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温热经纬
温热经纬
(清)王士雄
¥38.50
《温热经纬》乃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的代表作。本书“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选取《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有关热病的内容,及叶天士、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等诸家温病条文,分卷辑录,同时旁考他书,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参以注释析义,经纬交错,通过整理和总结前人的温病学内容,系统地阐述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后人谓为集温病学之大成者,是学习温病学的重要参考书。本次整理以清同治二年(1863)刻本 为底本。
内毒论
内毒论
吴深涛
¥83.50
主要内容首先系统阐述吴深涛教授所创内毒理论及各种解毒法方诊治内毒病的学术思想,详细论述了其首创的内毒理论之气-血-脉络辨证法诊治各种疑难病证的诊疗特点、病机认识、具体治则、治法、调护等,相关理法可能会成为中医学认识和辨治疾病的一种思维方式。本书以现代疾病谱中,因环境染污之毒和当今人类的不良生活方式等导致各种内因性毒素于体内渐进性蓄积为病,内毒致病已成为当今难治性慢病、疑难杂症难不断增多之主因为核心。经多年探索在明确了内毒的定义、性质、表现、分类及产生机制,以及辨治大法方药基础上,指出“内毒蓄损”已渐成为现代病证的核心病机之一,且“内毒不只是附生于火、痰、湿、瘀等邪气之毒,更是独立而客观存在之邪气。将内毒据其毒源不同分为“附生之毒”和“本原之毒”,从病性上分为阴、阳之毒。认为内毒不只是一个病因学概念,也是客观存在的病理产物,强调本原之毒是当今内毒之疾病谱由急危重症转向慢性病证之基础,其病机演变具有由浊致毒,由内而外,循气-血-脉络之传变之规律,总结出以气-血-脉络辨证为基础结合脏腑辨证施治的论治体系。整理出大量诊治内毒导致各种疑难杂病的病案。并结合其多年浊毒相关系统的基础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以界定其科学内涵,并探索建立系统的内毒之辨证论治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何氏内妇科临证指要
何氏内妇科临证指要
何新慧
¥65.50
本书将通过对现存的前28世医书41种作整理分析研究,从何氏医学起源概况、理论思想、临床诊治、文化医德等四方面行阐述,将何氏医学的璀璨精华挖掘展示,以飨读者,以利现代临床学习借鉴,并能更好地继承、发扬、光大。
基层中医师承传习录:全国基层名中医樊位德经验集
基层中医师承传习录:全国基层名中医樊位德经验集
李里;邓玉红
¥92.00
樊位德为湖南省首批农村名中医,本书为樊老50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总结。全书共分四部分,医家小传、医论医话、医案精选、医道传承。医论医话是对樊老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用药的总结;医案精选主要选取基层优势病种诊疗经验行总结;医道传承是弟子本应用樊老的学术经验体会和案例。本书贴近基层中医工作者的需求,结合国家、地方对基层中医传承的推动,以理论结合基层医生独特的实践经验,知行合一。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49元5本 医话
医话
谢新才;孙悦
¥31.50
本套丛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解析》、《中药临床》、《经络临床》、《医案》、《医话》、《探索篇》、《养生》等7个分册。其中,中医基础理论部分,主要是从现代理念出发,旨在将中医、西医的认识融汇合并。丛书所涉内容从理论探讨、临床实践和养生等诸方面行了较全面的论述,科学性、实用性强,并具有创新性,对中医理论研究、继承与发展以及临床实践均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并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用心阅读,定能获益匪浅。 作者十分热爱中医,对中医理论体系行了较深刻、较长期的探索,并在临床上予以实践和验证,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疑难杂症。中药处方和针灸治病均甚擅长。导师为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作者深得导师赏识。
49元5本 本草杂谈
本草杂谈
任启瑞;任晓暄
¥55.50
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在中医药的方方面面,中医药中也富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本书共收载中药109味,采用将历代名医和我们的用药经验,与中药的风土人情、典故传说、趣闻轶事、诗辞歌赋等人文掌故相结合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每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使广大读者更容易了解中药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更加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加深对中医药的认知,有益于读者对中医药的学习、记忆和应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效应。初版印数预计2000-3000本。由于此书将人文掌故融于其中,使读者更有趣味性的学习中药功效,极大可能需要再版。
49元5本 燕京骨伤手法流派纵览
燕京骨伤手法流派纵览
赵勇;张宽
¥39.50
本书从中医流派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总结了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影响流派发展的地域、历史相关因素,初步探讨了骨伤手法流派研究的框架模式。立意新颖,对中医流派理论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文献资料的整理方面,首次以燕京地域为基础,以本地域内具有代表性的骨伤流派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各派的传承路线、学术思想、技术特,并总结了各派的特色手法技术。 本书整理继承了燕京地域主要骨伤手法流派的特色手法技术,使其能在临床上一步应用与推广,其在手法技术的传承、应用推广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9元5本 中医心质学
中医心质学
李良松;徐峰
¥40.50
本书共5章14节,分别从心质与心质学概论、心质学与传统文化、中医心质学说、心质的临床实践、心质的治疗法则等方面来论述中医心质学的文化、理论与实践,对心质的渊源和概念、儒释道各家的心质思想与特征、中医心质理论的来源与发展、中医心质的类别与分型以及心质疾病的诊疗原则等方面做了较为*的论述,书后还附有:中医心质学分型量表和中医心质学症状量表,为中医心质学的临床应用和普及推广提供重要参照标准和科学依据。本书的出版,为中国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跳出“舶来品”的框架限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医特色的心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书既是一部学术性的著作、也是一部实用性的临床著作,本书既是中医学的著作,也是心理学的著作。由于本书是一部创新性、开拓性的学术著作,由李良松、徐峰两位知名教授率领由10位博士、硕士组成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本书的出版,必将在学术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49元5本 京闽杏林传薪录
京闽杏林传薪录
林明欣;郑燕飞;林传权
¥55.50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100年来中医药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福建中医药大学京津冀校友文集》以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宗旨,充分展现福建中医药大学京津冀校友在各行各业的成就,将其近年来发表的各种文稿,汇编成册,拟分为临证经验篇、理论探讨篇、药物研发篇、健康产业篇、文献综述篇、述评随笔篇、人文管理篇等7大部分。本书旨在落实《中医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交流学术观和科研成果,推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传承精华和守正创新,可为中医药研究人员、临床医疗工作者、院校师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提供参考。同时,集体展现以陈可冀院士为代表的福建中医药大学150名左右的京津冀全体校友的风采(个人介绍和成就展现等)。
49元5本 中华钩活术钩鍉针治疗腰骶椎退变性及软组织疾病
中华钩活术钩鍉针治疗腰骶椎退变性及软组织疾病
魏玉锁
¥56.00
中华钩活术为临床适宜技术,特异针疗法。此书稿为中华钩活术治疗腰骶椎退变性及软组织疾病部分,重介绍了钩活术治疗腰骶椎退变性及软组织疾病为全国钩活术执行人操作钩活术治疗腰骶椎退变性及软组织疾病提供了参考,为中医执业医师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此书稿为修订版,随着钩活术临床经验的再丰富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书稿内容会有所增补。钩活术为全国中医适宜推广项目,学习并加盟钩活术的执业医师在不断增加,书稿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再版的可能性非常大。
49元5本 李元聪医案精华
李元聪医案精华
李元聪;张爱娟
¥42.50
李元聪教授从事中医口腔科临床40余年,经验丰富,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李元聪教授临床诊治口腔科疾病的经验。全书分为两部分,并附方剂汇编。第一部分包括李元聪教授仁心仁爱、耕耘临床的滴。第二部分为李元聪教授的精华医案,主要选取自1981年3月至2022年8月。 本书医案临床病种分述,以“案、法、治、方、心得体会”形式行介绍,共涉及病种55种,基本覆盖了中医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中医治疗独具特色与优势的部分疑难病症,展示了著名口腔科专家李元聪教授的中医临证思辨特和外用药经验,适合口腔科临床医师、中医师、科研工作者以及在校师生等参考使用。
刘伟聊针:十二经腧穴之旅.上
刘伟聊针:十二经腧穴之旅.上
刘伟
¥83.50
本书是刘伟教授系列针法班线上课程的讲课实录。特是:跳出传统思维,依托经络腧穴,从定位、功效到思维理念,从穴位特性到配穴组合,从刺法精要到运用发挥,经典理论与临床经验完美结合,全方位解读十二经重腧穴,构建立体临证用穴思维导图。
49元5本 《妇科采珍》评注与应用
《妇科采珍》评注与应用
张文红;冯明
¥39.00
山西冯氏妇科发端于清朝嘉庆年间,创始人为山西代州冯晋台,学验俱丰且医术超群,尤为擅长妇产之术,老年定居长安(现陕西西安),悬壶著书,形成妇科专著《妇科采珍》。本书作者作为代州冯氏妇科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人才,对《妇科采珍》这本妇科专著的价值深有体会,以毕生学识,逐条评注,并附以大量临床验案,著成《<妇科采珍>评注及应用》,深浅出,化繁为简,便于读者理解和运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适合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及临床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吕海江眼科证治心悟
吕海江眼科证治心悟
吕海江;周尚昆
¥71.50
吕海江教授为河南中医大学眼科教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中医眼科副主委。临证42年。本书介绍了吕老在眼科方面的临证精华。
中医内科名家医案讲析(十三五)
中医内科名家医案讲析(十三五)
方祝元;孙丽霞
¥61.50
研读名家医案历来就是中医学习阶的必经之路。《中医内科名家医案讲析 》是在中医内科学知识体系框架下,传授综合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医方剂、中药学知识,对四诊信息行解析,分析疾病病机要,确立治法、选方遣药的过程。本教材定位为《中医内科学》配套深化提高教材,用于辅助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达到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提高学习者综合运用相关课程理论与知识的融通能力,拓展中医内科临床诊疗的思路与方法。课程的受众定位主要为高校中医学等专业的学生,以及希望一步提高的中医专业从业人员。 预计随着在线课程的推,会有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会关注本门课程,必然会促教材的使用量。
49元5本 中医健康管理师培训指南
中医健康管理师培训指南
刘密;李点
¥46.50
为了一步完善中医健康服务机构、人员、服务、技术产品的规范化,本书编委会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等,组织编写《“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师实用手册》,包括中医健康管理概论、“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中医健康信息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风险因素与评估、中医健康状态调理、中医健康管理效果评价、中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范式、慢病与重人群“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中医健康管理操作技能训练、中医健康管理其它相关知识等十二章内容,本书对于从事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养生保健、亚健康调理等专业人员有较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49元5本 蒙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蒙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39.00
由蒙医分会组织专家负责编制的包括蒙医萨木拿乎(拔罐放血)技术、蒙医扫如乐(拔罐)技术、蒙医哈拿乎(放血)技术、蒙医嘎拉哈塔古日(火针)技术等11项技术
49元5本 中药传统炮制图鉴
中药传统炮制图鉴
王洪云;陈林兴
¥31.00
当前,中药炮制鱼龙混杂,古今炮制方法不一,一药多种炮制方法,除有国家标准外,尚有地方标准,而市场上类似的图谱少之又少。一方面,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缺少帮助他们学好、掌握中药传统炮制技艺的相关图谱,从事中药材炮制加工行业人员更是缺乏可以辅助生产的中药生熟饮片对比图鉴;另一方面,中药材传统炮制渐衰,市场上有些药房销售的中药饮片基本上是未经加工炮制的饮片,不符合中医用药的标准,还严重影响临床用药质量,加之炮制工艺复杂,有些技艺面临失传,为此,本书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为基础,选取较为常用的120味左右中药,按照标准要求行传统加工炮制并拍摄照片,旨在为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学生以及从事中药材炮制加工行业人员提供较为专业的中药饮片炮制前后图谱,有利于中药的标准化和传统技艺的保护。此外,本书还是一本很好的传承中医药传统知识与记忆的科普读物。 本书主要收录了120味左右常用中药的炮制近500个加工品种,配图300幅左右。每味中药包括来源、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多幅图片以及鉴别特征。图片是在相同自然光下拍摄的药材炮制前后的饮片图,直观地展示了中药饮片的传统鉴别依据与特征。
49元5本 中华钩活术基础理论与专用钩鍉针
中华钩活术基础理论与专用钩鍉针
魏玉锁
¥55.00
本书为中华钩活术基本理论著作,是在上一版基础上修订更新而成。本书主要内容共8章,包括钩活术概述、钩活术理论、新(魏氏)夹脊穴、魏氏骨关节特定穴、钩鍉针、选穴与操作、钩活术临床检查与诊断基础、临床应用,详细介绍了钩活术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各类钩鍉针的特点与应用范围、主治病症及诊断与检查要点等,体现了其微创、*、绿色、安全等中医特异针疗法的优势。本书内容实用,针对性强,论述客观严谨,可供广大从事中医临床的医务人员,尤其是执业医师参考使用。
49元5本 徐书伤寒启新录
徐书伤寒启新录
徐书
¥33.50
30多年,徐书一直来致力于经方的研究,在临床中提倡以脉诊为中心,以经方作为龙头,时方作为龙尾,专病专药画龙睛。由于徐书勤于学习、善于思辨,又临床,经验丰富,娴熟运用经方,一切从临床实际出发,不只局限于《伤寒杂病论》条文,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更加丰富了经方的临床运用实践。如徐书在第二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2016”会议中提出当归四逆汤证的脉象往往沉涩细并见,而非书中所言仅见脉细欲绝,并且讲到邪少阳之后,由于失治误治,病邪少阴、厥阴,往往一则表现为上热下寒(乌梅丸证),二则表现为厥阴寒厥(当归四逆汤证),而当归四逆汤的本质为肝阳虚。因此临床证治要为“厥阴虚寒”,凭此病机随症加减可临床广用此方,并且在会中举了数则活用案例以证其“把握病机者,一方可多用”之能事,且告诫:此方不可凭“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而定取舍。 研究脉学30余年,擅长脉诊。通过脉诊,可以清晰地感知结石、囊肿、息肉、肿瘤,对未出现症状的脑梗塞做出正确诊断。徐书善于总结归纳,善于收集单方及验方。 徐书通过研读经典,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在肿瘤治疗中首次提出“三辨六法”(三辨:一、首辨阴阳、再辨六经;二、辨气血阴阳之亏,温补肾阳为先;三、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明肿瘤之性。六法:一、寒热同用法;二、清热解毒法;三、金石法;四、攻下法;五、以毒攻毒法;六、化痰软坚法。),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疗效显著。用纯中医诊治大肝癌可称一绝。诸多肝癌患者经治康复。并临床救治无数肾病、肿瘤、严重湿疹、糖尿病等各种西医所谓的不治之症。徐书以临床经验丰富、用药精准、疗效显著而著称。徐书在2015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答辩会上公发表了其首提的“三辨六法”。
名中医黄穗平脾胃病学术经验集
名中医黄穗平脾胃病学术经验集
张北平;张海燕
¥71.50
本书为《黄穗平中医脾胃病经验学术集》,由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暨消化内镜中心行政主任、国家中医重专科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授学术继承人张北平主编。全书分为六部分。本分为医家小传,介绍黄穗平的学医从医经历。第二部分为继承总结,主要是黄穗平学习梁乃津、吉良晨、余绍源的学术经验集体会。第三部分为发挥运用,主要介绍黄穗平的临床经验、用方用药经验、医案集锦及医论医话。第四部分为薪火传承,为黄穗平的学生基地自总结的黄老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