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钩玄
¥52.00
本书列举了诸多杂志的经方用法,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总结运用经方思维诊病的医案,旨在促经方的临床应用,为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药院校师生提供参考。


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机论治风湿病临证经验
¥46.50
本书为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机论治风湿病临证经验,由周学平教授主编,周老审阅,参编者皆为周老工作室成员。 本书编写旨在通过对大量医案资料的梳理与分析,系统总结周师治疗风湿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体现病机辨证的思维模式与中医辨治的灵活性,彰显中医治疗此类疾病的特色和优势,并进一步挖掘周师以病机为核心的原创思维及具有个性的诊疗经验。总论较*地介绍周师诊疗的辨证论治方略、临证要领,重点突出以病机为核心的辨证思路,体现其学术思想的精髓,总结周师治疗风湿病的方药应用特色。各论以病机为主线、病机证素条目为纲,提炼各病种的辨证论治规律;并列举若干医案,以冀通过临床诊疗过程的真实记录,充分体现周师原汁原味的个人经验、临证技巧和学术观点。


虫类药治疗脑病古今临证经验集萃
¥58.50
本书以不同脑系疾病为纲、以不同药物为目,总结王新志教授在不同脑病中运用虫类药的学术思想及特色经验,包括针对不同疾病选药的不同、用法的不同、用量的不同等,收集相应有效验案。并总结常用虫类药在脑系疾病中的研究情况,包括先贤论述、经典医案及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


无字天书:《易经》的本源与推演
¥43.50
本书将《易经》称为无字天书,区别于古今中外对《易经》的各种解读。笔者认为《易经》的本源和精髓,仅仅是无字部分,那就是阴爻、阳爻,这是卦的基本符号,也是宇宙的基本符号。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六十四卦。这是宇宙的衍生的规律,而八卦和六十四卦则反映了宇宙阴阳变化运动的规律。还有无字的太极图、河图、洛书也很重要,这是古人仰天观星象,直从宇宙中悟出的玄机。《易经》的本源和精髓全部在无字的图象和卦中,笔者次创新地提出了阴阳比的概念,当推演出《易经》各个卦系不同的阴阳比后,便揭示了宇宙中各个层次都有一定数的阴阳体,并且因阴阳比的不同,使阴阳体各不相同,但在每个层次的总体上,所有的阴阳体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并且是对称和平衡的。宇宙中各种阴阳体的阴阳比不同,从而产生阴阳比不同的偏阴或偏阳体,它们之间产生了本能的相吸、相斥、中和的关系,这使得宇宙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中,时而阴阳失衡,在宇宙的某一层面或局部处于无序,但宇宙在总体上,在一个层面或局部,又是互补、对称和平衡的,因此无序终归变为有序,阴阳失衡终归重新达到平衡。本书精确算出各个卦系每个卦的阴阳比,从而推导出宇宙不同层系各个阴阳体的阴阳比数,这应该是宇宙的定数。虽然宇宙万物千差万别,但就是因为宇宙中各个层次的阴阳体和阴阳比是个定数,所以宇宙又是相似和统一的。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85.00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金匮要略》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基础上,加日本弟子的录音,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发行以来,深受读者欢迎。


慢性肾炎全国名老中医治验集萃
¥51.50
《慢性肾炎全国名老中医治验集萃》是“国家重研发计划——基于“道术结合”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的课题成果。该分册分别从医家简介、学术思想、临床特色、病案精选四方面对名老中医临床经验行整理和分析。医家简介部分重介绍医家基本信息和主要成就,从传统的客观化、数据化的角度综合简要地介绍医家情况。学术思想部分力求全方位的展现医家独特的学术观,及其学术观形成的渊源及延展。或分条论述了学术创见及其对于治疗冠心病的影响。临床特色部分简洁、精准的展现医家诊治的特,治疗冠心病的特。如诊疗特色、常用验方、常用药物、特殊药物剂量、药物配伍等,根据各医家特整理而成。验案精选部分则收录了能代表医家诊疗特色的典型案例,治疗方案体现老中医特有诊疗思维。该部分通过专家按语的形式对验案行梗概,分析患者脉证、详解诊断依据、立法处方思路、药物加减变化特殊性等。全案概括性分析与各诊次细节分析相结合,针对每诊次行分析讲解,体现诊次之间的动态变化,展现临证思维方法。并部分的实景再现当时诊疗情况,或记录自己所见所学所思,记录临床诊疗的真实情况、立体性地展示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的全貌,实现道术结合的传承。同时,从人文关怀的侧面,体现名老中医如何用其丰富的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经验来关切生命、如何与患者共情,增加了全书的高度和温度。


小儿药证直诀
¥17.00
《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中医儿科学专著,是北宋钱乙的弟子闫孝忠收集他的临证经验编成的,成书于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儿科常见病证治80余条,中卷收载典型病案23则,下卷列载方剂124首。全书论治始终遵循“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这一生理、病理特,遣方用药寒温适度,补泻并用,扶正祛邪兼顾,以柔养脏腑为本。其中不少良方,如六味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深入浅出讲《黄帝内经》:陈钢教授40年专攻之心悟.上
¥55.50
本册分为丛书的上卷,即基础卷,共分为五章,分别由绪论、阴阳五行、藏象、精气神、养生组成。全书访照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以阴阳五行、藏象、精气神为纲,以《黄帝内经》的条文为线索,以临床验案为睛,将中医理论融会贯通。


张素芳小儿推拿精解(视频版)
¥16.80
继《张素芳小儿推拿技法图谱》之后,张素芳团队再创力作。 这是一本一看就能上手的小儿推拿书。31个推拿手法,力道、方向、次数都说得清楚明了;95个常用穴位,挂图式展示,一眼就能清晰看出穴位位置;更有张素芳特色推拿手法和穴位大公。不仅适合零基础的家长,也非常适合作为小儿推拿从业者的门指导书。 全书50多种小儿常见病,从张素芳教授近60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而来,覆盖全面。疾病按照五脏划分,健脾胃口好、长个子,养肺不发烧、不咳嗽,养肾身体壮、精神好,五官保养不近视、不呼,为孩子的健康好扎实的基础。每个疾病通过门诊案例展,丰富的门诊案例更贴近生活,方便对照孩子症状行判断。 书中提及的四季保健事项,让家长顺应时节特,抓住孩子长高、养肺、健脾关键期。更针对新生儿的特,给出包括肠胀气、黄疸等常见病症的保健内容,让新手爸妈更得心应手。 书中不仅有通俗的文字说明,还有视频解说,像张素芳教授在手把手教学,让新手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手法,快速上手,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黄元御用药心法
¥39.50
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他熟谙医理,精通道、经,功底深厚,颇多创新;医术精湛,经验独到,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其晚年所著《长沙药解》和《玉楸药解》,专门对仲景著作中的方药,结合自己丰富的临证遣方用药体悟详加笺解疏证,是其重要的临证药物著作,颇具参考、研究价值。 本书即汇集黄元御《长沙药解》《玉楸药解》二书中所论中药453种,重新整理编纂,以药为纲,先药后方,分述阐发,主题突出,条理分明,脉络清晰,较好展现了黄元御的临证用药心法。所有药物均按音序排列,药论则标明出处,便于检索查阅。 适用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临床各科医师及黄元御研究者。


屡用屡效方,疑难病一扫光
¥15.99
方剂为医家必用之物质手段,医案为医家必懂之临证要领。医案融理法方药为一体,是学术精华的集中反映,能彰显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本书集作者医案168个,方剂130首,其中名方47首,自拟方83首,内科、外科、男科验案103个,皮肤科验案65个。每案均有病因病机、中西医诊断、辨证、治法、方药等内容。自拟80余方不但是作者30年临证的精华,更体现了其显著疗效,尤为实用。本书适于中医师及中医院校学生阅读,也适合中医爱好者及患者参考。


图解脉诊:中医脉诊从入门到精通
¥38.50
本书主要阐述脉象的基础知识以及临床应用规律。和以往众多脉理书籍不同的是,本书创新性地将现代物理学、解剖学和中医理论结合,创建管路模型,以此理解和阐述基础脉象的特征。并且以视觉的角度,用图像将手指下感触到的脉形脉气具体地表现出来。从而将脉象的描述从抽象的理论以及难于琢磨的机器检测出的波形图中脱离出来。使得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学习。 本书从更具远见的角度提出处方辩治理论,提出并初步建立方脉辩治学。也希望能在本书的基础上,有机会进一步完善发展成处方辩治理论体系。处方辩治理论体系的建立对中医发展的意义几何?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本书若能出版,也算是这个思想的一个脚印吧。 本书绝大部分理论都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并且都根植于完全真实的临床实践,本书所列医案都是真实无伪。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是无愧于读者了。


黄帝内针用针指南
¥54.50
黄帝内针 (简称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易用难忘,其效则每能如拨刺、如雪污、如决闭、如解结。时下,多以疗效评品医学,黄帝内针之问世,当能为中医展现其鲜活的生命。 本书是为了配合《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的学习和使用所整理编著的,将《黄帝内针》一书中所涉及的三焦同气、经络同气、主要穴位等主要内容做了提纲挈领的简要介绍,还加上了如何针(指按)、具体案例等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的知识技能简要说明,以真人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求便于黄帝内针学人尤其是经络基础薄弱的中医“小白”能按图索骥,随查随用。


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伤寒
¥43.50
本书为解读《伤寒论》的门读物。原为“东汉末年”公众号上的系列文章,讲述了一个刚刚从复旦数学系毕业的女生学习《伤寒论》的故事。全书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了师徒之间关于《伤寒论》的问难与应答。通过不同主题的故事,讲解了伤寒论的基础知识、用药、方证等。其中不乏作者的深思考和独到见解。 全书共26章,结合伤寒名家胡希恕的理论,从中医标准始,提出了《伤寒论》三大定律,详细讲解了《伤寒论》中常用药的药证,构建了完整的方证药证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精要速读
¥31.50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首先要掌握的一门课程,其中包括中医理论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要点,阐述了中医学的实践性与科学性。本书在*梳理历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基础上,以点带面,*总结归纳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知识点,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又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便于读者理解与掌握。书中运用图示和表格等多种形式,逻辑性强,对重要内容进行高度提炼和阐释,有利于理解性地掌握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本书适合各级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论汗法
¥35.00
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与其妻田淑霄教授共同推出平脉辨证体系的原创作品: 《平脉辨证仲景脉学》《伤寒论冠名法求索》《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平脉辨证脉学心得》《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平脉辨证温病求索》《论汗法》《火郁发之》《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平脉辨证治专病》《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一、二)《平脉辨证相濡医案》《平脉辨证相濡医论)《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上《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中《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下。 成为中医界平脉辨证的代表性作品。


含章新经典系列:图解遵生八笺(白话精华版)(随查随用 阐释养生理论与实践)
¥25.06
《图解遵生八笺》是明代养生经典《遵生八笺》的白话精华本,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侯学思历经两载反复翻译、整理而成的,以帮助更多读者通畅地阅读、全面地理解。 《遵生八笺》一直以来被奉为中国名仕养生的*经典,内容不仅包括卫生健康、健身锻炼、饮食起居等生理养生知识,逸游山川、四艺怡情、古玩养性等心理养生理论,更涵盖儒学、释典、道籍、经史杂著和传统医药理论等丰富的文献,调身养心、陶情养性的养生理念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直至今日,依旧值得借鉴。书中文笔隽永,意趣高雅,读者阅读时不仅可以增长养生知识,还可以丰富文学艺术审美情趣。


五运六气挈要
¥46.50
本书为五运六气门著作。内容包括基础篇、理论篇和临床篇。基础篇包括绪论、古天文历法概要、干支甲子、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理论篇包括气化、标本中气、亢害承制、五运三纪、胜复郁发、司天理论等。临床篇包括岁运太过不及、六气司天在泉、胜复郁发辨治、五运六气与养生、五运六气与瘟疫等。


百病中成药辨证论治
¥41.00
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中医药知识的普及、社会竟争的激烈、药源性疾病的增多和药物毒副作用的不断出现,中医药日益受到人们的喜欢,它以方法简单、疗效确实、药力集中、副作用少而被人们受。中成药疗法,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通过中成药内服或外用或合用手法等作用于局部,通过口服或局部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通过药物或手法等,对局部俞穴及经络的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应用方便、疗效确实,无痛苦,副作用少,因而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虽然中成药治疗效方很多,但散见于各种医籍之中,查找使用不便,且目前尚无一本中成药治疗方法专辑。有感于此,作者经广泛收集资料,斟酌筛选,编著成这本《百病中成药辨证疗法》。


金匮要略速记
¥10.00
姜德友、常佳怡主编的《金匮要略速记/应考掌中宝》紧扣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金匮要略》内容设置和教学大纲,采用“绪论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等篇名形式,每篇章选取《金匮要略》原文及理论之重、难、疑、考,除绪论部分包含【重考】【释难解惑】两部分外,其后《金匮要略》 **至第二十二篇解析内容均分为【重原文】【重考】【释难解惑】三个模块编写,第二十三至第二十五篇原文内容略去未录。其中,【重原文】涵盖了所有包含证治的条文、方药、方后注,以及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法、辨证条文,突出了《金匮要略》在中医临床实践方面的重要价值,同时参考了“全国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考试”中金匮要略大纲设置的一级条文,力求在简明的基础上与各级各类《金匮要略》考核要求相契合。【重考】包含四大类:一、词解,附含生僻字及古今异艾字的读音标注;二、各篇章中病证的概念;三、各病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后及对重、难条文的理解等重要知识和高频考;四、各病证辨治要和比较鉴别。【释难解惑】是在原文解析的基础上对《金匮要略》病证或理论*高层次的探讨和剖析,突出对仲景理、法、方、药思想的总结提炼。


中医儿科临床六经辨治手册
¥36.00
如何在平均短短不到十余分钟的日常儿科门诊中从六经辨证宏观的临床角度充分把握以“扑朔迷离”著称的“哑科”并开出一张体例适中、配伍严谨、有章有法的精准处方,同时依靠严谨的临床思维与客观的临床疗效征服患儿群体及其家属,是作者从事儿科以来常常思考的问题,这部手册便是长期思考与多年临证后的一部分结晶。作为国内*部中医儿科临床六经辨治指南,本手册的编写可谓字字斟酌,既要避免传统课本与指南的繁琐冗杂,又要凸显中医儿科六经辨治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要规避现行中医内科学指导下并不实用而又模糊杂糅、自相矛盾的“文字游戏”辨证。其中包含了一些作者个人的儿科经验总结与临证诀窍,加之内容精简、携带方便,相信会在读者需要的时候提供即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