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落纸如云烟:中国书法的传奇之旅
落纸如云烟:中国书法的传奇之旅
宋开金,亓飞
¥69.99
字见筋骨血,曲直蕴玄机,墨趣五色生,落纸如云烟。本书为“分拣中国史”书系的重磅之作,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于洗砚池边,品大家风骨,读字里春秋,启一场中国书法的传奇之旅。     本书分书从何来、云蒸泉涌、江汉朝宗、烟波万顷、帝王书法五章,结合历代书家的生平轶事,沿着岁月的长河一路追溯,在历史的脉络中,讲述书法的故事。文生甲骨,字衍墨香,书写历史,笔走游龙,钟繇的古朴典雅,王羲之的翩如惊鸿,颜真卿的内刚外润,怀素的奔放狂肆……让我们跟随性格迥异的大师,体会画的变化、结字的巧妙、章法的和谐,领略各个时期的书法之美。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下)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下)
林之满 萧枫 主编
¥0.99
掌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掌故。诗文中也经常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懂得历史掌故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加厚我们的文化底蕴。
独树一帜的中国地理(上)
独树一帜的中国地理(上)
林之满 萧枫 主编
¥0.99
你知道《诗经》中也包含地理知识吗?你知道古代地理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吗?你知道地理知识的萌芽是什么时代吗?本书包含丰富的地理知识,它将向你呈现想要了解和未知的地理知识。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林之满 萧枫 主编
¥0.99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结合历史文献,对历史上活跃于我国各地区的各个民族的产生、发展、融合的过程,作了科学、翔实的考证和研究,在具体民族历史的场面上呈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也为我们透露了民族史研究中的大量的新鲜资料。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萧枫 主编
¥1.99
本书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丰富的珍贵图片,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59元6本 塑造近代中国牛奶消费:对近代上海乳业市场发展及其管理的考察
塑造近代中国牛奶消费:对近代上海乳业市场发展及其管理的考察
章斯睿
¥29.00
  牛奶,被认为是近完美的食物,尤其是在健康饮食盛行的当下,它已经成了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替代的餐食。但是,牛奶并不是一始就被广为受的,在江南,尤其是在上海不以奶制品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中,牛奶从未受到热捧,更是因其本身含有细菌,具有饮用安全威胁,而一度遭到人们的冷落。   ·那么,牛奶是如何登上日常餐桌的?   ·牛奶消毒是如何成为一种卫生制度的?   ·上海又是如何成为今日牛奶管理制度肇始之地的?   本书将带领读者回溯20世纪的中国,重看牛奶管理制度的变迁历史,细探行业标准的形成过程,深究上海乳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59元6本 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环境与农业发展(精)
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环境与农业发展(精)
王勇著
¥46.80
书稿对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行系统梳理。全书分五章,首章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环境与农作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着眼于环境自身的变迁、对环境的改造与对环境的适应三个方面,阐述环境因素在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五章考察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书稿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对历史时期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间辩证关系的剖析,突破了前人成说,指出农业同样具有保护自然、稳定生态、促人与自然和谐的机能,尤其是农业发强度不大的情况下,其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要远超负面影响。
一周特价4.7-4.20 科技简史
科技简史
弗朗切斯科·帕里西
促销价:¥9.99|¥48.00
     我们生活在科技世界,当我们为科技的便利和不便夸奖或者抱怨的时候,当我们谈论智能手机、电视和电脑的时候,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我们由猿人化到智人,学会使用工具,利用工具拓视野,改造生活,认识世界。然而,技术仅仅意味着一种工具吗?   不,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它是我们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映射,是我们存在于世间的注脚,并且烛照了人类文明演化的历史。这本书不是列举某些具体科技的作用,而是试图通过鲜明的案例研究,来展示技术之于人类的意义,或者说其对我们身体和认知的影响。本书融合了认知科学、认知考古学、美学、技术哲学、生物学等学科,多角度分析科技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塑造和影响,试图理清科技与人类关系的发展历程、重大脉络,漂亮地回答了“我们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构建的”。科学技术并不是近出现的,不是全球化世界专有的,技术从始就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我们观照科学技术的缘起、现状和未来,就是观照人类化的历程、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59元6本 《燕丹子》研究(精)
《燕丹子》研究(精)
叶岗著
¥58.80
《燕丹子》是早期出现的杂传小说之一,以荆轲刺秦为题材,具有重要的小说史价值,明代胡应麟谓其“当是古今小说杂传之祖”。在中国小说史初期,出现《燕丹子》殊可惊叹,其长篇体制和成熟的文体特征,对现行的小说史观念构成了挑战,其文学成就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小说的发生状况和小说文体特征的民族性。本书将文本研究与历史、文献、考证结合起来,对涉及《燕丹子》研究领域中的关键性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鉴于《战国策》和《史记》也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在考论《燕丹子》与两部史书复杂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这部作品的成书时代、可能的编作者、历代著录及其他相关命题。同时,立足于小说发生的学术背景,对其文学成就和小说史地位作出相应阐释。
59元6本 明清史评论(第三辑)
明清史评论(第三辑)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编 刘永华本辑执行主编
¥46.80
《明清史评论》(第三辑)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编,一年两辑。本辑共收录文章13篇,包括樊树志教授访谈1篇、专题论文9篇(包括海外汉学研究译文2篇)、文献整理1篇、学术评论1篇、学术动态1篇。作者均为当今明清史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名家、专家,文章既聚焦于热论题,也有新的发现与拓,代表了当今学界有关这一领域特别是区域史、社会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中华帝国方志的书写、出版与阅读:1100-1700年
中华帝国方志的书写、出版与阅读:1100-1700年
[美]戴思哲(Joseph Dennis) 著
¥69.99
地方志是当今存世历史资料中数量丰富、类型复杂的文献之一。本书是迄今为止跨学科探讨方志内容的专著,也是英语世界中有关方志的早专著。作者将方志视为“活的文献”,考察了从编纂动因、生产过程、传播途径到阅读使用的整体“生命史”,并从中发掘出丰富的个案,分析了方志对维系明帝国的政治版图、推动文化生产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了围绕方志编纂,地方官府、家族、士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复杂互动。本书的细致考证与诸多新论,对印刷史、出版史、书籍史与地方社会史研究均有禆益。
59元6本 学惟求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重构(精)
学惟求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重构(精)
崔存明著
¥52.80
本书分别从社会转型与人文精神重建、传统学术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更新、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中国历史、中西比较融通与诸子研究的返本新以及在新材料、新方法支持下对传统文化与古文字研究的推陈出新等五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与探索。
59元6本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熊逸
¥39.99
春秋》在中国古代长期被尊为政治哲学的至高圣典,并被认为是*由孔子亲手编撰的儒家经典。但《春秋》以微言大义暗藏褒贬,是非常费解的,尤其是经过历代经学家的解读变得越来越芜杂。那么《春秋》以及相关经典是如何在两千年专制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甚至呼风唤雨的?一贯被当作中国精神的春秋大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熊逸从唐朝一桩谋杀案讲起,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案例,运用翔实考据和缜密逻辑,一层层揭示了上溯至春秋时代的中国经典文化,包括《春秋》“一经三传”、《论语》《老子》等,是如何在皇权政治下被扭曲成了权力的工具的。熊逸对数千年的史实和典籍信手拈来,并让帝王、圣贤、权贵、武将、文士等不同时代的人隔空对话,他也在其中嬉笑怒骂,行文充满真知灼见,文风轻松幽默。当读者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时,一根绵延两千多年的线索逐渐纤毫毕现。?
李翱文集校注(试读本)
李翱文集校注(试读本)
[唐]李翱撰 郝润华,杜学林校注
免费
《李翱文集校注》十八卷,附录四卷,唐代李翱撰,郝润华、杜学林校注。李翱,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早年师从梁肃,后与韩愈交游,其文各体兼善,尤擅赋与碑传,为苏洵、宋濂、全祖望等所推崇。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成化十一年冯孜刻、嘉靖四年舒瑞重修本《李文公集》为底本,以汲古阁本、日本刻本、光绪本为校本,参校《文苑英华》、《唐文粹》,以及两《唐书》、《唐摭言》、《八琼室金石补证》、《唐诗纪事》、《中山诗话》等文献,全书加以笺注,并补遗文八篇,诗六首,书末附录有关传记资料,以及文集序跋等。
江标集--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试读本)
江标集--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试读本)
郑麦编
免费
江标(1860—1899),原名善寰,字建霞,号师鄦,自署笘誃,又署灵鹣。江苏元和(今苏州)人。生于清咸丰十年庚申(1860),卒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是我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维新派重要活动人物之一。1894年,任湖南学政,大力进行教育改革,整顿书院,推行新学,奖掖人才,开湖南维新之风。江标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作,生前刊行的只有《红蕉词》一卷、收入《灵鹣阁丛书》中的《黄荛圃先生年谱》二卷和《宋元行格表》一卷。 《江标集》,约293千字,是江标著作的标点整理本,纳入中华书局“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即文录、诗词、黄荛圃先生年谱、政治经济言(节录)、附录。编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郑麦。
陇南金石题壁萃编(精)--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陇南金石题壁萃编(精)--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蔡副全著
¥124.80
本书收集释录民国以前陇南地区八县一区金文、石刻、题壁(题写在山崖、粉壁上的墨迹)资料。成果图文并茂,合约80万字。 部分:陇南金石概况(代前言),约2.5万字。包括“陇南史况”“陇南金石分布及类别”“陇南金石学术价值”“陇南金石著录与研究状况”等。 第二部分:陇南金石释录(编——第九编),为成果主体。录文544品,内附高清金石拓片、题壁照片529组,首次刊布300余品。一编:秦,录33品;二编:汉代,录24品;三编:魏晋南北朝,录12品;四编:隋唐五代,录16品;五编:北宋,录84品;六编:南宋,录121品;七编:元代,录26品;八编:明代,录160品;九编:清代,选录68品。释录以年代早晚为序,一般于题下以仿宋体录碑文。除少数已佚名品转录于地方志或金石典籍外,其余均为亲眼所见现存的民国以前古物。铭文力求准确,所附拓片力求亲访实物,亲自精拓,完成石上拓片拍照。每件金石、题壁皆注明遗存(出土)地、现状、形制、大小、铭文排列行数、字数、字径、书体等。部分铭文注释重要人物、地名、历史事件或校注文字异同。 第三部分:第十编  陇南金石存目。载录陇南金石、题壁信息1081品。
律诗文体建构与礼乐文化传统(精)全三册
律诗文体建构与礼乐文化传统(精)全三册
张国安著
¥118.80
本书内容主要由三个相互关联且互为支撑的基本命题、观及其考述论证构成:其一,中国传统文学“文体”是“礼体”的转喻与象征,而律诗体则是其完型态,深度涉及“文人”话语言说方式、行为方式的选择及其理想人格的建构。其二,中国传统文学文体的语言学基础乃“文言”;具有主体统一性的汉语实即“文言”,而“文言”形成于中国史前社会由“乐礼文化”形态向“礼乐文明”的制度形态转的过程之中,乃非自然语言的规范性语言,与政治意识形态具有天然联系。其三,“言—文”一体且异质的“文言”结构性矛盾构成了“文言”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历史展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学文体走向骈体化、诗歌走向律体化及其因应时势而变革的内在逻辑。
59元6本 南戏域外传播研究(精)
南戏域外传播研究(精)
[加]石峻山等著
¥40.80
南戏是中国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在中国戏曲史上与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域外学者的关注,南戏也因此得以在域外传播。本书即以南戏域外传播为对象,集中探究海外学者对南戏的研究、译介、改编等成果,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独特价值的方法和视角。
59元6本 元好问传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精)
元好问传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精)
胡传志著
¥40.80
《元好问传论》是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中国诗学研究专刊”丛书之一种,围绕宋金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生平和作品,对其行多角度的述评、考论,展现出被特殊的历史时代裹挟的这位大文豪的人生际遇与历史贡献。上篇以元好问身世、生平、家庭为中心,结合其作品的解读,系统梳理其生平的疑难问题,并兼及其民族、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思想,述中带论。下篇以十个专题的形式,以问题为中心,考论结合,深探讨诗、词、文中的薄弱环节,以及他在史学、医学、书法等方面的成就。 
59元6本 惊人一鸣
惊人一鸣
小马连环
¥29.99
一生致力摆脱父亲的影响,活出自己风格的晋襄公,终于摘得“优秀守城之君”的光荣称号。从踌躇满志的“还乡团二代”到晋国首位权臣,且看赵盾的升职加薪和维霸扛旗之路。楚庄王:蛰伏三年,权力场里隐藏的强王者!不怕关系差,就怕玩笑太大——齐顷公导演超级恶作剧!从罪臣之子到领头羊,解读管理界名副其实的实力派孙叔敖之“绕”的智慧。没爹拼,没妈靠,流亡大夫士会如何强势回归,创造辉煌?
59元6本 陈梦家先生编年事辑(精)
陈梦家先生编年事辑(精)
子仪撰
¥34.80
陈梦家(1911—1966),浙江上虞人,生于南京,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在学术界享有盛誉。本书详尽地搜集与陈梦家先生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条缕其生平事迹,不仅真切描绘出一代学术巨匠的人生轨迹,同时还揭示了陈梦家与闻一多、徐志摩、胡适、郭沫若、顾颉刚、朱自清、冯友兰、钱穆、杨绛、林徽因、梁思成、方令孺、方玮德、夏鼐等众多名人的交往脉络,更呈现了半个世纪的时代风云,是一部完整的个人史,也是一部缩小的时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