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中国文化小史
中国文化小史
吕思勉
¥14.99
  这是一本专讲文化的通俗史书,分门别类讲述18种文化现象。比如,婚姻是从零禁例始,其后逐渐增加禁例,缩小通婚范围而演变成今日的一夫一妻制;关于族制,古代因为劳力重于资本,丁多即可致富,而今日却在某些情况下成为穷困的原因;官僚阶级,总是以自利为先,国事为后,若不防势必导致泛滥不可收拾。   文化本是人类控制环境的工具,环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异。而反过来,文化不同又使得环境不同,身处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自然就养成不同的性情。
49元5本 江苏出版史·清代卷
江苏出版史·清代卷
曹培根
¥22.66
清代是中国古代出版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清代江苏特殊的区位优势、经济条件、政治影响和文化积淀,确立了当时江苏全国文化中心和出版中心的地位。 清代江苏出版业走在全国前列,体现在官刻、私刻、坊刻三个系统并驾齐驱,各有特色。官刻方面,产生了《全唐诗》《全唐文》等官修善本;私刻方面,出现了毛氏汲古阁、席氏扫叶山房等影响深远的私人出版机构;坊刻方面,南京、苏州、扬州等地书坊云集,盛行不衰。清代江苏刻书总量庞大、种类丰富、制作精良,将传统出版技术推向新的层次并采用新的出版技术,始向现代出版业转型。 本书对清代江苏出版史行了全面、系统、深的研究,分官府刻书、书院刻书、佛寺道观刻书、私家藏书与刻书、书坊刻书、各类出版物、出版技术、图书经营管理等不同专题,广采官书、方志、碑刻、笔记、年谱、书目等历史文献,兼及前人研究成果和今存古籍实物,呈现了清代江苏出版的成就和水平,揭示了出版与政治、经济、学术的互动关系。
明清文化通史.明代卷
明清文化通史.明代卷
主编 南炳文;著者 南炳文;何孝荣
¥66.50
明清文化在前代积累之上,集传统之大成,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本书由明清史大家、中国明史学会原会长南炳文先生主编,积数十年研究心得,贯通明清前后五百余年,从整体上论述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本书既总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和转变,也根据明清时期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疆域变迁的时代特对相关文化问题行了深思考。
明清文化通史.清前期卷
明清文化通史.清前期卷
主编 南炳文;著者 南炳文;傅美林
¥66.50
明清文化在前代积累之上,集传统之大成,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本书由明清史大家、中国明史学会原会长南炳文先生主编,积数十年研究心得,贯通明清前后五百余年,从整体上论述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本书既总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和转变,也根据明清时期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疆域变迁的时代特对相关文化问题行了深思考。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 清代卷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 清代卷
主编 陈望衡;范明华;本卷作者 陈国雄 著
¥62.90
本书以不同时代的主要人物、天人关系、宇宙观念、家园意识、人居环境建设、环境美的鉴赏和体验等主要问题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六个历史阶段行分述,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环境美学的基本内容和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明确了中国古代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寄寓家国情怀、构建和谐自然的天人关系为目标的环境美学思想特色,同时结合城市、乡村、园林、建筑等实物遗存或考古发掘资料,对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审美意识行了具体的解读。
话说中国·话说清朝那些事(4)
话说中国·话说清朝那些事(4)
林之满
¥7.00
本书包括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黄遵宪一生俭朴、民族英雄邓世昌、咸丰帝即位之谜、左宗棠首入幕府等内容。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共4册)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共4册)
雾满拦江
¥143.99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共4册)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 辛亥革命,大浪淘沙;民国初年,风云际会。激烈的血战,惊天的权谋,让民国历史更显悲壮!
话说中国·话说西汉那些事
话说中国·话说西汉那些事
林之满
¥7.00
本书包括有汉王刘邦称帝 、相国萧何尽心辅佐、谋士张良出谋划策 、郦食其舍身报汉王、叔孙通制定宫廷礼仪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大唐那些事(4)
话说中国·话说大唐那些事(4)
林之满
¥7.00
本书包括有李适登基为帝、袁滋熔金明冤屈、邹和尚首创糖霜技术、唐朝宰相杜黄裳、颜真卿刚强不屈等内容。
49元5本 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上册)
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上册)
唐岛渔夫
¥43.99
本书以传统中国人的视角,结合自身多年旅居欧洲列国的经验来讲述欧洲历史。以地缘分析的方式,融会贯通了欧洲各国经济、科技、军事、思想等方面。跳出西方学者的欧洲中心论,以宏观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述欧洲历史。同时,用客观冷峻的文字挖掘真实的欧洲发展原动力和历史原貌。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 先秦卷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 先秦卷
主编 陈望衡;范明华;本卷作者 陈望衡;徐骆 著
¥62.90
本书以不同时代的主要人物、天人关系、宇宙观念、家园意识、人居环境建设、环境美的鉴赏和体验等主要问题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六个历史阶段行分述,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环境美学的基本内容和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明确了中国古代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寄寓家国情怀、构建和谐自然的天人关系为目标的环境美学思想特色,同时结合城市、乡村、园林、建筑等实物遗存或考古发掘资料,对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审美意识行了具体的解读。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 宋代卷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 宋代卷
主编 陈望衡;范明华;本卷作者 丁利荣 著
¥62.90
本书以不同时代的主要人物、天人关系、宇宙观念、家园意识、人居环境建设、环境美的鉴赏和体验等主要问题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六个历史阶段行分述,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环境美学的基本内容和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明确了中国古代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寄寓家国情怀、构建和谐自然的天人关系为目标的环境美学思想特色,同时结合城市、乡村、园林、建筑等实物遗存或考古发掘资料,对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审美意识行了具体的解读。
上海史(全二卷)
上海史(全二卷)
[英]兰宁(George Lanning),库龄(Samuel Couling)著
¥134.00
在外国人撰写的有关上海的历史著作中,1920年代出版的本书可谓是颇为权威的著作。这部二卷本《上海史》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委托兰宁(George Lanning)负责撰写,后由库龄(Samuel Couling)手完成。两人前后经历十几年,搜集、整理英国驻沪领事馆、工部局的档案和《字林西报》等资料,全面地叙述了上海埠至1900年前后上海区域的政治、商业、社会和外侨的发展。因其史料翔实、细节可靠,向来为学界所重视。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上海租界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引用了不少典故,给本书翻译带来一定的挑战。由上海档案馆马长林研究员领衔的团队精心翻译,对书中出现的历史典故和专名等行了考证和说明,有助于读者深理解本书内容和把握那个特殊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