不可错过的资料。 《柳如是别传》以明末清初“甲申之变”前后天翻地覆的历史为背景,以柳如是和钱谦益的姻缘为线索,通过柳如是的经历,描写了她身边钱谦益等士人在严酷的命运面前如何抉择自己的归宿。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及杂稿》覆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问题、新发现: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统分,陈朝是南方蛮族创立的朝代,东汉、孙吴和西晋的统治者属于同一个阶级等。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本书包含了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与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关的内容,涵盖了隋唐史、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化史、语言文字学等与中古史相关的诸多领域,显示了陈寅恪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关系、种族与文化的界定、胡化汉化的实质等问题的高标卓识。 《元白诗笺证稿》是陈寅恪“以诗证史”的代表作,通过满满的考证来讲白居易和元稹,借助的元白二人的唐诗来考证中后期唐史。比如,通过《长恨歌》中关于杨贵妃入宫前后的描述,考证了诗歌背后唐朝的伦理观;又比如,“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江州司马应着浅红色官服,为何诗中穿的是青衫,陈寅恪从中考据出白居易原来是九品芝麻官。 【说明】如内有???,为原书缺损文字,不是乱码。
套装特惠下单19.99元 罗马史诗三部曲(套装共三册)
罗马史诗三部曲(套装共三册)
[英]彼得·希瑟
¥39.99
《罗马帝国的陨落:一部新的历史》内容简介: 鼎盛时代的罗马帝国,统治着西起不列颠、西班牙,东至幼发拉底河的土地。千百年来,罗马帝国被当作人类统治的制度典范,拥有严密的防御体系、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复杂的行政体系和繁荣的交通贸易网。当时人们相信,“永恒之城”罗马不会陷落。 罗马人想不到的是,帝国由盛转衰只在转瞬之间,而毁灭的种子来自匪夷所思的地方——北方人烟稀少的草原。公元4世纪末,呼啸而来的匈人骑兵打破了罗马世界的平衡,本来已经和罗马相安无事的欧洲蛮族被匈人击溃、驱赶。376年,第 一批哥特人难民请求进入罗马境内居住,大量涌入的蛮族人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帝国百年衰亡史的大幕拉开了。 378年的哈德良堡战役,罗马军队惨败于暴乱的哥特武装,皇帝瓦伦斯战死。局势逐渐失控,蛮族军队开始蚕食罗马的领土。406年,莱茵河防线失守;410年,罗马城被洗劫;412年,西班牙全境沦陷; 439年,北非全境失守;446年,不列颠行省脱离罗马统治;455年,罗马再次遭到洗劫;468年,罗马帝国**后一次北非远征惨败;476年,帝国灭亡。讽刺的是,废黜罗马末代皇帝的哥特势力,正是100年前那批哥特难民的后裔。   我们不仅疑惑,罗马帝国的金城汤池是从哪里开始崩塌的?一个世纪的衰亡史,难道就没有挽回的机会?“永恒帝国”的失败,人口大迁徙,以及欧洲再也没能实现的“分久必合”之梦,给我们的启示几何?《罗马帝国的陨落: 一部新的历史》将用精彩的故事和详实的细节,重现罗马帝国这意味深长的 后一百年。 《罗马的复辟:帝国陨落之后的欧洲》内容简介: 帝国陨落之后,还能重生吗? 476年,西罗马末代皇帝被废,数百年的帝国传统宣告终结。然而,帝国的文化、制度、精神仍有存留,与之相伴的利益催动着重建帝国的野心。 在西方,哥特人狄奥多里克几乎恢复帝国的荣光。511年时,他用罗马人的方式指挥着西罗马故地近一半地区的事务,霸权延伸至北非和中欧。可是他一去世,帝国的光环便全然从他以前的领地消失。 在东罗马,527年即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面编纂法典,一面用战事彰显力量,征服北非,夺回意大利,俨然西方帝国的复兴者。但他死后不到两代人,东罗马的疆域仅剩从前的三分之一,再无力量重现辉煌。 800年的圣诞节,来自北方的法兰克人查理曼走进圣彼得大教堂,教宗为他加冕,宣布他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曼以神圣君主之姿启动改革,统一帝国内的基督教文化。然而在他身后,加洛林王朝运气耗尽,继承纷争打破了帝国重现之梦。 西罗马陨落500年后,来自西方、东方、北方的复兴尝试均告失败,亚欧大陆西部的格局早已不复当年,体现罗马精髓的帝国已无可能复生。不过,王权的竞逐争斗使宗教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在无意间创造了教宗的新罗马帝国——拉丁基督教世界,从11世纪开始屹立千年,影响延续至今。 在重建罗马的努力中,帝国渐渐归于无有,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欧洲从废墟中创生。 《帝国与蛮族:从罗马到欧洲的千年史》内容简介: 今天的欧洲,国家间互动频繁,生活方式大致相近,人口在各地流动,移民改变着所到之处,自己也被周遭改变。这样的格局,其实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 现代欧洲的起源,要追溯到一场千年大转型。1世纪初,亚欧大陆西部划分为两个世界。一边是拥有职业军队、银行、哲学、文学乃至垃圾收集系统的罗马帝国,地中海是它的中心;另一边是农业技术落后、几乎无人识文断字的蛮族欧洲,主导它的是讲日耳曼语的族群。而到了11世纪,在从大西洋延伸到乌拉尔山的广阔区域内,地中海的霸权早已失落,蛮族欧洲不再“野蛮”,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合成了一个欧洲。 其间的一千年里,匈人帝国横空出世又骤然衰落,西罗马陨落,法兰克人建起了头一个基地在欧洲北部的帝国,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使东罗马沦为地区性势力……随着一个个帝国的起落,讲日耳曼语的哥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法兰克人,游牧的匈人、阿瓦尔人、马扎尔人,跨海而来的维京人,取代日耳曼人统治中欧和东欧的斯拉夫人在欧洲大地上来来往往。这些移民觊觎帝国的财富,也惧怕帝国的暴力,他们沿着陆路、海路、河道网,或是拖家带口寻找新的家园,或是组成小型战队劫掠,或是贩卖奴隶、毛皮取利。 从罗马到欧洲,这是个移民改变世界的故事。一千年的迁徙终结了罗马帝国主导的秩序,罗马人眼中的蛮族重绘了亚欧大陆西部的人文地理和政治版图,在帝国与蛮族的角力中,现代欧洲的雏形逐渐浮现。
49元5本 玛雅史(下)
玛雅史(下)
[美]罗伯特·J·沙雷尔、[美]洛·P·特拉克斯勒 著,杨靖 等 译
¥44.99
《玛雅史》为美国知名考古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教授罗伯特·J.沙雷尔和学者洛·P.特拉克斯勒合著的玛雅文明史研究巨著。作者抛弃了出版于1950年代的学者西尔韦纳斯·莫利《玛雅三千年》的传统版块讲解式写法,结合本世纪*新的玛雅遗址的考古成果和玛雅文字的破译成就,以玛雅王国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为时间轴线,系统地讲述了从公元前文明的起源到16世纪西班牙殖民结束的玛雅近3000年恢宏历史。 本书全景式呈现了被誉为“森林王国”的玛雅在不同时期的王国之都,如蒂卡尔、科潘、奇琴伊察等的贵族政权、平民生活、社会制度、生存环境、生产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成就,特别是对玛雅王国的文字书写、天文历法、神庙建筑、雕塑绘画、宗教祭祀、原始农业、内外贸易、部族战争等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进而在根本上解答了这个伟大的世界第五大文明的神秘起源,以及其由盛转衰、*终走向失落湮灭的核心原因。 本书独家引进翻译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新修订第6版,该版本为迄今为止关于玛雅历史的*新和*权威的版本,也是有史以来研究玛雅文明起源和发展*彻底和*精辟的版本。出版后曾获得《人类学研究杂志》《美洲》《殖民时期拉丁美洲历史评论》等多部权威学刊的书评推荐和多位美国玛雅史研究学者的高度赞誉。
希腊史纲(全五卷)
希腊史纲(全五卷)
狄奥多罗斯
¥168.99
    被称为“古典史学的威尔·杜兰”的希腊史学家狄奥多罗斯,以毕生的精力,创作了一部时间跨度近千年的不朽的史学巨著——-《希腊史纲》。作者参考了大量的史家著作以及罕见的历史残卷, 从特洛伊战争(前1184年)之前无法纪年的神话时代始叙事,一直叙写到作者当代前60年为止。用一种区别于西方古代三大史家的独特的叙述方式,从希腊的文明、文化、政治、哲学等角度,展现了希腊何以为西方哲学、史学的源头。公正、包容、博大的史观和典雅的文字,使阅读者沉浸其中,成为口碑之作。     《希腊史纲》在古代、中古及文艺复兴时代都受到重视:老普里尼及阿昔尼乌斯曾提及他;哈德良皇帝时代有人将《希腊史纲》写成节录版;《历史丛书》内容亦见诸罗马法学作品;也被普鲁塔克和笛欧使用;教会史家利用他有关犹太人的叙述,欣赏他的普世史观念;基督教教父杰罗姆提及他是罗马名人;9世纪君士坦丁堡主教福提乌斯在自己也叫 Bibliotheca 的读书杂记中提及,在狄奥多罗斯死后,有人延伸《希腊史纲》内容到包括整个奥古斯都统治期;一些拜占庭史家引用他的文字;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编辑一些节录。
49元5本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杨宽
¥20.61
本书以文献资料结合丰富的考古发掘成果,并经过许多次的实地考察,系统地研究论证了中国古代都城及其制度的发展演变 , 其中多所创见。作者认为先秦到唐代是实行封闭式都城制度的历史阶段,在西汉、东汉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整个都城的格局由“坐西朝东”变为“坐北朝南”,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又一次更大的变化,即由封闭式变成了放式。这是由都城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引起的变化。本书对中国古代都城都作了详细的考察研究,并配以大量的图片资料以资说明。
49元5本 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
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
马骅
¥11.99
本书选择中国历史上经济*富庶、政治*明、“*具幸福感”的朝代——宋朝为文本对象,形成一部“漂”在宋朝的全新生活指南,一部启宋朝穿越之旅的完全攻略。作者以近100万字的史料阅读查证为依托,以通俗幽默的方式,为读者呈现宋朝的整个社会风貌。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职场奋斗,精英文化,婚姻家庭,时尚娱乐……每份史实,皆有出处,绝无乱造。 《假装生活在宋朝 : 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读者便是这本书的主角,以一个宋朝人的身份,原汁原味地体验宋朝的民俗民风、社会生活,使读者获得历史知识的滋养的同时,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魅力。
49元5本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
¥29.80
  ★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许倬云   许倬云先生以其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深厚学养,从系统论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古今中外大国霸业的成败兴废之道。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历史的进退:晚近旧事与集体记忆
历史的进退:晚近旧事与集体记忆
雷颐
¥17.88
丧失了记忆,人将变得比空气还轻。本书分为帝国斜阳、今昔人物、不是故事、公共空间四辑,追思近代中国步履蹒跚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品评古今人物,反省不堪回首的集体运动,纵议如地震及矿难等引人深思的社会事件。 清政府如何“制造”革命党,李鸿章垂暮之年怎样东山再起,历次群众运动的种种荒诞不经,矿难与工会的关系……作者一如既往,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串联起历史与现实。沉入历史,乃是为从历史中寻求智慧,从历史中找寻解决当下问题的钥匙;横议时事,因为多了一分历史的维度与眼光,分析问题免了就事论事,层次随之丰富。作者尤其关注集体记忆的形成,着力从文本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留存个体鲜活的私历史,填补历史的空白。
49元5本 秦并天下
秦并天下
易中天
¥32.00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商鞅变法,秦愤而崛起,秦始皇灭六国,并天下,建立君主专制大一统国家。   他勤政。每天看完一百二十斤竹简奏章才去休息。   他谨慎。殿上绝不允许有人携带武器,以至于荆轲来刺杀他,所有人只能干瞪眼   他狐疑。每天变换住处,谁要是暴露行踪就是死罪。   他残忍。对李斯的批评传出宫外,因查不出是谁泄密,便将在场的人都杀掉。   设防如此,该坐稳江山了吧?   然而,秦的苛政却亲手把自己送上断头台,大秦巨轮仅仅十五年就沉没了。   楚汉相争,刘邦称帝,沿用秦朝制度。   大秦没死,秦始皇首创的“帝国制”主宰中华历史两千一百三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