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
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
岳南
¥57.99
1996 年,为了建立夏代和商代前期的年代框架,复原商代后期和公元前841年之前西周各王比较准确的年代,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最终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我国有科学依据的历史纪年从“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 作为一部描述这一工程的纪实文学,作者随“工程”追踪、采访数年,全景展现了专家们针对二里头、殷墟、郑州商城、晋侯墓地等夏商周遗址,用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多学科行交叉研究的全过程,为读者大大拓宽了对中华远古文明的认知范围。
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经纬度丛书)
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经纬度丛书)
郭建龙
¥98.00
本书所描写的内容,是追溯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三百多年里,中国的放与失败,曾经的盛世到后来的衰败而被动挨,这个历史期间的客观得失与经验教训。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试探的百年,时间从1516年到1644年,从隆庆关到明末清初,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也曾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是跌宕的百年,时间从1644到1735年,清朝早期的放如何发展成中期的封闭的。第三部分是锁死在系统中的百年,时间从1735到1840年,这个时期的西方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而中国却关闭了大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历史的游荡者
历史的游荡者
李硕
¥99.00
本书为史界鬼才李硕的勇气之作,是一场思想之旅,更是一部学术自传,视野广阔,兼顾政治史、社会史、法律史、思想史诸多领域:从周幽王的上古世界,到林则徐的晚清帝国边疆;从《真诰》中的“仙人”和修道者,到孝文帝时代的悲剧官僚;从一个个隐尘烟的饮食男女,到法律史中危险而愉悦的禁忌之爱;从拉铁摩尔的北部行旅,到霍布斯政治学说吊诡的成因;从蠡县大食堂,再到荒野之中河西走廊尽头的汉代城郭遗址……从史实出发,12段学术游荡,史料爬疏与故事构建之外,更洞察人心,努力还原时间深处鲜为人知的幽微与真相。
49元5本 发现东亚(2024版)
发现东亚(2024版)
宋念申
¥41.40
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国”和“东亚”是晚近才形成的概念,前者在清代逐渐定型,后者则在近130年来才为人熟知。我们身处其中,并自以为熟悉的东亚世界,其实充满了神话与偏见,有待重新发现和认识。 本书书写的就是16世纪以来东亚变迁、动荡、碰撞、发展、互相塑造的历史。从1592的万历朝鲜之战启东亚现代程,到当下的东亚转向,学者宋念申在全/球史的视野中,深历史过程,重述被偏见遮蔽的故事,揭夹在黑白之间的真实,描绘了一幅名为“东亚”的历史脉络图,讲述五百年来,在今天被称为“东亚”的这片区域,历史是如何展的。
49元5本 两宋烽烟录:*卷  十世纪后期宋辽和战实录【中华书局出品】
两宋烽烟录:*卷 十世纪后期宋辽和战实录【中华书局出品】
顾宏义著
¥58.80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一卷,作者依据翔实的资料,对北宋王朝建立前后,与北方契丹辽王朝间的征战与共处,作了全面梳理。凭借深厚的文献功底,对关键事件,如陈桥兵变、高梁河之战、澶渊之盟等,予以清晰阐释,不仅穿插相关历史背景介绍,而且融个性化分析,讲述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世纪后期宋辽之间的和战博弈。  
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
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
张向荣
¥89.80
洛阳城北的夏门,四方之通衢,人流如织;因为面对北邙山,亦是人鬼殊途之地。夏门外的门亭,自然是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大将军梁冀特意把李固、杜乔的尸体扔在夏门外,好让天下人都能看见,即使贵为三公,和他作对就是这般下场。他还下令,如果有人胆敢悼念哭丧,一律以罪论处。梁太后同意杀死“李杜”,既有维护梁氏家族的私怨,也有对士大夫为维护礼教而迸发出的力量的担忧。“李杜”之死仿佛一曲前奏。二人为了天下的纲纪而被权臣所杀,把汉家天下的和谐表象撕了一道口子,那个老问题再次被抛出来: 天下到底是汉家之天下,还是天下之天下? 这将成为此后一百年风云变幻的核心,隐藏着汉家是存续还是终结的密码。 《三国前夜》是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的全新历史非虚构力作,续《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本书主要讲述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是什么样子,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怎样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东汉在前期就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政教体系,即“秦制—儒教”政制,这是稳定汉家天下的“底层逻辑”,然而其中的张力最终促成了秦汉帝国的灭亡,数百年的“大一统”由此崩解。 本书重关注东汉后期桓、灵二帝近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同时全面系统地还原党锢之祸的始末,细致考察党锢中人的心态、目的、行为,解读儒家在其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为什么从辅佐汉朝走向了辅佐三国。 作者尝试以“群像”书写呈现这一时期士大夫、宦官、宗室以及群雄之外普通人的观念乃至时代风貌,辅以图表梳理人物关系,而追问:东汉的皇权虽然崩解了,但“秦制—儒教”这一结构并未随之覆灭,它又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
49元5本 弃长安
弃长安
张明扬
¥19.99
本书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以安史之乱中多位关键历史人物,即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的“弃长安”经历为线索,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乱离亲历之人的经历解释“变乱何以爆发”与“盛世何以崩陷”,以此重新刻画安史之乱时期的完整历史图景。
资治通鉴(第三卷)
资治通鉴(第三卷)
司马光
¥0.99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49元5本 细读秦亡汉兴
细读秦亡汉兴
晏建怀
¥39.50
《细读秦亡汉兴》一书作者以全景视角结合关键人物,完整复原了从秦始皇晚年到群雄起义推翻大秦,再到楚汉相争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那个风云时代。作者的叙述既有精彩的宏观叙事,也有独到的细致分析,并通过生动的文笔,为读者详尽道出秦汉王朝更替的历史启示。
49元5本 大汉帝国在巴蜀
大汉帝国在巴蜀
饶胜文
¥57.60
本书以三国时蜀汉政权的兴衰脉络为主线,以流畅的笔触激活那段历史。在一个生动的历史流程里,凸显出那些人与事的意义,在一部断代史的著述里照应“通古今之变”的史学追求。本书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围绕天命、合法性与政治兴亡这一主题做了通透的论述,对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诸如衣带诏的真伪、《隆中对》的得失、襄阳之战的明暗折冲、夷陵之战的败因、永安托孤的迷思、孙刘联盟的政治问题、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检讨等——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修订版除了在行文上更形精炼,对李严案、姜维复国之谋等细节也作了补充性的分析。
中国辟邪文化
中国辟邪文化
郑小江
¥9.99
《中国辟邪文化》将引导读者在吸纳古老中华生存智慧的基础上,学会怎样抛弃愚昧和迷信,勇敢地直面人生境况,用科学的精神、现代的技术来战胜邪祟劫祸,从而极大地改善自我的生存状况,获得顺畅幸福的生活。 辟邪现象广泛而深刻地渗透进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积淀成中国人一些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构成中国的辟邪文化。所以,探讨中华民族的辟邪文化,有助于科学地掌握汉民族的生存方式,同时也有益于认识现代中国人行为的趋避模式,这对现代文明的建构是有重要意义的。
49元5本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马伯庸
¥26.99
这是一部精短、更生动的中国通史。“文字鬼才”马伯庸上起战国秦汉,下至晚清民国,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中国历史的线索;破以政治大事为纬、以帝王更替为经的写史手法,用主题王朝的德性”重新串联历史;穿插以马式冷幽默的犀利评,将枯燥单调的历史真实变得新鲜有趣。   翻《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宋、元等历史时期将轮番上阵,颠覆争霸、强盛的历史形象,展现它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新朝、前赵、前燕、冉魏、刘宋、后周等并不起眼的政权也一个不落、各具特色地连登场,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混乱时代演出一场场鲜活、生动的荒诞剧目。   读完本书,你将在时间内,轻松架构起中国历史的轮廓;在轻松、欢乐的行文中,领悟历史背后的荒唐与无奈。
49元5本 从卫生巾到节育环:20个物品见证女性主义200年
从卫生巾到节育环:20个物品见证女性主义200年
[法]玛蒂尔德·拉雷尔
¥59.90
       “既然要选择写作视角,我希望只保留与斗争相关的物品。”        法国历史学家玛蒂尔德·拉雷尔在继《去他的父权制》之后,决定从小小的日常物品出发,以更加具体、更加鲜明的方式来讲述女性的斗争史。        本书用20个具象的物品,邀您见证200年来女性争取权利平等、经济独立、身体自由的历史!卫生巾、节育环、长裤、衣服口袋、银行卡、小家电……透过这些与女性斗争相关的物品,我们一起用女本位的观察视角,更加细致地贴近女性处境,看女性主义者如何利用物品来表达愤怒、争夺空间、交流观、发起行动!        准备好了吗?您将看到一场喧闹昂扬的女性主义物品大游行!        翻本书,掌控自己的身体、财产和权利!
从塞北到西域:重走沙漠古道
从塞北到西域:重走沙漠古道
[美]欧文·拉铁摩尔
¥69.99
本书是1926年拉铁摩尔从塞北前往西域的游记。他就像一个中国商人那样,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组建了一支拥有九头骆驼的商队。他从张家口出发,沿着明清时期形成的商路,经呼和浩特、大青山、百灵庙、阿拉善、额济纳河、黑戈壁等著名坐标,到达新疆古城子。他不仅记述了沿途风光之美和商路之险,更把目光投向那些原本不会在历史中“留下声音”的人:驼夫、商贩、流浪汉、沿途居民……正是这次旅行,成为他走上学术之路的契机。
临安之变:绍兴体制与南宋中兴
临安之变:绍兴体制与南宋中兴
郭瑞祥
¥68.00
本书全方位展现南宋初期激烈的政治、军事、文化震荡,揭示南宋疆域上偏安、政治上独裁、文化上沉滞的形成过程和内在逻辑,叙述的时间段大约自建炎四年(1130)至绍兴十二年(1142)。 建炎四年,金人搜山捡海无功而返,标志着南宋实质性的建国期;绍兴十二年,宋金签署和平协议,南宋完成建国程,完成了国家重构,正式建立了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政治体制、军事体制,奠定了基本的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 这是一段纷繁复杂的历史,也是一段值得咀嚼的历史。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屈辱与荣耀,斗争与妥协,都能够在这里找到理性的反刍和精神的皈依。
49元5本 迦太基帝国(经纬度丛书)
迦太基帝国(经纬度丛书)
阿尔弗雷德·丘奇
¥58.00
曾经璀璨无比的迦太基帝国为何会在繁荣700多年后覆灭,它的兴亡对后世有着怎样的重要启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英国近代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丘奇认真梳理大量史料,从昔日地中海霸主的历史碎片中一路探索,完成了这部叙述迦太基历史的著作。他呕心沥血多年,皓首穷经,细致地勾勒出迦太基旧有的样貌,详细地叙述了迦太基从建立、崛起到覆亡的全过程,探讨了迦太基的文化及腓尼基人的民族特性,更塑造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勇猛善战的形象,让本书成为一部广大读者研究和学习迦太基历史的权威作品。
文革秘闻录(一)
文革秘闻录(一)
读书堂
¥2.00
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官方对于文革的资料,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在这里我们让你了解一个疯狂的民族,疯狂的社会,更是一个可怕的民族……
49元5本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  中华书局出品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 中华书局出品
陈尚君著
¥33.60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陈尚君的《我认识的唐朝诗人》,文共30篇,前25篇是写一个诗人或者闻名诗人的人生一段,后5篇是一篇写几位诗人的,比如诗人家族、宰相诗人、诗人夫妻,等。全书涉及诗人五十余位,作者立体而全面地勾勒出唐代诗人真实人生的画卷,介绍诗人不同的生命历程和诗歌成就,同时就诗人走过的悲欢人生解说他们的作品。
49元5本 出瀛海:晚清诗人的海外观察与体验
出瀛海:晚清诗人的海外观察与体验
沙红兵
¥46.99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迎来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影响下,晚清诗人或出使,或游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的足迹遍及五大洲,行程远涉茫茫重洋。 在与海外世界的触和交流中,他们的心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因此留下大量的古体诗词,内容涉及朝贡体系瓦解、个人身份定位、西方新技术观察、跨洋旅行体验和对西方女性的全新认识等等。本书把这些诗词作为切,在反映近代文人的思想嬗变之余,还为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史、认识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49元5本 马背上的朝廷(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马背上的朝廷(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美)张勉冶,译者 董建中
¥60.00
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51—1784),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往返于北京与江南。满洲皇帝及扈从,深帝国*富庶、*重要的地区,上演了一场场长达数月之久的政治剧。 本书主要阐释帝国核心与江南之间既充满张力又持续博弈的关系。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江南都是汉人无可争议的中心,它还是反清复明的大本营。清廷如何才能在这一地区建构权威,合法行统治?盛清时期清廷统治内地的切实条件和历史机制又是什么?本书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探讨了盛清统治得以建构以及各种人物竞争于其间的政治文化。作者认为,南巡在十八世纪清朝统治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
枪炮、病菌与钢铁
枪炮、病菌与钢铁
[美]贾雷德·戴蒙德
¥62.30
文明的先发与落后,社会的发展与倒退等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大议题。就此,西方社会普遍认为西方国家先的技术、完善的社会阶层、百花齐放的文化成果,共同造就了西方文明优于其他,并决定了西方统治世界的地位,甚至认为究其根本是西方种族的优越性决定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告诉我们,答案并非如此。环境因素才是决定历史的车轮向西方倾斜倾,文明的步的确助推了文化、技术和组织的先发,但同时也导致了细菌的侵袭和船坚利炮对文明的致命摧毁,也就是说,种族决定论和西方文明优势论都无法解释为什么西方国家可以统治世界百年之久。是环境与资源的优渥滋养了西方文明的发展。 此外,戴蒙德从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视角颠覆了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发展疑问,为我们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深耕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到关注人类社会与命运的思想者,戴蒙德从科学、历史、社会的交叉探究地理、人类与未来,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公共知识分子传统的转向——从专业性转向思想性,他依仗多学科的视角和丰富的游历经验,追思人类历史的发展路径,从中寻找经验与教训,试图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议。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