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辨症良方
辨症良方
(清)蒋杏桥
¥77.00
《辨症良方》为医方著作,由清代医家蒋杏桥编集。全书分四卷,卷一列便易方、急救方,卷二列诸痛方、外科方、诸伤方;卷三列妇人方、《达生篇》举要、保儿举要、血、痰、嗽、喘及小儿方;卷四列小儿痘疹、麻疹诸方、《良方》举要。后人赞其书“简而赅,精而当,无方不备,些症不详。症以辨而甚明,即方以良而受益”。原书选方多为民间验方,简而赅,精而当,辨症准确,方论透晰,内容详备;皆“简便易行,适于时用者”,“庶荒僻壤中,无处延医,获此书以考证之,不啻迷津宝筏”。本次整理以清咸丰十年(1860年)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辛卯年(1891年)晓风杨柳馆刻本、清咸丰八年戊午(1858年)誊清稿本《稿本医书五种》为对校本。
59元6本 活人心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活人心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刘以仁
¥40.00
《活人心法》四卷,清·刘以仁*,王文选辑成 。卷一为望、闻、问、切之诊法,卷二为伤寒舌鉴及 药性炮制等歌诀,卷三为伤寒诸方,卷四为补益、救 急、遂生、怀少、普济、外科、杂症诸方。全书博采 众家,尤重舌诊。所载验舌图149幅,集清以前舌诊 之大成,且每张舌图均详论病因病机,并附以治方, 集舌证治于一体,为中医临证门之作。此次整理以 清同治三年甲子(1864)王同仁刻本为底本,以清咸 丰九年己未(1859)三义公刻本为校本。
59元6本 米伯让医案
米伯让医案
米烈汉
¥42.00
米伯让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理论家、社会活动家,对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地方病、肝病、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卓著,临床运用理、法、方、药极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出版对广大中医、中西医临床医务人员具有颇高的指导作用。
59元6本 古方今用之名医集验.不孕症篇
古方今用之名医集验.不孕症篇
黄震洲;荣宝山
¥30.00
本书为名老中医临床运用经方治疗不孕症的经验。主要内容分为不孕症的中西医诊治概述及名老中医的经验。名老中医经验部分包括刘云鹏、蔡小荪、许润三、田淑霄等的简介、经方诊疗心法、验案、经验发微等内容,分别论述了不孕症的基本病因病理、中医病机及辨证要、经方的临床运用及加减配伍。本书内容详实,方药精当,按语评简短而准确,可供中医临床医师参考,也可供中医爱好者阅读学习。
李可临证要旨:李可学术经验研读19讲.2
李可临证要旨:李可学术经验研读19讲.2
孙其新
¥66.50
全书按李可学术思想体系,由浅深,分为基础理论篇、辨证篇、方剂篇、读书笔记篇等。作者的目的是把本书编写成“中医临床手册”,因此就辨证、方剂专题做了详尽说明。本书可供中医业者临床指导,也可作为经方工具书的参考资料。
京城名医馆名医经验集.①,鞠躬尽瘁不悔篇
京城名医馆名医经验集.①,鞠躬尽瘁不悔篇
耿嘉玮
¥117.50
一、成书方式 以人为纲,收录了京城名医馆建馆之初15位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燕京医学名家的临床经验(见名单)。 二、内容设计 每位名医下设医家简介、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三项。 1.医家简介:包括医家的照片(标准照和生活照各1张),出生年月,生平简介,师承关系,主要著作,座右铭。 2.学术思想:介绍该中医家特有的医学思想并突出燕京医学文化内涵。 3.临床经验:以医家在临床上擅长的医案、医话、医论为主,尤其是体现燕京医学特的经典医案。
京城名医馆名医经验集.②,毕尽余生奋斗篇
京城名医馆名医经验集.②,毕尽余生奋斗篇
耿嘉玮
¥143.00
一、成书方式 以人为纲,收录了目前仍活跃在临床的24位燕京医学名家的临床经验(见名单)。 二、内容设计 每位名医下设医家简介、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三项。 1.医家简介:包括医家的照片(标准照和生活照各1张),出生年月,生平简介,师承关系,主要著作,座右铭。 2.学术思想:介绍该中医家特有的医学思想并突出燕京医学文化内涵。 3.临床经验:以医家在临床上擅长的医案、医话、医论为主,尤其是体现燕京医学特的经典医案。
经方时方“六经辨证”应用案解
经方时方“六经辨证”应用案解
鲍艳举;花宝金
¥75.00
经方时方"六经辨证"应用案解:"〈方剂学〉全部方剂"之六经解析与名医案解》为全国经方论坛“中医临床课题组”推出的临床课题系列。广泛应用的“时方”,能否运用“六经辨证”来行临床?源自《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到底和“八纲辨证”、“六淫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是什么关系?“时方”之六经辨证(或者说“《方剂学》教材全部方剂之六经辨证”)这个课题,是当代中医临床界的重大课题,具有立竿见影的临床价值和影响深远的理论价值。本课题由全国经方论坛“中医临床课题组”规划题,由《经方时方"六经辨证"应用案解:"〈方剂学〉全部方剂"之六经解析与名医案解》作者鲍艳举、花宝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具体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经方论坛”,致力于“把为期3天的学术会议,延展成为365天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成立的“中医临床课题组”,动员和组织全国名老中医和中青年临床专家,每年推出多项临床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成果均以学术专著的方式行正式出版。全国经方论坛“中医临床课题组”得到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经典临床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等学术机构的协助和支持,并与“中日经方学堂”、“中韩经方学堂”结为学术联盟,展国际学术交流、出版、教育活动。
59元6本 阳气为重 气化为用:雒晓东六经体系讲稿及李可六经学术思想探讨
阳气为重 气化为用:雒晓东六经体系讲稿及李可六经学术思想探讨
雒晓东;朱美玲
¥38.50
本书分为两部分,论述了仲景六经体系是以阳气为重、气化为用的体系。部分系统阐述了《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其中经气学说是六经气化学说的核心,标本中气及其从化规律重描述了六经的气化特性,阖枢理论重论述了六经经气的输转规律,从以上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六经生理病理和辨证用药,从而证明《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可以全面系统地指导外感和内伤疾病的临床辨证治疗。第二部分重整理了李可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李可老师号曰“救命先生”,临床上注重扶阳,在用药剂量和用药特色上是近张仲景的中医临床大家,在中医药救治危急重症及疑难病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可供大家学习借鉴。本书适合各级中医人士阅读参考。
59元6本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2021)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2021)
王诗源;孟庆岩
¥49.50
本套丛书涵盖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全部科目,可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中医学、针推专业等)学习用书、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者及其他中医考试复习用书。本书以课堂笔记为基础,编写时注意突出重要知识,条理清晰。
59元6本 补阳还少有仙方:还少胶囊研究与应用
补阳还少有仙方:还少胶囊研究与应用
周浓;邹隆琼
¥47.50
本书系统介绍了还少胶囊的研究和应用。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一、成方源流。二、单味药研究:包括中西医认识、药理研究。三、成方研究。四、临床应用:主要病种的应用(含合并用药),即该药治疗常见病。
中医痹证临证金鉴
中医痹证临证金鉴
张杰;任爽
¥78.50
中医风湿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发病率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中医在风湿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样,中医风湿病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完整的学术体系,其内容包括中医风湿病因病机、病理变化规律、诊疗方案、用药特、特色疗法、护理康复及预防调摄等等,是一门极富中医特色和疗效优势的学科。 本书全面挖掘古代文献、熟读名家医案、总结临床经验,在继承大量中医文献关于痹症防治认识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从古代到现代中医认识与防治痹症的特色与优势。章为中医痹症的概述,包括中医痹症的历史源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防调摄以及养生康复等等,重论述了中医对于痹症的古今认识。第二及第三章归纳了中医治疗痹症的古今经典治疗方药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医案,以揭示中医痹症的验方大法和用药规律,体现中医治疗痹症的疗效与优势。第四章详细论述了中医治疗痹症的其他疗法,包括针刺、艾灸以及贴敷等等,突出了中医治疗的多样性以及特色性。同时本书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取长补短,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中医整体观念与西医微观理论相结合,于第五章对临床常见与中医痹症相关的现代医学病症作一论述,简明扼要地将相关现代医学理论、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手段等加以介绍,并将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疗法、预后调摄等作详尽阐述,力图使中西医理论有机结合,更好服务于临床,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第六章归纳了常用的治疗用药,包括中药、西药以及中成药,均为出自指南或经过临床有效验证,为读者提供参考方便。
59元6本 循经取穴胶布疗法
循经取穴胶布疗法
于若木
¥31.50
作者于若木先生长期从事营养学工作,对中医经络亦有研究,其出版的(循经取穴胶布疗法)简单使用,疗效好治疗法,对许多慢性病有很好的改善使用,是广大群众喜爱的一本家庭使用手册,因版出版已经十余年,目前市场读用困难,故而再版,而推广于若木先生(循经取学胶布疗法)的普及性和使用性。
59元6本 悬袖便方
悬袖便方
(明)张延登
¥32.00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59元6本 燕赵医家窦材窦默针灸精要
燕赵医家窦材窦默针灸精要
王艳君;孙东云
¥54.50
1.学术价值 燕赵自古为名医辈出之乡,窦材与窦默均是燕赵著名的针灸医家。窦材尊崇内经,深受道家影响,其扶阳思想对后世火神派影响极大,长于用灸法治病,疗效显著。窦默力倡的交经八穴应用、下针十四法、治神得气理论、针刺补泻手法等,破了以往针灸著作重灸治而轻针刺,重治疗而轻理论的倾向,对后世针刺治疗影响极大。因此出版窦材、窦默两位医家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2.临床价值 整理窦材、窦默两位医家临证的学术思想,梳理总结其治疗原则、特色诊疗手段、疗法应用特等,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方法,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3.主要内容 全书拟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撰写窦材相关内容、下篇主写窦默相关内容,每篇内容具体包括医家传略、学术渊源、学术影响、古法今用和心悟思考等五部分。医家传略和学术渊源部分阅读整理燕赵古代医家窦材与窦默的生平及著作情况,结合两位医家所处时代背景,梳理其学术渊源。学术影响部分主要通过确定著作版本,研读原始文献,系统总结其针灸学术思想,凝练治疗原则、选穴处方规律、特色刺灸方法、临床治疗病种,探索其后世影响,达到指导临床应用的目的。古法今用则是在研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对具有共性、指导意义的思想行阐述与凝练,对现今研究成果行总结,并对经典学习和临床实践等心得体会行总结与发挥。心悟思考是在整理原始文献与现今研究的基础上,行总结和展望,为今后研究提供思路与设想。 4.主要特色 ①传承特色:以燕赵古代医家窦材与窦默的针灸学术思想为核心,遵循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凝练选穴处方规律、特色针灸技术、临床治疗病种。 ②临床特色:在研读古代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以及现代研究成果,对其针灸学术思想行总结,为针灸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参考。 ③学术特色:总结燕赵古代医家窦材与窦默的针灸学术思想,体现河北古代医家对针灸学的贡献,具有传承创新的学术特色。
59元6本 痘疹活幼心法
痘疹活幼心法
(明)聂尚恒
¥20.00
  《痘疹活幼心法》,系明代聂尚恒所著,一册。不分卷。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儿科13):痘疹活幼心法》载医论十一条,其中有述痘疹备用紧要诸证方论,并附痘疹或问六条、治痘医案十一条、古今治痘要方、麻疹、古今治痘要方、纸捻照法、痘疹避忌、幼儿杂症方论等内容。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儿科13):痘疹活幼心法》详论痘症发病机理及辨治与方药,治痘重视血气的充盛。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儿科13):痘疹活幼心法》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合刻本为底本。
59元6本 养新堂医论读本
养新堂医论读本
(清)周赞鸿;袁敏
¥36.00
  《养新堂医论读本》,八卷,清代周赞鸿撰。成书于清同治三年(1864)。周氏撷取喻嘉言、张璐、徐灵胎、尤在泾、陈修园、吴谦、叶桂、张耀孙等医家*述,编录成八卷。卷一至卷六,列中风、痹历节、虚劳、伤寒、百合病、霍乱、瘫闭利淋、疟、痢、痰饮、咳嗽、疝、喘、鼓胀水肿、泄泻、诸痛、黄疸、五窍病等五十二种常见病证;卷七论妇人病;卷八述小儿病。每病先述统论,选集前贤论述,撮其精要:次列证候洽法,以法类方,条分缕析:部分病证还附有所取*述之按语,多具独到见解。本次整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清同治三年甲子(1864)稿本为底本。
59元6本 鸿飞集论眼科
鸿飞集论眼科
(明)佚名氏
¥28.00
  《鸿飞集论眼科》本着“抢救、保护、发掘、利用”的理念,《鸿飞集论眼科》重选择近60年未曾出版的重要古医籍,综合考虑所选古籍的保护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400余种中医药古籍涵盖了医经、基础理论、诊法、伤寒金匮、温病、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女科、儿科、伤科、眼科、咽喉口齿、针灸推拿、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临证综合等门类,跨越唐、宋、金元、明以迄清末。
59元6本 仲景活法:汤方辨证及临床
仲景活法:汤方辨证及临床
畅达;李祥林
¥45.00
畅达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率先提出“汤方辨证”的概念,多年来从理论到临床一直完善该辨证体系。汤方辨证是以辨方剂的适应证与证候所表现出来的病机是否对应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辨证思维模式,是方证对应的再升华,是中医临床辨证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式。1999年在我社首次出版《汤方辨证及临床》一书,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曾为该书做序,该书出版以来得到广大中医学习研究者认可,且很快再版。许多读者及专家认为该书汤方辨证思想指归明了,易学实用,对再认识中医辨证实质具有很大启发,若能附有典型案例及思辨分析,则更加完善。自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畅达传承工作室成立后,工作室成员收集整理畅达先生研究《伤寒论》辨证思维方法的成果、汤方辨证学术思想理论渊源、汤方辨证理论体系、使用汤方辨证的经典案例,以汤方辨证的形式行了案例分析与评,充分反映汤方辨证思想在中医临床实际中的运用过程。为中医临床工作者提高疗效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一定意义上其将成为中医医师之书,具有颇为实用的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59元6本 医便
医便
(明)王三才;饶景矅
¥36.00
 《医便》五卷,明代方书,为明·王三才、饶景矅于公元1614年重辑。该书初成于16世纪中叶,为二卷本,*初作者待考。现存*早版本为明万历十五年(1587)。 是书分五卷,卷首为提纲,主要列述诸方主治大要。卷一至卷五以病证为纲,分述各方之组成、功用、制法,及服用方法或加减变化,兼以医论。书中先载“饮食论”、“男女论”二篇大论,阐述了饮食、房室方面的养生之要旨,言简意赅,旨在防患于未然。全书共载历代名方、验方226首,并按四时及妇、幼、外、伤诸病证科目分类选方,以为对证之治。书中所载诸方多为历代方书常用之良方,博取兼蓄,每被医家所喜用,如东垣之补中益气汤,河间之防风通圣散等,实可谓一部良方集。 本书可供中医专业本科以上医学生,及广大中医古籍爱好者阅读。   作  者  简  介   王三才,明代官吏,生卒年不详。浙江萧山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士。尝官江西提刑按察司按察使。辑有《医便》五卷。
京城名医馆名医经验集.④,薪火代代家传篇
京城名医馆名医经验集.④,薪火代代家传篇
耿嘉玮
¥100.50
本书为小本横。针对大量考生因工作忙碌很难有整块时间复习备考而大纲涉及的考繁多需要熟记编写。本书编委会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大胆保留常考,全部内容表格化,方便考生记忆。同时,将重要考标蓝加星,便于考生有的放矢。本小巧便携,并同时赠送电子书,便于考生见缝插针,利用碎片时间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