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的艺术(历史的镜像系列)
¥37.91
他天明即醒。在国会山康拉德–麦克蒙公寓房间里,体形瘦长的托马斯·杰斐逊掀开被单,伸出长腿,将双脚浸入一盆冰水中。他认为这样做有益健康,于是早起冰脚便成了其保持终生的习惯。在他位于弗吉尼亚蓝岭附近西南群山中的蒙蒂塞洛庄园,每天清晨放在杰斐逊卧榻旁边的铁桶把地板磨出了一圈凹痕。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研究
¥35.97
本书探讨了《聊斋志异》中的民间典故、鬼狐文化,以及蒲松龄的思想特征、创作取向等重要话题。同时,还将聊斋俚曲纳入研究视野,以《琴瑟乐》为标本,进行美学诸要素的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对蒲松龄的一些民俗性杂著,如《日用俗字》《农桑经》等也作了探究,更为全面地梳理了蒲松龄与民俗学、《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本书将蒲松龄研究与民俗学研究巧妙融合,既阐析了蒲松龄,又显豁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民俗现象,展示了“聊斋学”研究的新方向、新体系。


历史的思考
¥25.00
本书收集了作者二十多年来的学术探索与研究工作成果,主要集中于华侨华人与海外移民研究,及中国经济史与政治等领域;从历史到现实,从中国到海外,从学术到政务,展现了作者的深刻思考与严谨求索。


经典常谈
¥15.00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写于一九四二年的一本小书,一九四六年由文光书店刊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称其为(极有用处)的好书。(经典)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所谓(国学)着作,包括了经、史、子、集在内的所有优秀文献。作者在自《序》章便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裹,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但是我国古代典籍浩繁艰深,一般人鸡以有兴趣近,作者即以十三篇要言不烦的文字介绍了这些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内容从识字的《说文解字》始,继而《易》《书》《诗》《礼》、春秋三传、四书等经部要籍,继而《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史部典范,诸子、辞赋、诗、文因文献过多,不能一一详述,叙其源流,提纲挈领。(常谈)有(老生常谈)之意,实为作者自谦之词,书中随处可见新旧一兼容的通达的历史观、文化观,无论是对于初学门者、还是有一定基一础需要寻找正确的治学途径的人,都相当有益。书中口语化的叙述、将一文言翻译成白话的功力、筛选史料改写故事的技巧、对学术界各家观的宽容气度等等都可见出作者为普及中华优秀经典所做的不懈努力。


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
¥32.99
公元前500—前200年,文化中国的诸子时代,确立了中国人生活和思考的轴心。春秋的诸侯和家臣都不重要,主角是“素王”孔子,然而孔子的“礼”在战国刚刚到来时就饱受挫折,兵家、纵横家以用计取代礼,其后有变法,西河之学与稷下之学交相辉映,启了热闹的诸子时代。孟子、庄子、老子、墨子互相辩驳,他们创造的思想观念,至今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这个时代终结于“儒家圣化”和“儒门王圣运动”,终局也就是荀子的门徒韩非子的帝王学。 ------------- 《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辑12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品: 第—辑:文化中国的起源 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国的来源 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国的确立 文化的江山03:中国风雅颂 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 第二辑:走出王朝的中国史 文化的江山05:走向世界历史的国度 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艺复兴的岁月 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时代 文化的江山08:近代化与中国大航海 第三辑:告别晚清的近代史 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国影响 文化的江山10:被西洋与东洋夹的天下 文化的江山11:告别晚清的中国近代史 文化的江山12:文化中国里的新文化运动


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国的来源
¥40.80
公元前4000—前2500年,彩陶和玉器时代,孕育出文化中国。8000年前的全新世大暖期启,为整个亚欧大陆带来了一个长达三四千年的温暖时代。8000—6000年前,是中国《山海经》的神话传说时代,当与考古和艺术资料结合考察时,河姆渡的伊甸园、史前闽越人的生活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而6000—4000年前北方的彩陶文化和南方的玉文化,经由良渚人从东南到西北的扩散,构建了一个良渚化世界,这就是一个以玉作为核心的礼制文明和审美国度——文化中国。这是文化中国的源头。 ------------- 《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辑12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品: *辑:文化中国的起源 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国的来源 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国的确立 文化的江山03:中国风雅颂 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 第二辑:走出王朝的中国史 文化的江山05:走向世界历史的国度 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艺复兴的岁月 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时代 文化的江山08:近代化与中国大航海 第三辑:告别晚清的近代史 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国影响 文化的江山10:被西洋与东洋夹的天下 文化的江山11:告别晚清的中国近代史 文化的江山12:文化中国里的新文化运动


中国历史研究法
¥20.80
《中国历史研究法》为梁启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系统整理,专门讲演,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论,有方法,有例证,有判断。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名著。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9.00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论述汉魏六朝文学变迁特与诸家文章优劣得失,褒扬藻韵,推重美文,严辨"文"、"笔"二体之别,为声偶之文争正统。刘师培率先肯定魏晋玄学"撷佛老之精华,弃儒家之糟粕","不可谓非哲学大昌之时代",给予魏晋文学充分的重现。这本著述作为课堂讲义,其研究方法也促使了北大国文门文学史教学思想的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近现代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山之作"。讲义共分五课,*课"概论"旨在阐明研究意义,第三、四、五课分论中古各时期文学的变迁轨迹或总体风貌,就史的分量而言,显然应该落实在这后三课的条分缕析之中。引人注目的是,在*课之后,也是在本来不多的课目中,作者又特设第二课"文学辨体",并说明这一部分的要旨是:"此篇以阮氏《文笔对》为主。特所引群书,以类相从,各附案词,以明文轨。"看来,作者更明确的意图是,通过一种文学观上的澄清来带动中古文学史发展轨迹的再认识。那么,这一课在衔上就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从中还明显地透露出作者的学术渊源。

当代史学主流:主题与结构(《世界历史评论》第8辑)
¥25.00
《当代史学主流:主题与结构》是《世界历史评论》的第8辑,选取重要的世界历史事件,研究和阐述在这些重大事件中某一特定的群体、人物、制度等,并行横向比较,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世界变局与历史研究之间的关系。本辑收王晴佳、金寿福、吕和应等诸位名家的多篇精彩文章,视角丰富多元。


青岛博物馆研究(2021)
¥32.99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大事,也是博物馆人的大事。 为此,青岛博物馆人行动起来,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结合自身特点, 运用生动感人的实物资料,通过鲜活动人的形式,开展了各种展览展示活动,成为全社会庆祝建党 100 周年活动中的生力军。 文博工作有自身的特点和优长,通过展览和展示,可以让广大观众重温党的历史,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青岛博物馆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斗,为把青岛加快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而努力工作。

现代化视野下的重庆金融:1840-1949
¥100.80
本书在充分吸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掌握较为充分的第*、二手资料,从金融现代化的角度入手,展现作为内陆城市代表的重庆,在近代的不同时段,其金融业从传统向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并试图探寻中国西部地区金融业从传统趋向现代化的艰难发展历程与轨迹,及其特殊性与基本规律。探讨一个内陆城市在近代长时段历史时期的金融改革举措及其得失,以及金融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当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城市金融现代化管理等寻求历史的借鉴与启迪。

历史美学:理论与实践
¥99.99
史学不仅有求真、求善的属性,还有求美的属性。 历史美学有两重内涵:一是用美学的视角看待历史,其要义在“以人为本”,将历史还原为“人”的历史。二是“以美为本”,主张用审美的眼光审视历史学,注重史家的思想和“气韵”、历史叙事的方法、历史书写的格局。 本书是国内将历史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既有理论阐述,又结合中西史学传统与现代史学著作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是一部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立论高远、新见迭出的史学力作。


山陵稽古
¥52.66
帝陵是历史的侧影,了解帝王陵寝的规制,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寝制度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发展过程。本书从目前留存的有代表性的帝陵建筑,以年代为顺序,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明清,利用作者实地寻访的记录和照片,从陵冢、祭奠区不同的部分展现陵寝形制的变化;同时,作者结合人物、史实,评述帝陵的损失与修复,呼吁加强文物保护教育,培养全社会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本书通过文字与图片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帝陵的建筑之美、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挚爱之情。

汉书五行志校疏(试读本)
免费
《汉书》原本100卷,今本分为120卷,其中《五行志》有5卷,为“十志”中篇幅zui大的yi志。所谓“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不同的自然元素。班固受到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五种自然元素之间,因相生相克产生各类自然现象,通过这些自然现象,可以获知政治制度、国家管理等方面之得失。班固自述其创作意图,在于通过揭示天人之道,梳理古今兴衰,用作治理国家的借鉴。 此次推出的《汉书五行志校疏》,延续了原志的分卷思路,并将颜师古注作为底本yi部分予以吸收,所据底本为《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刻递修本,校本有南宋建安刘元起家塾刻本等,除对《五行志》和颜师古注予以校勘外,还吸收了前贤重要的研究成果,对原书中不易理解的地方做了注释。

观朝追梦
¥62.30
这并非一本旅游攻略,而是探索这座城市文化秘境的指南。它能帮您了解每天走过的老街巷,每天擦肩的古建筑,流经这里的每一条河,都是千百年来的匠心造。 这并非一本历史书,却了过去的故事与今天的生活。今天的繁华都市、时尚街区、文创天地、人潮涌动都能从过去、从城市初的模样中找到基因的印证。 卡北京朝阳的文化密码,从本书穿越时空,勾连起过去与未来: 秦始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必经之路在这里 近代北方丝绸之路的起在这里 元明清三代漕运水系在这里 奠定朱棣定都北京的郑村坝之战发生在这里 成就新中国工业史的五大工业基地在这里 市场经济的端,改革放的个窗口在这里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这里…… 本书能帮助读者重新了解这座城和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用眼睛和想象力去重新发现,那些就在我们身边却被一再忽略的历史文化珍贝,还原它们的本来面貌。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二十二辑)
¥82.80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士,官至安徽提学使、署理安徽布政使。沈曾植在清末民初学界声望极高,为清末书坛巨匠,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受到王国维、内藤湖南、伯希和等中外大家推崇。 本书据沈曾植题跋原件或真迹影印件整理,无真迹则据抄本、排印本及其他文献著录,并校对底本。分群书题跋、金石题跋、书画题跋三类,共收551首801篇,较中华书局2016版《海日楼书目题跋五种》增收28%。除增补外,校订2016版文字、标、专名线错误,完善案语内容,使《海日楼题跋集》成为近年来z完善的整理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石学蠡探--山东大学中文专刊
¥52.80
石学,即“金石学”之“石学”,是研究并运用石刻文献之学。叶国良先生秉屈万里之传,受孔德成之业,研治石学有年,多有建树。叶先生认为石学分为二支,一曰“括例”,总结碑志撰文通例,结合礼俗制度、碑版沿革等,为研治碑学之门径;二曰“考证”,运用石刻资料,补正经史,于治经读史、研究古代社会,裨益甚钜。二者互相为用,不可偏废。 本书为叶国良先生《石学蠡探》与《石学续探》的合编,深论述了东汉官宦冢墓碑额题写职官“题尊”之例,与唐宋以降“题终”不同;石本与传世刻本异文产生的原因、如何互校以及互校的用途;失姓碑志如何考证;韩愈碑志文与前人的异同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对东汉至清代的诸多碑志逐一做了细致微的考证,兼涉经学、职官、典制、文学、传记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又对元明清十二部总结石例的著述作了评议,具有学术史意义。全书考证精审,括例贯通,对初涉金石学和专门研究者定多启发。 另书中对历代碑志的具体考释,每篇均有提要,概述核心观,提纲挈领,极大提升了考证文章的可读性,写法亦值借鉴。

方志考未刻稿(试读本)
免费
近世掌故名家瞿宣颖以世家治史,尤精方志之学。《方志考》即其讲义精心结撰而成,惜刊行者仅甲集,学林称憾。本书系据长沙图书馆藏该书未刊稿本整理,著录方志数百种,其中不乏珍稀版本,同时辨其体例、评其得失,着眼于志书类目之沿革、史料裁别之关窍。

情性之咏: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诗文
¥68.00
曾国藩作品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对今天的读者来说,读起来难度很大,因其卷帙浩繁,内容庞杂,文字也不是今天的白话文。为了让今天的大众读者以一种平易的方式走近曾国藩,唐浩明写作出版了“唐浩明评曾国藩”系列图书。该系列图书共六册,分别是家书、奏折、日记、诗文、书信和语录。每册中,唐浩明精选出来一部分文字行翻译和评,帮助读者从近处了解曾国藩,了解晚晴时代,也由此感悟活生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情性之咏:唐浩明评曾国藩之文》是其中之一。 曾国藩作为晚清时期的政治军事人物和湘军首领,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在文学领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他的诗词和名句,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也体现了清代文学的特和风格。他为后人留下三百二十余首诗、一百四十余篇文章、一百七十余副联语,其诗作被称为拓了晚清的宋诗运动。他的文章,被公认为代表晚清桐城文派的最高成就,他本人则成为湘乡文派的宗立派者。 作者从新版曾氏全集中选取诗一百三十五首、词两阕、联语四十四副、文章四十七篇,着重在写作背景与作者自身理解两个方面,给读者一些评,希望能有助于读者对曾氏诗文的阅读与欣赏。

修身之道: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
¥68.00
曾国藩作品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对今天的读者来说,读起来难度很大,因其卷帙浩繁,内容庞杂,文字也不是今天的白话文。为了让今天的大众读者以一种平易的方式走近曾国藩,唐浩明写作出版了“唐浩明评曾国藩”系列图书。该系列图书共六册,分别是家书、奏折、日记、诗文、书信和语录。每册中,唐浩明精选出来一部分文字行翻译和评,帮助读者从近处了解曾国藩,了解晚晴时代,也由此感悟活生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修身之道:唐浩明评曾国藩日记》是其中之一。 曾国藩的日记自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起.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逝世前终,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余年。在150余万的文字当中,详细记录了曾国藩每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展现了这位大人物从壮年到老年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日记涉及修身、养性、读书、治学、治家、为官之道、处事之方等诸多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当今读者有一定借鉴意义。日记所处的时代时局动荡,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列强环伺,曾国藩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执行者.他的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正因为曾氏的日记内涵丰厚、容量广博,“评曾国藩”系列不能没有日记的评。本书作者从中挑选出二百余篇,分为悟道、修身、国事、家事、读书、写字、品鉴、梦境八大类。为保持一天日记的完整性,所挑选的日记整篇照录,不再删节。原文之前加以评,给读者提供一些帮助,以便对该篇日记有更好的理解。在每大类之前,作者也有一篇总评,意在为读者充当引导。


经典三论:战争论+君主论+国富论(套装共3册)
¥29.99
作者简介 克劳塞维茨,德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将军,出生于普鲁士马格德堡的一个贵族家庭,12岁参加普鲁士军队,13走上战场,之后进入柏林军官学校学习,后又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将军。他一生参加了四次名战役: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1812年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在担任军官学校校长的12年中,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运用辩证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思想成果,就《战争论》一书。这本书被称作“西方军事思想的代表”,他也因此被称作“西方兵圣”。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政治哲学家、历史学家,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他在《君主论》一书中提出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和在《论李维》一书中提出的共和主义理论,对当时的政治、军事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君主论》中,他认为共和政体是好的国家形式,但又认为共和制度无力消除意大利四分五裂的局面,只有建立拥有无限权力的君主政体才能使臣民服从,抵御强敌入侵。 亚当·斯密(AdamSmith),英国名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青年时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后转入牛津大学继续学习。毕业后,他先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讲师,主讲英国文学及经济学课程;后来回到母校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主讲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同时还兼管学校的行政事务。在此期间,他首次公开发表了经济自由主义的言论,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观点。他在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等领域颇有建树。《国富论》的出版被视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诞生的标志,其本人也因此被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内容简介 "《战争论》是一部军事理论作品。该书在战争的概括性、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众战争、集中兵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精辟论述。书中“战争是政治的续”的理论至今仍是我们解读国际局势的指南。 《战争论》是世界上伟大的兵学名之一。书中所蕴含的谋略智慧已远远超过军事范畴,被广泛用于各领域,备受各国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的青睐。既可用于商业竞争的决策和参谋,又能为个人处世出谋划策,让人受益终生。" 《君主论》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后12章全面论证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 《国富论》,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一部经济学专,也是学术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本书共分五篇,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作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该书的问世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使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