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医易学派
¥18.50
张其成教授,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学教授,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博士生导师,*重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重交叉学科中医人文学学科带头人。张其成教授是中医哲学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有较大学术影响。目前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分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
新九针理论及临床应用荟萃
¥18.50
《新九针理论及临床应用荟萃》一书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解秸萍教授所主编。解秸萍教授于1984年师从于师怀堂先生学习新九针,深得师老的教诲和亲自指导,并经常侍诊于师老,协助整理其临床验案。解秸萍教授在临床上每遇毫针难以解决的病例,应用新九针治疗则常常能效如桴鼓,深感应当把新九针疗法传承下去,加之在教学中发现有大量的新九针治病的临床报道需要整理归纳,于是欣然承担起主编本书的责任。 本书从古九针的理论及应用到新九针的各种针具的形状、操作方法、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的案例报道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不仅适用于在校学生学习使用,也适用于广大针灸工作者临床参考应用。
诸病源心论(修订版)
¥30.08
《诸病源心论(修订版)》是作者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2007年10)首版的《诸病源心论》基础上修订而成,融佛学、道家思想理论为一炉,增添了《疗心百药谱))《心为妇女百病之源的辨证论治》《心为小儿多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治》《心为癌瘤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洽》《心为癫狂痫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治》等内容,一步指出“百病唯心造”的含义,明确提出“诸病源心,病由心生,疾因人作”的病因学理论,并附名医经验与三川验案,以及其他论文4篇。 《诸病源心论(修订版)》内容新颖,条目清晰,是执业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及中医爱好者的一部参考书和研究中医治疗心病经验的重要文献。
女科指掌
¥35.75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肿瘤疾病分册
¥30.50
花宝金编写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肿瘤疾病分册)》涵盖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肾癌、癌性疼痛等10个病种.各病种均由中医肿瘤界*名专家学者负责编写,对各病种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和治疗等方面行了释义,反映了中医治疗肿瘤的先理念和*新成果,对《指南》的应用要、注意事项做出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在本分册编写过程中,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一方面,从理论角度阐述《指南》推荐建议的适应证、处方用药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用药等;另一方面,从实践出发,撰写了在应用《指南》推荐治疗相关疾病证候时的体会。对于证候分类、推荐处方、中成药等的释义,综合当前*新研究成果,对其是否符合临床实际、是否有循证医学证据等方面,行了说明。证候分类的合理性、推荐方药的正确性、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是本分册释义的重内容。
慢性心力衰竭
¥5.60
邹旭主编的《慢性心力衰竭》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撰写的慢性心力衰竭防治管理手册,旨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家属对本病的认识,指导他们行疾病管理,自我预防和保健,降低疾病发,改善生活质量,促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以提高长期生存率。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导航、个人调理攻略、名家防治指导、药食宜忌速查、医患互动空间五个部分。重在“个人调理攻略”中介绍高危人群和稳定期患者如何锻炼、饮食、自我按摩、呼吸操来强身护肺,预防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名家防治指导”中介绍患病后如何行治疗和康复,特别是饮食调养促康复;“药食宜忌速查”主要介绍药物、食物禁忌;“医患互动空间”中介绍了患者关心的问题、寻医问药指导。内容尽可能全面涵盖慢性心力衰竭在药物、饮食、康复锻炼、自我保健、寻医用药等方面的预防、治疗、康复知识。可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老年人、护士、基层社区全科医生、初级医务工作者使用。
中药注射剂安全应用案例分析
¥19.20
曾聪彦、梅全喜主编的《中药注射剂安全应用案 例分析》按中药注射剂功效分类,每一个中药注射剂 品种先介绍“正名、【处方组成】【性状】【规格】 【用法用量】【方解】【功能主治】”随后主题 【典型案例分析】部分,从正反两方面的案例阐述中 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主要 从辨证分析、配伍禁忌、患者用药教育、不良反应类 型与防治等几方面选取案例,总结相关合理用药经验 。“辨证分析”拟针对西医师使用中药注射剂加以指 导,避免临床不合理使用注射剂的情况;导致中药注 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多药混合使用,因 此,案例分析后列明“配伍禁忌”一项直明与此 配伍禁忌的药品,明确溶媒使用方法,对避免不良反 应有很大帮助;“患者用药教育”包括注射剂的使用 注意,主要目的是从医生的角度告诉患者用药过程中 应当注意的问题,指导护士和患者在遇到不良反应时 及时告知医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和患者对用注射剂 给药的误解。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精要版
¥19.99
列胡希恕医学全集。本书根据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讲课录音及笔记整理而成。讲述《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学特,强调它是有别于《内经》而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解《伤寒论》原文,下篇讲解《金匮要略》原文,其特是以八纲释六经及方证,并结合临床解读,易于理解和应用。
李聪甫医案精华
¥12.80
李聪甫,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湖南中医“五老” 之一,从事中医药工作70余年,在中医临床、中医理论体系研究等方面造诣精深,在中国界享受很高声望。 由邵湘宁、何清湖主编的《李聪甫医案精华》分名医传记、医论摘选、医案精选三部分。名医传记主要介绍了李老成才之路及学术思想等内容。医论摘选精选李老在“阴阳学说”、“脾胃学说”及部分病症症论治等方面的精辟论述。医案精选主要收集李老医案136则,内容涉及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中医治疗独具有特色与优势的部分疑难病症,集中反映了李老的临证思辨特和用方用药经验。 本书内容丰富,论理清晰,对中医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医师、基层社区医师、全科医师、医学生等参考使用。 ?
李七一从痰瘀论治心系病集验录
¥15.20
《李七一从痰瘀论治心系病集验录》分为学术传承、痰瘀概述、心系病从痰瘀辨治经验及医案、研究成果集锦等几个部分,主要阐述了李七一教授的中医学术观和临证心得;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详细载录了有关心系疾病以及部分杂病的治案资料,反映了李七一教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辨证思路和选方用药特色。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肛肠疾病分册
¥39.99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肛肠疾病分册》(以下简称《肛肠疾病分册》)是针对《指南》2012年发布后其适用性、应用性评价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而进行的二次修订。《肛肠疾病分册》在《指南》原文基础上突出介绍了20种肛肠疾病的诊疗应用要点、方剂成方注意事项及预防,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惑答疑与补充,目的是为了指导《指南》的应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肛肠疾病分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组织肛肠专家编写的系列丛书之一。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肾与膀胱病分册
¥23.54
何立群编*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肾与膀胱病分册)》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多名知名中医专家,在《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与《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西疾病部分》的基础上编写审定完成。本书收录了关格、癃闭、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16个病种,分别阐释了各病种的定义、鉴别诊断、治疗及中成药等。编写目的在于对肾病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行深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力图提高各级中医院肾病科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及规范化意识。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
¥24.00
薛芳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之一。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以善治心血管病为主的内科疑难重危病症而著称。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较完整地收录、整理了薛老临证50多年治疗内科疑难危重病症的思路、方法及经验体会,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风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肺心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等疑难病症,内容丰富,经验独到,方法具体,体会深刻,切合临床,真实反映了一位名老中医以人为本、扎实临床、不懈探索的大医精神,颇具实用及参考价值。
中医膏方临床应用指南
¥13.80
《中医膏方临床应用指南》内容有解热退烧浸膏、麻杏膏(又名宁嗽膏)、黄连解毒膏、葛根黄芩黄连膏、复方鳖甲膏、青蒿鳖甲膏、地骨皮膏、养阴退热膏、当归六黄膏、百合地黄膏、润燥膏方、薏苡附子败酱膏、黄连解毒膏、凉膈膏、五味消毒膏、四妙勇安膏、三黄膏、黄连膏、新制柴连膏、栀子金花膏等。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28.00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为上下两卷,由其门人辑其治验整理而成,经徐灵胎批注。此系叶天士晚年方案, 且未经修饰。书中医案多为内科杂病,且未刊入《叶案存真》。后此书为吴县张振家所得,爰与门人共加校订,之后由曹炳章圈校,复刻于其所编《中国医学大成》中。 叶氏善用经方的理法方药。本书共收方案五百余,其辨证论治法度严谨,遣方用药方法多变,多不袭成方,乃据病情加减而成,且用方多以经方为基础。本书堪称学习经方临床活用加减的典范。本书中,徐灵胎批注亦褒多于贬,与徐评《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大不相同,足见叶氏晚年医技愈加纯熟老道,史称“大江南北,言医者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
眼科开光易简秘本
¥23.54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11):眼科**易简秘本》由清道光年间眼科医生刘集福汇集清中期李文盛、周元瑜及佚名等医家的学术思想、临证医案整理而成。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11):眼科**易简秘本》共三卷,包括论治眼科内外障、眼科病证问答、金针拨障、医案及方药等内容,在眼病诊治方法的创新、眼科内外障病证名称的增补完善及对传统七十二问内容的补充等方面都有一定特色。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11):眼科**易简秘本》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元年(1875)庐陵段述继堂刻本为底本。
药征续编
¥15.26
古方派大家吉益东洞著《药征》,阐述仲景学说,书未完而人先逝,于是村井承其精神,续其未竟,补其未逮,而成此书。
求嗣指源
¥9.15
永福氏辑杨朝阳校注的《求嗣指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系求嗣专*,清代永福氏辑,初刻于道光五年(1825)。全书辑合《济阴纂要》《种子妙法》二书,分別命名为初集、二集。初集为调经大法、调经诸方、求嗣总论、种子诸方,二集收载种子妙法、保身延跼戒期。书中内容论述周详,以纲统目,条理分明,选用成方大多切于实用,是一部研究求嗣的参考书。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光绪一一十二年丙申(1896)吉林三利泉记刻本为底本。
临床中药学
¥36.62
《临床中药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专业用)》是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的精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下,以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与医疗卫生实践接轨、为临床服务为目标,依据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和实际需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建设的,旨在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和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 《临床中药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专业用)》始终坚持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中心,牢牢把握人才培养与行业准入两个基本点。在传承历版《中药学》教材的基础上,注重科学设计、整体优化,在理念和思路上有突破、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亮点。一是规范了中药名词术语,在每章概述中对常用名词术语进行了梳理和诠释,使概念更加明晰。二是增设了常用中药处方用名,为临床正确处方用药奠定了基础。三是增设了中药的功效专篇,凸显了中药功效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四是增选了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的方剂以例证中药。五是在每药下增设了性能特点,融汇了历代本草的经典论述,体现了中药学术的传承性,增强了药物效用的说理性。六是增设了用药甄别,突出了辨证用药的特点。 《临床中药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专业用)》分为总论、各论和附篇3部分。总论共分5章,依次为绪论、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功效、中药的品质和中药的应用。各论共收载临床常用中药465种(包括附药65种、参考药67种),按其主要功效分为23章。每药依次以处方用名、主要药性、基本功效、性能特点、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用药甄别、现代研究和备注等内容介绍。附篇为中药名称源流考辨、中药常用命名方法和中药索引。
伤寒尚论辨似
¥30.52
《伤寒尚论辨似》为清初医家高学山辨析喻昌《尚论篇》而编著成书。全书依据伤寒六经分篇,设太阳经总说及上中下篇,阳明经总说及上中下篇;少阳经总说及合病、并病、坏病、痰病;太阴经总说;少阴经总说及少阴病前篇,少阴病后篇;厥阴经总说及厥阴全篇说;过经不解及瘥后劳复阴阳易病等。除对《尚论篇》有关内容辨析外,还就《伤寒论》的六经分篇、传经、直中、并病、合病、方药、诊法等行论述。本次整理以1956年3月新医书局本为底本。
张锡纯方药选
¥27.00
《临床大家张锡纯方药论著选》节选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从药物与医方两方面行论述。 药物部分精选了79味常用药物,从性味归经、煎服方法、配伍化裁到诸家论述等方面行介绍。张氏以《神农本草经》为宗,旁参他家本草论著,并结合实践,去伪存真。对所载药物,多附录临证验案行阐发,论证结合,相得益彰。 医方部分收方176首,分为治阴虚劳热方、治阳虚方、治大气下陷方等33个类别。其中,既有自制之方,又有化裁古人之方,还收录他人验方,中西合璧,囊括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汇集其多年临证经验之精华。论述医理,深浅出,条分缕析。方后所附验案,有理有据,不拘一格。 张氏崇古尊经,《临床大家张锡纯方药论著选》中对医理的阐发均溯源《内经》《难经》,在药性药用的认识上推崇《神农本草经》,而在组方配伍上取法《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并能对历代医家的经验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有较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