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莱布尼茨文集(第5卷):认识论文集
莱布尼茨文集(第5卷):认识论文集
莱布尼茨
¥128.00
莱布尼茨不仅是西方近代大陆理性派认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而且还是西方近代经验论和大陆理性论的集大成者。其认识论思想在西方认识论史上享有重要历史地位。莱布尼茨的认识论思想在其《人类理智新论》中得到了全面阐述,但在《人类理智新论》写作之前或之后,莱布尼茨还写有一系列重要论著。本文集收录了莱布尼茨1670—1715年间的19篇短著和书信。其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2)莱布尼茨的大知觉理论。(3)莱布尼茨的真理学说。
开明派文化与文学
开明派文化与文学
姜建
¥84.80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郑振铎、胡愈之、周予同、刘大白、徐调孚、王伯祥、章锡琛、匡互生、朱光潜、顾均正、宋云彬、方光焘、刘薰宇、刘叔琴、傅彬然、贾祖璋、周建人等人陆续会合在一起,依托《我们》《立达》《一般》《中学生》等杂志和我们社、立达学园、立达学会、明书店等机构,在文化教育和文学领域中孜孜不倦地耕耘,以其相当稳定的文化倾向和文化活动,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这一由江浙文人组成的松散的文化文学复合型流派,不妨称其为“明派”。明派坚持启蒙的文化立场,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原则,贯彻放民主、稳健扎实、低调超脱的行世作风。本书从明派的发展历程、文化立场、文化观念、文化实践、文学实践、精神建构六个方面,论述了明派作为一个文化、文学流派的历史存在、思想内涵、行为方式和精神品质。
沈家本新传
沈家本新传
沈小兰,蔡小雪
¥150.40
沈家本(1840—1913),清末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清末钦定修订法律大臣、法部尚书、宪政编查馆副总裁。沈家本著述丰富,有传世经典《历代刑法考》。沈家本犹如一座桥梁,联结着中国古代与近代甚至现代,同时,联结着世界东方与西方,被誉为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人。 本书是清末法学家沈家本的传记,通过描述他的一生,可使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位法政宿将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也客观地揭示了清末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全书史料丰富,细节动人,可读性强。沈家本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掘墓人和中国近代法制的缔造者,在其所处历史场景中有社会的、政治的、国家的和法律的方方面面问题,面对真实困境和尖锐矛盾,他都能担当大任,敢于化解风险,革故鼎新,矗立时代潮头。
现代晋域女性文学史略(1920-2020)
现代晋域女性文学史略(1920-2020)
侯文宜
¥90.60
20 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山西文学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即是女性文学的崛起——蒋韵、葛水平、孙频、李燕蓉等均走向全国,形成一股强烈的冲波。本书立足三晋大地,聚焦女性写作,溯源早期“民国才女”石评梅,追踪中期“飞毛手”王樟生等,试图从整体历史视野出发,对现代山西女性文学之生成、发展、代际谱系等做出逻辑梳理。作者首次在该领域引文学史建构意识,力求溯史钩沉、考镜源流,对各时代社会文化思潮与文学关系之研究,对晋域女性文学代际划分与形态描述,均显学术功力和独到洞见。
莱布尼茨文集(第1卷):早期形而上学文集
莱布尼茨文集(第1卷):早期形而上学文集
莱布尼茨
¥136.00
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早期研究(1686-1697)与后期研究(1702-1716)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思想统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要阶段,如果说早期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形成和逐步充实和系统化的阶段的话,后期便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广泛应用并一步充实和系统化的阶段。本论文集收莱布尼茨短篇论文11篇,旨在展现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初步形成和逐步充实和系统化这一早期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演过程。这11篇论文又被细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前面7篇论文,从《形而上学谈》到《形而上学纲要》着重阐述的是莱布尼茨的个体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其中高成果为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系统以及充足理由原则的提出和阐释。如果说这7篇论文处理的是有关个哲学迷宫的问题,即实体学说或思辨哲学问题的话,那么,后面4篇论文处理的便是有关第二个哲学迷宫的问题,即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或有关实践哲学的问题,后者广泛涉及可能性与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理性与意志、必然性与自由的辩证关系,其*高成果是提出了“自由=自发性 理性”这一自由公式。
莱布尼茨文集(第3卷):自然哲学文集
莱布尼茨文集(第3卷):自然哲学文集
莱布尼茨
¥160.00
然,作为莱布尼茨可能世界中*好世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人类被“造出”之后,就一直是人类的*家园。在本文集中,编译者共收录了20篇相关论文和书信:从1671年的《对物理学与物体本性的研究》到1715年的《斐拉莱特与阿里斯特的对话》。基于对莱布尼茨自然哲学学术背景的考察,本文集的主题内容涵盖了八个方面。其中,前四个方面旨在从莱布尼茨自然哲学生成的角度依序考察莱布尼茨对笛卡尔、笛卡尔派、自然主义及野蛮哲学(即泛活力论)和牛顿的批判;后四个方面则从逻辑层面考察莱布尼茨自然哲学的宏观结构、动力学思想、物质观与有形实体学说及其历史影响和理论得失等。 作者简介:
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研究
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研究
潘秋平
¥62.40
本书立足于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的理论假说,结合语义地图模型,对上古汉语的不同与格句式做出分析。从句式多义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上古汉语与格句式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并讨论了不同的与格句式如何在概念隐喻的作用下,由给予类事件的编码扩大至其他非给予类事件的编码。在此基础上,还一步讨论了上古汉语是否具有与格交替现象以及如何解决概念空间上的断问题。
49元5本 托尔斯泰论文艺
托尔斯泰论文艺
(俄)列夫·托尔斯泰著 陈燊等译
¥40.00
本书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艺论文二十篇,其中包括他关于《童年》《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创作感想,对莫泊桑、果戈理、契诃夫、莎士比亚等作家创作的评论,乃至对文学与艺术整体的深思考,反映了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文学观。
49元5本 现实主义的报复:历史学家读《荒凉山庄》《包法利夫人》《布登勃洛克一家》
现实主义的报复:历史学家读《荒凉山庄》《包法利夫人》《布登勃洛克一家》
[美]彼得·盖伊/著 刘森尧/译
¥23.20
现实主义小说真的是在描写“现实”吗? 盖伊在这本书中详细解读了三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这位历史学家认为,这三位作家通过小说对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展了报复。盖伊在这本书中结合历史研究和文学批评,分析了小说家、小说、历史之间的关系。本书为文学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提供了结合两种学科之优势的小说阅读方法,让小说成为发现历史真相的辅助媒介。
49元5本 汉语“破”类动词的概念变异:历时语义学视角
汉语“破”类动词的概念变异:历时语义学视角
杜静
¥34.00
本书以历时原型语义学为研究框架,探索汉语“破”类动词的历时概念变异。历时原型语义学整合了原型理论、历时语义学以及词汇范畴化,基于原型概念结构从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探讨词汇的历时概念变异。“破”类动词是表征分离状态变化事件,即物体由完整状态不完整状态的词汇范畴。既往研究基于不同理论视角从共时层面论述了“破”类动词的句法和概念结构,但是对该类动词的概念边界仍存在争议。基于历时原型语义学,本书将“破”类动词的概念结构研究由共时层面扩展到历时层面、由句法层面扩展到多维概念层面,旨在揭示这类词汇范畴的概念变异路径及深层认知机制。
49元5本 21世纪的韩礼德语言学思想
21世纪的韩礼德语言学思想
赖良涛,赵清丽,汤斌,韩礼德,卫真道
¥58.80
静墨流声:山本久枝、汤亭亭和小川乐
静墨流声:山本久枝、汤亭亭和小川乐
[美]张敬珏(King-Kok Cheung)
¥40.80
本书通过深分析山本久枝(Hisaye Yamamoto)、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和小川乐(Joy Kogawa)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作品,就女性的静默诗学问题,尤其是小说中的叙述空白及叙述缺省等诗学特征,与当前的女性主义理论各流派和族裔问题研究学界展对话,意图修正北美学界的“欧洲中心论”观,并推女性主义及亚裔美国批评研究。 本书作者指出:作为沟通静默与言说的桥梁,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小说作品表达了静默与言说二者在艺术与生活中从来就缺一不可,二者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弱势族群在“静默无声”的情境中亦能发声表达自我;若要在“民主环境”中听见种族或性别他者的声音,就必须有人站出来了解和学习其沉默的言说特征和话语方式,使其心声被众人听见。
49元5本 当代比较文学.第十辑
当代比较文学.第十辑
陈戎女
¥58.00
《当代比较文学》是关于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集刊。该书的立意在于呈现近年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热和前沿讨论,把握新时期学科守正与创新的脉搏。第八辑设有栏目“汉斯·布鲁门伯格研究”“比较视野下的中外文学研究”“古典学研究”“文学理论”“经典与阐释”“书评”等。  本辑中论文和译文关涉的主题,时间跨度相当长,从古希腊跨越到20世纪比较文学理论。所涉及的空间也殊为广阔,中国、日本、欧洲等均有涉猎。
49元5本 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
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
奥斯卡・王尔德
¥30.00
《作为批评家的艺术家》是一部奥斯卡·王尔德的批判性对话和散文合集。它由四个部分的对话组成,包括谎言的衰落,作为艺术家的评论家和面具的真相;谎言的衰落:两位上层美学家的批判性对话;钢笔、铅笔和毒药:一篇关于托马斯·格里菲思·温赖特(1794—1847)英国艺术家和连环投毒者的散文;作为艺术家的评论家:以哲学对话的形式写的一篇关于艺术的文章。它包含了王尔德的主要美学陈述;面具的真相:一篇聚焦戏剧理论的散文。作为王尔德重要的一本文艺评论集,奥斯卡?王尔德重要的美学评论集。在这本小集子中,集中体现了19世纪的英国文艺界比较关心的问题,也围绕文学和艺术的价值何在、艺术和生活孰高孰低等问题展剧烈论争,以及一些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其价值如何,作者亦做出了自己的评定。可以说是19世纪文学艺术与美学的一次集中思考与探索。在今天看来,依然不乏其批判性与尖锐。从戏剧评论、人物传记,到仿效柏拉图撰写对话录,王尔德以不同方式讨论了艺术和美的本质,提出“生活模仿艺术远胜于艺术模仿生活”的主张。书中机智且深刻的文字,也能让我们领略王尔德作为美学思想家的魅力。
49元5本 飘鸟·萤火虫:汉英对照
飘鸟·萤火虫:汉英对照
黄建滨 黄尚戎
¥39.00
本书为印度著名诗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泰戈尔的短诗集《飘鸟》的汉译,采用英汉对照方式排版。本书具有创新性:英语的每个音节含一个元音,而每个汉字也是包含元音的音节。本书所有的诗歌均采用一音对一音的方式翻译,体现了英诗节奏之美。这一做译法不是首创,但本书将这一方法发挥到极致。本书还将散文诗体改为分行排列的方式,更加体现了诗歌的形式美。坊间译本均为《飞鸟集》,本书正名为《飘鸟》,既体现了“字数相应”的理念,也还原了泰戈尔的本意。这些做法均具有创新性、针对性,为英诗爱好者提供一种欣赏英诗美的新途。
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
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
翟月琴
¥76.00
本书作者立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创作实践活动,从戏剧动作、戏剧场景和戏剧声音三者解读汉语新诗文本中的戏剧情境,同时讨论汉语新诗的舞台呈现,多维度展示汉语新诗内部立体而综合的结构性特。作者格外注重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之间的关系构成,围绕剧中人物活动的特定时空环境,影响人物的具体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诗人在情思的内聚转为外射时,以间、客观的表现手法营造的戏剧情境。结合现代诗歌理论和戏剧理论,细读文本和分析演出,拓宽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跨艺术研究空间。
49元5本 从文学到哲学:爱默生超验主义研究
从文学到哲学:爱默生超验主义研究
汪冷
¥54.90
49元5本 百年茅盾研究成果史料索引(19202020)
百年茅盾研究成果史料索引(19202020)
蔺春华
¥35.00
1920年4月25日,黄厚生在《小说月报》第十一卷第四期上发表《读〈小说新潮栏宣言〉的感想》一文,是为茅盾研究的篇论文;1931年12月,上海现代书局出版了部茅盾研究专著——由伏志英编著的《茅盾评传》,收十年间茅盾研究的重要论文20余篇,使茅盾研究得到了明显的深化和拓展,并始走向独立。截至2020年,茅盾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出版的研究专著、论文集、传记、资料汇编等超过百部,发表的论文数以千计,成为学术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基于此,本课题全面汇集整理了1920-2020年间,关于茅盾研究的论文、论著和部分硕博士论文的要目,还侧重对互联网尚未普及的1990年代以前的论文论著做了内容摘要。力图从茅盾研究的实际出发,为学术界提供一部较为系统、完整和详实的研究资料。
《数字人文》2023年第2期(试读本)
《数字人文》2023年第2期(试读本)
刘石,孙茂松,尹涛主编
免费
《数字人文》辑刊2023年第2期,共计收录文章9篇,总计约30万字。本期设置五个专栏,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本期秉承创刊以来的收录规则,栏目设置更趋稳定,学术质量不断提高,编辑风格更加成熟。
《数字人文》2023年第1期(试读本)
《数字人文》2023年第1期(试读本)
刘石,孙茂松,尹涛主编
免费
《数字人文》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主办,旨在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发表平台的学术期刊。每期收入约10篇文章,20余万字。该刊物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旨在努力建设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更好地为数字人文学术的健康发展服务。
文学大师的私人讲座(套装共3册)
文学大师的私人讲座(套装共3册)
尼尔•盖曼; 安•兰德 ;厄休拉•勒古恩;大卫•奈门
¥111.00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