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5折 方证对应肿瘤治验实录
方证对应肿瘤治验实录
郑玉玲
¥46.50
书中每一个病案分三个部分。*部分是患者的自述:让病人自己讲述发病的时间、初发病时症状、何时确诊何病、确诊后采取的治疗方案、治疗后的反应及效果等。第二部分是中医药治疗经过:包括初诊时的证候、中医诊断、治疗原则及选方用药,复诊后的方药调整等。第三部分是辨证思路和疗效分析。
满3件5折 全国名老中医王晖四期辨治糖尿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王晖四期辨治糖尿病经验
王晖;陈霞波
¥39.50
目 录 一、医事传略 二、糖尿病(消渴)历史沿革 1. 病名溯源 2. 病因病机 3. 历代辨证论治 4. 现代辨证论治 5. 治疗药物 三、气病学说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1. 中医气化学说与现代医学的代谢学说在生理上具有共同性 (1)气具有物质和功能的两种属性 (2)气化功能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代谢概念 2.中医气病与现代医学的代谢失常在病理上具有相关性 (1)真气不足 (2)气化功能障碍 (3)气血津液运化失常与脏腑功能失调 四、糖尿病的阶段病机 1. 四期病机特 (1)原始期 (2)前驱期 (3)消渴期 (4)逆归期 2.四期诊治糖尿病 (1)糖尿病诊断 (2)中医分型诊治 五、五脏五体辨治糖尿病的并发症 1.病五体 2.病五脏 六、调畅气机、益气化浊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现代研究 七、病案举隅 八、糖尿病膏方举隅 附录:论文选集 后记
满3件5折 医院服务标准化实践指南
医院服务标准化实践指南
卢传坚;谢秀丽
¥60.00
本书是关于医院展服务标准化的首本实例性读物,对读者熟悉医院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标准的制定、各管理模块标准组成,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对卫生行政、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满3件5折 浙派中医名家临证医案辑要
浙派中医名家临证医案辑要
黄琦;陈健
¥34.00
本书选用了浙江省各大中医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宁波市中医院、温州市中医院、嘉兴市中医院、金华市中医院、绍兴市中医院、诸暨市中医院、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的部分名医医案,涉及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咽喉科等7个中医临床学科。每个医案分疾病简介、病案、按语三个部分,详细描述 诊治过程,并作出解释。本书能够帮助在校中医类专业学生掌握浙派中医的辨证论治思路,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为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提供参考用书,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满3件5折 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追求与培育
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追求与培育
郭宏伟
¥55.50
高校质量文化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意识、质量精神、质量思想、质量行为、质量形象以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总和。高校质量文化培育和质量建设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有序的过程,需要从社会、民族、文化、法律、社会心理等多角度研究、探索与实践。 中医药教育经过了几千年的积累、沉淀和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形成质量文化价值观。中医药质量文化价值观约定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质量文化的凝聚、约束、牵引和变革作用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书拟从质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梳理质量文化的内涵与层级结构、功能作用、实践价值,研究质量文化的层级结构理论,比较中西方质量文化差异,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质量文化,并以国际和国内的高水平大学的质量文化为示范,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经营、质量文化追求、质量文化培育、质量文化建设,促全员质量意识形成,建构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质量文化氛围和质量文化价值体系。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和高等中医药院校提供质量管理的科学依据,为推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满3件5折 清宫医案骨关节炎治疗方现代研究
清宫医案骨关节炎治疗方现代研究
陈俊;吴广文
¥109.00
20世纪80年代陈可冀院士对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行整理,先后出版了清宫医案系列专著。本书分别从原方、原方的新剂型与新方的挖掘三个角度选取四个治疗骨关节炎的代表方洗腿又方(原方)、骨痛停气雾剂(原方新剂型)、荣筋拈痛方(新内服方)、荣筋祛痹方(新外用方)展一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本书的出版是对清宫医籍中治疗骨关节炎有效用方的肯定,也是对从中挖掘出治疗骨关节炎的新方的认可,更是为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法,为从事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广大学者和医务工作者在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上提供借鉴和参考。
满3件5折 国际中医医师测试与评审规范
国际中医医师测试与评审规范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30.50
为促国际中医药专业技术职称测评走上科学化、标准化轨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国际标准制定的规定程序,组织起草了《国际中医医师测试与评审规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国际中医医师测试与评审规范》以《国际中医医师专业技术职称分级标准》为依据,将中医医师分为助理医师、执业医师、专科医师、**专科医师、主任医师五个级别。从中医医师成长规律出发,明确了助理医师、执业医师、专科医师三个层次,以纸笔作答、临床技术操作为主要方式,重对考试者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行测评。**专科医师及以上职称,通过论文评议、有效病案审核与论文答辩,对参评者的临床、科研、带教、创新意识等能力行综合评价。
满3件5折 中药固体制剂技术理论与实践
中药固体制剂技术理论与实践
冯怡
¥38.50
本书从物理学角度揭示了影响中药固体制剂质量关键问题的本质,并通过建立中药制剂原料物理特性与制剂工艺、制剂质量的相关性,找到了解决影响制剂成型和制剂质量的关键问题所在,形成了针对不同制剂原料的适宜技术,涵盖了集理论依据、技术方法、评价体系为一体的系统内容,将推动中药制剂工业的理论创新与技术步。 
满3件5折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诊疗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诊疗
刘万里
¥52.00
胃食管反流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治疗周期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本书介绍了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成果,从西医最新研究展及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角度,概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诊断及治疗方法。本书总结了关于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最新辅助检查手段及相关治疗新技术、新方法,归纳了中医经典理论和名医大家的学术思想、治则治法、特色方药,同时整理了近年来有关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新成果,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出发,阐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辨治思维,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前瞻性,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满3件5折 中药材二氧化硫研究及国际标准制定
中药材二氧化硫研究及国际标准制定
郭兰萍;黄璐琦;康传志
¥134.50
本书是一部介绍中药材二氧化硫的学术著作,旨在为中药材硫磺熏蒸和二氧化硫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书从二氧化硫的应用和检测、硫磺熏蒸的背景和使用现状、硫磺熏蒸中药材质量和安全、中药材二氧化硫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探讨,并通过对天麻、牛膝、牡丹皮、山药和浙贝母等5种中药材硫磺熏蒸相关实例研究,为中药材二氧化硫的科学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书是一部介绍中药材二氧化硫的学术著作,旨在为中药材硫磺熏蒸和二氧化硫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书从二氧化硫的应用和检测、硫磺熏蒸的背景和使用现状、硫磺熏蒸中药材质量和安全、中药材二氧化硫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探讨,并通过对天麻、牛膝、牡丹皮、山药和浙贝母等5种中药材硫磺熏蒸相关实例研究,为中药材二氧化硫的科学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满3件5折 血脂异常的中医辨析
血脂异常的中医辨析
周峻;俞桔
¥38.50
作者首次提出相关理论,包括血脂的中医学特点、血脂的总体中医辨证治疗思路、血脂相关疾病的中医治疗、血脂异常的中医预防养生论点等,探讨了血脂与湿邪、痰、瘀的区别,论述了血脂的中医学特点及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辨证治疗血脂异常,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致病的中医病因病机,通过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满3件5折 金伯华针药并治临证精粹
金伯华针药并治临证精粹
金伯华
¥39.50
本书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金氏针灸临床精粹》(该出版社建议第3次印刷)为基础,重新修订、编排。 突出金伯华老中医德学双馨、治病求源、针药并用、重调心肾等学术特,以及其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和各代针灸技法,兼取临床各家之长,独具特色的学术体系、针(灸)药并用的临床诊疗特色与思辨思路、方法和金氏针刺手法。 配合历年对金老的专题访谈,临床疑难病症诊治及针灸治疗方法,以及金老各种特色针刺手法(金氏烧山火手法、金氏手针等)的视频资料,供读者扫码观看。
满3件5折 中药产业创新与中药专利审查标准
中药产业创新与中药专利审查标准
刘伟
¥54.50
本书通过*把握中药产业各主体的创新方向及专利保护需求,并结合国内外中药专利审查现状及审查标准,对我国专利审查标准进行研究,为中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探索一套能体现中药学科特色、符合社会需求、对中药技术发展保护力度强、标准清晰、易于执行的专利审查标准,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顺应时代要求,健全中医药“走出去”的顶层战略设计,促进中药产业创新发展。本书主要内容介绍了中药创新政策,梳理了中药领域各创新主体的创新保护需求,并基于实践案例和访谈调研方式总结我国中药专利审查尺度及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探讨我国中药专利审查尺度与中药各创新主体的创新保护需求间的契合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美国中药专利审查实践、中国台湾中草药相关发明专利审查标准,提出一套符合中药学科特色与创新发展需求的中药专利审查标准。
满3件5折 药用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育种技术
药用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育种技术
许亮;杨燕云
¥38.00
全书分为六章,分别为药用植物细胞与组织、药用植物遗传与染色体、药用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药用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药用植物染色体工程育种、药用植物(育种)产量与质量评价等。本书在辽宁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课题组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药用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进行总结和发展,并对药用植物染色体工程育种及产量、质量进行论述。可以为从事中药生产实践、中药材(药用植物)栽培育种、中药材质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人员、教师、学生及爱好者提供参考。
满3件5折 张永杰临床经验集
张永杰临床经验集
邱晓堂;程亚伟
¥38.00
张永杰,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全国名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有丰富临床经验及扎实的中医理论,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病及疑难杂症。本书系统整理了张永杰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张师治疗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病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总结,并收集张师30多年来治疗的疑难杂症给予实录,且每个医案后均有按语,介绍老师辨证思维过程,用药经验及体悟。
满3件5折 裴正学医学笔记.2
裴正学医学笔记.2
裴正学
¥64.00
裴正学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著名专家,他独创的“西医诊断,中医辩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为促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探明了道路、找准了方向。裴正学教授的医学思想和毕生的临床经验及验方,是甘肃省医学界乃至全国医学界的宝贵财富和宝藏,非常值得深度挖掘、广泛传播。本书以笔记形式记述了个人的临床经验,此外还记载了半个世纪以来,发生在中西两种医学领域的学术展和思维变迁,对当代新的学术观和新的经验效方的涌现,笔者均附有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今后的展望。在中医经典、西医理论、实验研究、临床验方、西药新房等各个方面务求举其要、摘其精,深浅出,发人于省。全书共有1000余个论题,涉猎中西医学的内、外、妇、儿、五官、皮肤,亦涉及现代医学之实验研究、分子生物、遗传基因。 本书能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深了解裴正学教授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在临床辩证施治之法的方便之门。编辑和出版本书,意义深远,弥足珍贵。此次我们整理的是裴教授2007~2022年的临床笔记,记录了大量的典型病例,有成功经验的总结,有治疗效果的反思,有对经典的解读与传承,也有独立见解与创新,是每个临床医生不可多得的临床指导手册,是医学同仁和后学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永远汲取营养的宝库。
满3件5折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诊疗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诊疗
孙士江等
¥77.50
本书共分为上、下篇及附篇,基本详尽地介绍了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诊疗的内容。上篇主要是对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介绍;下篇分章节详细介绍了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预防等;附篇则附录了颇具特色的河北省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旨在更形象深入地为读者提供理论之外的经验与体会。
满3件5折 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大纲与辅导指南
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大纲与辅导指南
洪蕾;邓莉
¥31.50
中医典籍学习是守正统文脉、传承精华的必由之路,而古典医籍历经年岁更迁义奥难解。《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大纲与辅导指南》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分章节或段落加以提示,对温病学直总结归纳,旨在引导读者对经典原意的理解,提高读者对经典学习的效力,有助于临床医师读经典、上临床学习、参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级测试,是中医经典学习初学者、中医爱好者以及院校师生的主要参考资料。
满3件5折 孙光荣释译中藏经
孙光荣释译中藏经
孙光荣
¥32.00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此书历来多被认为系后人伪托之作,但其学术价值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全书共分三卷,上卷暨中卷共四十九论,下卷附方实计六十八道。通览全书,若按其内容区划,则可分为四部分:第一至第二十论为总论,第二十一至三十二论为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三十三至第四十九论为论杂病及决生死法,末则附以救急疗疾诸方。上世纪80年代,国家卫生部门从全国遴选中医专家行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孙光荣教授即从先师李聪甫研究员及师兄刘祖贻研究员潜心研究华佗及其《中藏经》,执笔《中藏经校注》、《中藏经语译》。为便于广大中医工作者阅读医药古籍之需要,作者结合近年研究心得,予以修订、增删。此次修订,为双栏、繁简混排,左侧是繁体字原书加注,右侧为简体字白话释译。在书后新增释译者专论:揩拭尘封明珠,解读医家宝典——试析《中藏经》其书及其学术成就。
满3件5折 何嗣宗医著二种校评
何嗣宗医著二种校评
(清)何嗣宗
¥47.00
本书将《虚劳心传》与《何嗣宗医案》合刊,一是能更好地展示何嗣宗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与统一;二是能完整反映何嗣宗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特色。本书与以往版本的不同处,是对原文逐段作详细校注与深度评析,使学者能更好地领会、理解,便于参阅和应用。
满3件5折 何氏方书三种校评
何氏方书三种校评
(明)何应璧
¥155.00
本书收录的三种方书,其中《何氏类纂集效方》与《何氏附方济生论*读》均为现代第一次出版,《医方捷径》虽经28世何时希编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于为影印抄本,舛误较多。今对这些文献作整理、校注、评析,并合为一部出版,使何氏方剂学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完整体现,便于领会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书中内容涵盖伤寒、杂病、胎前产后病、小儿病的脉证及汤方,亦有何氏历代所集效验方,还有何氏对于方剂的归集整理和分类。内容丰富,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