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
¥49.90
伟大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也带点俗气? 纳博科夫为什么欣赏不来陀思妥耶夫斯基? 鲁迅的《孔乙己》与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有什么相似处? …… 近年来,众多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热门影视进入大众视野,从纸页到银幕,文学与电影的互动愈发紧密,“文字”与“图像”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构筑出一个立体的艺术世界。本书以极具思辨性的视角、通俗易懂的文笔,围绕文学与电影的相互关系,解剖了大量中外文学、电影、艺术经典作品,从《诗经》《搜神记》到鲁迅、张爱玲,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到《变形记》《追忆似水年华》,从贾樟柯、姜文到《罗生门》《盗梦空间》《布达佩斯大饭店》……探讨作品70+部,关涉作家、电影人、艺术家、哲学家50+位,深度解读文学作品,详细讲解电影基础知识。 为了比较文学原著与电影改编,在二者间建立新的对话,作者回归作品,以深厚的文本细读功夫,将作品放置于历史时代背景中,给予文化反思。在他的笔下,30年代沈从文的《边城》是为了治疗历史对个人造成的病症;讲述60年代的《太阳照常升起》想对历史有所言说;90年代的《活着》和第五代导演,从追求启蒙走向启蒙的反面——以文学、历史为参照系观察电影,看电影如何扮演时代精神的同谋者,作者的笔触中既饱含同情理解,也极具批判力度。 这本书不是那种堆砌脚注的乏味学术著作,而是将文学解读、电影评鉴、哲学思考熔于一炉,在十讲的篇幅内,用精炼的语言,将艰深理论抽丝剥茧,金句频出。“通俗亦深刻,短小却广博”,“大有以十讲的形式涵盖‘文学、电影及其他一切’的气势”。打开它,抵达文学与电影的无限世界。

戏剧比赛组织活动读本
¥6.8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核心是“全面”,即追求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其内容是“五位一体”,即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王芷章文集
¥35.20
本书是由王芷章的女儿王维丽及其女婿李庆元整理的,收录了王先生的《腔调考原》《中国戏曲声腔丛考》《清升平署曲本目录》,以及王芷章先生从1942年到1949年长达八年的日记。其中王先生的戏曲研究论著——《腔调考原》《中国戏曲声腔丛考》《清升平署曲本目录》,均是在大量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在当年出版后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次我们集中将其收录在一本书中,对于今天的戏曲研究者仍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王芷章日记记录了他在国内战争时期,奔走各处、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积极参与救亡运动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是首次整理出版,对于系统研究王芷章先生的戏曲理论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中国戏剧演进史(下册)
¥51.00
《中国戏剧演进史》从中国戏剧产生之初开始讲述,包括中国戏剧的起源、形成及演进,然后系统论述了包括宋金北曲杂剧、元杂剧、明代及清代戏曲等,同时详细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内极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剧作家等内容,使读者能够通过本书系统、清晰地了解到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脉络及其中的各种重要问题。


“猴王”是怎样炼成的(集邮文化丛书)
¥28.38
本书是一位业余作者创作的带有“邮味”的纪实文学小说,讲述了一位小人物收藏猴票的曲折经历,描述了他从普通邮人成长为“猴王”的艰辛历程,是作者对生肖猴票价值的独特感受与体悟。既有收藏情怀,又有欣赏雅兴,更有对集邮的挚爱与执着。写人记事,带出性情;说邮谈票,满怀深情;品事聊物,俱见风情。文字风趣灵动,情节一波三折。


图解京剧艺术
¥19.29
这是一本有关京剧艺术的通俗读本。 本书以图示解读的方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直观、明了地向读者一一展示京剧的简史、特征、行当、流派、表演、音乐、剧目,以及属于角色扮相的化妆、脸谱、服装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京剧艺术的整体。书中270张原创手绘图专业、细致,在同类普及读物中独具特色,具有可读性和观赏性。适合国内外读者以阅读本书为契机,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文化。


洛神
¥11.57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他才华出众,深为曹操所钟爱。曹操死后,曹丕继魏王位,后又称帝,在政治上对曹植频加迫害,使他过着不安定的生活,才干也无法施展。曹丕的妻子甄后,平素爱读曹植诗篇,同情曹植处境,加上自己日渐失宠,彼此同病相怜,无形中成为诗朋知己,因而也被卷入曹氏兄弟权力斗争之中。她忍辱负重,力求曹氏兄弟和好,继承曹操遗志,完成统一大业,却因此也受曹丕迫害,含恨死去。后来曹植路经洛水,怀念甄后,梦见洛神踏波来会,诵读曹植诗作,并赠明珰而别。曹植醒来,感慨万端,写《洛神赋》抒发情怀。


史诗《东方红》创作者口述史
¥15.42
《史诗<东方红>创作者口述史》中采访的人物既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主创人员,又是新中国与新文化的风流人物,他们对文化的理解构成了多声部话语,映照中蕴含共性,碰撞中引发思考,批评中富有建设。访谈录呈现了《东方红》的生产背景、创作规律、文本解读、传播过程,以及宏观和微观的文化演进轨迹,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资佐证的历史文献资料,对当下的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播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中国戏剧话剧观感
¥2.98
在这里,既有审美的欣赏,更有历史的认知与启示,并以精炼、浅显的语言与精美图片阐述中国戏剧话剧艺术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全方位展示我国戏剧话剧艺术的精华,多角度介绍我国戏剧话剧艺术的发展脉络。

低吟浅唱的世界戏剧(下)
¥0.97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清代花部戏研究
¥30.39
本书为中国戏剧学丛刊(辑)第六种,主要介绍花部戏在清代的兴盛与衰变。花部戏是中国戏曲由雅到俗的重大转变,花部戏包括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等,又谓之“乱弹”,其观众主要是普通老百姓,演出地点集中在集市、庙会、广场、营业性戏馆等,在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较为兴盛。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就花部戏形成原因、主要腔调以及花部戏与雅部戏竞争之间过程做了概貌性阐述,重点论述了扬州花部与北京花部的演出与演员情况以及花部剧作与其艺术成就。下编就二百多种花部剧目做了摘要性的介绍,主要介绍其出处、情节、作者,并对该剧目的思想与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本书是国内较少研究花部的著作,除清代焦循《花部论曲三种》之外,目前还未出现集中研究花部戏曲的著作。因此,此书是花部戏研究开拓性论著。

古戏经典
¥5.96
本书主要指四大古典悲剧与喜剧。包括四大古典悲剧、四大古典喜剧,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粤琼戏话
¥5.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赣江好戏
¥2.00
本书主要指江西戏曲种类与艺术。包括赣剧、弋阳腔、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瑞河戏、宜黄戏、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万载花灯戏、抚州采茶戏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散曲奇葩
¥5.00
本书主要指散曲历史与艺术特色。包括元初期散曲[(元初散曲三流:志情文学 花间文学 市井文学)(豪放之潮 雅化之流)(元好问 杜仁杰 刘秉忠 杨果 商道 商挺 关汉卿 马致远 王实甫 王小军 白朴 胡祗 王恽 王和卿 庾天锡 卢挚 姚燧)]元中期散曲(郑光祖 睢景臣 乔吉 张可久 冯子振 曾瑞 王伯成)元后期散曲[(张养浩 刘时中 徐再思 白贲 沈和 贯云石 薛昂夫 钟嗣成 周文质 睢景臣 周德清 杨朝英 刘庭信 汪元亨)。


中国古代戏剧科诨发展史
¥39.99
本书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戏剧科诨的起源与发展,对科诨的种类进行了梳理,理清了各类科诨在中国古代戏剧中的运用情况及发展脉络,阐释了杂剧、南戏、传奇中的科诨特点及相互影响,发现了科诨的发展与戏剧发展的同步调关系。


红色娘子军——中国戏剧发展纵论
¥28.22
《红色娘子军》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海南岛琼崖纵队娘子军的事迹,本书依据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的中国现代戏剧课程整理而成,以《红色娘子军》为主线,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掰开揉碎,细致入微,来让大家深味什么叫戏剧,以及跟戏剧有关的一切。《红色娘子军》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报告文学、小说、电影、电视剧、舞台剧、芭蕾舞剧、话剧、京剧、琼剧、广播剧等等。

大曲:古代鸾歌凤舞
¥2.00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内蒙古话剧创作问题研究:1976—2016
¥14.00
本书系对内蒙古40年间(1976-2016),本土原创话剧创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困境,以及创作的出路,所行的研究。本书同时对内蒙古60年话剧年鉴,行了资料收集与整理,因此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是*本对内蒙古新时期以来的本土话剧创作情况行总结的专著,并附有创作年鉴,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梨园识小录
¥19.99
本书以人物为纬,讲述程砚秋、马连良、荀慧生、尚小云等著名京剧演员的生平与艺术,串联起作者对于京剧史、京剧美学、戏曲文献利用等问题的思考与见解。作者八十年代曾经采访过长期追随程砚秋的陶汉祥先生,留下了珍贵的录音资料。陶先生在访谈中分享了程门往事,对程派艺术的形成发展和美学本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本书对这一录音进行了首次全面整理。


中华大IP: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与反思
¥26.60
《中华大IP: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与反思》是一本探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如何对传统戏曲行有效保护和较好传承的论文集。书中收录了中央戏剧学院麻国钧教授、国家一级导演刘翼、北京师范大学张燕教授、中国戏曲学院胡娜博士等专家学者的二十篇优秀论文。 《中华大IP: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与反思》分为四部分:*部分,传统戏曲遭遇互联网 时代 ;第二部分,跨文化与跨媒体:互联网 时代的戏曲传播新趋向 ;第三部分,互联网 背景下地方戏曲的发展;第四部分互联网 时代的戏曲教育。 《中华大IP: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与反思》从宏观层面探讨了传统戏曲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也对黄梅戏、豫剧、川剧等剧种的保护和传承行了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