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从依赖走向独立:1961-1979年的美韩同盟关系
从依赖走向独立:1961-1979年的美韩同盟关系
冯东兴
¥36.00
本书以1961-1979年为研究时间节点,运用大量史料,并置于冷战背景下,深入分析了这一时期风云变幻下的美韩同盟关系。本书以韩国国内政治发展为时间轴,并辅以美国更替的不同执政阶段进行历史分期,相对于相关领域的众多研究,本书在时间节点和角度的处理上有其创新之处,对于厘清美韩关系发展的历史,及判别美韩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历史性、学理性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全九卷)
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全九卷)
(日)森谷公俊等
¥399.99
《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全九卷)》《兴亡的世界史》日文版共21卷,中文版首辑推出9卷。这套聚焦于兴亡的世界史,由日本一流的历史学者撰写,在“世界”和“历史”两个方面刷新着我们的认知。这里有教科书中不会记载的世界和时代,也能看到非历史学家眼中的历史,正是由于这样的安排,让这套书成为一部“动态的世界史”。在首辑推出的九本中,杉山正明的蒙古史讲述世界从蒙古时代开始真正全球化,林佳世子的奥斯曼帝国史则分析多民族共存的伊斯兰世界如何实现长期安定,石泽良昭笔下的东南亚仿佛一个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森安孝夫眼中的安史之乱也成为整个欧亚大陆的转折点,等等。这些不同的历史视野,融入一个共同的文明系谱,成为人类能够安心共享的知识体系。
每满80减40 虚构的以色列地:从圣地到祖国
虚构的以色列地:从圣地到祖国
(以)施罗默·桑德
¥9.99
何为“以色列地”?它既不是当代作为民族国家的以色列国,也不是历史上新月沃地出现的犹太王国。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犹太复国主义不断累加、增添的历史概念,它的边界不断浮动,为当代以色列国扩张领土提供了历史合法性。 《虚构的犹太民族》出版之后,施罗默·桑德并未想到,在21世纪初还有如此多批评家引述历史权利的说辞,为犹太复国主义的殖民活动辩护。本书即是对这些质疑的回复。作为一个应由犹太人民统治的、变动着的领土空间,“以色列地”是如何被虚构出来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桑德从历史证据手,详述自《旧约》时期的犹太民族流亡神话到现代以色列国的建立和扩张,解构了犹太人对以色列地的“历史权利”概念以及相关的民族主义叙事。桑德认为,犹太民族所谓的法律—历史逻辑的*目的,就是构建领土攫取的道德正当性。 我没意识到,我的国家成立伊始就没有边界,有的只是永远提供着扩张可能的流动模块……揭这块土地神秘面纱的不是上帝之死,而是上帝的民族化,它把土地变成了新犹太民族能随心所欲地践踏和建设的一片土壤。 ——施罗默·桑德
每满80减40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彼得·格林
¥70.80
本书是众多亚历山大传记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作者彼得·格林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亚历山大学术史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代考古学的成果,一方面对传统史料做出了别具一格的选用和甄别,栩栩如生地描述了亚历山大的一生。在书中,他拨了围绕在亚历山大身上的诸多迷雾,让读者得以窥视这位世界征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成功刻画了一位集军事天才、独裁者和伟大领袖于一身的人物。彼得·格林曾在雅典教学多年,十分熟悉希腊的地理状况,多年翻译古希腊诗歌的经验让他具备了出色的文学素养,因此,前希腊化时代地中海世界的风貌在他的笔下生动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获得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一周特价9.1-9.12 奋进号:改变世界的伟大航行(《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ZUI佳历史书、《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高度赞誉!达尔文盛赞“奋进”号为人类文明拓展了半个地球 )
奋进号:改变世界的伟大航行(《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ZUI佳历史书、《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高度赞誉!达尔文盛赞“奋进”号为人类文明拓展了半个地球 )
[英] 彼得·摩尔
促销价:¥8.99|¥119.00
 从见证英国民主运动,到探索南太平洋,再到参与美国独立战争,彼得·摩尔通过讲述“奋”号于1764至1778年间三个阶段的航行历程,展现了英国自七年战争以来的政治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在南太平洋行的科考探索,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前夕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政治博弈和斗争。     “奋”号既是启蒙精神的继承者,也是18世纪后半叶世界历史程的参与者。她见证了乔治王朝时期的威尔克斯事件,参与了英国皇家学会在南太平洋的金星凌日观测,并在詹姆斯·库克船长的指挥下,发现了澳大利亚东海岸;*终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被拆解并沉没在纽波特港中。     达尔文盛赞“奋”号为人类文明拓展了半个地球。彼得·摩尔在大量研究资料基础上,以其充满魅力的文笔,为人们讲述这段为达尔文赞誉的伟大航行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每满80减40 历史如何走向未来
历史如何走向未来
李彬
¥54.99
本书从“人的行为”出发,将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全体成员划分为三大社会集团:政权(集团)、资本(集团)与民众(集团)。据此,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一步一步由历史走向未来的过程就可以描述为这三大社会集团不断演变及互动的过程。 基于这一新颖思路,本书重新梳理了东西方数千年的历史程,揭示了东西方社会治理体系演的不同逻辑。自中世纪以来,以资本为中心始终是西方社会治理体系演的基本逻辑,直到今天的资本主义。而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则大致秉承着以民众为中心的逻辑演,直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于今天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简洁而不失严谨地论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此消彼长”;如此一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就是不言自明的了。至于中美大国博弈,则被概括为“‘世界工厂’与‘世界钱庄’的互动”;寥寥数语,意境悠远。
每满80减40 历史中的女性力量
历史中的女性力量
吴书香
¥9.99
强调历史中的女性力量,讲述古代女性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贡献。让你认识到女性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每满80减40 罗马兴志(两册全)
罗马兴志(两册全)
[古希腊]珀律比俄斯
¥139.00
《罗马兴志》共40卷,从纪事时间来看,整部史书横跨120年,起自公元前264年,终于公元前144年。用珀律比俄斯的纪事历法来说,就是起自第129个奥林匹亚年,终于第158个奥林匹亚年。这120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公元前264至前221年;公元前220至前168年;公元前168至前144年。 从内容来看,整部史书叙述罗马从首次跨海征服,到最后攫取整个地中海霸权的兴起史,以及众邦国、王国的衰落史。
每满80减40 埃及通史1:从史前埃及到第十六王朝
埃及通史1:从史前埃及到第十六王朝
[英]威廉·马修·弗林德斯·皮特里
¥48.00
本书依托埃及考古的发掘成果,引用曼涅托、约瑟夫斯等古代史学家的文献,参考马里耶特、马伯乐和列普修斯等近代埃及学巨擘的研究成果,讲述了史前埃及第一王朝到喜克索斯王朝(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的历史,梳理了古埃及历代法老排序的主线,初步解决了古埃及早期政权的跨度问题。本书还配有包括圣甲虫、祭坛、雕像、壁画、棺木、金字塔和方尖碑在内的155幅插图。
每满80减40 全球化在东亚的开端(“经典与解释”第57辑)
全球化在东亚的开端(“经典与解释”第57辑)
娄林
¥29.50
近代以来,几乎所有亚非国家都曾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只有地处东亚的日本不仅保持了主权独立,免于殖民的命运,甚至脱亚欧,试图更改自己的文明根基——日本的这一段历史,可作为我们理解现代全球化历史的某种标本。 日本近代化的实现过程如冰上滑过一般“顺畅”,究其根源,以军事商业为特征的织丰政权(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统治)乃转折,其一系列政策为日本的近代化铺平了道路。
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伊恩·布鲁玛
¥25.99
德国有心结,一提到犹太人,德国人的肾上腺素水平就会猛增。 君特·格拉斯说,“有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痛回忆,德国就应该永远分裂。” 倘若说人类*黑暗的篇章是可以“应对”的话,那么德国人总体而言可谓应对自如。战后德国人曾经“无力哀悼”,然而如今,对国家罪行的内疚转化成一种美德,对比某些国家的死不悔改,甚至成为一种优越感的标志。 日本缺心眼,正如麦克阿瑟所说,日本人在政治上就是个十二岁小孩。 原文部省大臣藤尾正行曾这么说:“日本近代史上没有令人羞愧的篇章。” 有了广岛和长崎原爆造成的冲击,日本人在谈论战争罪时,感到有资格反戈一击,指责“你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保守派首相依然年复一年地参拜供奉有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而形形色色的委员会把教科书里有碍爱国自豪的史实一概阉割干净。 二战结束七十年来,当正义的一方欢呼胜利,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危险的民族”,又是如何面对自己不光彩的过去?表面看来,德国人对大屠杀的彻底反省,日本对侵略责任的抵死不认,世人有目共睹;然而在历史的阴影下,关于奥斯维辛、广岛、南京这几个炼狱之所,关于历史的胜者审判和历史的纪念泛滥,以及为了实现“正常化”的努力和手段,两个看似迥异的国度,实则都充满了难以分辨是非的灰色地带。走访历史的暧昧角落、捕捉冠冕堂皇话语之下的潜台词,同时作者也不忘一再追问:究竟该由来偿还,这罪孽的报应?
每满80减40 《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
《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
倪玉珍
¥29.33
  本书是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的经典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导读本,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导论、原著选摘、深度解析和大事年表。“导论”部分旨在说明托克维尔写作此书的时代背景、他本人的问题意识、此书的核心问题、以及此书对于中国读者的现实意义。“原著选摘”部分围绕四个主题(相对剥夺感与革命、旧制度为什么被革了命、革命与传统、破坏与重建),精选《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文本,以帮助读者抓住本书精要之处。“深度解析”部分继续围绕这四个主题,精选国内外学者研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成果,并配以编者的简短评述,以帮助读者进一步深化对原著的理解。后一个部分“大事年表”则旨在为不熟悉法国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个和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相关的基本历史图景。
上帝之鞭
上帝之鞭
刘衍钢
¥18.40
本书解密公元4—5世纪之间,由于亚欧大草原民族大迁徙带来的匈人横扫罗马世界之谜。来自东方的强大游牧民族粉碎了欧洲草原上的抵抗势力,首先将欧洲诸游牧族群,继而将哥特人等日耳曼族群,裹挟入西进的民族洪流之中,罗马帝国与整个欧洲文明世界在长达两个世纪中承受这场民族大迁徙的灾难性后果。但随着匈人首领阿提拉的去世,匈人逐步瓦解,暴风雨般的迁徙运动也消散了,但其对历史、文化、社会、族群的广泛影响在后世仍强烈体现出来。
每满80减40 光荣与梦想2
光荣与梦想2
(美)威廉·曼彻斯特
¥30.99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   自1974年问世以来,《光荣与梦想》一直为无数人念念不忘。这部伟大的作品巧妙地浓缩了美国从1932-1972年的40年丰富历史。著名通俗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以数任美国总统的执政与竞选为明线,从让胡佛颜面尽失的“胡佛村”“胡佛车”等、罗斯福史无前例的四次当选,一路说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直至让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同时不动声色地细致描画美国1932-1972年的4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制度、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空间竞赛到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曼彻斯特将美国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时尚、音乐、娱乐,甚至生活热点、妇女的服装潮流、口头语的变化、性观念的更迭全景式重现。曼彻斯特更将美国社会放在全球背景下描述,如此强烈的对比,勾起读者的强烈兴趣。   而为读者推崇的是,曼彻斯特对新闻写作手法的大师级运用。他将宏大的历史大部头变成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连续剧。他在大事时采用宏观视角,又在细节处多线并进,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让读者穿梭于不同历史事件。在他的笔下,40年的点点滴滴尽现眼前,全书无处不在的历史厚重感和磅礴气势,与曼彻斯特恰到好处的幽默感相结合,让那一段久远的历史变得立体而鲜明。   正是因为这一切,《光荣与梦想》才被誉为经典,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更是无数人的精神导师,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思想盛宴。 ?
每满80减40 光荣与梦想3
光荣与梦想3
(美)威廉·曼彻斯特
¥29.99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   自1974年问世以来,《光荣与梦想》一直为无数人念念不忘。这部伟大的作品巧妙地浓缩了美国从1932-1972年的40年丰富历史。著名通俗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以数任美国总统的执政与竞选为明线,从让胡佛颜面尽失的“胡佛村”“胡佛车”等、罗斯福史无前例的四次当选,一路说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直至让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同时不动声色地细致描画美国1932-1972年的4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制度、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空间竞赛到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曼彻斯特将美国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时尚、音乐、娱乐,甚至生活热点、妇女的服装潮流、口头语的变化、性观念的更迭全景式重现。曼彻斯特更将美国社会放在全球背景下描述,如此强烈的对比,勾起读者的强烈兴趣。   而为读者推崇的是,曼彻斯特对新闻写作手法的大师级运用。他将宏大的历史大部头变成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连续剧。他在大事时采用宏观视角,又在细节处多线并进,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让读者穿梭于不同历史事件。在他的笔下,40年的点点滴滴尽现眼前,全书无处不在的历史厚重感和磅礴气势,与曼彻斯特恰到好处的幽默感相结合,让那一段久远的历史变得立体而鲜明。   正是因为这一切,《光荣与梦想》才被誉为经典,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更是无数人的精神导师,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思想盛宴。
每满80减40 光荣与梦想4
光荣与梦想4
(美)威廉·曼彻斯特
¥41.86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 ?自1974年问世以来,《光荣与梦想》一直为无数人念念不忘。这部伟大的作品巧妙地浓缩了美国从1932-1972年的40年丰富历史。著名通俗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以数任美国总统的执政与竞选为明线,从让胡佛颜面尽失的“胡佛村”“胡佛车”等、罗斯福史无前例的四次当选,一路说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直至让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同时不动声色地细致描画美国1932-1972年的4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制度、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空间竞赛到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曼彻斯特将美国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时尚、音乐、娱乐,甚至生活热点、妇女的服装潮流、口头语的变化、性观念的更迭全景式重现。曼彻斯特更将美国社会放在全球背景下描述,如此强烈的对比,勾起读者的强烈兴趣。 而为读者推崇的是,曼彻斯特对新闻写作手法的大师级运用。他将宏大的历史大部头变成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连续剧。他在大事时采用宏观视角,又在细节处多线并进,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让读者穿梭于不同历史事件。在他的笔下,40年的点点滴滴尽现眼前,全书无处不在的历史厚重感和磅礴气势,与曼彻斯特恰到好处的幽默感相结合,让那一段久远的历史变得立体而鲜明。 正是因为这一切,《光荣与梦想》才被誉为经典,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更是无数人的精神导师,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思想盛宴。
每满80减40 陈旧的制度和大革命
陈旧的制度和大革命
读书堂
¥2.90
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它的评论歧异没有任何事情比法国大革命史更能提醒哲学家、政治家们要谦虚谨慎;因为从来没有比它更伟大、更源远流长、更酝酿成熟但更无法预料的历史事件了。就连伟大的弗里德里希这样的天才,也没能预感到这场革命。他尽管接触到了,却视而不见。不仅如此,他预先就是依照大革命精神行事的;他是大革命的先行者,并且可以说他已经成为大革命的代理人;但在大革命迫近时,他并没有辩认出来;而当革命终于爆发时,它同历史上众多的革命迥然不同,具有独特的新面貌,因而初未被人们察觉。
每满80减40 梦游者
梦游者
[英]克拉克
¥23.40
  1914年6月28日早晨,当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索菲·霍泰克抵达萨拉热窝火车站时,欧洲还是一派和平的景象。然而,37天之后,这里却燃起了战火。由此引发的战争让1 000多万生灵化为枯骨,三大帝国被摧毁,世界历史由此被永远地改变了。   但时至今日,仍没有人能说清“一战”是如何开始的。“一战”导火索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萨拉热窝事件会引起世界大战?巴尔干地区是如何成为如此重量级事件的中心的?欧洲国家是如何迅速分裂成相互敌对的联盟的?这些国家是如何制定并实施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是某个人或某个国家的错误决策引发“一战”?为了避免战争,欧洲各国做出了哪些努力?为什么每个国家都宣称他们是被逼无奈,被卷入了战争?为何危机会在短短数周内升级为世界大战?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从卷帙浩繁的历史资料中,一点一滴地追本溯源,再现了在维也纳、柏林、圣彼得堡、巴黎、伦敦以及贝尔格莱德这些决策中心地所发生的事情。但他匠心独运,只是将发生在“一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之前的结盟状况及一系列危机作为背景,重点放在了因为冒险而犯下错误、导致“一战”爆发的那些人身上。克拉克聚焦“一战”爆发前的10年里的欧洲外交界的每一位重量级人物,包括德皇、沙皇、奥匈帝国皇帝等,鞭辟入里地分析他们的人物性格、其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对外部地缘政治的认知及其动机。   他终得出结论,“一战”是欧洲各国合力上演的一场悲剧,而非一桩罪行。不能将这场灾难归咎于某个特定国家。所有的参与者,无论是领导人、外交官、将军都在“一战”一触即发之前,莽撞自负、懦弱多变,他们不是狂徒,也不是谋杀犯,而是一群懵懵懂懂、不知未来去向的“梦游者”。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同时还通过深入研究1914年以前几十年的历史,揭示了纠缠欧洲已久的痼疾:每个国家都注意到了灾难性的后果,但它们各自有着特殊且矛盾的、属于各自的利益关注点;每条政策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也很难被预估;各国甚至还尝试利用普遍性危机,争取自己的利益。克拉克提醒我们,在21世纪,世界渐趋多极,国际关系日益错综复杂,与“一战”前的欧洲颇为相似,那段历史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反思如今的欧债危机,乃至全球经济危机。
每满80减40 法国农村史精读
法国农村史精读
读书堂
¥2.90
当我们称作中世纪开始的时期,可以视为法兰西的民挨和国家缓慢地开始形成的时期,那时,农业在我国国土上已经存在3千年之久。考古资料清楚地证明,现今法国大量的乡村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由那时的耕作者建立,他们的田地在还没有金属镰刀割穗前一直使用硬质的石器工具来收割。这种史前的乡村虽然不是我这里所要叙述的主题,但对我的研究却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要从各种特征上去说明在我国土地上实行过的诸类基本农业制度之所以常常发生困难,就是因为它们的根源过于久远,产生它们的社会的深刻结构对我们已几乎完全消失……
每满80减40 佛罗伦萨史
佛罗伦萨史
读书堂
¥2.90
基雅维里的《佛罗伦萨史》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历史学的巨著。作者摈弃了过去排列史实的编年史写法,用生动具体的文笔记叙了意大利佛罗伦萨从建立城邦直至1492年止的历史;他一反过去教士修史充满宗教迷信的做法,而用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书中提供了一些生动的史料,例如:梳毛工人起义经过、美第奇家族的商业经营和统治的部分情况,以及对热那亚的圣焦尔焦银行的描述等。但更主要的是,作者运用人文主义的观点,写了人的历史,揭露了教皇及其他统治者的贪婪、狡诈、穷兵黩武等。
每满80减40 君主权威
君主权威
郭方
¥5.00
  英国的历史饱满而丰富,内战爆发、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在英伦三岛上演,改变着自身的同时也对重塑世界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政治革命的底色上,戏剧家莎土比亚、诗人弥尔顿、思想家洛克、科学家牛顿为英国增添了多彩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