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的深处
¥40.60
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时常被外物所累,“想”回到相对贫乏的过去,重回人与物的和谐关系。 为什么柴火灶比煤气灶烧菜更香? 为什么自行车比汽车似乎更能承载? 为什么炉子比暖气更暖人心? 这种对过去生活的罗曼蒂克的想法值得玩味。作者王小伟琢磨了一种恰当的、刻画生活的手段,从怀旧的影像中梳理内心,透过自身的经验和长辈的回忆,回顾*十年代以来我们熟悉的技术人工物(俗称“东西”)是如何生灭的,试图解释为什么在之前的岁月物件是如此金贵,仿佛家庭成员,而现在的物件变成了纯粹的商品,不再需要人花心力照顾,只剩下干瘪的使用价值。这或许反映了人们生活底层的逻辑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本书中所谈论的诸多技术物是“70后”“80后”和“90后”共同的回忆,有些是比较单纯的设备,比如电视、手机,有些是直接和生活相关的技术产品,比如住房和穿衣,还有饮食。王小伟以技术哲学为基,打破学术和文学的壁垒,写下这本以日常用品为主角的小书,刻画一段我们共同走过的集体历史。


天生敏感
¥16.00
这是一部为高度敏感者而写的书。高度敏感这一特质长期以来不被认识,或被误解,而且往往被混同为内向、羞怯、拘谨等带着负面含义的性格标签。 本书作者作为一个高度敏感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深研究,让读者认识到敏感特质是客观存在的,有天生的遗传倾向;重要的是,敏感特质并不是一种缺陷,高度敏感的人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创造力! 如果你是一位高度敏感者,或者你的孩子、配偶、朋友是高度敏感者,你就应该这本书。你它,它就为你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获得新的精神能量。这是一部及时的书,一部温暖的书,一部帮助无数人走向积极的书。


有温度的中国史
¥52.00
450万粉丝追更的“奇墨历史”,出书了!本书继承了“纪传体”史书的传统,以人物为主体、以时间朝代为轴线,以简洁而生动的笔法叙述中国历史。透过本书,读者不仅能看到朝代更迭、历史兴亡,还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看到掌权者如何变成权力的奴隶,看到曾经血战沙场的英雄走向迟暮,看到才子佳人如何在时代动荡中寻找归宿……历史,本是由鲜活个体书写而成的,有血、有肉、有温度。本书旨在带领读者共同体察历史的温度与人类的命运,读懂中国历史。


经典常谈
¥12.00
《经典常谈》一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本小册子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叶圣陶先生在1980年写的《重印〈经典常谈〉序》中这样评论道:“朱先生逝世已经三十二年,重看这本书,他的声音笑貌宛然在面前,表现在字里行间的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我追怀不已,痛惜他死得太早了。”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读者通过《经典常谈》来亲近我们的经典古籍和传统文化。


许倬云文明三书:世界何以至此【史学大家许倬云重磅力作!】
¥29.90
许倬云文明三书,是当代史学大家许倬云重磅力作。他在此三本书中,首次系统性讲解文明史,70年博学深思熔铸一炉,以独树一帜的“大历史观”勾勒世界文明发展线路图——回溯过去的文明(《三千年文明大变局》),评述现在的文明(《世界何以至此》),探寻人类文明未来的走向(《我们去向何方》)。他以反思、审视的态度,直面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力图以中国文化为基,拓人类文明共同体的革新之路。 “许倬云文明三书”是许倬云先生学术生涯上的又一浓墨重彩的一笔,光辉灿烂,蔚为大观。

道德经:帛书版全本全译全析(果麦经典)
¥99.00
本书由老庄哲学领域的新生代学者秦复观毕20余年之功全新校注解析。 全本:正本清源。以帛书版为底本全新勘校。 全译:随文白话文直译,生僻字随文注音,与传世版本异文的对比,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解读。 全解:多维度逐句解析文意,及其内在逻辑,保证普通人完全读懂《道德经》。 作者整理定稿的帛书版,与传世版重大差异有140处之多,这影响了我们对老子思想的正确理解,而基于正本的解读,也让以往道德经中多个自相矛盾之处在逻辑上形成了完美自洽。 这不仅是一部原貌道德经,也是一部可以轻松读懂的道德经。

时间贫困
¥41.30
现代人的焦虑很多时候来自时间太紧,这种从早到晚的冲刺感造成了“时间贫困”,要想获得更大的幸福感,我们应该将关注重点从金钱转移到时间上,并像投资金钱一样投资时间。 凯西·霍姆斯从投资视角出发,厘清时间、金钱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明确了金钱、时间支配与幸福感之间的联系:金钱与幸福感不总是成正相关关系,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匮乏让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直线下降,但是过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也未见得能始终让生活保持幸福感。因此,凯茜·霍姆斯提供了一套完备的时间投资组合策略,来帮助我们增加生活的平衡感。 学习时间投资策略,会让人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如何度过时光,决定了我们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
促销价:¥10.99|¥69.90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选取联大蕞受欢迎的课程之一——“闻一多神话课”的讲义,选录闻一多爱徒陈梦家教授对古代信仰活动“巫”的讲解,并将吴晗教授的山海经神话系统研究作为补充,成为一部完备的神话通识读本,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基因以及奔放瑰奇的想象之美呈现于眼前。


魏晋门阀
¥39.20
无千年王朝,有千年世家。王朝不断更迭,门阀始终屹立。这是一部魏晋门阀士族的兴亡史,讲述了皇权与门阀权力博弈的漫长历史,主要描写了河内司马氏、琅琊王氏、颍川陈氏、颍川荀氏、颍川钟氏、谯郡曹氏、谯郡夏侯氏、弘农杨氏等世家大族的崛起、发迹与沦落,涉及谋略、政治内幕、历史真相、时间、人心、血与泪、隐忍与拼搏。 曹魏时代,世家大族兴起,皇权妥协,“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由此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之路。河内司马氏借助士族夺权,士族在西晋时期长期把持、垄断朝政。“八王之乱”后,衣冠南渡,琅邪王氏联合北方士族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君弱臣强的局面。 一代又一代的门阀子弟为了维系家门地位,积极行门阀间的文化竞争,同时影响了魏晋门阀士族的序列。魏晋之际,“竹林七贤”践行放达士风,推举“放荡越礼”的行为。两晋之际,门阀文化由儒玄。琅邪王氏将勉学视作维系家门之关键,人才辈出,对两晋的政治、社会、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创造了历史,时间改变了人心。本书以小说笔法细腻描摩,但所有事件均严格取自史料,力求探究历史真相。像剥洋葱一样把历史事件的表层一层层剥掉,找出背后的隐情,挖出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家族内部、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感情牵绊。


可汗的子孙与魏晋乱世
¥23.20
本书是魏晋南北朝史前辈专家陈琳国先生献给大众的魏晋南北朝断代史,全书用通俗的笔触描绘了魏晋时期的北方乱世。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中国统一,仅36年后,前赵灭晋,晋王室携百姓南渡长江,中国再次陷入大分裂时代。此后北方内迁中原的诸族:匈奴、鲜卑、羯、氐等纷纷建立政权。大分裂伴随着大融合,在这一时期,北方诸族与中原人混同一地,彼此影响。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南迁都城到洛阳,从上到下*向汉文明靠拢,民族大融合达到*。北方可汗的后代渐渐湮没在中原的茫茫人海中,北方胡族也在中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而中国也即将迎来下一个大一统时期。 全书内容扎实、视野开阔,文字生动,兼具学术价值和可读性,是读者进入魏晋史、民族史的上佳读物。


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及存在的意义
¥51.35
我们都曾经、正在或将要面临所爱之人的患病离世。 当鹣鲽情深、相濡以沫的伴侣突患癌症,该如何面对,如何劝慰? 当生命渐逝,注定无法阻止,该如何了无遗憾地告别,好好陪伴爱人后的时光? 当永失吾爱,生活灰暗绝望,该如何坦然面对孤独,疗愈哀伤? 本书是心理学大师亚隆夫妇献给对方的后礼物,它是对爱人后的告白,更是一场振聋发聩又温柔万分的死亡教育,充满了对芸芸众生的拳拳关怀,以真挚的记录和觉察,揭示生命、死亡、爱与存在的意义,为同在受苦的人们带来一丝抚慰。 欧文•亚隆: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正处于大多数同时代人都已经过世的年龄。我们现在每天都知道,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极其宝贵。 “73年前我就爱上了她,近我们才庆祝了65周年结婚纪念日。我知道,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一直深爱着一个人,是非常少见的事。但是,即便到了今天,我仍爱慕她的一切——她的高雅、美丽、善良和睿智,震撼我心。纵使我走坐满上千位女性的房间,我的眼里也只会有她。 “玛丽莲离去后,我一次又一次地,深深地凝视着她的照片。每一次,泪水都会溢满眼眶,顺着面颊流淌下来。我感到胸口刺痛,什么用都没有。一次又一次地,我被同一片痛苦的潮水吞没。 “我曾预想,当她离我时,会带走我过往生命的一大部分,而今一语成谶。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会重新将照片挂回墙上,平静而愉悦地凝望。当我们四目交汇,眼神里都会充满着爱意和感激,感激此生曾相伴厮守。 “我清楚地记得她一再重复:‘一个对自己的生命毫无遗憾的87岁老妇人的死,不是悲剧。’“有个理念萦绕我心——你活得越充实,便死得越坦然——对我而言,这便是真理。”


许倬云文明三书:三千年文明大变局【史学大家许倬云重磅力作!】
¥59.80
世界文明正在发生着变局!许倬云从全球大历史的视角,以两条主线分别勾勒出东西方文明三千年来发展的路线图及各自的异同:两者长期以来平行发展,也存在各自发展的“峰与谷”及转折;终,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欧洲走向了列国并立,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明清以来中国一落千丈,欧洲人则发现新大陆,启了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从此以后,西方世界所形成的现代文明,引领着世界文明的方向。本书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两相对照的方式剖析了两者的成败因缘,并指明了中华文明复兴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魏晋速写:轻松读懂小众史
促销价:¥14.99|¥49.80
如何评价八王之乱?知乎万赞回答首次整理成书——一部简明易懂的西晋王朝八王之乱史。 逐鹿的诸侯殒于途中, 普通人和牡丹葬在洛阳。 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只是长夜里闻鸡起舞的少年。 公元3世纪末,一个王朝渐渐没了黑暗。 故事,就从“衣冠南渡”前讲起。


二战史诗三部曲:最长的一天+遥远的桥+最后一役(全3册)
¥99.00
《二战史诗三部曲》包括《*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的英勇与牺牲》《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的雄心与遗恨》《*后一役:1945纳粹帝国的末日与悲鸣》,是著名历史作家、战地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在亲历二战后历时近30年创作完成的史诗级巨著,通过二战期间的三场决定性战役,生动再现了那些决定世界命运的伟大历史时刻。 作者亲自访问5000余人,并且翻查供词、访问、信件、日记、作战日志以及各级作战史,方才撰写出至今依然令人不可忽略的战史经典之作,并且改变了新闻写作的既定模式。即便后世许多作家撰写更多的相关作品,但考李留斯雷恩所奠定的战争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使得《二战史诗三部曲》至今依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无人能超越的畅销著作。

传习录(全译全注版)(慢读系列,全面了解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心学圣经”)
¥2.99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代表人物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及其辨证的授课方法,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传习录》分三卷,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由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有书信八篇,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鉴于《传习录》语言晦涩,难以理解,本书特附注解和译文,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更能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盛世的崩塌:盛唐与安史之乱时期的政治、战争与诗
¥22.99
大唐王朝从盛世到没落,只有短短八年! 安史之乱如何将唐朝拉入深渊,造成毁灭性后果?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历史节点,作者从唐朝一系列制度设计的缺陷开始讲起,对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内部复杂的社会经济危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唐朝外部军事政权的变化进行了深入考察,试图追溯唐朝伟大的盛世如何一步步建立,又是如何迅速崩溃的,探究大厦将倾的历史背景下皇帝、贤相、武将、聚敛集团,以及于洪流中挣扎、沉浮不定的文人们的不同选择和结局。他们共同见证和造就了这一盛世,也在崩塌之时以己之力试图挽救,但都无力回天…… 本书分为《盛世》和《崩塌》两大部分,立足两唐书、《资治通鉴》原典,结合相关历史笔记、诗文等资料,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细致还原安史之乱历史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探寻唐帝国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以及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小说写作工具箱——125招助你写出爆款故事(创意写作书系)
¥35.40
写小说,仅仅好看是不够的,要知道,现在AI已经能写出很不错的小说了!一个作家要靠作品站稳脚跟,很多技巧需要烂熟于心。 本书作者詹姆斯·斯科特·贝尔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写作导师、畅销书作家,他在书中总结了多年积累的教学与写作经验,帮助写作者提高写作技巧,写出爆款故事。书中整理的125种工具涵盖了写作几乎所有重要的方面。 ·情节和结构 ·人物 ·场景 ·对话 ·语气和风格 ·修订 ·作家的心态 ·综合技巧


深度输出
¥25.20
我们一出生就了学习语言的过程,语言是人类最熟悉的文化。但长久以来,我们很少深思考语言,只过度关注如何将知识输自己的大脑,却从未细想过输出想法的重要性。 日本著名语言学家、教育研究者外山滋比古教授立足近代文化教育背景,凝集毕生思考精华,从传达的方式、技巧、理论、手段等出发,以独特角度全方位探讨了语言传达的本质。 时间会对经典著作的流传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之外,又存在第四人称、第五人称,我们将会如何理解收到的信息?又该如何传递自己的想法?当内容的收者崛起、输出者走下神坛的今天,传达怎样的内容才是有力量的?才能创造推动社会步的新文化? 在作者一个个有趣且独特的想法的指引下,我们不仅能够一个更为广阔的语言领域,还能有关表达的新思维。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7.80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涵盖了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其主旨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鉴》极其重视腐败政治,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更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进退都有详尽深入的记载,这些内容也是《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中尤其表现出编年史的优点。比起纪传体的一事互见于不同传记,《通鉴》在记述一件事、一项制度的时候,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全貌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故事的节奏
¥28.80
是什么决定了小说的生死?在创作8本小说的过程中,作者找到了答案:结构,以及由结构决定的故事的节奏。只有深刻理解故事结构,写作者才能把握好各类情节的出场顺序和时机,对故事的节奏操纵自如。 作者结合三幕结构、剧情痛等概念,详细说明了故事运行的原理和情节安排的方法,并通过对《傲慢与偏见》等4部案例作品的深解读,展示了故事结构和情节塑造的多种可能性。只要掌控好故事的节奏,就可以调动故事的所有潜能,让读者的心随着小说的节奏起跳。


灿烂敦煌
¥28.99
敦煌石窟是闻名世界的佛教文化遗迹,也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宝库。季羡林先生认为,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著名敦煌学家樊锦诗、赵声良长年身处戈壁,在数十年研究的基础上合作撰写本书,介绍敦煌的历史与文化,解读石窟的塑像与绘画艺术,道出数代敦煌人的坚守与热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