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59元6本 文学经典与当代学术: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3
文学经典与当代学术: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3
陈晓兰
¥24.00
  《文学经典与当代学术: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3》主要内容包括:古典文献漫议——以刘向、纪昀为中心;如兰的母亲是谁——归有光《女如兰圹志》、《寒花葬志》本事及文献;崇尚科技,盛赞铁路——沙滩派与现代科学技术;“大鲁迅”与“小鲁迅”——我们如何理解鲁迅思想的当代价值;沈从文与20世纪中国;刘心武:从英雄话语到话语英雄。
晚照楼论文集
晚照楼论文集
马茂元
¥12.00
《晚照楼论文集》初版于1981年,为马茂元先生的文学论文选集,是马茂元先生古典文学研究的代表作。全书汇集了马先生鼎盛之年的18篇代表论文,包含楚辞、唐诗、古代散文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内容相当精辟,分析细腻深,素为学界所重,堪称凝聚了马茂元先生一生的文章精华,是作者治学的集大成之作。
59元6本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邵子华主编
¥28.00
本书为高校大学语文教材,2016年秋季用书供宁波大红鹰学院文学院使用,预计印数5000,作者同时在开发其他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品种繁多,邵子华老师主编的这本教材从语文教育同时也是人生教育的理念出发,编排上不局限于语文和文学篇目,也选入对大学生和青少年人生成长有益的名篇。
59元6本 阅读与成长
阅读与成长
詹嘉会
¥11.57
本书是作者有关阅读、家史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文章合集。既有作者阅读《小王子》、《列那狐的故事》、《夏洛的网》等课标读物的感悟与体会,更有作者阅读家族、教育和社会等更大的“课堂”的体验与发声。全书洋溢着小孩子的纯真幼稚,又不乏天真烂漫的想象,渗透着小大人的表达欲望和初的人生观感。 本书适合同龄的小朋友阅读,更能给家长和老师们带来另一个角度的触动。
59元6本 文苑英华――言志的诗和明道的文
文苑英华――言志的诗和明道的文
孙立尧
¥34.88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艺术的源流及主要成就、重要作家作品,引导欣赏中国文学的兴趣与门径。
今古传奇——神魔与世俗的小说世界
今古传奇——神魔与世俗的小说世界
陈洪
¥9.90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源流与主要成就、重要作家作品。引导欣赏中国文学的兴趣与门径。
人间词话(珍藏版家藏四库)
人间词话(珍藏版家藏四库)
王国维
¥4.94
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论:人间词话》为保证图书质量,新版底本我们选用了完备的手稿本,以重现其真容。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未刊稿及删稿、人间词以及王国维先生生平介绍。其中“人间词话”是经王国维手定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共六十四条。本部分是全书的重点,每条原文后均有注释、译文和评析,并且在疑难字注音,阐释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人间词话未刊稿及删稿”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中除去发表于《国粹学报》的全部剩余部分,共六十二条。在此部分中几乎每条原文后均附有译文以及详细的注释。因为此部分各条所涉及的理论观点在“人间词话”的评析中大体已有体现,所以没有再加评点。“人间词”部分,收录了顾序、人间词甲稿序、人间词乙稿序,还收录了王国维的大量词作,以方便我们更加确切地了解王国维,理解《人间词话》。“王国维先生生平”部分则详细地介绍了王国维的生平事迹,对于我们更好地领略这部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了解这位文学大师也有一定的裨益。全书并配有古书画,以图释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限度地帮助读者理解词章意境。
知识英雄
知识英雄
刘韧,张永捷
¥6.39
部全景式地记录中国IT行业兴衰成败的书,为中国有朝气的信息产业发展指明道路,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保存价值,是每个关注信息产业人士书。中国著名记者刘韧零距离采写。
59元6本 胡适英文论著:中国社会学
胡适英文论著:中国社会学
胡适
¥13.60
胡先生,和其他的伟大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温而厉”是好的形容。我从未见过他大发雷霆或盛气凌人。他对待年轻、属下、仆人,永远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就是在遭到挫折侮辱的时候,他也不失其常。“其心休休然,其如有容。”——梁实秋
如是我读
如是我读
张辉 著
¥17.01
《如是我读》辑录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张辉教授的数十篇关于阅读、文学、思想史等方面的书评与札记类文字。张辉教授常年从事比较文学与文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与译介方面多有建树,但更多是面向专业领域内的研究人员的写作。本书是作者首次将自己在《读书》《书城》《文汇报》等期刊媒体上发表的部分随笔、札记结集,是一部关于读书与阅读、文学与思想史的清雅而富深意的小书。作者作为浸淫文学研究领域多年的“专业读者”,编就这样一部密切关涉“读”、“书”、“人”的随笔小书,正可深浅出地对大众读者“为什么读”“读什么”与“如何读”形成一种别具慧心的导引。
经学:知识与价值(国学研究文库)
经学:知识与价值(国学研究文库)
杨庆中
¥23.20
经学作为中国传统学术的主体,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经学,有一套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这套知识体系蕴含着古圣先贤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特殊体验,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追求和生命智慧。本书即是部分当代学者对上述问题深探讨的成果。?
金圣叹文艺美学研究(试读本)
金圣叹文艺美学研究(试读本)
周锡山 著
免费
本书从文学批评和美学两个层面对金圣叹文学批评成就的行评价和概括。历史性地展示分析了金圣叹诗文评、小说戏剧批评成就;全面探讨金圣叹的政治观、历史观、文艺观和美学观;不仅研究探讨了金批《水浒》和金批《西厢》中的全部重要人物,而且还兼顾到了两部作品的次要人物;在附录中,首次全面论述鲁迅、胡适、周作人、冯友兰、郑振铎、郭沫若、钱穆、陈寅恪、钱钟书、张国光等人的金圣叹评论,也很有新意。
传奇不奇: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试读本)
传奇不奇: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试读本)
赵学勇
免费
《传奇不奇: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一书从沈从文小说的“传奇性”手,分析了其笔下的“湘西世界”的产生背景和动因,从1930年代的大历史环境中又分析了沈从文的都市叙事与其笔下的湘西世界形成对照,以及作为京派代表的沈从文在抒情小说的书写上的特。之后从人性上与福克纳、审美上与川端康成的异同的对比,在乡土叙事上与鲁迅的承续、贾平凹的比照,分析了沈从文的传奇性的湘西小说。本书对于1940年代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式微、沈从文式的文学批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的心理和人生历程也行了梳理和阐释。
中国诗学(试读本)
中国诗学(试读本)
叶维廉 著
免费
本书收录作者诗学论文16篇,分为古典部分、传意与释意、现代部分三组。作者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思索,出于传统与现代不同文化的时空,一方面利用古典语汇、意象、句法的重新发明,利用中国诗所重视的呈现方式,揭示中国诗歌的空间对位与张力间物物关系未定、浑然不分的现象,另一方面,力图融合西方现代诗所提供的含蓄、多义、浓缩的语言,整合零乱破碎的现代中国的经验。本书版本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小说史略(试读本)
中国小说史略(试读本)
鲁迅 著
免费
  本书为作者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脉络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小说的发展线索,建立了中国小说史体系。全书资料宏富,却言简意赅,论断允当,不仅是鲁迅学术著述的代表作,而且是中国古代小说史方面的权威之作。本书版本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古代文学经典:辽海丹忠录(二)
古代文学经典:辽海丹忠录(二)
陆人龙
¥8.99
本书包括 铁山八路兴师 乌鸡连战破敌、属国变生肘腋 帅臣势定辅车、王千总腊夜擒胡 张都司奇兵拒敌、天神顿息邪谋 急雨尽消贼计等内容。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梁坤 主编
¥34.58
本书在重温古典的基础上,更偏重20世纪的作品,着重介绍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的作家、作品及艺术特色。以助于读者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感情人生,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而重塑一种强健的精神人格。?
苏轼的方外交游及其诗文研究
苏轼的方外交游及其诗文研究
司聃
¥33.34
一代文豪苏轼吸收了儒、释、道三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建造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苏轼一生交游广泛,与和尚、道士等众多方外之人结为好友,往来密切。宦海沉浮中,苏轼之所以还保有如此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从其佛、道思想可探得根由。 本书从苏轼方外交游诗文的文本着手,来考察苏轼的宗教思想,区别于现存于世的研究作品中对苏轼思想的外部研究,力求更准确、更系统地把握苏轼的思想脉络以及在此影响下的文学走向。
现代文学的细节
现代文学的细节
谢泳
¥5.60
本集收了我近年所写部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 多为短论,也有两篇长文。
东北文学通史(全二册)精
东北文学通史(全二册)精
何青志
¥114.90
《东北文学通史》是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委托项目研究成果。此书上溯先秦时期的上古神话与英雄史诗,下至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文学活动。对东北古代文学行了梳理与界定,对各个时期文学的结构与焦作了细致的描述,阐扬了东北区域文学的精神文化价值。资助金额15万。
以文培元四十载----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学术文选
以文培元四十载----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学术文选
赵临,王汝荣
¥99.00
2019年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建所40年。40年来,文学所立足于基础研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民俗学等学科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同时也因应学术和时代的发展需求,积极拓展研究视野和领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内较早展文化研究,有力推了当代中国文化研究领域的发展。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文学研究卷,下编为文化研究卷,共收录该所研究人员论文79篇,这些论文都曾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