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好望角书系)
¥34.99
现代阿富汗的历史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荒唐、惊悚和悲伤。两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每隔40年,就会有一个大国强行阻断阿富汗的发展,破坏其取得的步。待强权退出,阿富汗历史才能重新始。 这是一个被自己的恶魔破坏的国家,这是一个被反复争夺和统治的国家。塔米姆?安萨利通过阿富汗人的视角来解读祖国的历史,他驳斥了“帝国坟场”的论断,讲述了长期以来外部世界从未完全了解的阿富汗内部斗争,剖析了现代侵者屡战屡败的致命原因。在这里,外国的干涉和侵不是主旋律,它们只是扰乱了阿富汗的发展,阿富汗人有自己的故事,这是与所有侵完全不同的:高高在上的私权力、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走火魔的激思想、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塔米姆?安萨利带领我们走一个“真实的阿富汗”,为我们了解阿富汗这个长期处于国际话语权之外的国家提供了启示性的见解。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详注修订本(套装上、下册)
¥70.00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在陆上称雄,一方在海上称霸,双方巧施权谋,展长期的拉锯战。正当双方两败俱伤、财尽兵竭之时,虎视眈眈的波斯人借机干涉,*终帮助斯巴达人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这场战争对希腊诸邦政治造成巨大的冲和震荡,对于社会经济无异于一场浩劫,对于其后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对于地中海世界的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简洁流畅的文字,不仅全面地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迄前411年),展示了陆战海战的恢宏场面,党派斗争的严酷惨烈,还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此著是希腊古典文明极盛时期的文化精品。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去欣赏、玩味、思考……

英国通史(六卷本)
¥90.09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二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丛书共六卷:*卷《文明初起:远古至11世纪》;第二卷《封建时代:从诺曼征服到玫瑰战争》;第三卷《铸造国家:16—17世纪英国》;第四卷《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第五卷《光辉岁月:19世纪英国》;第六卷《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


未终结的帝国
¥26.99
大英帝国在现代世界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澳大利亚的国旗上,印度人口中的英语,更不必说现代一切制度的起源和英国价值观的传播。关于大英帝国的构建问题往往众说纷纭,争论异常激烈。大英帝国的殖民史似乎是一幅无法浓缩的画卷:它是战火纷飞中的刀光剑影,也是一片蔚蓝大海上驶向未知的商船桅杆上缓缓升起的英国米字旗,是无数商人、传教士、将军对远方财物和未知的渴望……帝国的历史有太多疑团驱使着人们去探索和挖掘。 达尔文眼中的大英帝国不仅仅是由国王和征服者更是由无数个体的野心和进取心合力创建的。这些人包括商人、投资者、移民、传教士等,正是他们林林总总的利益诉求共同组成了各有所图的复杂关系。也正是这些离开英国去往全球各国的开拓者或殖民者以其千差万别的方式塑造着世界:涉足各大洲的政治,奠定现代国家的政治模型,以母语为基础的文化迁移,各种技术和价值观的渗透传播……这样一个伟大的帝国为什么没有持续繁荣还是说它从来没有真正确立过?有如此多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存,控制着性质各异的经济、政治实体,但它们的意识形态差异为何又如此之大,彼此之间甚至会剑拔弩张?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是文化的毁灭者,还是全球一体化的缔造者?对当时、现在以及未来,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从熊熊燃起的称霸世界的雄心到*后帝国梦的无奈幻灭,本书将我们带入一个个历史场景,深入了解大英帝国全球扩张的过往,以及对当今世界乃至未来都极为深刻的影响。 在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其疆土跨越了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达尔文认为这远不能说它走到了终点,甚至连中点都还没有达到。帝国的统治者们依然希望帝国以不同的形式延续下去。这种愿望如同帝国自身对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一般挥之不去。 任何想了解大英帝国的历史以及当今世界格局缘起与发展的读者都不能错过此书。 ?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德国史
¥2.00
本书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德国历史画卷。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对德意志历史有一个比较明晰、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德国人独特的处世风度和严谨的工作精神。


世界通史(上、下)
¥26.15
要写一部有趣、易读、易懂,而又不动辄上百万字的世界史著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威尔斯在《世界通史》中卓越地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本书上溯人类文明的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社会、伊斯兰世界以及英国、法国、美国等超级大国的起落兴衰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世界通史》所提供的丰富的知识、阔的视野,一也不输于任何皇皇史学巨著。


写给大家的人类简史
¥22.99
《写给大家的人类简史》从人类起源写到近代社会,以人为中心,书写人的历史,涵盖政治、宗教、科学、商业、艺术等领域,文笔流畅幽默,论述鞭辟里,深浅出地概括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百科通识日不落帝国系列套装(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至二十世纪英国,共5本)
¥42.90
百科通识日不落帝国系列套装(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至二十世纪英国,共5本): 套装分别包含: 《日不落帝国兴衰史-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这是一个唯有战争与野蛮的忠诚的时代,还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秩序 井然的社会?国王们的沉浮缘何如此迅速?异教与耶稣基督的较量,谁将终获胜?罗马帝国崩溃后的盎格鲁-撒克 逊时代是英国历史的十字路口,是英格兰社会发生全方位剧烈变革的时代。本书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律法 等方面对约六个世纪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进行了翔实而透彻的剖析,展现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富有创造性的成就及 对未来英国发展的影响。 《日不落帝国兴衰史-中世纪英国》:这是一个征服与扩张的时代,还是一段压迫与反抗的历史?诺曼征服、十字 军东征、百年战争、玫瑰战争,它们造就了怎样的一个中世纪英国?诺曼、安茹、兰开斯特和约克,这些王朝各自 又有什么特点?本书以1066至1485年间英格兰王室的更迭浮沉为主线,以英国疆域的扩张与收缩为背景,将四百多 年的历史以及此期间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日不落帝国兴衰史-18世纪英国》:有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没有波澜壮阔的变革景象,但18世纪这百年间 英国无论在经济发展方面、政治制度与体制方面,还是在文化思维意识方面,均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个岛 国一步步迈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是无意间开启了神秘的崛起之门?是偶然发现了现代之路?还是其中蕴含了 必然? 《日不落帝国兴衰史-19世纪英国》:随着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的突飞猛进,恪守传统自由主义的英国在19世纪遭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为此英国进行了哪些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它如何能在没有爆发革命的情况下就化解了危机,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转型?本书在详述19世纪英国历届政府更替和社会变迁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分析和解答,这对我们思考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现代化问题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日不落帝国兴衰史-20世纪英国》:0世纪的英国经历了纷繁复杂的内外部变化。在内部,固守传统与改革创 新持续对立,经济萧条、阶级矛盾和地区分野时常引发社会和政府内部的冲突;在外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均遭 受巨大冲击,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声势渐大,大英帝国不断衰落。然而,20世纪对于英国来说又是一个社会进步, 成功转型的时代,历经沧桑的不列颠仍然维持了其大国的地位。那么,这个世纪的英国遇到了哪些危机和挑战?它 又是如何应变与调整的?本书在详论这些问题的同时,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20世 纪英国的全景图。

日本“后战后”时期的精神史寓言
¥10.50
本书置身于日本“后战后”的历史语境,以身份认同这一场域作为出发,展示日本当代著名文学家村上春树对种种时代重大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关注和思考,呈现作家以怎样的姿态将时代课题编织文本,尤其对始终压抑日本人心灵的战争记忆问题以及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行了怎样的书写,并剖析其内在动因。 本书与其他有关村上研究的专著*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停留在文学范式的解读上,而是将村上与时代结合在一起,着力于分析村上作品与战后日本思想文化空间、一代人的情感记忆之间的关系。本书立足于文本分析,但又超越了文本分析,不仅将村上视为一种文学现象,更视为一种时代现象。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文化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后殖民和全球化论述诸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汗青堂系列)
¥34.99
本书作者选取公元1400年作为历史的参照,详细阐明了那个时段的欧洲和欧洲以外的世界的面貌;之后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概念切,提出亲属关系、附属纳贡和资本主义这三种生产方式,始终以生产方式的分合、冲突与重组为核心贯穿全球人类的历史;结合丰富的史料,对于15至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殖民帝国时代,以及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发生以后至今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全球性扩张及其主宰关系的发展,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论证,并叙述了世界上不同人群在遭遇这一系列巨变时所经历的不同变化。 ?


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
¥42.73
在南亚地区中,印度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印度模式涉及方方面面,该书选择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角度切入进行阐述和分析。除了印度以外,在南亚地区中,巴基斯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三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各具特色,在书中作了重点介绍和分析。《凤凰文库·历史研究系: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的一个显著亮点是对相关学术界中有争议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独立的看法,特别在上篇印度模式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一本书读懂美国历史
¥4.99
美国或在《独立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它在人类历史上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了如下原则: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政府必须经人民的同意而组成。这些原则成为以后美国的意识形态,为美国此后两百多年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如果说《独立宣言》以法律的形式为美国人奠定了思想基础,那么美国人的精神内核则是伴随着其历史发展形成的。


危机年代:日本、大萧条与农村振兴
¥46.00
20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动荡以及深刻的社会变革,种种事件在日本现代史上可谓史无前例,更令亲历者深感不安。面对时局变化,日本乡村的应对措施不仅灵活,而且富有独创性。作者深刻剖析了日本东北部农民投身振兴运动、走向经济富强的改革历程,阐述了振兴运动对国家和农民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以及农民为弥合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所做的尝试和努力。本书深地探究了日本为应对三十年代危机所做的调整与改革措施,聚焦普通国民是怎样克服大萧条的重重困难,解读他们付诸努力背后的深刻含义,帮助我们了解日本怎样走出战争、走向繁荣,同时本书还一步阐述了包括女性在内的日本农民应对现代社会根本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勇敢的人
¥32.99
厄尼·派尔1942年起作为战地记者在北非战场行报导,1943年盟军在西西里登陆,派尔作为海军随军记者跟随指挥舰行动,之后随意大利战场的盟军行动。回到英国短暂休整之后,他又参加了诺曼底登陆,与美军一起解放巴黎。这期间他与海军、陆军、空军各兵种的士兵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直面战争的死亡、肮脏和无常。他笔下的士兵既是来自各行各业、对未来各怀希望的普通人,又是坚毅刚强的“勇敢的人”,他们只需扛住一个半小时的空袭就能变成老兵,以苹果树为帷幔,以青草为地毯,眼神直勾勾的对一切漠不关心,然后又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元气。派尔写出了真实而非臆想、强精神而非意气风发的战争实况,其中人类的勇敢精神闪闪发光。

骑士团九百年(10余个骑士团的传奇故事,九百年战争胜败的曲折历史,18世纪以来的骑士团通史!)
¥52.80
军事修会(骑士团)出现在十字军战争期间,他们是罗马时代以来支训练有素的西方军队。本书是18世纪以来部关于骑士团的通史,展现了从12世纪骑士团创生到近现代骑士团转型的漫长历程,其中可见医院骑士团与圣殿骑士团在圣地兴起,条顿骑士团从圣地转战波罗的海地区、拓普鲁士,西班牙各大骑士团参与再征服运动,圣殿骑士团瓦解,医院骑士团退守罗得岛和马耳他,近代骑士团的困境和转变,现代时期欧美各地的圣约翰骑士团组织。 在英雄传奇之中,作者介绍了各大骑士团的组织结构和标志,阐明了骑士团修道和战斗的双重特征,不同的骑士团力量对近东、波罗的海、伊比利亚半岛、东地中海历史的参与和影响,近代骑士团军事角色的衰微以及骑士团向修道和慈善角色的转型。


虚构的犹太民族
¥29.99
谁是犹太人?《圣经》为何会成为记录一个民族起源的可靠史籍?以色列人是犹太民族直系和*的后裔吗? 本书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引发全球热议的代表作,也是一本批判性民族史,它拆解了犹太人的整套民族记忆架构,大胆地批判了人们广泛受的叙事和历史话语,运用现代民主主义理论澄清了古老的神话。 本书认为,大多数犹太人的故土遍布中东和东欧,这些分散的犹太人群体之间能形成一个犹太民族,而成为一个犹太国家,原因只可能是因为,他们运用了被改编过的历史。以色列人的民族认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这种情况并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始自19世纪下半叶,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发明出来的。无论是了解以色列的过去、中东的现状,还是解决争端、构想未来,本书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年度*勇敢著作”之一。——特里·伊格尔顿 一本杰出的书……所有想了解当代中东的人都应阅读这本书。——托尼·朱特 融动情与学识于一体的书籍未必能改变政治局面,但假若它们可以,本书将是其中里程碑式的著作。——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全球海盗史:从维京人到索马里海盗
¥35.14
《全球海盗史:从维京人到索马里海盗》是恐怖主义研究专家彼得·莱尔全新力作,本书抛对海盗的浪漫化想象,从中世纪的维京人一直讲到现代的索马里海盗,全方位讲述海盗1000多年历史,深地探讨了海盗的劫掠动机和发展过程——在历史上,海盗不仅是横行四海的私人团伙,还是各个时代海洋帝国之间相互博弈、对抗的工具和棋子。海盗屡禁不绝的背后,是区域性地缘政治的巨大影响。


罗马兴衰1200年:看懂罗马,就能看懂世界
¥34.00
历史悠久的罗马,经历了一个国家可以经历的一切: 罗马为何会成为一个帝国?又为何会被摧毁? 从君主制到共和国,再到帝国时代, 从多神论到一神论…… 成立之初的混乱;与强大的对手作斗争;重建;继承人问题;不同种族的侵;文明的改变,等等。本书对罗马历史和其中的重要事件做出多维度的解构与剖析,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书不仅会让我们了解罗马历史,更借罗马之鉴,让我们对现代世界和社会程有了更加清晰和深的认知。


德国简史(没了啤酒和足球,德国还剩什么?一本书读懂两次世界大战发动者的前世今生
。)
¥15.75
一个曾两次发动了世界大战的国家,是如何从先天不足成为实力强国的? 《德国简史》是美国历史学家玛丽?普拉特?帕米利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分为20章,从印欧迁移、日耳曼民族等一直到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还包括查理曼大帝、亨利四世、路易十四等德国有名的统治者,以时间为线索,讲述德国历史的发展程。作者用擅长的手法,用具体的历史事件将德国的大历史串联起来,并融作者自己的看法和观,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全面了解德国。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通俗易懂,趣味性强。青年译者用更适合现在读者的语言全新翻译,新增几千字注释。所有章节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翻任一页都能始阅读。让读者可以像读小说一样读历史。想要了解现在的德国,就要读一读《德国简史》。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
¥54.60
中东,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诞生了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孕育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成就了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伟大帝国的辉煌。 然而如今,中东却成了动荡和战乱的代名词。宗教冲突和战争频发,民众抗议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肆虐。文明的摇篮如何变成了混乱的温床? 在《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专攻中东研究20多年的昝涛老师,将为您揭中东乱局的真相,探讨中东动荡的根源。全书从历史的视角切,先是回顾了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奥斯曼—土耳其文明给当代中东留下的遗产,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中东五个大国的现状: 伊朗,在经历了“伊斯兰革命”之后,仍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拉扯下动荡不断;伊拉克,经过被美国主导的重建,前途依旧不甚明朗;埃及,经历了两次革命的冲,竟又回到了军人主政的原;叙利亚,在各大国的干预下,胶着了十年的内战还是看不到尽头;土耳其,在埃尔多安和正发党的长期执政下,始怀抱着“新奥斯曼主义”去追逐自己的“大国梦”。 除了国别的视角,昝涛老师更是从现代化、全球史、地缘政治和能源政治等多重角度,观察近几十年来,尤其是“阿拉伯之春”爆发以后中东整体上的新变化:为什么说全球化和现代化是IS等恐怖组织兴起的原因之一?伊朗和土耳其为何成了主导中东地缘政治的两极,历史竟仿佛回到了奥斯曼帝国和萨非帝国争霸的时代?美国的页岩革命给中东的石油政治又带来了哪些冲?巴以问题为何已经被边缘化?…… 如今,随着IS的衰亡,自西方崛起以来便困扰着伊斯兰世界的问题——既要现代化,又不想失去伊斯兰色彩——重新成为中东各国的主要议题。“后IS时代”的中东将走向何方?是否会继续动荡下去?我们也许可以从昝涛老师为我们梳理的脉络中找到答案。

战争与沉迷
¥41.30
二战期间,一小队被称为“轰炸机黑手党”的乌托邦 式的空军战略家试图通过精确轰炸赢得大战,在充分研究 了全新技术设备诺登投弹瞄准器后,他们认定在白天实施 只针对敌方特定重要基础设施的轰炸会起作用。然而事与 愿违,数次行动失败后,战局失控。随后军方高层下令更 换指挥官,新指挥官李梅实施了与前任指挥官汉塞尔截然 相反的区域轰炸战略,在凝固汽油弹的帮助下,李梅共轰 炸了日本的67座城市,但由于轰炸造成的伤亡惨重,李梅 的行为引起极大争议。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主义、实用主义、技术创新和不可 估量的战争代价的故事。在书中,格拉德威尔肯定了李梅 的贡献,其方式虽然粗暴,但缩短了战争持续的时间,在 某种程度上可谓避免了更大的代价,让所有人更快地重新 拥有和平与繁荣。以汉塞尔为代表的“轰炸机黑手党”虽 未获得成功,但格拉德威尔用大量篇幅描述并称赞了其对 梦想、创新和科技的坚持,将其视为道德典范。没有坚持, 原则便没有意义。汉塞尔是一个典型的堂吉诃德式人物, 他的行为生动地给读者展示出好的意图为何事与愿违。格 拉德威尔引出的是一个道德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哲学问题, 考验的是道德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