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王朝(全4册)
¥5.99
北京的紫禁城,以其金碧耀眼的宫殿式建筑和九十余万件珍贵文物而著称于世。清朝有10位皇帝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统治生涯。268年的清王朝,给人们留下了扑朔迷离的景象和挥之不去的惆怅。 有清一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烂熟,就如同一个龙钟老人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蹒跚地步其后的一段行程。这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改朝换代的战争、雄才大略的帝王、*的疆域、冷酷隔膜的心态、戮心为上的“盛世”、思想文化的钳制、贪官污吏的丑态、西方列强的侵略、明人士的自救、异域文化的东渐、维新改良的尝试、推翻帝制的革命,如此种种,为我们后人提供了许多可资启示的内容。 本书就是把大清三百年嬗变所沉淀的老底,深挖出采,掏洗一番,而这一切,都在本书中有所呈现,一句话,全面讲解大清王朝,讲述充满疑团的大清王朝三百年。


两宋烽烟录:第四卷 十三世纪宋蒙(元)和战实录【中华书局出品】
¥58.80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四卷。自1234年宋蒙联军攻灭金朝,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败亡,宋、蒙(元)之间的战事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本书以宋蒙(元)之和战为主线,旁及蒙古崛起、西夏灭亡、蒙古西征、宋蒙联盟灭金、蒙古汗位争夺等支线,全景式展现了十三世纪两大政权的军事对抗与政治博弈,既是对传统宋元战争叙事的深化与拓展,也是中国军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临安之变:绍兴体制与南宋中兴
¥68.00
本书全方位展现南宋初期激烈的政治、军事、文化震荡,揭示南宋疆域上偏安、政治上独裁、文化上沉滞的形成过程和内在逻辑,叙述的时间段大约自建炎四年(1130)至绍兴十二年(1142)。 建炎四年,金人搜山捡海无功而返,标志着南宋实质性的建国期;绍兴十二年,宋金签署和平协议,南宋完成建国程,完成了国家重构,正式建立了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政治体制、军事体制,奠定了基本的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 这是一段纷繁复杂的历史,也是一段值得咀嚼的历史。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屈辱与荣耀,斗争与妥协,都能够在这里找到理性的反刍和精神的皈依。


两宋烽烟录:第二卷 十一世纪宋夏和战实录【中华书局出品】
¥52.80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二卷,以宋夏百年和战为中心,系统梳理西夏从边陲小邦发展为与宋、辽鼎立强国的历程。从军事、外交、经济等多个角度,对西夏“以小搏大”的立国策略,以及宋、辽、西夏间的势力消长,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一世纪宋与西夏之间的和战博弈。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好望角书系)
¥34.99
以色列是一个小国,但建国以来一直吸引着世界的注意,既受到许多人青睐,也常常成为抨的对象。 为什么国际社会如此关注以色列这样一个小国? 为什么以色列人在众多关键问题上存在如此严重的分歧? 为什么以色列会做出这些决策?它的未来将会怎样? 戈迪斯带我们重温以色列历史中的一个个里程碑式事件,向我们介绍一位位凭借满腔热血和强大灵魂在关键时刻改变国家命运的关键人物。他既向我们展示了以色列是如何成为一个文化、经济和军事强国的,也指出了这个国家犯下的错误,追溯了其在国际上长期受到孤立的根源。戈迪斯清晰而权*地证明,以色列*主要的目的和*重大的成就是实现犹太民族在现代的重生。本书探究的正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


两宋烽烟录:第三卷 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中华书局出品】
¥58.80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三卷,聚焦十二世纪宋金战争史,以女真崛起、金国建立为起,展现宋金和战历史的复杂程。力图突破传统史观,融合社会治乱、人事更迭、经济升降及地缘外交等因素,呈现出宋、金和战的风云变幻,以及众多历史人物的功过、命运,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二世纪宋金间的和战博弈。

秦汉史
¥69.99
本书汇集了林剑鸣一生的学术精华,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封面社会前期发展阶段秦与两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中外大交流的情况,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是秦汉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学术价值极高,为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断代史系列”之一种。


辛弃疾评传(增订本)精--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中华书局出品
¥54.00
辛弃疾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其生平亦具悲剧色彩。辛弃疾南归后,恢复之志既不可能实现,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退出处,坎壈曲折,心态也随之变化,发而为词,或寄意“斜阳、烟柳”,或“直把曹吞、刘攫”,雄健疏放,而又深婉典丽,表现出深沉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故其词作虽师法吴、蔡,上承苏轼,却能兼融刚柔,自创高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本书力图把对辛弃疾的研究置于宋、金长期对峙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行,通过对其南归后心态的把握,走其文学创作的世界,揭示其词作中所表现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展现其词作的雄深雅健的风格,归纳、抽象其词体观念和审美情趣,追溯其词作的艺术渊源,并对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行论述。另外,对辛弃疾的诗歌创作,本书也作了专题讨论。


成为更理性的人:中国史的庙堂和江湖
¥59.90
帝王将相的故事之下,隐藏着无数制度的创设、变迁,实践与崩溃。这些制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又指引着中国历史的前方向。制度贯彻了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就连看似不受拘束的游侠与流民,也没法彻底脱离制度的约束。梁山好汉也好,太平天国也罢,都是对既有制度的模仿。读懂制度,才能读懂中国历史的运行逻辑。

拿得起放不下的两晋史(套装共2册)
¥69.99
两晋,中国历史上黑暗却耀眼的时代! 从公元266年到公元420年,从西晋立国到东晋灭亡,154年间的权力斗争一一呈现。旧时艳阳以两晋时期的人物为主线,从名士风流讲到门阀政治,从世族关系讲到政权混战。填补《世说新语》未尽述的两晋故事,梳理历史脉络,探究事件因果,造让人一看就懂、拿得起放不下的两晋史!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中华书局出品】
¥52.80
本书聚焦的是蜀汉建兴十二年(234)之后的三国。从这一年始,三国褪去了英雄的光芒,呈现出历史真正的底色。魏、蜀、吴三国经历国一代的筚路蓝缕后,始面临着各自的困境:立国的正统性、权力代际的过渡、君主与权臣的龃龉、军事战略的转变、功勋子弟的崛起、边境民族矛盾的激化等。将它们放在三个政权彼此之间的冲突、联盟、制衡的复杂关系中,则又呈现出特别的意义。 从234年至蜀汉灭亡的263年,是蜀汉整整三十年的“后诸葛亮时代”。蜀汉政权作为三国之中最弱小的国家,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皇权与相权的博弈,“新人”与“旧人”的争衡,北伐与自保的论战,以及吴蜀之间微妙的联盟关系,共同构成了观察三国的绝佳视角。蒋琬、费祎、姜维、王平、诸葛瞻、罗宪、陈寿……乃至于后主刘禅,他们在这个时期才真正登场,蜀汉政权在跌宕起伏之中仍然不乏耐人寻味的故事

征服密码: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
¥52.50
本书从考古学出发,结合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深探讨了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提出的核心问题——亚欧大陆的文明何以在全球历史中占据优势地位。作者重新审视了约1万年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围绕农业、文字、地图、冶金、骑兵、人群迁徙六大要素,揭示了亚欧大陆文明发展强于其他地区的底层逻辑。随着历史的演,人类也在不断反思,由血腥征服转向和平共处。作者回顾了社会形态的演化及帝国的兴衰,强调了联合国等现代国际组织在维护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大地中国
¥41.40
“中国”一词从何而来? 中.华文明为什么诞生于中原大地? 为什么说关中地区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地理基础? 历史.上,黄河下游源何发生多次重大改道? 为什么山东山西之间没有山脉相隔,却以山命名? 历史与地理密不可分,历史决定思维的深度,地理决定视野的广度。《大地中国》是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写给大家的历史地理通识,二十六个专题,贯通上下五千年,遍及南北东西,涵盖了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问题,是理解中国历史大脉络的一把钥匙。 侯仁之先生说,历史地理是“昨天、前天的地理”,本书将历史的时间体系纳地理空间,依循山河地理,讲述历史.上的那些事,城市、农田、牧场、道路、关隘、江河、集市、寺庙,每个题目都是大地上的一块耀斑,虽然不能涵盖大地,却有着地理的魅力。

大元王朝(全4册)
¥5.99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兴会飙举于大漠草原的蒙古贵族,凭借着金戈铁马,以气吞万里如虎之势,成为个人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广袤的东亚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蒙古统治者通过不断征战,统治了欧、亚广大地区。他们在中亚先后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这些汗国名义上为大汗的藩国,实际上拥有独立地位。元朝与这些汗国有驿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往来十分频繁。元明是一个比较放的朝代,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盛世的崩塌:盛唐与安史之乱时期的政治、战争与诗
¥22.99
大唐王朝从盛世到没落,只有短短八年! 安史之乱如何将唐朝拉入深渊,造成毁灭性后果?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历史节点,作者从唐朝一系列制度设计的缺陷开始讲起,对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内部复杂的社会经济危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唐朝外部军事政权的变化进行了深入考察,试图追溯唐朝伟大的盛世如何一步步建立,又是如何迅速崩溃的,探究大厦将倾的历史背景下皇帝、贤相、武将、聚敛集团,以及于洪流中挣扎、沉浮不定的文人们的不同选择和结局。他们共同见证和造就了这一盛世,也在崩塌之时以己之力试图挽救,但都无力回天…… 本书分为《盛世》和《崩塌》两大部分,立足两唐书、《资治通鉴》原典,结合相关历史笔记、诗文等资料,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细致还原安史之乱历史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探寻唐帝国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以及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通往将星之路 : 艾森豪威尔、巴顿和布莱德雷,从兄弟、对手,到征战欧洲
¥49.99
《黎明的炮声》 这是20 世纪无与伦比的史诗。本书通过再现1944—1945 年西欧战场上的大型战役和戏剧化的故事,还原盟军以巨大代价占领欧洲、摧毁第三帝国的惊险历程。 盟军以诺曼底登陆拉了西欧战场决战的帷幕,继而攻下命运多舛的法国城市瑟堡和巴黎,将枪口指向德国的工业命脉鲁尔区。自此西线的战事已蔓延至德国本土。在下来的市场花园行动、许特根森林之战和惊心动魄的突出部战役中,盟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已经扫清道路,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纳粹德国的心脏——柏林。同时,一场血雨腥风的报复行动也即将展。 作为一名成功的记者与杰出的史家,阿特金森用精湛的写作技巧与优美的文字,生动描绘了历次大胆而冒险的军事行动,并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展现这段历史:傲慢自负的高级军官与政客,战壕中瑟瑟发抖的士兵,在掠夺、烧杀和强暴中呜咽的柏林平民……阿特金森以悲天悯人的笔触书写了那些沉重的苦难和带着血水与污的荣誉。 《通往将星之路》 从北非战场到阿登战役,直观再现美军三巨头在战争中的恐惧和挣扎、谋划与策略。 艾森豪威尔、巴顿和布莱德雷,都毕业于西军校,都以惊人的热情在欧洲战场上追逐战争的胜利和争夺肩章上的将星。从炎热的北非到尸横遍野的西西里海滩,从血腥的诺曼底登陆到出其不意的阿登战役,三位将军不仅要与强大、老练、狡猾的轴心国部队较量,还要面对作战团队间的冲突,经受盟友权斗的考验,并吞下后勤混乱和军事误判的苦果。在溃纳粹德国的残酷战争中,他们披荆斩棘,将椎嫩的美军造为强悍之师。 本书的叙述主要来自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的言论和著作,也来自他们的助手、参谋、上司、秘书、速记员、司机、勤务兵以及名流相识的口述和文字记录。通过梳理“火炬行动”、“霸王行动”、卡塞林山口之战、突出部之役、西西里之战和莱茵兰之战等,本书还原了三位将军的真实面貌。 与大众熟悉的光辉形象不同,艾森豪威尔、巴顿和布莱德雷,将自己的才能、恐惧、焦虑和欲望融了战场。他们既是情谊深厚的兄弟,也是彼此欺骗、互相暗算、经历无数次争执和迁就的对手。同时,他们的往来和交锋,始终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共同事业的忠诚,而这些正是盟军赢得胜利的“秘诀”。


印度五千年史
¥59.99
本书对印度悠久的五千年历史做了简明扼要的概述。主要是以朝代的变迁为主线,讲述了印度的古代史、中世史和近现代史。古代史部分从石器时代的印度始讲起,讲述了原住民的生活,雅利安文化以及吠陀的宗教;印度的史诗;哲学时代出现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吠陀集录、梵书和奥义书,特别对佛教和佛陀释迦做了详细的描述;*后讲述了摩伽陀帝国、外寇贵霜王朝和笈多王朝的兴亡史。中世史是从回教侵印度始讲起,讲述了伽色尼王朝、马哈茂德十七次侵印度的经过;下来讲述了回教人建立的各个王朝,包括奴隶王朝、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赛义德王朝和洛迪王朝的兴亡史;*后讲述了莫卧儿帝国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描述了几位明君的伟大事迹,包括巴布尔、胡马雍和阿克巴。近现代史部分从英国东印度公司侵印度始说起,讲述了东印度公司是如何败法国等其他国家,一步步侵占印度的;下来讲述了罗伯特·克莱武是如何抢夺印度的土地,瓦伦·黑斯廷斯是如何吞并印度的土地,以及康沃利斯又是如何在印度的土地上发展英国势力的;*后讲述了印度的独立战争,国民会议派的诞生以及圣雄甘地带领印度人民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内容。

资治通鉴(第五卷)
¥0.99
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故也。今幼主傲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韩馥、袁绍以书与袁术曰:“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奉大司马虞为帝。”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确长君,乃外托公义以拒之。绍复与术书曰:“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术答曰:“圣主聪睿,有周成之质。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乃云今上‘无血脉之属’,岂不诬乎!又曰‘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


大宋风骨
¥49.90
北宋中期,内部“三冗”严重,天灾不断,对外与西夏交战、向辽国纳币求和,政权摇摇欲坠。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刻,被后世誉为“天下楷模”的范仲淹横空出世,率领欧阳修、富弼等一众“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文臣挺身而出,挽救衰亡的北宋,并且将忧国忧民的儒家精神推向了巅 峰。 谥号“文正”的范仲淹,用一生诠释忧国忧民; 一代文宗欧阳修,是知人善任的千古伯乐; 历经三朝的重臣富弼,身处逆境亦不改君子本 色; …… 翻本书,领略真 正的儒家精神!


西南联大名师课·中国历史
促销价:¥23.99|¥59.80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所“精英荟萃”“群星闪耀”的大学。在抗战烽火之中,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钱穆、雷海宗、冯友兰、费孝通、王力、吴大猷、任继愈等一众名师,组成西南联大“教育天团”,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孕育出西南联大精神。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展现名师的学术风采,西南联大博物馆首次组织编选了这套丛书。丛书内容均选自西南联大名师的经典文章或课程讲义,按不同主题分为十册。本丛书不仅承载了各位名师的思想成果,也能让读者感受到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卓尔不群的独立人格操守,以及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中华赓续文脉的执着和坚守。

资治通鉴(第二卷)
¥0.99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