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陈寅恪语录(原汁原味,呈现一代史家的学术世界,史识诗心,还原有血有肉的精神风貌!后浪出品)
陈寅恪语录(原汁原味,呈现一代史家的学术世界,史识诗心,还原有血有肉的精神风貌!后浪出品)
胡文辉
¥29.40
《陈寅恪语录》从陈寅恪先生的全部著作及旁人对于陈氏讲课的记录、关于陈氏言谈的回忆中选录文字,以编者个人的趣味和眼光做取舍,非敢谓竭泽而渔。选录内容侧重适合“语录”的通论,更加突出陈寅恪的史识。录文不避重复,相反特别着重将同类的零散材料汇辑一处,有意做成“语录长编”,以期起到“材料类编”之用。本编所选录文字,按“语录体”根据题材分治学方法、文明与社会、历史·种族、历史·阶层、历史·文化、历史·其他、文学、自述与回忆等八大类六十五个小类编排,并选摘陈寅恪具有思想代表性的诗作,逐一注明出处,简体横排,以期更好地提炼陈寅恪的学术精华,还原陈寅恪的精神风貌,方便读者阅读、学习,真正领会陈寅恪的学与思、言与行。
49元5本 中国文化研究丛书:《论语》翻译与阐释
中国文化研究丛书:《论语》翻译与阐释
史志康
¥59.50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论语》作为一部智慧宝典,论述了小到了为人处世、大到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语言优雅凝练,寓意丰富,充满了至理名言。本书在翻译《论语》中充分体现了“信”“达”“雅”的完美融合,在此基础上,译者从外延上对原文一步诠释,与西文经典文化行对比,在解读儒家思想和儒学精神的同时,将其在莎士比亚、卢梭、培根、柏拉图等西方名家的哲学思想和理论相比较,视角新颖,阐释深,见解独特,使读者在领略和把握中西方文化精髓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本书对于促中西文化交流、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49元5本 学术中的中国:1921-2021
学术中的中国:1921-2021
叶祝弟(主编)
¥45.0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说:“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百年中国学术发展,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伟大的自我革命与党领导的社会革命,进而聚合为中国独特历史和发展道路的理论表达。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历史时刻,《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特编辑出版《学术中的中国》专刊,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本书即以本期专刊的文章集结而成。本书以历史为经,以学术为纬,分觉醒年代、革命年代、建设年代、改革年代和新时代等五个阶段,撷取关键时刻、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力图勾勒出一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图谱。在吉光片羽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百年中国学术史,既烙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生动而深刻的历史印痕,又彰显了中国学人的独特个性、深厚学养和生命律动,构成了“学术中的中国”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49元5本 给青少年的大师国学课
给青少年的大师国学课
章太炎 陈柱
¥39.99
本书主要收录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公讲学记录,并把陈柱《诸子概论》的部分内容插其中,较系统地展示了国学的概貌,是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了解国学的之书。
49元5本 价值追求 : 书院精神初探
价值追求 : 书院精神初探
邓洪波,曾欢欢
¥46.50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的一种制度,对文化发展关系甚巨,并且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视书院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书院文化建设丛书”包括5种,由邓洪波教授担任主编,从书院历史、书院教育、书院经费、书院精神、书院建筑等方面总结传统书院精华,探讨书院千年来弦歌不绝的原因,解读新时代下书院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教育使命。《价值追求:书院精神初探》梳理书院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文化精神,介绍了自由讲学、追求真理、躬行实践等书院精神,并以朱张会讲、王夫之、左宗棠等历史事件以及人物为例,行生动诠释。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胡适
免费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 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是胡适给予现代年轻人的伟大启迪。
49元5本 边读边悟论语
边读边悟论语
东篱子
¥16.00
本书的编写目的,即在为人们寻找一种文化经典和现实生活的“交”,在碰撞和融合中生发出直而又深邃的道理和智慧。我们以*努力,迂回穿越覆盖在《论语》上已嫌太多的附加物,而直抵经典的本真。其实,《论语》自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生活实践体验和理性思考的结果。因此,我们此番努力的意义,即在于向《论语》朴素意义的回归。相信读者能够通过这种途径,重新感受到至圣先哲们清晰而生动的面目、亲切而感人的态度风貌;并且从他们积极世的精神和挥洒自如的处世方法中,为自己确立一种聪慧而理智的做人做事之道。 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选择《论语》中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权威的译解,和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或现实事例,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解读对象都得到透彻通达的阐释,并得到适当和发挥。这样,读者就能够从多方面去理解、把握这些先哲们充满睿智的言行。
欧亚学刊(新5辑)(试读本)
欧亚学刊(新5辑)(试读本)
余太山 李锦绣 主编
免费
余太山、李锦绣先生主编的《欧亚学刊》是不定期、连续性的学术刊物。凡属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范畴的专题(或资料)研究论文,内容充实,有一定广度、深度,均在收辑之列。每辑约30万字左右,考古历史彩图20多张。本书为新5辑。汇集了内陆欧亚欧亚考古、历史、文化、文献研究的*成果。本辑收论文《哈密地区史前考古》、《新罗早期王族世系源流考论》、《札木合十三部考》、《Records Concerning the Hephthalites in Byzantine Historical Works》、《﹤元史﹥卷三﹤宪宗纪﹥笺证之二》、《Nomadism, Barbarism and Civilization: European Eighteenth Century Approaches to Central Asian history》、《“安居耶尼”考》、《Stubbornly Chinese?”Clothing Styles and the Question of Tang Loyalism in Ninth-Century Dunhuang》、《摩西和Rus-pa Ngo-snu :藏文西夏国神话》、《Cloister of the Uzbek Sufis in Jerusalem》、《梵汉本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典词语选释》,两篇书评《威廉•哈尼车赤﹤内亚与帝国空间政治:考古、移动性与文化触﹥》和《探微考幽,精益求精》。《欧亚学刊》有关研究不仅饶有学术兴趣,而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需要,因而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49元5本 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马来西亚华语电视变迁
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马来西亚华语电视变迁
梁悦悦
¥44.00
本书聚焦于作为“全球华人媒体网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马来西亚华语电视,以全球本土化为理论基础,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至今马来西亚本地华语电视产业发展和华人观众收视偏好变化的历史程,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马来西亚与亚洲其他区域华语电视在产业融合、节目流通、文化交融等方面呈现出的具体特征。书中通过重梳理马来西亚华语电视在全球、区域、本土因素共同作用下两条并行的历史发展线索——马来西亚华语电视本土意识的日益觉醒和中华文化传承功能的日益加强,以及中国影视文化对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厘清了马来西亚华人发展本地华语电视业的基本史实,并对中国影视产业一步拓全球华人市场、提升中华文化海外影响力有所启示。
“山海有情,天辽地宁”文体旅丛书(全十册)
“山海有情,天辽地宁”文体旅丛书(全十册)
¥199.99
这套“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文体旅丛书,梳理辽宁文体旅谱系,整合山水人文资源,献给这个方兴未艾的大旅游时代。
49元5本 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赵肖荣
¥39.90
本书在辨析西方科学主义概念和源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传统文化、历史发展和大众心理,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以1949年后我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以及改革放后诸多科学争议为案例,向大众呈现科学主义在我国不同时期的若干面相,揭示科学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有其鲜为人知的一面,对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大众具有较深的启迪意义。
49元5本 寻味东莞
寻味东莞
稻来传媒 编著
¥48.30
*本书为导演、美食家陈晓卿及团队纪录片《寻味东莞》同名授权书籍。本书内容是在纪录片解说词基础上行的补充和拓展,覆盖东莞大部分镇街美食与人文故事,包括当地有历史渊源的美食、店铺,及纪录片调研或拍摄过但未能收片中的段落。并在部分食材、菜肴相关文章后附上可操作菜谱及伴手礼推荐,以及当地店铺推荐和店铺照片,增强与读者互动性与实用性。从整体来看,本书不仅能够原味重现纪录片的精彩之处,同时也在纪录片外增加了更多延伸和扩展,能够给读者带来意外惊喜。 本书包含以下4个主题: 1. 被老天眷顾的城市 从东莞这座城市1700多年的历史出发,讲述了当地的地貌、生态、原住民,以及从这这种演变而来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 2. 得天独厚 介绍了东莞的四季饮食文化,包括东莞当地人的早餐、端午节的饮食活动、东莞的荔枝、万江之于东莞的意义、阴菜、腊味以及冬至习俗。 3. 山水相逢 介绍了独特的地质、地貌形成了东莞人的饮食习惯。如虎门的海鲜、大岭山的烧鹅、麻涌的香蕉、宵夜和码头美食。 4. 欢宴流转 介绍了东莞的人情味。如客家人文化、台湾街、东莞的年轻人。
49元5本 以X为原型
以X为原型
余静如
¥40.60
《以X为原型》是作家余静如所著短篇小说集,收录八篇故事,故事中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甚或就是我们自己:和母亲冷战的女儿、在大城市租房生活的美食博主、在平庸婚姻中日趋崩溃的妻子、上夜班的大码女孩……作者以幽微的笔触,呈现都市年轻人的种种困境。在颠倒的日夜中,在无望的庸常中,在失眠与焦虑中,在欲拒还迎的孤独中,那属于我们的困境,也必将由我们自己去审视和探寻出路。
49元5本 中医名医少儿读本
中医名医少儿读本
王凤丽
¥18.00
该读本选用我国古代的日晷图作为目录,以历史年代为顺序,对当时*有代表性的著名医家行介绍,以突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对每个中医名医的介绍过程中,都依据少年儿童的认知特,以讲故事为引领,通过通俗易懂的中医名医故事使少年儿童了解中医、学习中医;再通过故事情节引出中药,并展示中药的原植物图、性状图、饮片图片和相关小贴士,使少年儿童对中药材的原植物、性状、饮片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设计了谜语、谚语和歌诀。从而使少年儿童听故事、看标本、猜谜语、背歌诀、学知识。为了便于少年儿童阅读,对文字加注了拼音。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言文化传播趋势及变量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言文化传播趋势及变量分析
付若岚
¥65.60
  “一带一路”是串联巨大经贸网络的经纬,更是文明间融通的纽带,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而“民心相通”又依靠语言文化互通。汉语言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传播可提升我国影响力,增沿线各国对汉语言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言文化传播趋势及变量分析》以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埃及、俄罗斯、荷兰、肯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聚焦于汉语言文化在上述国家的传播,分析影响汉语言文化传播的情境条件、结构条件、文化条件、环境条件,并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播趋势行展望。
49元5本 19世纪西方象征主义文学论文集
19世纪西方象征主义文学论文集
于琦
¥58.80
蒋承勇,四川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本书精选欧美学者关于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研究的重要文献,从英文、法文、俄文等语种翻译成中文,较为全面地提供欧美学界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研究的最新且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提供新的借鉴,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研究有参考价值。本书适合于外国文学研究者、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者、作家、研究生以及文学爱好者阅读。
49元5本 美国新媒体法律与规制研究
美国新媒体法律与规制研究
戴元光
¥54.90
49元5本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传播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传播
许正林
¥49.90
本书在全球化视域下展对中华文化传播的研究,汇集了众多知名学者的理论成果。全书共分为五编:“中华文明的自信力和传播力”“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传播”“国学的现代化和文化转型”“跨文化传播与比较哲学”“当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精神”,其多学科多角度的探讨,使本书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当下具有重要价值。本书可作为文化研究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49元5本 消费者健康信息学
消费者健康信息学
许鑫,毛璐
¥46.80
拜占庭文学史
拜占庭文学史
刘文孝
¥144.00
  拜占庭帝国,是世界上存在时间非常长的国家实体,地跨欧亚非三洲,从公元330年定都君士坦丁堡起,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奥斯曼帝国之手,长达1123年。这1300多年(包括亡国后200余年)的拜占庭文学,就是完整的中世纪文学典型。   拜占庭文学,   创造了除影视文学以外的一切文学体裁。   上承古希腊和罗马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段典型;下启文艺复兴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   《拜占庭文学史》以时间为序,纵横交织,面结合,介绍了拜占庭文学的全貌,探讨了其本质特、发展规律,梳理了它的几个发展阶段,介绍了数十位代表作家和作品。   《拜占庭文学史》,是文学史,亦是经典作品选。
49元5本 戏海拾贝——戴平戏剧评论选(2012—2021)
戏海拾贝——戴平戏剧评论选(2012—2021)
戴平
¥59.90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戏剧评论集,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所撰写的部分戏剧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主要发表在上海、北京等各大主流媒体和戏剧专业杂志上,计170余篇,涉及话剧、儿童剧、滑稽戏、广播剧和京、昆、越、沪、淮、粤、晋、秦腔、黄梅、评弹等戏曲、曲艺剧种。这些剧评大都从戏剧美学的高度,对戏的剧本、导演、表演、布景、灯光、音乐、人物造型等方面,做了综合的或有重的透视和评介。文章有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充分肯定了作品的艺术成就,并指出其不足,有热情的表扬鼓励,也有诚恳的批评建议。作者把它们比为在戏剧的大海中捡拾到的若干多姿多彩的贝壳,并做了认真的鉴赏和精细的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