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研究方法全能一本通
¥29.90
本书围绕调查研究的方法,从概念和意义、特征及原则、常见调研方法详析,以及调查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要领、注意事项、典型经验等六个方面,对调查研究的方法论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介绍,深阐释了为何展调查研究、何谓“调查研究方法”以及新时代如何改调查研究方法等问题。同时,本书选取了各领域、各时期的调查研究经典案例和调查研究经典文献,并对其行“解剖麻雀”式的深剖析,以便读者更为直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类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本书适合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决策者和管理者、高校及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调查研究一线的工作人员,以及对调查研究领域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你的成就来自不变
¥5.80
我们用所见、所感、所思来编制自己的认知世界 知人识心,不识真心,空有千金 人不对,事不成,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唯有变才能适应,唯有不变才能成就 想象是每个人*大的自由,也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但是人不能活在自己的想象中,世界上所有的糊涂人都是活在自己的想象中,而我们所追求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就是走出自己想象的围城,看清世界。

传承与变迁:当代中国家庭结构与家庭养老
¥35.40
在快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乎个人幸福、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本书回顾了现有关于中国家庭结构和家庭养老的研究,并使用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和统计方法对当代中国家庭的居住方式和代际关系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研究问题包括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过程、多代家庭在当代中国继续存在的原因、家庭居住安排中的性别差异和家庭网络、空巢对老年人的真实影响、女儿养老功能的提升、家庭养老基础的转变、双向代际支持及其对老年人主观福祉的影响、孝道变迁与代际关系的转变等。


生育的选择:生育的自由与边界
¥29.99
直面现代人日益复杂的生育需求,解答社会对于技术与伦理的困惑 受社会环境和心理压力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面临着生育的困境:不孕不育夫妇增多,父母想要生出更健康更优秀的孩子,女性担心卵子老化而选择冷冻卵子…… “想要孩子”的愿望出自人之天性,关系着人类的繁衍。在生育这件事上,受挫的人们把希望寄托于生殖技术。那么,生殖技术真的能实现他们的心愿,为他们带来幸福吗?还是说,这种技术将挑动人类非自然的欲望,产生新的苦恼和道德困境? 只有明白生育的自由与边界在哪里,才能更好地理解“生而为人”的尊严与价值。


褪色的金饭碗——国营事业职员收入变迁(1927—1949)
¥52.80
收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能比较集中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和运行方式。本书主要围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营金融邮电事业职员的收问题行系统研究,考察了金融事业和邮电事业职员的常薪和福利待遇收的特与利弊,探讨了当时所得税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比较了全面抗战前、全面抗战期间及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期,工资、物价与国营金融邮电事业人员的生活状况,研究了南京国民政府对国营事业的限薪措施和效果。在此基础上,书稿分析收问题中所体现的近代人事管理特和经济思想、收变动导致的城市社会分层流动等方面问题,并从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该时期国营事业人员所谓“金饭碗”褪色的原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政策应对研究
¥39.0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因此,需要深分析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事实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未必是负面的,关键在于防范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利用好“银发经济”带来的新的机遇。本书从提升老龄人口消费水平、促老龄人口再就业以及完善养老金制度三大支柱建设等角度提出应对策略。本书也就居家养老产业、社会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模式以及保险资金投养老产业等热话题展论述,为市场主体经营决策提供了启示。


北大区域国别研究.第6辑
¥22.66
本书由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组织编写,为国内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术步提供助力。本书意在提供一个跨学科的平台,让不同背景的学者在这个平台上演绎研究的成果;以基础研究为思想导向,面向世界重国家、重地区的人文、社会知识及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展基础性、前瞻性的跨学科研究。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北大优势的区域与国别研究范式,为我国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6辑分设“区域研究”“‘重新认识美国’笔谈”“国际视”“学者讲座”“访谈”“博士生论坛”“书评”等版块。钱乘旦、兰旻畅谈了对对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经验总结;王希、赵梅、梁茂信、达巍等阐述了2016年以来美国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与政治困境,并分析了当前应当如何重新认识美国;昝涛论述了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海洋事业;马小东分析了军用无人机对中东安全局势的影响;刘庆龙评估了沙特多年来对“2030愿景”的实施情况。本书所选学术研究文章资料扎实,逻辑清晰,科学客观,体现了相关领域国内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


历史的忧虑:现代性、 文化惯例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8.66
备受赞誉的历史学家哈鲁图尼恩研究了现代性的三个产物:“日常”“当下”和社会科学学科,如“区域研究”。“日常”是社会生活的共同空间,将习俗、规范和习惯所形成的文化惯例纳其中,是现代虚构作品与哲学的主题。哈鲁图尼恩通过对比日本和欧洲对日常生活的反思,探讨欧美以外地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应是相同的这一普遍观念的不合理之处。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欧洲和日本的现代性,哈鲁图尼恩试图重新理解东西方知识分子用来理解周遭变化世界的概念的知识谱系。他认为日本是现代性的扩展而不是例外,学术政治化使日本学者缺乏“本土文化”的自我反思。 哈鲁图尼恩呼吁人们注意现实世界和理论世界之间的界线,他的研究既邀请人们重新思考知识的界线,又鼓舞人心地肯定了破这种界线的可能性。


不服软的时代
¥24.50
本书是冰川思想库创立七年多以来精选文集。本书秉承“汇聚思想、分享锐见”的主张,由多位公众熟悉的媒体人、作家和学者,针对社会、经济、国际、教育、生活、艺文等诸多领域发生的热现象和热话题,通过不同角度分析背后成因、剖析内在逻辑,提出富有创见而又不失理性的观,探求本质、启迪思考,让人更好地理解这个时代和世界。 本书记录了一群前媒体人如何转型成为新媒体写作者,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不服软、不媚俗,不问前路、坚持言说,“即使改变不了潮水的方向,也要坚持不被潮水改变方向”,力图重塑一种严肃、健康和思考的写作风格和精神气质。从这层意义上讲,本书也是一群人、一个时代的记录。 本书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深理解社会,洞悉问题实质,激励人们在社会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的时代,不服软、不躺平,在前行的路上不惧风雨,走得有底气。本书适合大众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社会研究方法评论:第2卷
¥29.40
《社会研究方法评论》 是以集刊方式创办的专业学术交流出版物,目前,刊物设“论文”“方法评论”“调查报告”“田野与课堂”“铸器坊”“新知与书评”等栏目,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社会研究方法评论》(srmr@cass.org.cn) 为本刊唯一投稿渠道。每卷详细目录见下。


逃离算法
¥48.30
增强了剥削的算法,难道不懂歧视吗? 看似中立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如何一步步蚕食劳动者的生存空间的? 被平台剥夺了话语权的劳动者,如何摆脱“算法领导”? 人工智能是一种看似中立的技术,但它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管理劳动力,做出聘用和解聘员工的决定。它在工作场所的普及让人以为,管理体系变得更加公平有效了。毕竟,算法是“不懂”歧视的。 本书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工人生活的现实影响。本书认为,人工智能与资本主义下的大多数技术一样,掩盖了对工人的深度剥削。 除了平台工作和零工经济,本书还探索了新近出现的算法治理形式和人工智能应用软件。这些软件通过新方式收集工人和消费者的数据,并将工资和工人代表置于掌控之中。但工人们并未屈从于“算法领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捍卫了自身的权利。


功与过:社会生活中的赏罚
¥30.00
世界著名社会科学家查尔斯·蒂利在他那本令人大眼界的书《为什么?》中,揭露了一些关于人们寻找借口和给出理由的惊人真相。如今,他带着对人类关系之复杂性的更为深的探索回来了,这一次他所检视的是,当我们评功论过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人人都评功论过,但其背后隐藏的动机却鲜为人知。蒂利带着他惯有的机锋和令人惊叹的洞察力,对人们互相之间,以及面向自我的责怪和夸扬的方式投去了兴味盎然和发人深省的一瞥。他在本书中收集的故事,有些很是日常,有些不太常见;有些是个人的经历,有些是别有深意的幽默故事——有奥斯卡得主热情过火的演讲,有在国会小组前的证词,有情侣间的恶言相向,还有职位晋升和诺贝尔奖颁奖中的各种争议。借取自文学、历史、流行文化中的例子,蒂利主张人们不仅寻求对功与过,还寻求对正义的理解。罚当其罪,论功行赏,罪有应得。《功与过》构思精巧,行文精湛,是一本革新我们对我们所施予的功过的理解的好书。


资本逻辑的当代转型及其矛盾本质:大卫·哈维的资本批判理论研究
¥26.00
大卫·哈维以资本积累与总循环图式为立足,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产生的新现象以及资本积累范式的新变化为理论中轴,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及其资本批判理论的重构,在将空间与城市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构了具有地理学特色的跨学科式资本批判理论。本书旨在系统性地梳理哈维资本批判理论的全景视野与理论逻辑,批判性地分析其资本批判理论所涉及的问题域,并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客观评价其学术价值与理论局限。


排她现象:美国经济学界的性别偏见
¥41.30
在美国经济学界—— 婚姻被认为与工作不相容 工作是一种基于性别的特权 产生敌意成了学术评论的唯一结果 ——这些歧视是女性学术道路上的绊脚石,加速了她们的边缘化 本书讲述了从19世纪后期到战后的美国经济形成时期,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经济学同质性的历史根源。结合历史细节和实证数据,作者分析了美国经济学界排除女性参与其中的结构性、制度性因素,认为是一种追求地位的等级文化阻碍了女性的学术发展。


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精)
¥39.60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的治理,主要依托基层社会组织行。本书对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路径、组织机制、运作机制和保障机制行研究,认为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推文化建设,构建民众心底里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由此奠定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文化基础;社会治理的基本路径是化礼成俗,以便生活化地实现治理;传统中国社会基层组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特质,这为治理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能够融治理于利益之中,化治理于普通生活中,规范与惩戒融为一体;官府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终保障,使之得以有效行。

最后的讲义·石黑浩:一千年之后的人类与机器人
¥43.80
如果今天是你人生中的蕞后一天,你会传达些什么?日本NHK电视台大受好评的纪录片《蕞后的讲义》完全版。 日本“现代机器人之父”石黑浩,在机器人眼中看“何为人类”,探讨人与机器人共存的世界和未来。 “创建一个由各种各样的人形机器人支撑起来的未来社会”,是这位执着于人形机器人的科学家的大胆宣言。让机器人变得更像人,从它们的“思考”中探寻身份认同和意识根源,或许正是通过技术理解人类的一种方法。? “我认为人类的有机物身体或许是为了让物质的化、智能化加速的一种手段,或许我们人类蕞终会再次变回无机物……从有机物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来看,我们或许正是因为拥有成为无机物的智慧生命体这个使命,才对先技术和机器人这么感兴趣。”

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想家
¥55.00
本书是施克莱逝世后精选而成的纪念文集,收录了她近40年研究生涯中写作的21篇论文,涵盖了她无比广泛的研究兴趣,从古希腊到汉娜·阿伦特,从启蒙运动的宠儿到浪漫的柏格森,从著名的雅典流亡者到迈克尔·沃尔泽,从哈林顿到奥威尔。在这些丰富多样的主题背后,施克莱致力于思考:在20世纪严峻的历史背景下,压迫与不公的根源及其解决之道。本书收录的《恐惧的自由主义》是其著名代表作,《乌托邦有什么用》在该书中首次发表。这些清晰、严谨、富于洞见的文章充分证明了,施克莱“既是一位狐狸型的学者,也是一位刺猬型的学者”。

神话学:餐桌礼仪的起源(列维-斯特劳斯文集5)
¥22.20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在西方现代哲学史上占有”结构主义之父“的重要地位。哲学结构主义的兴起公认肇始于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La pensee sauuage)的问世(1962年)如果说,就他个人的学术生涯而言,这个思潮的形成相应于他从文化人类学家向哲学过渡的过程,那么,《野性的思维》只是这个过程的端,而其完成则是这四卷本的《神话学》(Mythologiques)(1964—1971年)。这部书标志着哲学结构主义的真正确立。 在第三卷《神话学:餐桌礼仪的起源》中,分析有关礼仪的神话,探究印第安人表达时间之连续性及不连续性的方式.。李维斯陀在此声称:一个文化用以表达思考的各种体系或代码具有逻辑的一致性。


社会组织发展论
¥52.00
本书收集整理了徐永祥教授及其指导的学生有关社会组织发展的11篇论文,内容涵盖三社联动与治理创新、迈向社会本位的社会组织改革、走向多元的社会组织发展机制。上编收录了“三社联动”方面的3篇论文,中编收录了以社会组织再组织化、地方妇联、新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的3篇论文,下编收录了与民间社会组织、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社会企业、慈善组织相关的5 篇论文。 从社会组织的概念内涵到发展逻辑,从不同类型到不同主体,从国内现状到国际视野,本书记录了徐永祥教授在社会组织发展领域的真知灼见和理论建构。徐永祥教授提出的一些概念至今仍广为使用,提出的一些思想仍在影响着社会组织领域的研究者们。编辑本书是对徐永祥教授关于社会组织研究思想的阶段性梳理,也希冀更多学人围绕该领域和议题行持续深耕。

神话学:裸人(列维-斯特劳斯文集6)
¥39.00
本书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系列之一。本书比较南美和北美的神话,并探讨各变型之间的对称关系。列维·斯特劳斯特别注意衣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所伴演的角色。後,他演证了南美和北美区域之神话整体所具有的封闭性质。 作者在创造性地坚持在神话研究中把逻辑数学工具运用于结构分析之余,还把西方文明的“科学知识”放到文化史和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去考量。他表明,一方面,神话的“深层逻辑”包括着产生各民族社会自己的“原本话语”的规则,而这正是“科学知识”的“*优越性”所系,也正是神话逻辑结构分析及其方法的根据所在,任何“文化相对主义”在此都无置喙之地。在这个范围里,其他社会和民族那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知识模式都难望“科学知识”之项背。而另一方面,不能因此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同科学以前的和其他民族的“知识类型”对立起来。恰恰相反,现在需要恢复当初为了知识步而牺牲的极大丰富性,通过“倒退运动”回到曾力图回避的感觉世界,并找回曾被拒斥的“非理性思维形式”。


大叔型社会的女孩们
¥42.00
本书描述了日本职场女性严峻的生存现状,以戳穿日本职场“无法看见”的女性受歧视细节而引起诸多读者的共鸣。日本社会被戏称为“大叔型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大叔文化”,滋生了职场和生活中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女性歧视,职场女性的处境十分尴尬,20多岁公司,30岁结婚去当家庭主妇似乎才是本分的生存之道。大叔型社会的真相是什么?大叔型社会的破绽在哪里?如何在这样的社会做一个闪闪发光的女性?本书在日本出版后,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