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抗肿瘤机制研究
¥33.25
近年来,天然化合物因其使用历史悠久、药理作用多样,特别是其相对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多种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在肿瘤治疗方面显示出很强的抗癌活性。本书从天然药物的来源及分类、天然药物在新药创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服天然药物抗肿瘤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方面展;概述了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抗肿瘤的机制;重 阐述了几种常见的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抗肿瘤的活性及机制,如雷公藤类、丹参、大黄、鸦胆子等。本书将为探索发现有抗癌价值的天然化合物提供依据,为发新型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

中医浊毒论:汉英对照
¥104.50
浊毒论(中英文)图书以“浊毒理论”为宗旨,系统的发掘、整理、总结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的学术思想;介绍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在脾胃、肾病、代谢疾病、肺病、肿瘤以及新冠肺炎等诸多中医内科杂病的诊治经验;通过病因病机、辨证要、治疗原则、常用治法、辨证治疗等系统介绍浊毒论在诊疗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及临床价值!

汪受传儿科医案
¥61.00
选取作者有特色、有学术价值和临床借鉴意义的医案200~250则。医案包括各类常见病症及部分疑难杂症,客观记录,*后再以按语说明辨病辨证要领、治法选方心得、处方用药经验等个人临证体会。


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大纲与辅导指南
¥31.50
中医典籍学习是守正统文脉、传承精华的必由之路,而古典医籍历经年岁更迁义奥难解。《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大纲与辅导指南》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分章节或段落加以提示,对温病学直总结归纳,旨在引导读者对经典原意的理解,提高读者对经典学习的效力,有助于临床医师读经典、上临床学习、参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级测试,是中医经典学习初学者、中医爱好者以及院校师生的主要参考资料。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诊疗
¥77.50
本书共分为上、下篇及附篇,基本详尽地介绍了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诊疗的内容。上篇主要是对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介绍;下篇分章节详细介绍了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预防等;附篇则附录了颇具特色的河北省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旨在更形象深入地为读者提供理论之外的经验与体会。

苗医临床学
¥82.50
本书对苗族医学的发展概况、苗医理论基础、苗医对疾病的认识及病证分类辨治做了阐述。疾病病种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病种的选择重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明清十八家名医医案
¥384.00
伊广谦、李占永主编的《明清十八家名医医案( 精)》共收明清两代十八位*名医家的二十一部医案。其中明代名医四人,即汪机(石山)、孙一奎(文垣) 、喻昌(嘉言)、李中梓(士材);清代名医十四人,即高斗魁(鼓峰)、尤怡(在泾)、徐大椿(灵胎)、薛雪( 生白)、吴瑭(鞠通)、王士雄(孟英)、程文囿(杏轩) 、蒋宝素(问斋)、谢星焕(映庐)、费伯雄(晋卿)、王泰林(旭高)、陈莲舫(秉钧)、张聿青(乃修)、余景和 (听鸿)。这二十一部医案即是他们医疗实践的真实记录。医案中保存下来的*其丰富的宝贵临床经验,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次出版,选取*佳底本,精心校,以满足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药爱好者的需要。


考研中医综合研霸笔记针灸学龙凤诀(2024)
¥30.00
本书作者深刻剖析了《针灸学》这门学科的特并集结各大中医药大学高分学生的智慧与思考,以九版《针灸学》教材为参考,以独特的创新性编排(三经一节)结合规律总结和快速记忆,汲取《针灸学龙凤诀》(版)和《经络穴位速记法》一书的优精心编写而成《针灸学龙凤诀》(第二版)。本书内容包括核心考篇与冲刺高分杀手锏篇两部分,两部分都有其不同的侧重。本书是考研学子的高分宝典,亦是考研后期冲刺的得分秘籍。上篇,有记忆歌诀和快速记忆,每小节后面有特性汇总和规律总结;下篇,有重的汇总,并附有各种歌诀和规律总结。新增[ 助研团按] 内容,行知识考分析。同时,本书在后附有中医综合针灸学考研大纲,加深对知识的把握及考的掌握。

十大楚药
¥318.50
2022年7月湖北“十大楚药”道地药材评选结果出炉:蕲艾、半夏、天麻、黄连、茯苓、福白菊、苍术、龟鳖甲、*、紫油厚朴和黄精(并列),共11种。全书分总论和各论,各论以“十大楚药”为研究对象,介绍品种概要,基原和品种、本草考证、产地分布、种质评价与新品种创制、种植(养殖)技术、产地加工与炮制、标准、品质研究与评价、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产品开发、展望、参考文献等方面的*新成果等。突出“历史久、品质优、规模大、创新强、疗效好”的楚药特色。注重学术性和实用性,重点体现“六性”,即: 道地性:主要体现“十大楚药”的种植历史悠久,产品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越。 重要性:主要体现“十大楚药”的种植规模和效益、全产业链建设和精深产品开发,产量和品质在全国有明显优势。广泛性:主要体现“十大楚药”在湖北省的区域分布,对当地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成长性:主要体现“十大楚药”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组织化程度,市场主体现状和市场前景。 有效性:突出体现“十大楚药”在功效、中医临床应用、健康养护产品等方面的作用。 支撑性:突出体现“十大楚药”在当地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行业、政府、部门支持力。


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标记与检验医学
¥24.90
本书为 “走美丽的核科学世界系列” 之一, 主要介绍了机体在发生疾病过程中留在体液、 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各种病理生理改变的 “蛛丝马迹” ,以及相应的寻找疾病 “蛛丝马迹” 的各种神奇现代医学检验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肿瘤、 代谢性疾病、 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等多种常见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标记免疫技术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本书可供大众了解常见病及其医学检验知识, 适合广大青少年、 老年人及希望了解标记免疫技术的相关人士与科普爱好者阅读。

脾胃传新与经典思辨:从脾胃到心脑
¥68.00
胃肠道为机体代谢紊乱发生的始动器官。本书以“脾胃学说”为指导,系统搜集、归纳和整理脾胃学说指导下防治心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中医文献,多角度总结分析“脾胃学说”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指导作用,使读者对脾胃学说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创新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有助于针对“脾胃学说”展跨学科研究。

系统中医学之路:祝世讷中医基本理论研究论丛
¥254.50
本书从祝世讷先生对比中西医学的研究始,通过展现中西医学特征与差异,提出引系统科学理论的必要性,总结归纳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元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理论源头行梳理。间有老一辈科学家如钱学森等对于中医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意见,全景展现系统中医学研究的经过与成果,可谓中医理念研究的尖峰之做。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规范化建设手册
¥70.50
本书著作目的为静配中心建设的指导参考,介绍了国内静配中心建设从无到有,再到日趋成熟的发展历程。本书着重介绍了医院建设静配中心的流程,包括如何选址、平面及深化设计、项目实施、再到项目验收以及静配中心运行等内容。随着各项政策法规的完善、规范,静配中心的建设有着严格工作和工艺流程以及环境指标,因此本书对施工企业的遴选及资质、装修的选材及施工工艺、主要设施设备的选用有了详细的说明。众所周知,静配中心为医院全年几乎无休的工作场所,各类设施设备较多,因此关于静配中心的维护与应急预案也是本书介绍的重点。

条分缕析太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太阴病篇
¥62.50
余秋平长期致力于还原仲景的经典原意,通过反复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不断从原文挖掘经方的内在病机特,并结合临床实践,丰富完善了各方证的辨证要,系统性地总结了大量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从而极大地扩充了方证的应用范围,令后学者可迅速掌握辨证要。比如太阴病方证的辨证要除典型情况之外,还有很多常见却不典型的辨证要,临床但见一二证即可,从而完善了经方方证的临床运用经验。 作者余秋平博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李七一教授,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博士后就读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师从仝小林教授,从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研究。曾二次赴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修学习,历时3年。有长期三甲西医院工作经历,其中,在ICU工作3年。

石志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集
¥70.50
本书为大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石志超临床经验集。由石志超名医工作室成员共同编写。全书分医论、治法、医方、用药及年谱等五部分,其中医案举例穿插其间,皆为石志超主任医师临证心得精华。

柳氏医学流派
¥318.50
胶东柳氏中医学流派是由柳吉忱、柳少逸、蔡锡英等及其门生几代人,经过近百年的辛勤耕耘,深究博采,传庚续,不断总结完善发展起来的。以“三观”“四论”“一法则”为指导思想,以天人相应、崇尚经典、内外并治、针药兼施为学术特,以取法乎上,筑基国学;由源及流,以道统术;天人相应,形与神俱;古今贯通,中西兼容;四诊合参,首重色脉;三“辨”合一,治病求本;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杂合以治,四“方”交融等八大亮色为流派特征,以其创建的中国象数医学体系、内伤性疾病病机四论体系、太极思维临床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复健医学体系(医经派针术、医经派灸术、医经派推拿术、广意派小儿推拿术、脑瘫病中医治疗康复技术等)、柳氏方证立论法式临证体系五大创新性体系为学术架构,理论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全面,临证技术丰富,临床方法成熟的一个中医学学术派别。本书即是从医学流派发展和研究、柳氏医派的形成与传承轨迹、柳氏医派的学术思想、柳氏医派的学术特色、柳氏医派的流派特征、柳氏医派的创新学术体系、柳氏医派中医复建技术体系、柳氏医学流派文献传承、柳氏医派的传承方式创新、柳氏医派的社会影响等方面介绍了柳氏医派。


陆拯内科诊法要略
¥22.50
本书作者陆拯原创性提出“天癸病四至辨证法”“毒证四层辨证法”“气病辨治法”“症状证候辨治法”“五脏各科纲目法”等创新方法,从而建立“天癸—脏腑—毒证—气病—症状”五位一体辨治体系应用于临床各科,疗效显著。临床精于内伤杂病、外感热病,通晓中医内科、妇科和儿科,擅治脾胃病、心脑血管病、肺系病、肾脏病、肝胆病、情志病、风湿病、恶性肿瘤、月经病、带下病、不孕不育、产后病、妇科杂病、小儿呼吸病、小儿消化病等各科疑难杂症,临床疗效突出。总结他的辨治经验,对于拓宽临床思维、提高临床疗效,富有现实意义,书稿内容凝练,学术研讨深刻,中医特色鲜明,切合临床实用,既有传承更有创新。


育儿其实很简单:儿童健康中医药照护手册
¥19.50
《中医经典里的育儿智慧——儿童健康中医药照护手册》原书稿名为《黄帝内经里的育儿智慧》,是由心医学堂编著的一本育儿类科普图书。内容共分为几大板块:中医喂养篇、儿童常见病篇、儿童其他常见病篇、儿童特殊疾病篇、中医小妙招篇、育儿理念篇。每篇中又包括对应的基础知识和常见育儿误区。书稿框架清晰、语言流畅、定位精准。稿件如果采用,可将其造成“育儿其实很简单的科普读物”。书稿以文字为主,共计约55千字5幅图。


王九一临床经验集
¥31.00
本书为河北省第二批“师带徒”老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王九一临床经验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部分为薪火相传之医论篇,主要介绍王九一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为薪火相传之专病论治及病案举例。


红外热力学之中医药临床应用
¥50.00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辨识中医体质、辅助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中医疗效评估及中医健康管理,并形成一套特有的、成熟的中医治未病建设模式。本书稿便是基于此,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中医临床、中医治未病的建设经验分类整理,梳理其应用特与适用条件、病种等,分析其与临床病证的对应性,这将有助于促中医药的客观化、规范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本书提供快速、便捷、客观的辨识中医体质的经验,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就诊速率及医生的看诊人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看病难、排队久”的社会医疗难题。

中医妇科水血学说
¥62.50
具有创性的原创学术专著。全书正本清源、发掘研究水在人体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水与血在人体的生理病理的作用,如:水血的转化,水血不调引起的病理变化等,早在《内经》中便有描述,对人体水液不调引起的疾病在今后的治疗学研究亦具有指导意义。如:增液、补阴、利水、排毒等治疗;以“妇女属阴以血为本”的中医理论为基础,对妇科水与血的学术理论行了创造性的探讨,同时以水血学说观指导妇科临床取得了真实的效果。并借鉴现代水血的理论与数据予以论证,也可说是对本学说成立的支撑,这种方式将启发同仁领略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