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宋
¥34.80
本书作者用一年多的时间,行程十万余里,寻访北宋留存至今的碑刻、摩崖、寺观、遗址,探访重大历史事件、著名战役发生地,并以此为脉络,形成另一种视角的宋史叙述。本书既记录文物遗址的现状,也关注现代生活的市井烟火,两下对照,生发出对沧桑变迁的深沉感慨。在寻访和考察中,发现被传统历史叙述遮蔽的细节,探索重构宋史叙述脉络的可能。


真假南宋
促销价:¥29.99|¥59.90
本书通过详解十八处南宋历史遗迹,将作者探访历史遗迹的经历、历史遗迹的现状和在此地发生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从“宋金战争”“南宋朝廷内部和战之争”“理学家与权臣群体的权力斗争”“南宋的灭亡”四大主题,向读者介绍与史书中不同的南宋历史。


资治通鉴(第六卷)
¥0.99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三国志(全二册)
¥44.00
《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所撰,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叙述三国时期的历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丰富了陈寿《三国志》文本本身。


丝绸、香料与帝国:亚洲的“发现”
¥59.99
以丝绸、香料、帝国为象征的亚洲大陆,充满迷人魅力,一直激发着人类的想象与向往,如今这种魅力更因其文化和政治的重要性而愈发强烈。东方人和西方人一直出于各种目的、通过不同方式行着对这片大陆的探索,留下珍贵的文字记录。本书摘录这些亚洲“发现”者的旅行文字,古希腊、罗马经典文献中对东方的描述,张骞、法显、玄奘、丘处机的西行事迹,马可·波罗与西方传教士、贸易者在东方的新奇见闻,19世纪以来肩负西方帝国使命的绝地之行,本书跨越时空,将人类探索与“发现”亚洲的数千年历史浓缩展现。 欧文·拉铁摩尔,这位曾经充满探索亚洲浪漫理想的青年,从中国边疆游历中成长起来的“徒步历史学家”,富有传奇经历、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学者,在多年田野调查经历与丰富文献积累的基础上,与妻子埃莉诺整理筛选出历史上那些“发现”亚洲的著名人物与游记,他们的学术智慧与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这部独特的作品。


古人的54个生活日常
¥29.99
本书从古人日常生活中的54个细节着手,探究了中国人3000年来的生活习惯、文化观念和民俗变化。通过这些生活变迁的细节,可以看到无论是物质基础还是精神文明,中国人一直在不断探寻新境界的路上,广大劳动人民用中国人独有的生活智慧解决日常生计问题。 日子虽然琐碎,但其根脉深长,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百姓生活,缔造了中华延绵几千年的历史,也涂画了中国人的人文底色。


中国现代史(一)(套装共13册)
促销价:¥5.99|¥370.50
暂无相关内容

银元时代生活史(2024版)
¥44.00
“银元时代的生活,讲起来,真有一番沧桑史。”——陈存仁 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名医,陈存仁以个人亲身经历为线索,从细微处着笔,通过一个个故事,生动记述了上海由清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半个世纪的经济、金融、贸易、医药、民情、风俗,描摹了他所接触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的遗闻轶事,上至文化界、商界、政界风云人物——章太炎、于右任、蔡元培、杜月笙、黄金荣、荣氏兄弟等,揭开这些奇人名流普通生活的一面;下至底层小民——小伙计、巡捕、妓女、“白相人”、里弄瘪三、贩夫走卒,各有做派,娓娓道来的笔下是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 从柴米油盐到十里洋场,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甚至惊心动魄的掌故逸闻,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出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点滴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本书写作风格平实、切近,充满人情味;书内还收录有120多张黑白老照片,带你回到历史现场,重返那个洋溢着明亮色彩的银元时代。


明朝那些事儿(全七册)
¥187.60
★《明朝那些事儿》是迄今为止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畅销的史学读本。 ★全新修订,雅致收藏 ★荣获“新浪图书风云榜”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图书”,多次斩获“亚马逊畅销书大奖”。 ★第19届全国书博会金口碑好书榜 ★2009年京华书榜年度十大畅销书首位 ★2009年读者喜爱的24本书 ★2010年中国图书馆借阅量排行TOP10 《明朝那些事儿》迄今为止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荣获“新浪图书风云榜”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图书”,多次斩获“畅销书大奖”,畅销500万册的有阅读价值读物。《明朝那些事儿》由当年明月所著,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半小时漫画史记2(史记本来就是故事会,读起来一点都不累!翻开本书,在欢声笑语中读完史记!)
¥59.90
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鲜活生动地演绎了史记中的经典人物和故事。 吴越之争: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赵国四大“门神”是哪四大? 孔子不能不说的那些事儿! ………… 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史记本来就是故事会,这样读起来一都不累! 翻本书,在欢声笑语中读完史记!


敦煌与丝绸之路文明
¥13.00
两千多年前,东起古代中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达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既是历史上横贯亚欧大陆的重要经济动脉,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友好通途,在沿线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资源。敦煌,地处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由于它丰富的敦煌遗书和石窟艺术,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古代敦煌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商业贸易繁荣,宗教文化兴盛,不同种族的人在此聚集繁衍,各个政权在此交替登场。本书再现了丝绸之路繁荣场景,引导读者丝绸之路历史画面,从历史角度展现丝绸之路各民族在此相互交流、融合、借鉴的互利合作关系。


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
¥59.99
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本书涵盖了民国小人物如何选择并积极拓优化自己的人脉圈子,大人物如何经营和驾驭自己的人脉圈子,超级人物如何平衡自己的人脉圈子等语录精粹。并配有大量稀见图片,影响连缀,俨然1911—1949年历史剪影,现代版《世说新语》。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套装共9册)
¥302.40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 一册《中国是怎么出现的》中,你会看到: 中国历史,如何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讲起; 如果没有近百年的考古发掘,我们对上古中国的认识就不*面; 陶器、墓葬、青铜器、聚落都会说话,那是真实的历史声音,有时候比历史文献更真实; 对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让我们比古人更加了解先秦; 大多数甲骨文字至今不能识别,是因为它们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夏商周是同时存在、兴起于不同地域、先后成为共主的三个强大部族; 商朝的特点是爱喝酒和迷信,在后世士大夫心目中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 中国之所为中国,一个重要要素就是文字…… 在系列第2册《文明的基因》中,你会看到: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文字; 周朝的王官学成了后世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源头; 天命观念、封建宗法制度、稳定的文字系统和天下观念,这都是周朝为中国留下的丰富遗产; 司马迁对老子这个人的记录是一笔糊涂账,有至少三个版本的“老子”在历史上流传下来,让人分不清楚…… 在系列第3册《从列国到帝国》中,你会看到: 春秋时代自杀行为很普遍,有一种精神,就是认为有很多准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 春秋注重人伦关系,讲究仪式感,而战国更注重国家关系,只剩下利益的博弈; 楚国是商文化与南方本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异类国度,盛产“狂人”,思想自由不羁; 儒家发展到荀子之后与法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至于荀子的两个杰出学生竟然都是法家; 墨家是诸子百家中在后世两千多年里一直被忽视的派别,直到清朝考据学兴起才重见天日; 汉朝的成立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那么多贵族竟然围绕在一个普通的亭长身边帮他打天下…… 第4册《帝国的昂扬精神》紧紧围绕“昂扬精神”,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政治、民众心态,你会看到: 汉承秦制,秦确立的帝国模式和帝制模式通过汉的运作,生长得更加繁茂; 汉初七十年其实和秦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执行法律上没那么僵硬; 西汉盛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强有力的行动体现出来; 董仲舒的儒学混杂了方士的阴阳五行和谶纬之术; 司马迁在讲匈奴问题的时候,用了三篇列传,排序很有讲究…… 第5册《危机与考验》紧紧围绕东汉帝国的独特运作方式展开论述,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从秦汉到隋唐之间的过渡有着有趣的历史演进模式,你会看到: 东汉和西汉虽然都是“汉”,但东汉政权的基础是皇帝和世家大族共治; 外戚、宦官和士族三方势力在朝廷上反复拼杀,*终瓦解了汉帝国;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可以在东汉找到源头,那就是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曹操的崛起可不是因为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因实行屯田而来的强势权力; 王充是一位很特别的思想家,无意中成了汉代儒学向魏晋玄学转变的关键人物…… 第6册《大分裂时代》紧紧围绕“分类时代的文化活力”,帮助大家重新认识所谓的“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分裂时期,你会看到: 中国历史上流传甚广的“五胡乱华”这个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 《人物志》和《世说新语》这两部奇书精彩呈现了六朝品评人物的风气; 南北朝文学在诗歌创新和声韵结构上都有突出的成就,为唐诗铺好了路; 北魏是联结秦汉与隋唐这两大帝国的关键,理解隋唐,必须先理解北魏的制度创举; 梁武帝努力争取寺院势力,以便与门第庄园抗衡,却未能如愿…… 第7册《新帝国的试验》围绕“中古历史强烈的分烈性格”,带领大家重新审视隋唐两朝的历史——在统合的表象下,难以掩饰分裂的实质。你会看到: 虽然大家习惯将“汉唐”相提并论,实质上两个朝代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唐朝不是一个贯通一致的时代,方方面面都可以分成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段落来看待; 武则天集结了很多能干的大臣在她身边,这些大臣是否接受了可以有一个女皇帝? 唐诗难写,为什么唐朝还有那么多的诗人和好诗?读诗、学诗、作诗对文人意味着什么? 隋唐时代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出现了具备独特性格的“汉传佛教”……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8:新时代的开端》重点讲述了五代到宋,从中古过渡到近世,发展出热闹活泼的城市生活、商业生活,带有强大文化自觉的文人集团,而这两股力量打造了我们所熟悉的中国社会。你会看到: 赵匡胤为了解决武人专政的问题,采取了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策略; 宋朝的一大特色是武官的文官化,而且其官僚体系也越来越庞大,远胜过往; 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在宋朝才可能说出; 宋朝的文人并不需要任何现实感,这让他们得以投身琴棋书画这些比诗词更无实用价值的美学趣味中……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9:分裂与互动》讲述的是宋元时期的中国。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是两宋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之间的对抗、互动往来,对宋朝这一时期的疲软,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宋朝疲于应对,经常犯一些战略性的失误,但是,与此同时宋的文化优势一直有增无减,以至于使北方王朝的草原个性在和宋的接触中越来越快地消退。 你会看到: 宋朝文化发达,士人活跃,不过他们关心的问题依然是北方的威胁; 宋词的发达,既得益于都市和商业的繁荣,也得益于文人文化的兴盛; 从北方草原的角度看南方的中原王朝,宋只不过是他们生活中的普通篇章,并不是很重要; 宋人每次和辽、西夏、金打仗,都是在根本还没弄清对方意图和实力的前提下开战,而且每次打了败仗之后也没有应对之策……


从前的古人生活慢
¥46.99
没有闹钟,古人怎么准起床呢? 听说古人超能喝,他们酒量到底怎么样? 别惊讶,北宋就能外卖了,连皇帝都爱! 古人早婚?为何宋朝的“剩男剩女”那么多? 古人出趟远门得花多少钱? 朝廷不许你光棍,还要替你养孩子? ………… 年轻人总感叹:现代生活压力大,不敢谈恋爱,不起房,养不起娃……不卷了!我们回到古代过小日子怎么样?没有高科技,生活却很诗意;从前的生活慢,却很有仪式感。 这是一本真实还原古人日常生活的历史读物。读者可以从衣食住行、职场、民俗、社会趣闻等方面,通过62个生活冷知识,读懂古人的闲趣松弛和中式智慧。内附近百张雅致古画与精美文物图,还原趣味横生的古人生活风貌。文字轻松幽默,读来有梗有料,充满画面感,带我们穿越千年,回到古代,暂时逃离当下。


三国君主与权臣的博弈
¥20.99
中国历史在三国时代走到了十字路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三家势力代表了当时天下大势的三种走向,但曹操、刘备、孙权都不是左右天下走势的人,真正左右天下的是他们身后的三国执刀人。 执刀人是指执掌蜀国诸葛亮、姜维,执掌魏国曹氏宗族和司马氏祖孙三代四人,执掌吴国周瑜、陆逊、诸葛恪、孙峻等人,他们指江山、出将相、成为时代的执刀人,历史的掌舵者。 这本书就是讲的这些刘曹孙三家势力背后真正掌控者的故事。 本书分为三卷,主要内容是介绍魏蜀吴三种执刀人分别代表了历史的三条道路。 蜀汉的理想主义路线。这条路线实际上军阀对抗、拒绝门阀的斗争史。蜀汉政权从官制到状态都像极了西汉政权的浓缩版。诸葛亮、姜维作为帝国执刀人都握有绝对权力。但是他们作为执刀人没有动过夺取君位的心思,反而与当地的门阀贵族决裂斗争,导致蜀国政权不稳,最终灭亡。但是蜀国执刀人复兴西汉制度的理想主义却在精神上战胜了所有对手。他们的理想主义路线在唐宋复活,历经元明清的演义成为中华民族千秋忠义的楷模,变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卷主要介绍这蜀国执刀人的军阀理想主义路线与门阀贵族的斗争,以及这种思想路线让他们做出的人生选择,并分析这种理想主义路线在日后复活的原因。 曹魏的现实主义路线。这条路线实际上是曹魏政权从军阀政权向门阀政权的过渡过程。曹操和曹魏宗室是汉末动乱中异军突起的军阀,以曹操为首第一代成为东汉王朝最后的执刀人,以曹丕为首的第二代完成篡汉,围绕在他身边的第一代遗老夏侯惇、曹仁、曹洪,第二代精英曹真、曹休、夏侯尚成为曹魏帝国最初的执刀人。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军阀们的后代逐渐蜕化,以司马懿为首的门阀李代桃僵成长为曹魏政权的执刀人。于是曹魏帝国,前有曹丕篡汉的榜样,后有司马家族的依样画葫芦。现实主义的争斗就是赤裸裸的权力斗争。本卷就是要详细介绍曹魏帝国内部执刀人交替的历史过程,看看这种极端利己现实主义者如何最终把中华民族带灾难之中。 东吴的调和主义路线。这条路线最为奇特。故事始时,九江郡顶级门阀周瑜与天下闻名的军阀孙坚之子孙策的合作,奠定了东吴政权的基础。其后由军阀政权向门阀政权过渡就成为东吴的主流需求,出生吴郡顶级门阀的陆逊成为东吴上游军事统帅逐渐成为帝国执刀人。但是这个过渡并不是平稳的,军阀出生的孙氏家族和江东门阀的斗争贯穿了整个东吴帝国时代,导致东吴政权内部的杀戮异常残酷,最终耗尽了实力。但是这种军事统帅和皇帝之间的斗争状态却遗传到了几十年后的东晋王朝,成为六朝的主流。


半小时漫画史记(史记本来就是故事会,读起来一点都不累!翻开本书,在欢声笑语中读完史记!)
¥59.90
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鲜活生动地演绎了史记中的经典人物和故事。 究竟多坎坷的人生才能写出史记? 为什么说中华历史的起源是一个独角兽 两对组合? 商朝的强大玩家,都有哪些靠谱的男辅助? ………… 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史记本来就是故事会,这样读起来一都不累! 翻本书,在欢声笑语中读完史记!


古代人的衣食住行2
¥59.90
古人上班累吗? 古代的“工人”主要指官员和衙役。他们差不多每周要上6天班,每天从早上6工作到晚上6。因此,可以将古代的工作制度称为“666”工作制。 古代的房价高吗? 汉朝的普通人一两年的工资就够一套房了。唐朝的韩愈用了30年才攒够房子的钱。宋朝的苏辙在汴京房子所花的钱,需要一个普通人至少128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 古人怎么过夜生活? 古代平民的夜生活,主要是借着月光跟家人一起唠嗑,讲邻里八卦或笑话,统称为“讲白话”。至于“挑灯夜读”,那是有钱人家的生活方式,毕竟在古代照明太贵了! ………… 本书邀请专业历史学者审校,确保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让你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观察真实的古人生活细节。


中国历史常识
¥5.00
吴晗先生编写的这部《中国历史常识》,从北京猿人一直写到北伐战争,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著名人物、典章制度、文史常识、文物古迹、艺术创造。本书内容扼要,通俗易懂,是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


元朝理财记
促销价:¥39.99|¥88.00
元朝,这个统一了中国全境、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南北对峙与多政权并列割据局面的强大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一百余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本书试图从财政经济的角度给出一个解释。 本书从成吉思汗西征的财政影响说起。成吉思汗采取了军事掠夺制、达鲁花赤制度、投下制度等种种措施,利用商业精神建立了更庞大的世界性政权,为古代中国历史上最重商的王朝——元朝下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基础。 到了忽必烈时期,因其大肆征战,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财政隐患和制度弊端。而之后皇帝更是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为元朝的结局埋下伏笔。除了元朝统治者在蒙汉文化之间游移不定,造成了社会分裂外,还有一大问题,更是让元朝命悬一线:南北的财政和政治失衡。 在元朝,北方受盘剥过重,已无力提供更多的财富;而作为王朝大部分税收来源地的南方,却没有很好地融中央政府的统治,由此导致的财政和政治困境注定了元朝的崩塌。最终,元朝在南方的反抗和北方的军阀化之下,迅速走向解体。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元朝也许短暂,但其巅峰与低谷背后的故事,也许可以让我们重新看待元朝历史,一窥古代中国历史演变的财政暗线。


中国通史(插图版)
¥5.14
吕思勉先生是举世公认一生读书多的伟大史学家,尤其以通读“二十四史”数遍而传为美谈,其国学功底之深厚可见一斑。 本书初完成于1939年,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脉络,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和宗教,共计十八类;下册按照历史朝代的发展顺序,逐一叙述了我国社会的沿承变革。此次本书重新编排为上下编,本书在尽量删繁就简的同时,也在尽量保持原著内容,并且力求在此基础上凸显原著风格,以便为广大读者朋友奉上一道原汁原味的史学大餐。


三国志(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24.63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孕育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经典著作。对于中国人,特别是对于当代读者来说,在浩瀚的优秀文化海洋里,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经典的?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知晓、阅读的基本书是什么?作为一个中国家庭应该拥有并收藏的经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