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 著;叶君 主编
¥12.00
本书收录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倡导文学革命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的胡适先生的风采。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张畅
¥9.00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记录那些青春年少的生命里的情愫和记忆。记录一个青春豆蔻年华少女的生活点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 别忘记人生*初的梦想与目标!
49元5本 开采光明
开采光明
李秀赞
¥24.50
小说讲述了在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管理部门,加大对小煤矿治理整顿和关井压产的政治背景下,一位国家驻省的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为组长的省政府工作组深入冠东矿区,在开展井压产的工作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小说情节曲折,故事波澜起伏,勇敢追求真理,坚持正义执着。通过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向读者讲述了关井压产的艰难,特别是监察工作人员整治小井的艰辛,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新、老一代矿山人,为祖国煤炭事业无私奉献所付出的艰苦。
49元5本 知堂文集
知堂文集
周作人
¥19.99
此书系周作人的自选集,收作者早期散文小品、诗歌、文学评论等。
49元5本 中国歌谣
中国歌谣
朱自清
¥19.99
本书为20年代末30年代初,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讲授歌谣课时的讲义,此书概括地反映了中国现代首批歌谣研究者根据本国丰富的歌谣资料,对中国歌谣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论述。
49元5本 太阳花:阿紫文学沙龙文选
太阳花:阿紫文学沙龙文选
王玉兰 主编
¥15.00
“阿紫文学沙龙”文友作品集。包括草木含情、且听风吟、岁月无声、心香一瓣、凡人轶事、生活浪花、往事如烟、人间万象、企业风采、书海泛舟、四季行吟等栏目。作者65人,职业五花八门,大多数人是草根作者。 本书共收集散文90篇,小说5篇,书评6篇,诗词30首。 家乡人写家乡事。
49元5本 青春恰自来
青春恰自来
孙文英
¥12.60
本书收录四十余篇随笔,告诉读者,这恰自来的青春,是你我他的青春,是国家蓬勃发展的青春,是社会日新月异的青春。全书近十九万字,唱了四首歌:个人成长的《光阴的故事》、国家改革放的《春天的故事》、社会步的《好日子》,还有一首温暖如春的《You are my sunshine》。
49元5本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
伴随编辑部
¥11.50
  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但是后来,靠自己耕种田地,也养不活一家老少。亲戚朋友劝他出去谋一官半职,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个名将后代,又有文才,就把他派到彭泽(在今江西省)当县令。   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陶渊明一不会搜刮,二不懂贪污,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是比起他在柴桑家里过的穷日子,当然要好一些。再说,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什么官场应酬,也还比较自在。《家书·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家庭故事。
德国巴陵会馆藏文献中的中国叙事
德国巴陵会馆藏文献中的中国叙事
陈悦
¥60.00
作为近代最早来华传教的德国新教团之一,巴陵会对中国的描摹与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引导了德国读者受众对中国的整体认知。本书对德国巴陵会图书馆有关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的馆藏文献行史料爬梳和学历分析,涉及小说杂文、工作日志和故事文集,涵盖中国宗教与民间信仰、神话传说、文化礼俗、在华传教工作境况等题材。这些珍稀的史料文献承载着传递中国社会文化信息、塑造中国民众精神风貌的媒介功能,横跨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文学等多重领域。 在巴陵会传教士虚构、想象与真实杂然并呈的叙事话语下,中国既是反衬西方文明的晦暗底色,也是传教士确证文化身份、缓解信仰危机、实现自我审视与想象的对照物。而其对中国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的转写和译介,以及对中国文学与篇章典籍的征引和赏鉴,亦是西方文化中心松动与文化融合意识增强的体现,为德国读者提供了遥看中国的独特视域。 
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
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
徐冠群
¥62.40
“二战”前夕,在德奥犹太难民无处避难的情况下,中国伸出援手,收了大量犹太难民。在流亡中国期间,犹太流亡者真正触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破了对中国原有的刻板印象,并对其产生了新的更真切的认识。他们在上海及中国其他地区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行文学创作、创办刊物、演出戏剧等,不仅团结了在华犹太流亡者,帮助其融人中国社会,而且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 本书收集并翻译了犹太流亡报刊(如《上海犹太纪事报》《八钟晚报》《犹太信息报》等)中的杂文、小说、诗歌等,文本虽短小精悍,但视角丰富,塑造了立体多维的中国形象。此外,本书也收录了犹太裔德国作家、戏剧学家马克斯·路德维希·莫尔赴华途中和在华期间写给妻子的信件。这些作品由身处中国的犹太流亡者所作,在呈现其生活和心理诸多面向的同时,也有利于读者了解当时的德语犹太流亡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为国内的犹太流亡历史和文学研究提供新素材和新思路,对加强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德语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叙事
德语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叙事
陈丽竹
¥68.00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动荡、思想纷争、政治派别林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德语国家的左翼知识分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法西斯主义、实现平等民主的愿景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创作契机。一批具有世界革命意识的德语作家,如安娜·西格斯、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和埃贡·基希等将书写视域延展至正在经历无产阶级革命与反法西斯斗争的中国,并选取中国革命题材行文学创作。 本研究正是由此展。作者选取其中典型的小说、报告文学和戏剧等作品,在“政治神话”(politischer Mythos)这一理论视域下剖析德语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以情节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切文本,探讨这一类型化文本的叙事特征及内在逻辑。 
摸索仁道:随笔集
摸索仁道:随笔集
张祥龙
¥94.40
本书是张祥龙先生新近编著的一部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期待儒家再临”“贺麟恩师思想阐发及受教追记”“品味人与思”“中华之大美”和“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哲学与儒家”。该书较全面地记录了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生活经历和思想上的追求历程,是其与师友一起在大时代中颠簸后的思考,去摸索人生的真理——仁道。阅读这部随笔集,读者能够了解张祥龙先生这一辈人所共同经历的一些事情,对仁道的摸索。或许这些记录和思考也将启发和影响下一代人对“仁道的摸索”。
琴史与琴器
琴史与琴器
王凤
¥86.40
本書藝舟雙楫,兼收作者琴史與琴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互為映襯。琴史集中在南宋至元至明前期,先是董理宋元江浙兩操之對峙消長。繼而話分兩頭,考證元明時期“浙操徐門”和“江操劉門”兩個最具勢力的琴族。二文彙集散碎資料,各橫跨數百年,涉及家族七八代人,最大程度還原歷史情境。琴器部分所論八床唐宋元明古琴,既有王世襄、鄭珉中先生已有結論的高古器,亦有作者新近發現並獨立斷代的重器。論元代的古琴一文,是繼鄭珉中《論唐琴的特點及其真僞問題》《兩宋古琴淺析》之後的綱領性論文,對古琴器鑒定具有指導意義。而為鄭珉中先生藏琴手記所作長篇“箋釋”,娓娓而談,存前朝掌故,成一代信史。
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镜像
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镜像
陈雨田
¥64.0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文明危机与大众旅行的兴起造就了战后德国的中国旅行热,加之“新写实主义”文化思潮使游记阅读与书写成为时代风尚,魏玛共和国时期产生了大量德语中国游记。近代中国城市是古今中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审美等多重领域内激烈交锋的前沿阵地,因其文明与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历史空间的复杂性与放性成为诸多魏玛共和国旅行者寻访与书写的重要对象。本书以魏玛共和国时期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书写为研究对象,立足魏玛共和国时期社会文化语境,通过考察德国旅行者对中国城市现代性的微观与宏观叙事,探究身处“经典现代性的危急时刻”的德国民众矛盾复杂的民族与文化认同
文章读法
文章读法
王俊鸣
¥38.40
解读即把文章读懂,是统理、鉴赏的基础。全书讲析了解读文本的三条基本规律。第一,关键信息导引律: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词句、段落有主次、轻重之分。抓住作者最想让读者把握的关键信息,就能准确而迅速地整体把握文本。第二,文内诸因互解律:构成合格文本的诸因素之间有一种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发的关系,因此可以文解文。第三,文外诸因互解律:文本必然体现着作者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蕴含着时代、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事(与文本相关的事实)解文、以理(事理、文理)解文、以情(人之情感态度)解文。本书通过列举大量经典文段、高考用文等实例解说上述三条规律,简明,好懂,有用。
49元5本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
老舍
¥16.90
  《四世同堂(全本 套装上下册)》分为上下两册。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描写了北京城内“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的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再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闷、忍辱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小说展现了日本侵略时期人们的反抗与觉醒,故事情节描写细腻,刻画了在残酷压迫下的北平人们抗战决心,弘扬正能量。
大学 中庸 鬼谷子
大学 中庸 鬼谷子
(战国)曾子,子思,鬼谷子
¥9.00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鬼谷子》一书,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
49元5本 书书书
书书书
周越然
¥11.90
本书是民国著名藏书家、编译家、散文家周越然的杂文集之一。从作者的作品看,他的书话在古今同类散文小品中,具有承前启后的独特个性。无论是书林掌故,还是版本源流,无论是书乐趣,还是书真伪,均举证周详,论列精密,亦庄亦谐,风致独特。在作者看来,除了书籍之外,不论吃的、穿的、用的、住的,用过之后,都无法存在。书的优势有两:一个是不会贬值,一个是可以增值。本书的*特之一在于集外文首次完整集结出版,在书中可以品味原汁原味的周越然。
49元5本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郑逸梅
¥16.90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写民国人物风云往事的文章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中有文人,有学者,有政客,有名伶,皆为一时之俊杰。可以合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作者曾参加南社,后从事教育工作,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因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而被誉为“补白大王”。本书不但将作者生前已经发表的作品集结,同时作者生前未曾发表的作者也收录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对于那些想要研究郑逸梅先生的人,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49元5本 艺林旧事
艺林旧事
郑逸梅
¥16.90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记述艺坛往事的笔记小品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作品涉笔成趣,文风简练含蓄,其文言与白话文字均至炉火纯青,笔墨舒卷之中尽显知识性与趣味性,雅俗共赏,一编在手,读者可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作者曾参加南社,后从事教育工作,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因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而被誉为“补白大王”。本书不但将作者生前已经发表的作品集结,同时作者生前未曾发表的作者也收录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49元5本 艺林散叶
艺林散叶
郑逸梅
¥26.70
本书是《艺林散叶》《艺林散叶续编》两本书的合集修订版,把原来条目式的内容行整理,将同一人同一事的内容整理在一起,方便读者阅览。《艺林散叶》是郑逸梅先生写人物逸闻趣事的文集,涉及多个领域、多个人物,文字短小精悍,见解独特精到,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颇有雅趣。作者对于当时人物掌故的高度熟悉使这本书中的人事可信可观。本书将这些芜杂繁琐的内容行分类整理,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和史料价值,也便于读者查阅,在清晰的条理中获得更好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