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癌症的中医论治思路和临床实践
癌症的中医论治思路和临床实践
程剑华 著
¥32.20
本书是中医肿瘤专家集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之经验结晶。主要介绍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体会。本书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肿瘤的近万篇文献,提出中医治疗肿瘤的新思维,即中医药可以治疗肿瘤、中医药治疗肿瘤是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补充和替代、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盲就是中医药治疗的切和优势。对中医肿瘤专家的临床诊治精要即临证思路、方法及用药经验等行归纳、分析、总结,以指导临床。本书所选的近百份医案、数十个经验方以及临诊心悟等都是突出中医治疗的特色,所选的医案以中医治疗为主,内容真实,资料完整,记录翔实,图文并茂,治疗前后有对比,可信度高,说服力较强。全书精练实用,特鲜明,层次分明,可读性强,较全面反映了中医肿瘤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组方特色。本书既可作为中医肿瘤和中西医结合肿瘤工作者的指导性参考用书,也可供癌症患者及家属参考,对指导癌症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49元5本 颈肩腰推拿保健操:中英文对照版
颈肩腰推拿保健操:中英文对照版
刘明军,陈邵涛
¥15.70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工作环境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现代人亚健康状况日趋年轻化,尤其是颈、肩、腰部的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49元5本 马培之
马培之
潘桂娟,黄玉燕
¥22.00
马培之,名文植,字培之,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卒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江苏武进孟河人,清代著名医家,孟河医派“四大家”之一。著有《医略存真》《外科传薪集》《马评外科症治全生集》等。马培之精通内、外、喉诸科,尤以外科见长。其在中医外科领域,推崇王氏全生派,同时吸收正宗、心得两派之精华而发明之;强调外症不能着眼于局部,主张内外兼治;在使用古代各种丸、散、膏、丹等从内而治之外,还结合刀针治疗,内外并举,故世人称其“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本书内容包括马培之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49元5本 陈修园
陈修园
潘桂娟,崔为
¥22.00
陈修园,名念祖,号慎修,一字良友;生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卒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家。著有《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等十几部著作。陈修园主张《内经》为体,张仲景方为用,强调中医经典为临证的基础,集诸贤之大成,继承发展了“六经气化学说”。陈修园一生致力于医学普及教育,其著作在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本书内容,包括陈修园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49元5本 杨士瀛
杨士瀛
潘桂娟,孙理军
¥27.47
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约生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卒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三山郡(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南宋著名医家,福建古代四大名医之一,代表著作有《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仁斋伤寒类书》《医脉真经》等。杨士瀛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习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历代医学名著悉心钻研,能融汇各家之长,且多有独到之处,在脉学、内科、儿科、伤寒等方面卓有成就,在后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本书内容包括杨士瀛的生平概述、著作介绍、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49元5本 王孟英
王孟英
潘桂娟,张蕾
¥24.00
王士雄(1808-1868),字孟英,号潜斋,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医家。作为温病学派之集大成者,王孟英注重经典,广采叶桂、薛雪、吴瑭、章楠等诸家言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温病理论多有发挥。另外,王孟英在诊断、辨证、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和临床经验,充分反映在传世的医案、方书、评按著作中。本书内容包括王孟英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本草纲目易知录
本草纲目易知录
(清)戴葆元
¥86.33
  《本草纲目易知录》8卷,本草学著作。清·戴葆元撰。戴氏参考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汪昂《本草备要》,删繁补略,结合自己对药性的认识及临证实践经验,编著成书。书载总目1205条一其中涉及药物者有1199条,即载药1199种,其他类者6条10前7卷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纲目易知录》正文,依次为卷一草部,卷二草部、谷部,卷三菜部、果部,卷四木部、服器部、虫部,卷五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卷六兽部,卷七人部、水部、火部、土部、金部和石部。卷八为仿蔡烈先为《本草纲目》所编索引《本草万方针线》体例而作《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纲目易知录》的索引,名为《万方针线易知录》。本次整理以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清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思补山房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
薛芳,刘惠聪
¥24.00
  薛芳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之一。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以善治心血管病为主的内科疑难重危病症而著称。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较完整地收录、整理了薛老临证50多年治疗内科疑难危重病症的思路、方法及经验体会,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风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肺心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等疑难病症,内容丰富,经验独到,方法具体,体会深刻,切合临床,真实反映了一位名老中医以人为本、扎实临床、不懈探索的大医精神,颇具实用及参考价值。
49元5本 中医好文选
中医好文选
陶御风
¥17.01
  在知识爆炸年代,每天发表的中医文章,数以十计,甚至百计。所以,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论文中,发掘被湮没的佳作,发现新推出的精品,及时把它们介绍给读者,是一项有价值的工作《中医好文选》可考虑以临床医生为主要对象,提高其综合素养为宗旨,不定期地连续出版。   《中医好文选(第1辑)》每篇好文加简要按语,画龙睛,提示价值所在。   《中医好文选(第1辑)》内容形式可以综合卷和专题专号卷相结合。每卷字数掌握在10万字左右。总之,选文以高质量,内容贴近读者需要为准则。
49元5本 一个青年中医之路
一个青年中医之路
黎庇留
¥19.00
本书作者是一位聪明而勤快的年轻中医,客家人,好读书、爱临床、善思考、勤写作。 全书共分《师承与经方》《临证与博采》《读书与思考》三个部分。《师承与经方》部分是作者拜访名师良医的记录,文字轻松活泼,很有现场感;《临证与博采》部分内容较多,有验案、有心得、有民间疗法、有养生习俗,也有自己的思考;《读书与思考》部分写得精彩,特别是对脉学的思考尤为到位。对青年中医的成长有借鉴作用。
49元5本 中医走天下
中医走天下
金宏柱
¥29.65
作者以亲身经历把国外行医所闻、所见的人和事融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向我们娓娓道来,使人深有身临其境的感触。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情感质朴,细腻的笔触,既具有文学欣赏价值,又有很强的可读性,极具中医科普知识,适合中医爱好者和中医人阅读。
49元5本 普济内外全书
普济内外全书
泄峰桂林主人
¥46.22
《普济内外全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由清代杨姓(泄峰桂林主人)采汇历朝名医之帙,精选历代神应之方,编纂而成。卷一至卷七主要讨论外感、内伤、五官、头面诸症及舌苔形图等,其中舌苔部分天头有黑白红三色舌象图28幅:卷八载胎产、乳痈、种子、臁疮等女科及儿科诸疾。其论病皆先述病证,后选录历代验方,其中经方、时方、验方、秘方乃至丹家之方并存,内容丰富,故名(普济内外全书),仿明代《普济方》之意。书中汇集历代中医诊治疾病经验及效方,可供中医爱好者、中医从业者参考。本次整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馆藏清代道光年间稿本为底本。
49元5本 李莉妇科医论医话选
李莉妇科医论医话选
李莉
¥15.26
本书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班秀文学术继承人李莉主任医师的医论医话选。李莉教授在跟师及以后,将临床心得及体会流露笔端,集成本书。此书也是李莉教授学术思想的体现。
49元5本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实用手册.汗症部分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实用手册.汗症部分
姚梅龄
¥15.26
本手册是姚梅龄教授基于对其父亲姚荷生的遗稿《症候简释》《伤寒论症状鉴别诊断学》的整理,并结合自己近50年的临床经历总结而作,将《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汗症这一临床现象分为通身汗、局部汗出、无汗、其他种类异常汗出、异常汗质、异常汗色、汗气(嗅)异常七大类别,简洁明了地阐释了自汗、常自汗出、大汗、微汗出、濈然汗解、汗出不彻、但头汗出、额上汗出、汗出剂腰而还、四肢不得汗出、无汗、盗汗、先烦汗解、战汗解、郁冒汗出、目合则汗、黄汗等42种汗的概念、主要病因病机、汗出机理、病因病机鉴别以及病种举例。
49元5本 “脑心同治”理论与实践: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慢病中的优势
“脑心同治”理论与实践: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慢病中的优势
赵涛、赵步长
¥30.52
本书从药物入手,介绍其来源、方解等特点,并加入*产品共识、指南或者临床路径。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以及*科研成果,编撰的一本专家、普通医生和患者都能看懂并应用的医学书籍,为国家的慢性病防治做出相应的贡献
49元5本 五十年行医心得
五十年行医心得
吴文鹏
¥20.50
吴文鹏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临证经验丰富,本书是其从医五十余年之经验总结,包括脉象特、脏腑辨证、经络等内容,并列选其临证验案以展示其内、妇、儿科的辨证论治思路,对于指导中医临证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49元5本 中医局部特色诊法
中医局部特色诊法
彭清华,彭俊
¥56.68
中医局部特色诊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医学脏窍相关、经络网络学说及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为指导,全面系统地整理了头面部诊法(头诊、头发诊、颜面诊、眉毛诊、目诊、耳诊、鼻诊、口唇诊、人中诊、齿龈诊、咽喉诊等)、躯体部诊法(颈项诊、胸胁诊、腹诊、脐诊、肩背腰诊)、四肢部诊法(四肢诊、甲诊、小儿食指络脉诊、皮纹诊、第二掌骨侧诊、足掌诊)、皮肤部诊法(皮肤诊、尺肤诊)、二阴部诊法(前阴诊、肛门诊、大便诊、小便诊)、脉诊法、腧穴诊法等41种中医局部特色诊法。每一种诊法均分别从诊断原理、诊察方法、临床运用、现代研究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有利于读者全面掌握该诊法的知识。 由彭清华、彭俊编*的《中医局部特色诊法(精) 》集中医局部诊法之大成,內容新颖,图文并茂,特色突出,既是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修生提高临证水平**的诊断学工具书,也是**临床医师研修诊断学的重要参考书。书中提供了不少重要的科研信息,可延伸出许多科研课题。同时,书中各种简便易行的微诊方法,还可作为家庭自我诊病、早防旱治的保健指南。
49元5本 上火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上火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
¥13.95
上火是中医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部分患者因长期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上火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编写目的在于规范上火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调摄,为临床医生提供上火中医规范化处理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中医诊治上火的临床疗效,减少上火的发生。
49元5本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冯卫生 主编 杨炳友、李强 副主编
¥25.13
《中药化学》是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根据中药制药及制药工程等专业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理论知识)主要以各类中药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着重介绍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介绍中药化学学科中的新思路、新方法;下篇(实验指导)力求体现实用性,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本教材可作为中药制药及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供作为相关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经络临床
经络临床
谢新才,孙悦
¥61.47
本套丛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解析》《中药临床》《经络临床》《医案》《医话》《探索篇》《养生》7个分册。其中,中药临床部分,主要是从现代理念出发,旨在将中医、西医的认识融汇合并。丛书所涉内容从理论探讨、临床实践和养生等诸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科学性、实用性强,并具有创新性,对中医理论研究、继承与发展以及临床实践均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并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用心阅读,定能获益匪浅。 作者十分热爱中医,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了较深刻、较长期的探索,并在临床上予以实践和验证,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疑难杂症。中药处方和针灸治病均甚擅长。导师为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作者深得导师赏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壮医针灸学
壮医针灸学
黄瑾明,宋宁 等
¥145.62
《壮医针灸学》在版基础上,对基础理论作进一步的阐发和完善,增加了临床常用的壮医针灸特定穴位,临床病种更为丰富,收录了壮医针灸临床大量的治愈病例。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壮医针灸的定义、源流与展望,壮医针灸的现代研究、理论基础,壮医针灸的作用原理、操作方法、应用原则,壮医针灸的功用、特点以及适应症、禁忌症。中篇介绍壮医针灸的特定穴位以及其他常用腧穴及其用穴原则。下篇重点介绍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男科、皮肤科、五官科等临床各科61种常见疾病的壮医针灸治疗经验,是壮医针灸疗法的具体临床运用,融会了全国名老中医黄瑾明教授从医50年的针灸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