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千秋教化(上)
千秋教化(上)
邢春如,李穆南,竭宝峰,刘心莲
¥1.85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千秋教化(下)
千秋教化(下)
邢春如,李穆南,竭宝峰,刘心莲
¥1.85
一、政治历史卷:分为历代帝王、王朝更替、历代名臣、权臣末路、宫廷政治、后宫政治、政治事件、千古奇案、历史典籍、中外关系、历代律令、历代官制、历代宦官、历代状元、历史掌故、历史之谜等32分册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为隐秘的部分。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
李慕南
¥2.93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
李慕南
¥2.93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 从公元前841年开始, 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 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 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 从未中断。
49元5本 舌尖上的历史
舌尖上的历史
(美)汤姆·斯坦迪奇
¥25.20
【内容简介】《舌尖上的历史》生趣盎然、香气四溢,是一本从食物看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社会结构的演变和权力的变化的历史书,汤姆·斯坦迪奇结合各种领域的观念,重新解读了世界重大事件的成因与意义,向读者讲述了人类历史因为食物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及其对今日社会的改变和塑造。对所有关注人类史、文化史和社会理论的人来说,《舌尖上的历史》所呈现的论证将是饶有趣味的,堪称人类学书目。 畅销书作家汤姆·斯坦迪奇参考前人的人类学研究成果,继《六个瓶子里的历史》之后推出力作《舌尖上的历史》,以时间为轴,述说了历史上的大事件和食物之间的关系。汤姆·斯坦迪奇从人类游牧觅食开始讲述,接着考察了食物是如何促成了财富的聚集和阶级制度的产生,从哥伦布四度环球航行的目的,到英国如何跨越农业的门坎、开创工业革命,再到食物是如何被当作武器和政府对付人民的道具,直到如今由科技的发展引发的食物绿色革命,汤姆·斯坦迪奇试图用《舌尖上的历史》告诉我们,食物与世界大事件、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联系密切。
49元5本 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修订版)
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修订版)
张杰
¥19.29
本书从古代天文学、文化地理与山川模式、礼文化与制度、器物与空间考古、传统绘画、堪舆理论等多角度,综合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古代空间文化的主要源流、概念、内涵、现象、特征与规律,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剥茧抽丝,尤其是关于中国古代如何测定超大距离方位,进行了充分论证,得出了全新的结论和研究思路。 ?
49元5本 中古士人流迁与南北文化传播
中古士人流迁与南北文化传播
万永平
¥39.80
本书以汉唐之间为中心,分别考叙了两汉时期、汉末、孙吴与蜀汉时期、两晋之际、南北朝和隋唐之际士人群体的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史实,通过对该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重大事件、人物、群体的专案研究,力图大体勾勒出一条南北文化“互动”的线索。
49元5本 江南形胜:浙江文化印记寻踪
江南形胜:浙江文化印记寻踪
童颖骏
¥40.00
三年前的5月,“浙江文艺印记”征集评选结果公布,良渚古城遗址、杭州西湖、河姆渡遗址、西泠印社等首批共20项“文化印记”出炉。2020年6月,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日报推出《浙江文化印记》栏目,将首批20个浙江文化印记串珠成线,每一期邀请一位与文化印记密切相关的专家与记者同行,走近印记的现场,感受印记的魅力,讲述印记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江南形胜:浙江文化印记寻踪》是这一栏目的结集,全书以专家丰厚的学养、记者诗意的书写,细数浙江文明的渊源和脉络。
古代希腊文明文献萃编
古代希腊文明文献萃编
倪滕达
¥66.00
本书为新时代“一带一路”古文明文献萃编丛书中的一本。本书所收集的资料,主要反映了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代希腊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由于古代希腊早期传世文献有限,因此本分卷所收录的资料主要出自公元前5世纪之后的作品,如修昔底德、亚里士多德、普鲁塔克、狄奥多罗斯和阿里安的著作等。这些作品是后人研究古代希腊文明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古代丝绸之路文明文献萃编
古代丝绸之路文明文献萃编
武晓阳
¥66.00
《新时代“一带一路”古文明文献萃编》以“一带一路”所经行且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古文明文献为对象,并对之行译注、研究,以中国人的视角审视世界文明的源头,展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辉煌成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杨共乐教授有关这个课题研究的阶段性重要成果。丛书覆盖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主要古代文明地区的重要文献资料,选择了大量典型性古典文献,收录了大量经实地考察采集得来的信息资料,因此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历史,触摸古代文明。“丝绸之路”一词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来源于学者们对客观历史的真实提炼和高度概括。从历史上看,这条大道的建成并非一人之力,而是东西方众多先驱共同拓的结果。《古代丝绸之路文明文献萃编 》探寻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发展,让读者更加了解丝绸之路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又见繁华:苏州传
又见繁华:苏州传
刘传铭
¥76.80
苏州城历史悠远旷渺,命运波澜壮阔,风物饶艘丰富,故事跌宕起伏……本书是文字意义上的城市“考古”,也是当代生活层面的“考现”,所谓“不薄今人爱古人”才是正心正信正行正道。是对一个城市历史隐秘和现实呈现的关联观察与剖析,“考现”也就自然而然地衍化成眺望未来……阅读本书,可了解苏州的前世今生,了解苏州绝美的山川景色、灿烂的历史文明,了解苏州的浪漫和它的故事,从而更加热爱苏州。
49元5本 极简中医史:漫画+趣读
极简中医史:漫画+趣读
培松
¥22.00
全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简易好看的漫画,将中医5000年的发展历史通过一幅幅图画,一句句精炼的文字表述出来,让晦涩难懂的中医知识变得栩栩如生,近在眼前,为我们知中医懂中医提供了一本极为通俗的大众解读本。
49元5本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Ⅲ,法国的反动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Ⅲ,法国的反动
(丹)勃兰兑斯著 张道真译
¥46.00
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纵论法、德、英诸国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涉及文艺、宗教、政治等。这部里程碑式巨制波澜壮阔,诗情如炽,不啻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之《史记》,亦是比较文学经典,闪耀着批判的光芒,张扬着追求社会公平步的理想主义精神。      《法国的反动》分析了法国大革命及波旁王室复辟时期思想界的斗争与激变,介绍了夏布多里昂、梅斯特尔、博纳尔、拉马丁等作家的创作。
49元5本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Ⅳ,英国的自然主义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Ⅳ,英国的自然主义
(丹)勃兰兑斯著 徐式谷 江枫 张自谋译
¥52.00
 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纵论法、德、英诸国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涉及文艺、宗教、政治等。这部里程碑式巨制波澜壮阔,诗情如炽,不啻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之《史记》,亦是比较文学经典,闪耀着批判的光芒,张扬着追求社会公平步的理想主义精神。     《英国的自然主义》约等于“英国的浪漫主义”。本卷主讲英国浪漫派的勃兴,从湖畔派的忘情田园、恬静自然,到拜伦、雪莱的横空出世、胸怀四海,为人类的自由而呐喊、奋斗。 
49元5本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Ⅴ,法国的浪漫派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Ⅴ,法国的浪漫派
(丹)勃兰兑斯著 李宗杰译
¥52.00
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纵论法、德、英诸国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涉及文艺、宗教、政治等。这部里程碑式巨制波澜壮阔,诗情如炽,不啻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之《史记》,亦是比较文学经典,闪耀着批判的光芒,张扬着追求社会公平步的理想主义精神。      《法国的浪漫派》记录了法国浪漫主义如火如荼的崛起,分析了雨果、缪塞、乔治·桑、巴尔扎克、司汤达、梅里美、戈蒂耶等作家的思想与创作。 ......
49元5本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Ⅵ,青年德意志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Ⅵ,青年德意志
(丹)勃兰兑斯著 高中甫译
¥54.00
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纵论法、德、英诸国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涉及文艺、宗教、政治等。这部里程碑式巨制波澜壮阔,诗情如炽,不啻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之《史记》,亦是比较文学经典,闪耀着批判的光芒,张扬着追求社会公平步的理想主义精神。     《青年德意志》剖析了1848年“三月革命”之前数年德国思想界僵化与落后,赞扬了海涅、伯尔内等德国作家向专制制度和鄙陋现实发起的勇敢挑战。
中国古代建筑——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试读本)
中国古代建筑——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试读本)
楼庆西 著
免费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护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的*愿望。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民初四大国学导师之一、“中国精神之父”梁启超史学经典精校版)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民初四大国学导师之一、“中国精神之父”梁启超史学经典精校版)
梁启超
¥9.99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的史学代表作,原为其任教清华大学、南大学等校时所编撰的讲义,充分阐述了清代学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 本书共分16讲,以社会思潮、学派人物和学科发展为线索,展现了中国学术在17世纪至19世纪三百年间的变迁,内容翔实,观新颖。在学术史的研究和写作上,本书具有创性的价值,已成为相关专业研究者的书目。通过本书,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还可全面、系统地了解清代学术,以及中国历史发展与思想文化的联系。
49元5本 日本文化通史
日本文化通史
叶渭渠
¥35.99
  本书系统地介绍和解读了日本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领域的历史演变,以及由这些文化元素凝聚而成的日本国民性和民族精神,并将这些文化的形成与日本政治社会发展有机联系,加以分析和解读。作者从比较视角论述日本千余年与中国交往并融合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近代以来百余年与西方交流并调适西方文化的新鲜经验。同时,作者还指出,在日本历史上曾出现过全盘“汉风化”和全盘“洋风化”的思潮,但日本*终分别以“和魂汉才”“ 和魂洋才”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指导思想,构建起“冲突·并存·融合”的文化模式,以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
国学全知道(套装共12册)
国学全知道(套装共12册)
¥299.52
流动的音乐思维:先秦诸子音乐论新探 本书探索先秦诸子的多元创新的音乐思维。先秦诸子思想是中国思想重要的环节,并且是东亚思想的共同基础。先秦思想的空前成就是诸子论辩的产物,不同思想家之间的互动,正是推动先秦学术发展的真正力量。 经学:知识与价值 经学作为中国传统学术的主体,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经学,有一套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这套知识体系蕴含着古圣先贤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特殊体验,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追求和生命智慧。本书即是部分当代学者对上述问题深入探讨的成果。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 本书分三编。编,总论部分,主要研究《文章流别集》《文选》《玉台新咏》等唐前编纂诗文总集对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影响、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社会文化背景、唐代诗文总集的编纂者及其心态、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选本批评功能及其价值、唐人编选诗文总集与文献传播。第二编,分论部分,大致以传统学术意义上的“四唐”分期,选择唐人编选的诸如《续诗苑英华》《翰林学士集》《珠英学士集》等不同时期的诗文总集,以及李吉甫等诗文总集编纂者,探讨唐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编选的诗文总集及其特点、影响。第三编,辑考部分,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补考唐人编选诗歌总集,辑考唐人编选文总集。 中国风俗史 作者夙有改良风俗之志,认为要理解并改良当时的风俗,不可不先述古俗。书中将黄帝以前至明朝的历史,分为浑朴、驳杂、浮靡、由浮靡而趋敦朴四个时代,希望通过分析总结古俗,“正风俗以正人心,或亦保存国粹者之所许也”。本书初版于1911年,是中国社会史部专著,具有开拓之功,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明史讲义 本书是作者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明史讲义全书分为二编: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高度概括,见识高远、考证翔实、轮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书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学术史名著,将近三百年的学术流变,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学术专著,几百位儒士学者,纵横论列,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实为梁氏学术论著的代表之作,在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先秦政治思想史 本书原为1922年梁启超在北京政法于门学校和东南大学讲课的内容,经整理出版,堪称梁启超研究先秦思想史的代表作,亦体现了梁启超晚年的文化观和政治思想。 清史讲义 本书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通过对各种史料的考证,考订了清之先世源流、揭示了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核心问题。此书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是有关清史问题的重要著作,为研究清史者之入门书。 中国历史研究法 本书是梁启超晚年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系统整理的史学理论佳作,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论,有方法,有例证,有判断,不愧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名著。作者对中国传统史学了解极深,价值充分领会西方史学研究的精义,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其中很多治学经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心雕龙札记 本书是黄侃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辞章学和中国文学史的讲义,对《文心雕龙》这部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专著作了细致入微的深入剖析,堪称清末民初三大文学流派纷争中涌现出来的一部名著。作者以其过人的才力和不懈的钻研,心血所聚,文字洗练,见解历久弥新。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论述先秦诸子学术,全面分析先秦学派的源流,着重分析各派源流和相互关系,同时结合时贤的研究成果,论辨其真伪。在评论各个学派的著作中,颇多独到的见解。根据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两书残简,足证作者论断的准确。先秦诸子的学术脉络向来是中国学术研究的重点,此书作为剪裁得宜的入门书,是广大国学爱好者、人文学科本科生了解中国学术源头的优秀读物。此次再版拟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排印,同时参照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初版校正。 理学纲要 本书系根据作者壮年时期在上海沪江大学讲《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修订而成。理学兴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可以说是唐代以来儒学思潮的主潮,其影响覆盖整个东亚各国。作者基于理学与国人之思想关系甚深,然而其书率多零碎乏条理,读者难于了解,综合理学家重要学说,兼及其对社会风俗之影响,为读者提供一本简要的理学思想史。宋明理学向来是中国学术研究的重点,而迄今为止,中外学界关于理学的简史似乎还没有超过本书者。此书作为剪裁得宜的入门书,是广大国学爱好者、人文学科本科生了解理学思想的优秀读物。此次再版拟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排印,同时参照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初版校正。
49元5本 吕思勉中国史书系(套装共3册)
吕思勉中国史书系(套装共3册)
吕思勉
¥12.68
吕思勉中国史书系(套装共3册),套装分别包含:1.《中国政治史》中,吕先生以我们熟知的人情事理分析历史上的“恩怨情仇”,应用当时的新的历史学、社会学研究成果做史学研究,不回避有争议问题,正是以此种教学方法,培养出了钱穆、黄永年、张芝联、赵元任等一批国内著名学者。 本书根据吕思勉大学讲义整理而成,读此书可对当时各社会领域之思潮窥见一斑。这些思潮进而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重要政策的制定,如:民国时期对汉字简化的各种提议和尝试、当年社会上部分知识分子对大农业化生产的看法等。 2.《中国文化史》原是吕思勉先生的大学讲义,全书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共十八个部分。尽管已经出版了半个多世纪,由于内容科学严谨、广博独到,且观点条理清晰,行文通俗易懂、人人能读,因而深受学界好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文化史经典著作。对于想要了解本国文化的读者来说,本书实为一部极富启发性的中国文化指南之书。 3.《三国史话》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吕先生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能融会贯通,评论历史往往独具只眼,是故本书成为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