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
¥5.60
梁雪芳、陈达灿、杨志敏、邹旭、张忠德主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指导与自我管理丛书》是《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指导与自我管理丛书》的一个分册,全书由知名中医药学专家编写。本分册以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纲,分别介绍该病的就诊导航、个人调理、药食宜忌速查、医患互动空间等。对于患者及亚健康人群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中医学之道—国医大师陆广莘论医集(增订版)
¥34.40
陆广莘论论医集主要围绕健康医学理论展开,视角独特,内容系统全面,发前人之未发,从中可以看出一代中医大师对中医学的思索,其学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更从其对健康医学理论的论述对中医学的本质、中医学的未来发展有清晰的认识。本文集汇集陆老的全部论文,对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有一个全面、系统地整理与总结,对其学术思想传承、中医学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西医结合救治危重症60例精解与评析
¥31.20
全书以ICU常见危重症为纲,各病项下主要内容包括:典型病例、分析讨论、西医诊治展、中西医结合、名家评等。本书是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疑难病例的专著,作者均为临床一线从事危重症专业的医务人员,以亲身诊治的成功病例为主线,探讨危重症的诊断思路、现代医学的治疗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的临床经验,并由名老中医专家行精彩评,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包销1000 广东省中医院 史阳
中医百病用药精选
¥34.40
本书介绍了100种常见病的“三级精选用药模式”。总论部分阐述“三级精选用药模式”的原理及应用等有关问题。各论部分则是“三级精选用药模式”对糖尿病、痤疮、痛经、手足口病、过敏性鼻炎等100种常见病的具体运用。每种病证按用药三级精选、临证组方框架、辨证应用范例、评按各项加以论述。全书内容丰富,博采众长,立论新颖,简易实用。
皮肤病中医诊疗思路与病例分析
¥26.41
刘爱民编写的《皮肤病中医诊疗思路与病例分析 》分上、下两篇。 上篇主要论述中医对皮肤病的认识,以及作者对 皮肤病诊疗思路与方法的探讨,引导读者作者客 观、求实、求真,与教材和主流辨证分型不尽相同的 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体系,并以多个常见、顽固皮肤 病为题,就新的辨证思路与方法较全面、细致地论述 如何辨证、如何选方用药、如何提高临床疗效。 下 篇则按西医皮肤病学的分类方法,按病种行临床病 案的逐一辨证分析,真实还原治疗过程,具体则是首 先对每一病种行中医辨证的要和概述,让读者对 该病种有一个总体认识。具体到每个病例则以病例摘 要一【思路与方法】一辨证要素提取一辨证分析.辨 证结论一治法一方药一治疗过程一【按语】的格式编 写,重以临床病案分析的形式引导读者如何行中 医辨证,启迪辨证思路,提高辨证水平和临床疗效。 【按语】部分则画龙睛的总结治疗体会与辨证要 。书中所选病例均为作者本人的治愈病例(300余例) ,具有*强的说服力。 本书由中医皮肤科**的国医大师、作者的博士 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榻国维教授和*名中医 皮肤科专家徐宜厚教授作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本 书适合广大皮肤科医师、临床带教老师、研究生、 修生以及皮肤科爱好者学习、参考。
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学
¥24.50
邓丙戌编*的《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学》从历代中医古籍记载的1300余首皮肤病外治方剂中,精选出 103首作为基本方剂。在传统“八法”的基础上,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结合皮肤病的特色,将这些方剂分为清热剂、回阳逐寒剂等十三章。书中还简要介绍了与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密切相关的20种主要剂型的配制要、50种主要用法、外治药物的“类比选药法”、分类及有代表性的药物。本书可供各级中、西医皮肤科医务人员以及外科或全科医生临床参考,可以用于中医外治临方调配的培训,也可供专门从事外治或方剂研究的学者参考,还可供医学院校的师生阅读。
医理折衷目科
¥8.50
《医理折衷目科》,清代嘉庆年间寰宇赘人著。全书眼科理论、辨证方法、病症、方剂、药物、医案齐备,特别是眼科方剂内容*为丰富,涉及《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和剂局方》《证治准绳》《眼科阐微》等20余种文献,总数达170余首,眼科方、通用方、单验方并载,兼有自订方33首,并辑录眼科医案15则。书中在以五脏为核心的眼科理论、自订方的组方配伍等方面有较多创新,不失为一部内容编排精当,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眼科文献。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来鹿堂本为底本。
药征
¥12.21
《药征》由日本吉益为则著,陆翔等校注。《药征》是“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系列中的一本。《药征》关键词:本草、汇编、日本。《药征》由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印刷。《药征》由各地新华书店经销。《药征》本710×10001/16。《药征》为2016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药征》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新刻幼科百效全书
¥21.36
龚居中撰写的《新刻幼科百效全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为明代龚居中所撰,共三卷。卷之上“新刻幼科急救推拿奇法”,自“保幼心传说”至“五脏形症虚实相乘”共42节(包括原脱目录,据正文标题及内容补5节),图文并茂,介绍按摩、推拿诊治。 其中“家传秘法手诀”等属龚氏推拿洽疗男女幼儿若干病证的独特经验。卷之中“新刻幼科分门症论”,自“胎热”至“黄水疮”共59节58种疾病。卷之下“ 新刻幼科诸方总录”,实为保幼全书,有190首方。 后附“治小儿经验棋盘局方歌”及龚氏生平儿科治验记录。 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十七年(1644)刻本影印本为底本。
妇科常见病药食宜忌
¥14.50
刘奕平主编的这本《妇科常见病药食宜忌》总结了一套妇科常见病的简易方法。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月经病、妇科炎性疾病、妇科常见肿瘤、滋养细胞疾病、妇科杂病、乳房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饮食宜忌、药物宜忌等。语言通俗,内容实用,既适合专业的医护人员阅读,也适合普通的家庭人士阅读。 ?
难经直解
¥12.21
《难经直解》又名《详注难经脉诀直解》,刊于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清初著名医家莫熺所撰。莫熔,字丹子,号皋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全书两卷,卷之上一难至三十难,卷之下三十一难至八十一难。内容包括诊法、经脉、脏腑、疾病、腧穴、针法六大部分。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简称康熙本)为底本。
易氏医按
¥9.15
《易氏医按》一卷,明代医家易大艮著。本书载易氏医案18则,主要为内科及妇科疾病,卷末附自制经验方11首。每案先列证候,次述洽则方药,再以设问和作答的方式辨析医理,体现了作者临证脉证合参、用药精到的特。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三十年(1765)宝笏楼刻《医林指月》本为底本。
古典艺术与中医学
¥21.36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古典艺术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中国古典艺术包括了琴、棋、书、画、戏曲、建筑艺术等,其与中医学颇有相通之处,同源于包容性强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古典艺术的表现内涵而历久弥新,形成了一套富有民族特色的养生观和养生术,同时从古典艺术吸取丰富营养,创造了独特的养生文化。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古典艺术与中医学》从中国古典艺术的源流、传世作品及其与中医的渊源讲起,通过阐述古典艺术中的中医文化现象,尝试在继承传统文化,挖掘其艺术价值基础上,拓新时代的中医文化研究,希望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国际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儒家文化与中医学
¥25.73
《儒家文化与中医学》分为5章,首章为源流概述,第2章从儒学的“道中庸”、“谨孝道”、施“仁术”、“乐从和”与“以致用”诸方面探讨其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第3章从 “太极图说”“遏欲存理”“气化”理论和“格物致知”等角度谈儒学与中医理论的关系;第4章在儒医考辨基础上介绍了历史上著名的49位儒医;第5章从清代朴学的今古文之争探析近代中西医汇通的背景;*后,从当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展望了中医学的传承与创新愿景。
文物考古与中医学
¥38.37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文物考古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从母系氏族社会始,医学就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文物考古与中医学》从文物考古的角度揭示中医学的起源、发展与成熟,从石器、陶器、岩画、甲骨、简帛、石刻、汉画、卷子、书画、医疗器械等诸多方面加以论述与考辨,内容丰富、翔实,可作为中医医史文献学之参考。
典籍文化与中医学
¥21.36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立足于典籍探讨中医药文化,对古代医籍的特、编纂、传播及发展历程行了全面的概述,重探讨了书目、类书、丛书与中医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内容不仅涉及《医藏书目》《医籍考》等中医专科书目、《济生拔萃》《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皇汉医学丛书》等中医丛书,更将视线聚焦在此前中医界较少关注的综合性书目、类书、丛书,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等,发掘、整理、研究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医文化内容。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古典文学与中医学
¥25.73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古典文学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按现代学科的分类,文学属于人文科学,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体系不同,社会功用各异。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统一背景中,古典文学和中医学之间却长期相互影响,形成了历史上独特的医文相融现象。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古典文学与中医学》在提出“涉医文学”定义和综述中国古代医文相融概况的基础上,以探析古典文学与中医学相融的缘由与形式为目的,从学科交融的双向视角,对相关文本和创作主体行研究解读。首先,对诗词、曲赋、笔记、散文、戏曲、小说、神话等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中医药内容行挖掘,考察中医学对古典文学创作的影响。其次,对中医药著述如《黄帝内经》、中医药歌赋、中医医案、《本草纲目》中的文学意味行探究,以明确古典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对中医著述的深渗透。第三,从著述、实践、思想、交游等多个方面探析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医家通文”“文士知医”现象,考察医文相融特征在创作主体中的突出体现。 通过《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古典文学与中医学》的探究,或有助于拓展古典文学与中医学跨学科研究的领域,为更加全面地考察研究中国古代学术会通现象提供一些启示。
医道中和: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心法要诀
¥27.00
名老中医脉案处方,*为珍贵。《医道中和--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心法要诀》作者曹柏龙、杨建宇自 2012年8月成为国医大师孙光荣学术经验传承人以来,伺诊孙老左右。孙老因病处方、辨证施药,如调兵遣将,其脉案真迹,妙趣不可尽言。凡处方之中,扶正、祛邪、辅助用药,皆以三味中药鼎足成型,形成三联药组,又称三联药对、角药、对药。处方列阵,君臣佐使分明、补引纠和俱全,同道之师友,若能娴熟于心,临证之时胸有成竹,真能起死回生也!作者不忍独享,特辑录成册,以供同道研习。
妇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
¥35.00
中医药在妇女医疗保健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应用,加强中医药医疗技术在妇幼保健领域的应用,发挥中医药在妇女疾病防治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妇女健康水平,降低群众就医负担,促家庭社会和谐。妇幼保健机构是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为推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规范应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健康服务司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为做好中医医疗技术规范操作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培训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专家编写了《妇科中医医疗技术和中成药用药指导》。 针对妇科诊疗技术的特,编写专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疗技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中,筛选出部分对妇科疾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医疗技术,从技术的概述、常用器具、基本操作方法、禁忌证、注意事项及适应病种等方面行了详细描述。针对妇科的中药用药特,编写专家筛选出部分妇科疾病常用中成药,根据疾病临床表现,对相应中成药的用药时间、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行了详细描述。简便、易懂、便于查询是本书编写的基本原则,本书以现代医学的疾病分类作为主线,症状描述中尽量将西医医师不善于理解的中医术语转变为现代医学的表达方式,同时按照现代医学疾病的分期、分型等与中医辨证分型行对应,对中医各证型的症状要行提炼总结,使西医医师能够比较准确地根据症状要素分辨出所对应的中医证型,并依据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医医疗技术方法或中成药。
甲骨文化与中医学
¥21.36
本书共5章32节,分别从甲骨文化概述、甲骨文中的医学基础知识、甲骨医学的历史背景、甲骨文中的诊疗方法、甲骨文中的临床各科史料等方面对甲骨医学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考证和研究。作者通过对10万多条甲骨拓片的考释分析,建立了甲骨医学的思想体系和学术框架,并从文化、理论、临床等视角行综合论述。书中既有单字的考释、卜辞的分析和临床各科疾病的论述,也有病因、病案和诊疗方法的考证与阐述。书后还附有金文与陶文医学史料的考释研究、甲骨医学卜辞的整理与综录以及甲骨文著录著作及其简称。甲骨文中的医学记载比《黄帝内经》早了1200多年,是研究上古医史文献和中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读者对象为中医科研人员、中医文化爱好者以及相关有识之士。
脉义简摩
¥17.00
脉学专著。《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致以,撰于1892年,共八卷。卷一至卷三分别论述切脉部位、方法及脉象特征;卷四至卷五论各脉象主病;卷六为名论汇编;卷七为妇科各种脉证;卷八为儿科诊略。此次,选用1936年至德周学熙印刻版本为底本,以1984年江苏广陵古籍印刻社发型版本为参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