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海上霸权的兴衰
¥68.60
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英国人从此放弃了在欧陆疆拓土的执念,转头望向海洋,在那里,更大的机遇在等着他们。彼时,欧洲人在造船和航海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引领了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它们纷纷在全球建立殖民地和贸易站,同时始大力建设海军,以保护移民和贸易航线。 英国全面参与大航海是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时代。由于孤悬海外的地缘优势,英国可以专注于海军建设,这使得它后来居上。克伦威尔时期,英国海军由一支临时拼凑而成的杂牌军转变成一支国家的常备舰队。17世纪下半叶,在三次英荷战争后,英国的海外贸易飞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大增,有了支撑大规模海军建设的能力。光荣革命后,英法两个海上强国展了一个多世纪的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1815年战胜拿破仑后,英国终于完全拥有了全球海上霸权,世界“英国治下的和平”时代。 可谁也没想到,英国绝对的海上霸权仅维持了60年左右。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破其霸权的正是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扩散到了其他国家,美国、俄国、德国等新兴大国与英国的差距迅速缩小。而英国人发明的铁路,也使得海权相对于陆权的优势始下降。19世纪末,大英帝国已经疲态尽显。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耗尽了经济和军事家底,其帝国体系也在二战后迅速瓦解。英国的海上霸权终于让位于美国的海上霸权。 大英帝国因何崛起,又因何衰落?海权在其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这本书中,保罗·肯尼迪教授已经始运用后来他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的研究方法,他将历史叙事与战略分析结合起来,对英国海上霸权的兴衰提出了创新性的解释。他认为,英国获得世界霸权不只依靠海权,更依靠海权与陆权的结合,不论在伊丽莎白时代,还是在拿破仑时代,情况皆然。。他也更加理性地看待海权,认为20世纪后,海权的重要性已始下降,只有同时拥有陆权和海权的国家,才能成为新一代的霸权国家。 没有哪个曾经掌握世界霸权的国家可以永远保住霸权,日不落帝国早已日落。但回顾英国海上霸权400多年的兴衰起伏,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洞悉当前世界格局的加速演变!


织田信长
¥15.00
本书是一部*深入地讲述织田信长生平与成就的历史著作。从织田氏的起源讲起,细致描绘了织田信长从尾张国的崛起,到*终统一日本大部分地区的传奇历程。书中不仅详细回顾了信长的家族背景、早年经历,还深入剖析了他在政治、军事上的诸多举措,如与今川义元的桶狭间合战、上洛后的“天下布武”政策等,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远见。同时,书中也对与信长相关的诸多人物,如明智光秀、德川家康等进行了生动刻画,揭示了他们与信长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对大量历史事件的梳理与分析,本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真实的织田信长形象,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位战国时代风云人物的一生及其对日本历史的深远影响。


早稻田大学日本史(卷十二):维新史
¥52.00
《早稻田大学日本史(卷十二):维新史》详细讲述了德川幕府改革失败,尊王攘夷在日本大兴,捣幕运动风起云涌,大名起兵,王政复古,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戊辰战争,明治天皇亲政等重大历史事件,深刻解读了日本统治阶层为了摆脱民族危机行自上而下改良的内部驱动力量和外部干扰力量。


英国为什么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 因宗教而分裂,因财富而斗争,因文化而共存 看千年英国分合 读客轻学术文库
¥75.00
历史中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如何由四个独立王国走向统一,成为今日的英国?而在当下的英国,为何这四个地区又仍然分歧不断? 在本书中,来自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的中世纪英国史专家们,从宗教、财富、文化等角度,让读者看懂这四个王国如何因为宗教信仰的变迁、贫富差距的扩大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如何因为英语这一通用语言的发展艰难地保持着“求同存异”,直到形成如今的英国。


我们遗忘的一切:重走父亲逃亡之路
¥29.99
1945年1月,德军从波兰撤退,100多万德国百姓、50多万德国军人撤回西欧,造成大量难民儿童。作者即难民儿童的后代,其父母均为战中被逐出家乡的德裔难民。逃亡发生那年,父亲9岁,之后对此事只字不提,过去的村庄不仅换了名字,连所属国籍都由德意志划归波兰。75年后的同一时间,父亲病危,女儿重新踏上他们当年的逃亡之路…… 这是一部家族离散史,也是一曲民族心灵悲歌。全书以西里西亚,这个三国交界的三角地带为中心,结合作者家人的经历、重走的沿途见闻,及亲历者的口述,历史的追踪与当下的记述、旅行与纪史结合,动人地重现了德—波—俄关系的矛盾与断层,用双脚重新丈量的方式提供了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欧洲政体发展史
¥78.40
西季威克将自己的政治学研究分为三种类型:分析与演绎研究,体现在《政治学要义》中;对欧洲及其殖民地宪制的比较研究,作者生前尚未完成;对政体演化的发展研究,便是本书。作者在本书中梳理了从史前时期直至19世纪末欧洲政体的发展,探讨了历史上各种有代表性的政体形式,如古希腊城邦制度、罗马共和国与帝政、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城市自治,以及近代国家民主立宪政体,涉及历史上诸多国家和地区,如古代希腊、罗马、日耳曼,中世纪英格兰、法兰西、瑞士、意大利与德意志,近代英国、法国与美国。作者的论述结合政体实践分析与政体思想阐释,考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注重从具体历史细节中挖掘普遍历史动因,将有关具体史实的论断与政治学一般原理的论证相结合。全书处处体现了作者的渊博学识和深邃历史眼光,是政治学领域佳作。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40.80
这是一部描写英国情报机构从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演变的作品。 从1917年至1955年,英国情报组织由弱小到强大;由单一部门到庞大机构组合;由单兵出到联合作战,在军事、政治、经济多个方面与对手行了无数次交锋,也影响着世界的格局。英国的情报特工们更以专业的素养和出色的战绩,成为世界各国情报组织的翘楚。 这是一条隐蔽的战线,它记录下的一切,就是一部隐藏在世界格局演变背后的博弈史。


战争、法律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55.20
现代时期,不同国家纷纷采用成文法律作为政治工具,推动变革,这一趋势背后有深刻的历史联系。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追溯了现代时期七年战争等跨大陆战争,回顾了海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的立法活动,分析了这一时期军事压力与关乎权利的立法之间的相互影响;展现了印刷业、出版业的普及和远距离交通工具的发展如何促进成文法律在不同国家和大陆传播,推动权利发展和政治变革;作者也指出,在发展的趋势下,成文法律也会成为排斥妇女及殖民地居民权利的工具,而一些非西方国家借鉴成文法律以巩固国家认同,抵抗西方的殖民扩张。可以说,现代世界的形成,就是各国创制成文法律,推动权利发展和国家变革的历史过程。


绥靖时代
¥70.8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避免新的冲突发生也许可以说是整个欧洲最普遍的愿望,“不要重蹈覆辙!”这句口号在欧洲人耳边久久回响,而这种观也将影响欧洲的未来,并成为英国人所实行的绥靖政策的核心。 蒂姆·布弗里将本书所讲述的时期定为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通过重新构建英国一次次“绥靖希特勒”的谈判,展现了在纳粹于欧洲展领土扩张等活动时,英国政府的犹豫不决、外交失败和议会内讧,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了英国绥靖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影响,表明最终走向战争的结局并非是少数人的盲目选择,而是具有时代特的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关于当时的英国,本书行了深的档案研究,包括部分从未使用过的资料,对英国大臣、贵族和业余外交官在该时期的各项活动都行了详细的描绘,讲述了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作为与不作为,决定英国的选择并影响了欧洲的命运,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战争的。


普罗米修斯的火种
¥70.80
本书重关注那些追求步的先驱——从西塞罗到马丁·路德·金,通过65篇人物传记,讲述从罗马共和国危机到争取妇女解放的2000年来,人们为摆脱压迫、追求平等、和平、正义而行的斗争以及这些斗争如何改变人类发展程。作者经过30多年的资料整理——包括各类信件、日记、未发表的手稿及对知名学者的采访和研究,概述人物的经历及其贡献,同时引导人们对这些历史人物展更深的探索。


新加坡通史
¥34.00
本书跳出西方史学研究窠白,纵览新加坡从古至今的历史,重新发掘、整理和解读了新加坡在中华文明、马来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叉影响下形成的兼容并蓄、融合东西的独特思想与文化。


虚构的犹太民族
¥29.99
谁是犹太人?《圣经》为何会成为记录一个民族起源的可靠史籍?以色列人是犹太民族直系和*的后裔吗? 本书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引发全球热议的代表作,也是一本批判性民族史,它拆解了犹太人的整套民族记忆架构,大胆地批判了人们广泛受的叙事和历史话语,运用现代民主主义理论澄清了古老的神话。 本书认为,大多数犹太人的故土遍布中东和东欧,这些分散的犹太人群体之间能形成一个犹太民族,而成为一个犹太国家,原因只可能是因为,他们运用了被改编过的历史。以色列人的民族认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这种情况并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始自19世纪下半叶,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发明出来的。无论是了解以色列的过去、中东的现状,还是解决争端、构想未来,本书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年度*勇敢著作”之一。——特里·伊格尔顿 一本杰出的书……所有想了解当代中东的人都应阅读这本书。——托尼·朱特 融动情与学识于一体的书籍未必能改变政治局面,但假若它们可以,本书将是其中里程碑式的著作。——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坚守战地1200天:一个中国记者眼中的“阿拉伯之殇”
¥32.66
本书收录了大量珍贵的采访资料和精彩的战地照片,为了解党报驻外记者的特殊工作,把脉中东时局的历史变迁,感知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稳步发展,启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视角。

文明的曙光
¥3.48
人类从蛮荒时代步入阶级社会,历经苦难。充斥着血腥与暴力的奴隶社会,这是人类摆脱无序、走上进步之路的起点,所谓的文明,也肇始于此。依照通常的理解,文明是伴随国家、制度的出现应运而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成果。文明史,则是人类伴随着社会的演进、不断完善自我的艰辛历程。

世界历史悬案
¥3.48
时间在延续,空间在拓展,社会的文明更是迅速发展,而人类这些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探索更是谱写了一曲曲或是悲壮或是凄怆的叹歌。古老而神秘的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深沉婉约的东方古国神韵、壮美雄浑的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开启民智的文艺复兴运动、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追求平等自由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有那哀鸿遍野的世界大战,人类的历史就这样在一代代帝王将相的纵横捭阖中更迭,在一场场革命和新文明的交替中艰难前行。


世界通史(上、下)
¥26.15
要写一部有趣、易读、易懂,而又不动辄上百万字的世界史著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威尔斯在《世界通史》中卓越地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本书上溯人类文明的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社会、伊斯兰世界以及英国、法国、美国等超级大国的起落兴衰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世界通史》所提供的丰富的知识、阔的视野,一也不输于任何皇皇史学巨著。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39.99
《世界史的故事?从文明诞生到罗马帝国崛起》包括“世界史的故事”系列的前两册,讲述公元之前早期文明和古典时代的历史。 01 王权从天而降(文明的端—前7世纪) 人类文明在历史的混沌中逐渐显现。在两河流域,*早的国家形成,此后亚述、赫梯、埃及、印度、中国、腓尼基、希腊的早期国家诞生,出现了*早的文字、宗教、帝王和城市。早期的文明经历了几度兴衰。 02 轴心时代的文明(前7世纪—前1世纪) 古代文明经历几千年的积累,逐渐达到了高峰,马其顿帝国、波斯帝国、秦帝国、罗马帝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疆土,琐罗亚斯德、孔子、老子、佛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耶稣等伟大传统的创者也在此时出现。


征服的怒潮:1942—1944,从瓜岛战役到菲律宾海战役
¥70.80
1942年6月初,求胜心切的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损失惨重,速战速决的愿望彻底破灭,太平洋战争自此转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阶段。 盟军吹响反攻的号角后,风光怡人的太平洋诸岛,从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到马绍尔群岛,都变成了血流成河的修罗场。盟军为夺取这些战略要地,发起了史上不曾有过的大规模两栖登陆战。一望无际的舰队如汹涌的怒涛,冲击日军的岛链防线。有些岛屿只有不到十个守兵,而更多的岛屿不仅是天然的堡垒,更有重兵把守,固若金汤。明知生还的机会渺茫,无数士兵仍然怀着复杂的心情,投入了惨烈的战斗……终,一路向北推进的盟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从此东京时刻面临空袭威胁,日本多条海上要道也岌岌可危,任何战术成败都不会再撼动大局。 从瓜岛战役到菲律宾海战役,双方长达两年的岛屿争夺战中,揭示了真正左右全局胜负的深层因素。在《征服的怒潮》中,伊恩·托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凭借强大稳定的资源供给、军工产量和后勤保障,在这一阶段逐渐取得压倒性优势,到战争末段已是稳操胜券。然而,日本国内和军中不断宣扬和美化“玉碎”,要求部队甚至平民在胜利无望的情况下战斗到底,至死方休。这样做的结果是,在日本统治者丧失斗志之前,还有150万日本军人和平民会丧命……


亚洲史概说(日本汉学泰斗宫崎市定经典力作,揭示文明兴衰与时代演进的历史大势。汗青堂系列)
¥24.00
在辽阔的亚洲大陆上,分布着东亚的中华文明、西亚文明、印度的梵文文明以及日本文 明等,各种异质文明通过交通纽带而建立联系,相互竞争并相互弥补,从而展了亚洲史发展演的宏大画卷,由此我们可以一步认识全人类的真正历史。作者在书中提出“西亚文明东流论”,并辟了“亚洲史”这一全新的领域,着重考察各文明之间的交通联系,通过交通线的转移和变化,揭示文明兴衰与时代演的历史大势。?

八月炮火
¥24.99
一战终结了历史意义上的19世纪,标志着现代世界的端。作为历史的转折,“这个可怕8月的僵局,决定了其后战争的程和达成和平的条件,并推动后来两次大战间情势的演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但在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绝大多数政客、知识分子与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与即将爆发的巨大危机只有一尺之隔。 在这部普利策奖经典著作中,巴巴拉·塔奇曼透过生动的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的细节勾勒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精彩地展现了1914年8月期间危机的形成、爆发以及大战初期的战役,叩问了是什么让帝王、政客和将领踏一场无人希望发生,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会发生的世界大战。本书面世后不久即发生了几乎引发核战争的“古巴导弹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正是从本书中汲取了历史教训,使美苏和平化解了危机。这些历史教训对当今世界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巴巴拉·塔奇曼以高超的叙事手法,带读者走时人时事,忘记已知结局,使故事悬念感十足。她对人物的刻画尤其传神,且能冷静地跳过道德判断,避免苛责,用极为人性的笔法描述了一个个充满缺陷的人如何将世界引向希腊悲剧般的结局。

塔西佗历史
¥14.00
《塔西佗历史》第1卷记述的是公元69年的事情。第2卷记述的仍是公元69年伽尔巴死后几个月里的事情。第3卷所记述的仍是公元69年间的事情。第4卷记述了主要是公元70年的事情,但其中有关维斯帕西亚努斯和维提里乌斯两派之间内战的部分还是公元69年的事情。维斯帕西亚努斯即位后,则是公元70年的事情了。在这一年里,先担任执政官的就是维斯帕西亚努斯本人和他的儿子提图斯。第5卷所记述的仍是公元70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