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锡纯医著大成
¥214.50
张锡纯 (1860~1933), 字寿甫, 河北盐山人, 近代名医。 其医术精湛, 名噪全国。 其人论医述理, 尊经而有创见; 医疾疗苦, 参西而不违中, 一代医学之新风, 树一代大医之典范。 其书自1909年撰成以来, 广为传抄, 屡次再版, 被尊为 “至贵至宝之救命书冶 “医书中首要可法之书冶 “医家之书”。 本次整理以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为主, 包括 《处方讲义》 《药物讲义》 《医论讲义》 《医案讲义》 《伤寒讲义》, 并附《医话拾零》 《三三医报评》, 是张氏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完整体现。

巢元方医学全书
¥65.00
《诸病源候论》成书于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全书共五十卷,六十七门,记载内外妇儿五官诸科病症一千七百三十九候,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与证候。部分证候并附有养生、导引等防治方法。该书条目清楚,内容丰富,是中国历*早,内容*系统、*全面的病因、病理、证候学专着,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史料价值和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宋代以来,本书一直与《素问》《难经》等并列,称为“七经”,作为医生考试的主课。历代均将此书视为中医经典,直用其指导医疗和医学研究。在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国家也极受重视。


从软组织外科学到筋学:探求中西医结合新路
¥22.50
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患,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因其疗效不确切,诊断缺乏客观指标,很多学者不愿涉足。但从我国诊治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的历程中可以看出,不论西医还是中医,寻求中西医结合之路是一条捷径,它突显出中国的新医学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的独有优势。我们愿能在这条道路继续探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往前再走一步。 中医经筋学说与西医筋膜理论虽来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是它们异曲同工,都强调整体观、平衡观,研究的是共同的组织结构。用筋膜理论去诠释经筋学说,是古今的汇合,是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去挖掘中医的宝藏,同时把中医治疗的特色(解结法)融到现代医学的治疗中,并寓于新意,使中西医互补,相得益彰。 科学的发展离不理论的创新,只有创新的理论才能指导临床实践不断步,在中医经筋学说与西医筋膜理论结合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筋学概念,并创立了筋张力学说。之所以有此之意,不是为标新立异,而是希望通过建立新的理论,走他人没走过的路。虽然我们的工作有诸多不足,但我们还是愿做这项有意义的尝试。将拙作献给诸位读者,请斧正,并希望有机会与大家共同讨论,愿共为创建中西医结合新路不断努力,以发展中国的新医学科学派,为人类健康谋福利!


哈萨克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国民族医药学标准
¥39.00
由哈萨克医分会组织专家负责编制的包括萨合塔勒格(药水浴)技术、巴普塔勒格(熏蒸浴)技术、库木布拉吾(沙疗)技术等10项技术操作规范

针灸特色疗法
¥70.50
随着人们预防疾病意识的提高,中医针灸特色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针灸特色技术以其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等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当今的临床针灸医生或健康养生人群也在用各种各样的针灸特色方法如特殊部位、特殊针具疗法等展各类预防保健活动,并且得到了很好的疗效。 本书在中医针灸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作者及其团队30余年在针灸及多种外治疗法间的综合运用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对临床应用广泛的针灸特色疗法的理论基础、操作规范、临床应用等方面行编著,特色在于:1. 针灸技术操作都已经颁布了国家标准,本专著参照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对名词术语、操作方法和步骤、注意事项及禁忌的描述,使针灸操作技术规范化;2. 注重特色技术的临床应用,并且在多个临床实践指南的指导下,注重运用循证证据,突出针灸特色技术的优势病种。3.引临床案例,使读者更能掌握该中特色疗法的具体使用方法。 在当今社会健康养生的潮流中,本专著将有助于中医针灸等外治理论方法的宣传传播,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黄培新临证经验集
¥39.00
本书总结黄培新教授对众多内科疾病的认识和观。对于中医脑病的论治重视风 痰的致病作用;对于脑病,尤其是对中风病的治疗,要特别重视痰浊和瘀血的共同致 病因素,提出“痰瘀同源、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的观;对于临床上的“风病”治 疗运用“治风先治血”的观,重视治血、活血、养血;对于不寐的论治提出从阴阳 大纲分型论治,并结合性别、年龄等因素分别辨治;对于帕金森病临床上出现的伴随 症状重视健脾益气,补中升阳;对于痛症则按照其病位、病性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 治;除此以外还有对其他一众内科疾病治疗、遣方、用药搭配有所心得。整理了黄培 新教授多个临证典型病案,以一个个具体的病案案例,展现其临证的辨证思维和用药 特,分析黄培新教授的临证诊疗思路和经验。收集了众弟子的感言,体现黄培新教 授在治学、为人、临床等方面的风采,传播培养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医学价值观念。 全书内容丰富,贴近临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医临床与教学人员参考。

医院6S管理操作实务
¥77.00
6s管理“三定”(定、定量、定容)和“三要素”(场所、方法、标识)对需要的物品分类放置,明确数量,有效标识,容易取用与归位。提高科室工作效率,规范化管理的工作习惯,提高执行力 变化看得见摸得着,为病患提供洁净、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建立科学的监督约束,提高员工工作情绪,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医护人员标准 建立医院质量改善文化及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剔除个人本身存在的马虎随意更不良习惯,提升个人素养 为医院等级评审下良好基础 医院实施6s管理培养了员工主人翁的意识,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塑造了员工团队意识,相互合作、互相互爱;创造了良好的合作氛围,轻松、愉快、和谐;磨练员工的意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中药寒热药性智能评价
¥25.50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的核心基础理论,也是中医辨证论治、处方遣药的依据。近年来,对于中药药性的研究以寒、热药性与物质基础的研究为突出。本书针对假说“寒热药性相似的中药具有相似的物质基础”展研究,以中药指纹图谱表征中药整体成分特性,量化中药成分的相似性为距离度量,建立中药寒热药性的评价模型;另一方面针对假说“中药化合物的结构决定了中药化合物的药性”展研究,通过化合物分子描述符表征中药化合物的结构,建立极限学习机分类模型以评价中药化合物寒热药性。一方面证明了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方法是阐释中药寒热药性科学内涵的关键,另一方面则验证了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是中药成分。本书内容特突出,学术前沿性、创新性较强,适合中药药性领域工作者研究参考,也可供相关中医药研发人员阅读。

杏林春暖绽河湟:青海省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写实
¥78.50
本书具有青海省中医药特色和浓厚底蕴,以青海省中医院重科室专业、中医护理技术及中医药名家故事为主的书籍,从而达到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精神,推广中医药知识的目的。 本书分以下几部分:(1)青海省中医院名科发展脉络。(2)中医药人物风采:主要介绍名医工作室(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创建及成果,青海省中医院、省级名医专家、学科带头人等。(3)中医特色护理:主要介绍医院中医护理文化及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4)中医药资源普查成果:介绍第四次全国中医药资源普查青海篇历程及成果等。

风湿三焦新论
¥62.50
侯丽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风湿病大家,她自幼学习中医,大学毕业后拜山西名老中医石广济老师,得石老三代御医传授秘诀,侯丽萍教授刻苦学习,带领团队用了30年的时间大量临床实践,认真回顾总结,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她所领导的太原侯丽萍风湿骨病中医医院(原太原市类风湿病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风湿病重专科。是硬皮病全国组长单位。是国家风湿病继续教育推广基地,曾有多项发明、商标专利。有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西省侯丽萍风湿三焦气化流派主要传承人。 历代风湿病发病理论大多停留在风、寒、湿、热方面,侯丽萍根据临床验证创性的把三焦气化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新三焦气化理论,并注虫毒象形表达,风湿病患者终关节变形,关节面如虫噬搬破坏。 风湿病涉及多系统、多脏腑,而三焦包含全脏腑,只有三焦才能解释风湿病的发病原理。


张怀亮临证经验选粹
¥39.00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首篇叙述了张怀亮教授医学成才之路及学术思想概括,临证精粹篇分别对张怀亮教授近年来逐渐成熟的关于新型三焦理论体系及其相应的辨证方法、从君相火理论诊治失眠的学术思想、系统诊治中风、眩晕的临床经验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对近期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行中医理论探讨,典型医案部分选取张怀亮教授临床诊治不寐、郁病、中风、眩晕、头痛五种临床常见病的医案,行翔实客观的记载,并附以按语,努力将张怀亮教授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体现在读者面前;跟师手记是张怀亮教授弟子在长期伺诊期间总结老师诊治内科杂病的学术经验。


静脉输液治疗工作制度与指引
¥46.50
本书编写宗旨是结合临床实践构建一套适合临床静脉治疗实践的相关护理准则和管理方法,进一步加强临床静脉治疗护理技术的规范化应用及管理。本书主要依据2016 美国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和《中华医学会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等参考资料,结合编委们多年临床实践总结的质量管理经验,同时汇聚行业专家论证修订建议,内容涵盖静脉治疗管理组织架构、人员职责、资质准入、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指引、疑难问题应对策略等八个章节,制订出系列专业指引和标准化操作流程,以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理质量,使输液治疗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为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者或护理管理者提供实用依据,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临床输液中的问题,尽可能减少静脉治疗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输液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升静脉治疗的实施效果,有效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安全隐患,既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又保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英文
¥28.00
以病证结合为主线,构建了中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体系,突出以中医理论思维指导实践;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试行第四版、试行第五版,按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提出全过程的中医诊治要与方药措施;对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型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等难治问题,依据一线临床资料,在中西医结合的前提下,提出中医药介思路与方法。全书从历代中医对瘟疫的主要认识到本次发病特的分析,从中医病证结合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发挥,理论联系实际,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病情演变过程中病证结合的思维方法和应用方药,既要认识到此病在临床的复杂多变性,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


巧识本草速记中药
¥40.00
本书图文并茂,言简意赅,介绍中药的来源、性状、功效,自拍中药饮片图,方便大众快速识别中药。同时,本书对每味药功效的歌诀加以解释,可以让读者用巧妙的方法记住功效。


炁脉抉微
¥46.50
《炁脉抉微》分为六个章节,分别简述了炁,炁脉,炁脉与经络穴位,炁脉的组成及功能,“外挂丹田”式炁脉调理的判断原则,调理方法,调理阶段,调理效应表现等方面内容,其论述多简约浅明,直见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十年磨一剑”的不懈心力。

实用中医急诊学
¥318.50
将中医急诊医学行系统梳理,理清其发展脉络,总结其卓有成效的治病方法,理清其固有的治疗思路,将零散的经验纳到中医急诊理论体系中,这就是《实用中医急诊学》编写的思路。 《实用中医急诊学》是一本真正反映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汇集古今中医急诊临证经验,既有系统理论,又含具体治病方法的实用的中医急诊学学术著作,理论系统、内涵丰富、临床实用为本书的特。


伤寒六病讲稿.第三册
¥54.50
本书除补充《经方直解》前两版书外,加作者近年心得,尤其是在用现代医学定论来解说古人观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本书的重是在研读《伤寒论》上行了一些突破,以六十二讲的形式,用现代人的视角,明确定义了一些基本概念,并从整体上对《伤寒论》六经病证特,方药相关条文,行梳理归类,且详加解说,于伤寒学术体系,可谓锦上添花之作。

中医外科四畔疗法
¥70.50
中医外科学历史悠久,围绕肉眼可见的局部病灶形成了区别于西医学独特的局部辨证论治诊疗体系,针对局部病灶的外治疗法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刘明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的聚焦于病灶周围组织辨证论治的中医外科四畔理论,经过十余年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形成较大的影响,曾在美国召的世界中医药大会和国内学术会议做专题报告多次,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被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选题,近年来刘明教授多次被邀请赴北京、河北、上海等地做专题演讲,取得很好的学术反响。 此书稿为原创著作,它的出版将一步将该理论成果系统阐述,可丰富中医外科学理论,一步挖掘发挥中医外科学特色,对于外科疾病及其他疑难疾病提供新的理论,纠正目前临床忽视病灶周围的辨治的倾向。


仲景经方临床实践录.呼吸病篇
¥46.50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部中医临床医学专著,素有众方之祖的称誉。其方配伍严谨,用法精当,疗效确切。不仅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对中医临床各科诊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若能正确掌握伤寒论经方的临床运用,则如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所言“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也”。《伤寒杂症论》的条文论述包括了呼吸、消化、循环、神经、泌尿等多系统的重要证候和体征,是为“书虽论伤寒,而百病皆在其中。” 本书将收集编著者临床多年使用仲景经方治疗呼吸病的诸多真实案例,并对病案行分析,阐述经方的临床应用与心得,计划精选经方医案60篇,并对的仲景医学诸多学术问题以医论与医话的形式行阐述,同时收集编者多年来对经方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论文资料,该书将对读者经方临床应用与发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梅全喜论中药全集.地产药材分册
¥132.00
本书是梅全喜教授从药40年来对地产药材研究的系统总结,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二部分,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他在地产药材研究上的认识、体会、做法,各论部分介绍了他围绕50余种地产中药展了综述、鉴别、化学成分、药理及毒理作用等各方面的研究,其中很多的地产药材研究如对三角草、广东土牛膝、蛇泡簕、沉香等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一个中药工作者如何展对所关注的地产药材的系统全面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国内以这种形式出版的中药专著还很少见,相信该书的出版一定会受到欢迎,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定是显著的。


中医基础理论俄译实践研究
¥47.50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全面发展, “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深实践,中俄两国在中医药教学、医疗、科研等领域内的合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在中医药对俄教学和中俄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合作中,急需规范标准的俄文版教材和参考资料。 中医学基础的主要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一直以来,《黄帝内经》被看作是中医学之宗,是中医外译四十年来研究的热。《黄帝内经》被海内外中医译者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英语译本就有16个之多。中医英译,中医德译都取得了一定成果,而中医俄译发展较为缓慢,缺少权威的国际标准,俄文版中医药著作凤毛麟角且译文不精,远远不能满足中医药对俄传播的需要。中医俄语翻译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可以完全借鉴的参考文献。笔者希望借助本书,找到适用于中医俄语翻译的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本书的编写是中医对俄教学的基础建设工作,也是对俄临床医疗和对俄教学的实践需要。本书适合医学院校俄语生、中医药对外医疗和对外交流的人员、外语学院俄语专业学生学习借鉴,同时也为外语专业教师提供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