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日本史
¥33.00
这是一本不用记忆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能看懂的日本史。书中将日本史用8种方式,即通史、农耕史、神话史、土地史、人类史、未来史、战争史与史学史重新行梳理,完美地讲述了日本史从3万年前到未来21世纪末的历史。简单读来,轻松理解,想从哪一章读起都可以,不用死背、自然强记,生活中你能自然而然的引述历史,能使你发表的观让人十足信服。


世界简史(少年简读版)*册
¥17.00
这是一套有趣的世界历史百科全书。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逐一讲述。通过人物、事件、案例展现了世界历史程变迁,编织出清晰的世界历史脉络。宛如一部浓缩版的纪录片。


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法国大革命与波旁王朝的覆灭
¥39.99
本书是非虚构写作专家约翰·S.C.阿伯特的重要作品。以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为主线,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兴起及波旁王朝覆亡的历史。本书依托大量原始史料,剖析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密切跟踪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与法国大革命、波旁王朝覆亡的历史背景与现实逻辑,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日本经济转型与治理变革论
¥27.33
在战后七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日本政府和企业一直在探寻新的经济增长和企业创新之路。战后七十多年的制度演中,经济转型和治理变革始终是一个不变的政策课题。日本政府通过不断放松经济规制,推国有企业民营化和公共事业的治理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步,其中既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同时也不乏失败的教训。


穿越窄门:埃利斯岛上的移民故事
¥75.90
“埃利斯岛是这个生机勃勃的新共和国的伟大前哨,它守卫着美国敞的大门。源源不断的移民大军的脚步曾经在这里回响。” 当他们穿越这道关卡,迎他们的真的是自由与梦想吗? 一个国家又该如何对待大门外的陌生人? 位于纽约东河与哈德逊河交界处的埃利斯岛,在19与20世纪之交是美国主要的移民检查站,有1200万移民曾在那里受检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又有几万名敌侨与政治犯被关押于此。它如同一把精密的筛子,以各种标准筛选移民,将不受欢迎者驱逐出境。直到20世纪末,一度被废弃和遗忘的埃利斯岛以移民博物馆和国家纪念碑重获新生…… 卡纳托抓住了美国移民史上这一空前的时间和地,收集大量官方史料、地方档案、民间记述和大众流行文化,讲述了从移民、检查官、翻译、医生,到政治家、社会改革者乃至历届总统的故事,对小岛历史行了全景式史诗般的展现。透过这一过程,我们看到了美国的现代化程,包括主权法的演变、经济模式的变化,以及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是如何形成的,等等。


日本的现代神话:明治晚期的意识形态
¥29.33
意识形态在日本近代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精英努力通过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现代历史学家从意识形态出发研究日本。本书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细致的分析考察日本明治晚期的意识形态,并认为,制定和传达新的国家价值观的过程与通常所设想的不一致。通过让读者沉浸在明治时代后期的谈话和思想中,格鲁克教授重现了当时日本人所经历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多样性,终对日本的政治和民族观念有了新的解释。


文明兴衰与犹太民族: 文明互鉴的视角
¥70.80
本书堪称一项“思想实验”。作者通过考察23位古今中外历史学家关于国家和文明兴衰的研究,提炼出12个足以影响文明兴衰的驱动力,并以此为切,回顾和反思了三千年的犹太历史。本书破学科边界,广泛涉及经济学、遗传学、人口学、宗教学、环境政策等方面,通过犹太历史与文明兴衰理论的互鉴,展望犹太民族的未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作者认为文明兴衰必须放全球背景中考察。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未来全球政治和文化的重新调整中拥有长期的竞争优势?本书可为我们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2
¥36.00
本书续前作《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只选取事件大纲,向 16 岁的女儿讲述错综复杂又充满争议的日本近现代史。作者从比“国”更早的18 世纪末的宽政教育改革说起,透过近现代史上纷繁的政治事件,关注各个阶层的思想状况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趋势,围绕尊王攘夷、忠义思想、教育改革、武士道精神、常民心态、国家神道等主题,以思想史家的敏锐,展对日本近现代史的观察与思考。尤为难得的是,作者正视了 18—20 世纪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通过史实的呈现,敢于向青年一代承认并引导他们反思“大日本帝国”加诸亚洲各国的侵略伤害。希望读者能够以更理性、更坦诚、更深刻的眼光回顾历史,走向未来。

何故为敌:1941年一个巴尔干小镇的族群冲突、身份认同与历史记忆【译丛063】
¥65.90
1941年夏,巴尔干地区一座小镇爆发了一系列集体暴力事件,尤其是在48小时里,有男女老幼近2000人被昔日邻居屠杀,杀戮达到高潮。 作者走访亲历者,结合一手材料,详细讲述了这场发生于克罗地亚独立国政权下的悲剧故事,并把这段地方历史与全球暴力事件的起因、机制与影响联系了起来。他试图回答:是什么导致了族群间暴力?邻里之间的暴力如何影响他们的身份和关系?是族群冲突引发了暴力,还是暴力生成了相互敌视的族群?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场篇(套装4册)
¥39.99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场篇(套装4册)》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等,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大英帝国三部曲 (套装共3册)
¥198.00
《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追溯了从维多利亚登基到1897年大英帝国扩张侵略的历史,记叙了喀布尔大溃退、印度兵变、祖鲁战争、阿散蒂战争、与布尔人的冲突等战事,也记叙了废除奴隶贸易、澳大利亚土著的消亡、探索尼罗河、爱尔兰大饥荒、万国博览会、爱尔兰自治运动等大事件,展现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社会变化、技术发展,以及殖民者视野中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不同地区的社会风貌。 《大英帝国三部曲II:帝国盛世》:展现了1897年前后大英帝国盛期的自满和强大、辉煌和败坏。大英帝国占据了全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领地,新帝国主义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皇家海军和英国陆军耀武扬威,各地的英国移民,有人带去了赛马、狩猎等运动,有人嗜酒,有人在俱乐部过着孤高排外的社交生活,有人规划殖民地城市,建设大型工程,到荒野探矿。大英帝国向世界各地输出了英式的传统、技术、理想以及恶行。 《大英帝国三部曲III:永别了,军号》 记叙了20世纪大英帝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逐渐走向衰落,多个殖民地独立,帝国*终瓦解的过程。英国人在南非陷入布尔战争的泥潭,在达达尼尔海峡遭遇惨败,在阿拉伯地区勾心斗角,经过二战的溃败和收复,各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蓬勃发展,它们纷纷争取国家独立,大英帝国一步步丧失旧日荣光,退回到不列颠岛。


无隐:日本女性发展物语
¥45.00
《无隐——日本女性发展物语》一书讲述了从明治维新起,尤其是战后七十余年间,作为东方女性代表之一的日本女性,经历了从自缚精神枷锁到寻求灵魂自由、从恪守传统到张扬个性的跨越式的发展过程。无隐指没有隐瞒或掩饰,此处特指女性展示自己的真实意愿,不必隐藏放纵、自由的天性。 百余年来,日本女性自我解放的生命历程,体现在情感、婚姻、家庭、教育、职场、政治等方方面面。她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培养出同时拥有现代观念和传统美德的新女性。但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出,女性的意识虽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未曾脱离本身的民族性和局限性。漫长的封建时代所形成的陈规陋习,也不会因为妇女解放运动而在一朝一夕间消失。 本书以丰富、真实的事例为基础,运用通俗自然的笔调,讲述日本女性的发展历程。揭示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对女性意识的影响和相互作用。今天的日本女性是如何被塑造出来,日本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的演变过程,同属东方女性的日本女性是参照,值得我们借鉴和探寻。品读日本女性,发现女人不自知的美。


拉丁美洲社会思想手册
¥79.99
本书挑选当代拉美社科思想界十二位奠基性学者的代表性作品,从依附理论、解放哲学、霸权理论、后殖民理论,到女权主义运动史、大众文艺。以去殖民的立场、超越本土民族主义和跨学科的视野,梳理了拉美本土思想肌理。不仅为读者深描了拉美及其所处的国际体系、殖民结构、全球文化格局中的坐标,而且这些论著也是当代诸多批判理论的思想奠基,为我们在后殖民时代重新思考全球秩序提供重要参考。


英语民族史:不列颠的诞生
¥78.00
《英语民族史》是以英国历史为中心,从恺撒侵英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跨越了四个世纪,是温斯顿·丘吉尔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本书既概述了英国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也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诞生过程以及与英国的关系。本书作者温斯顿·丘吉尔,是世界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作家,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诗般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本卷《不列颠的诞生》讲述了英国国家形成的故事,从恺撒大帝和罗马帝国势力的到来、维京人和诺曼人的侵、《大宪章》的签署、“议会之母”英国议会的建立,到红白玫瑰战争。


奥斯曼-土耳其研究——百年土耳其
¥19.33
在全球秩序重新调整并日趋多极化的背景之下,土耳其迎来建国百年。土耳其是较早赢得独立的非西方国家,在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结构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当前,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要求新一代青年学者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更多自觉地以中国为方法、运用全球视野研究世界、回应中国关切。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办的《奥斯曼-土耳其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意在为奥斯曼-土耳其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造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鼓励和提倡基于原始资料行学术研究,探讨从奥斯曼帝国到土耳其共和国的历史变迁和延续,在比较历史研究的视野下,立足中国,体现中国学者的理论自觉与本位意识,推动以中文为载体的奥斯曼-土耳其研究的成长,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回顾土耳其共和国的百年历程,它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和转型?以此为背景,奥斯曼帝国又在哪些方面呈现出作为历史镜像的意义?如何在不断变动的地缘政治和世界格局中研究和认识土耳其?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关注,本专辑从宏观上讨论了百年土耳其的历史特征和世界史意义,更多关注到了土耳其共和国的现代化与民族主义,包括足球运动的百年发展之路、“征服伊斯坦布尔”纪念仪式的变迁、对于帝国的历史记忆和书写等重要问题,也站在百年节上回顾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涉及奥斯曼帝国历史发展的不同侧面,包括现代医学、边疆领土、身份认同以及生态环境,等等。

1848:欧洲革命之年
¥125.30
这是一段不应被忽视的历史。 尽管1848年欧洲革命历时短暂,以失败而告终,但在这意义非凡的一年,变革之力如星星之火,蔓延到整个欧洲大陆。直至今日,整个欧洲乃至所有现代国家的公共生活、政治思想中,仍可见其烙印。本书作者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将其评价为:“有史以来唯一一场真正的欧洲革命。” 本书以多维度视角,通过融合微观叙事与宏观分析,重构1848年欧洲革命的全景图,将这场席卷欧洲大陆的动荡置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与全球变革的复杂网络中。 本书首先从底层社会问题切,剖析革命前夕的深层社会危机:贫困、饥荒引发的阶级矛盾,旧秩序崩塌下的政治失能。第二章转向意识形态的论争,解析各思想派别在“秩序”与“自由”的拉锯中,重塑欧洲政治话语,为后续行动提供精神纲领。第三、四章还原革命爆发的过程,再现了民众如何以暴力与理想冲破旧制的枷锁。然而,胜利的狂欢转瞬即逝:第五章至第七章中,革命政权面临悖论和挑战,而与此同时,保守势力已悄然重织权力网络。最终,第八章书写反革命的全面反扑,君主专制卷土重来。但本书并未止步于革命的“失败”,第九章将视野投向全球,揭示1848年欧洲革命的余波如何在广阔的范围中持续回响。 本书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欧洲革命史,也是一部关于理想、权力、人性与历史偶然性的启示录。当我们重新、告别和反思这段历史,不仅是作为旁观者,观摩近代欧洲的剧变,也能从这场以塑造民主世界为己任的变革中,看到当代政治格局转变、更新的多种可能性。


中日交流两千年
¥36.00
作者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总结概述了中国与日本两国自汉代始的交流史。全书按时代和标志性事件或人物划分章节,全面展现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趋势和特,将中日两千年互动中的交流、融合、挑战、动荡浓缩于薄薄的书页之中。在叙述之余,作者还严谨地考证了几个学术上颇有争议的问题,包括邪马台国在哪里、倭五王是谁、国书事件真相等。

产业革命
¥38.40
《产业革命》是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A.比尔德论述产业革命的一本篇幅不大的作品。本书共分为“1760年的英格兰”“机械革命和它的经济影响”“旧秩序的瓦解”“反抗自由放任和始建立组织”“机械学和社会需要视角下的产业问题”五章,主要研究了1760年以后英国农业、制造业等领域发生的产业革命,分析了机械工具上的革命和经济效应,以及旧秩序的分裂和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还一步分析了产业革命背后深藏的反自由主义的思想,本书提倡从机械革命和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待当时所面临的各种产业和社会问题。


世界简史(少年简读版)第二册
¥17.00
这是一套有趣的世界历史百科全书。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逐一讲述。通过人物、事件、案例展现了世界历史程变迁,编织出清晰的世界历史脉络。宛如一部浓缩版的纪录片。


世界简史(少年简读版)第三册
¥17.00
这是一套有趣的世界历史百科全书。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逐一讲述。通过人物、事件、案例展现了世界历史程变迁,编织出清晰的世界历史脉络。宛如一部浓缩版的纪录片。


大英帝国三部曲II:帝国盛世
¥61.20
《大英帝国三部曲》以巨大的篇幅,记叙了从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到丘吉尔去世的英国历史,叙事笔法光辉生动,涉及不同大洲风貌、各色人物形象和多场战争,辅以作者的实地考察所见,再现了大英帝国从兴起逐渐走向衰落的漫长历程。 第二部《帝国盛世》展现了1897年前后大英帝国盛期的自满和强大、辉煌和败坏。大英帝国占据了全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领地,新帝国主义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皇家海军和英国陆军耀武扬威,各地的英国移民,有人带去了赛马、狩猎等运动,有人嗜酒,有人在俱乐部过着孤高排外的社交生活,有人规划殖民地城市,建设大型工程,到荒野探矿。大英帝国向世界各地输出了英式的传统、技术、理想以及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