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与红学
¥18.99
唐德刚的大半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频繁战乱,又受过大量中西方典籍的学术洗礼,教读异邦之余,不时生出心怀故国的感慨,因而写出本书中这些札记性的零星作品,囊括了其在史学理论、研究方法和红学研究方面的十余篇文章和演讲。唐德刚认为,优秀的史学著作往往也是卓越的文学精品,主张“六经皆史”“诸史皆文”“文史不分”“史以文传”,避免僵硬执拗地治史,颇有见地。


银线:19世纪的世界和中国
(中国之逆转:世界银荒与嘉道成秩序)
¥17.00
通过对19世纪上半叶,即清代嘉、道、咸三朝世界白银的供求,分析了中国银钱并用的货币体系如何被卷世界经济,而使中国有机地被世界溶蚀。作者分别从国际贸易的线索分析了鸦片、白银在国际收支中扮演的角色;从银钱并用分析了货币体制造成的社会秩序紊乱、政府税收不足带来中国内部的社会动乱;从思想史的角度讨论了由经济现象引起的思想论争,评析了这一时期经世思想主要流派的观以及与同期西方思想的比较。*后作者将由经济发展而引发的思想论争延展至世界观与制度层面的讨论,从外部、内部、内外结合的不同层面剖析了19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种融多学科、多视角为一体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


畏庐琐记--民国掌故
¥19.60
《畏庐琐记》是林纾的一部笔记体短文集,共230余则,大部分故事均为其亲闻目睹,涉及清代以来官场野史传闻、民间流风遗俗、文学掌故等等,语言简练,叙述生动,很能反映清末民初风气初、新旧文化并立的时代特征。钱钟书评价《畏庐琐记》:“多载狎亵事,窥见此老本性,诙谐可喜。”


中国雕板源流考汇刊(精)
¥47.60
本书是以现代眼光系统研究版本学的山之作,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次除通行本外收录新近发现的稿本与连载本,尽现作者结撰之精思。商务印书馆之涵芬楼名重书林,本书即为其创建者之学术精粹,可称“涵芬楼密码”。

近代笔记过眼录--民国掌故(试读本)
免费
本书是掌故大家徐一士的文史掌故著作。记述了徐一士所见的11种笔记,如《述德笔记》《杏轩偶录》《瓜棚闲谈》等,述其概略,间附考订,或辨正史实,或补正原委。这些笔记所记多是军国大事,属于亲历亲见亲闻,读来饶有趣味。此次出版,以连载于1941—1943年《中和》月刊的初版作底本,重新整理并适当分段、作注。

一士类稿--民国掌故(试读本)
免费
本书是著名掌故大家徐一士的文史掌故著作,记述了晚清时期各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标格奇异的学者王闿运、李慈铭与章太炎,文武两途的左宗棠与梁启超,在中央或地方掌控实权的大吏或武人陈夔龙、段祺瑞、徐树铮与孙传芳,清季红顶商人胡雪岩,等等。 此次出版,以1948年“一家社”版为底本,重新整理校订。

中国近代法制史料 (全十册) 第三册
¥75.25
本书是一套反映中国近代法制转型过程的史料汇编。既有中国人关于中国法制的论著,又有日本人关于中国法制的论著。晚清至民国初,中国人关于的法制的论著,与日本存在种种关联,作者或留学日本,或受到日本法学的影响而写作。如王鸿年的《宪法法理要义》,王系日本法学家学生,将其在日本听讲的内容编纂成此书。又如保廷梁的《大清宪法论》,以日本的宪法学为借鉴和批评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宪法学说。日本人关于中国法制的论著,如北鬼三郎撰写的《大清宪法论》,后来直成为清政府起草《钦定宪法草案》的参考书。有的间影响中国,如穗积八束的《宪法说明书》,是其为晚清五大臣出洋考察滞留日本的随从人员的讲座。 此外,《奉派赴日司法考察记录》是反映伪满洲国司法与日本交流的重要史料,伪《满洲帝国六法全书》更是研究伪满法制体系建构的资料。

中国近代法制史料 (全十册) 第七册
¥75.25
本书是一套反映中国近代法制转型过程的史料汇编。既有中国人关于中国法制的论著,又有日本人关于中国法制的论著。晚清至民国初,中国人关于的法制的论著,与日本存在种种关联,作者或留学日本,或受到日本法学的影响而写作。如王鸿年的《宪法法理要义》,王系日本法学家学生,将其在日本听讲的内容编纂成此书。又如保廷梁的《大清宪法论》,以日本的宪法学为借鉴和批评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宪法学说。日本人关于中国法制的论著,如北鬼三郎撰写的《大清宪法论》,后来直成为清政府起草《钦定宪法草案》的参考书。有的间影响中国,如穗积八束的《宪法说明书》,是其为晚清五大臣出洋考察滞留日本的随从人员的讲座。 此外,《奉派赴日司法考察记录》是反映伪满洲国司法与日本交流的重要史料,伪《满洲帝国六法全书》更是研究伪满法制体系建构的资料。

齐家之方: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68.00
读懂圣人曾国藩,胜过读千百册平庸之作。曾氏遗墨数千万言,卷帙浩繁,内容驳杂。要从何处手,才能效其为师为将为相,学其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耗多年心血,写作出版了“唐浩明评曾国藩”系列六册,精选曾国藩家书、书信、奏折、语录、诗文、日记并加以评,带领读者认识一个可感、可叹、可学的曾国藩。 《齐家之方:唐浩明评曾国藩家书》从存世千余封的曾氏家书中,精选出128封行翻译和评。纵向上,这一百多封家书贯穿曾氏的一生;横向上,评的角度立体多样,涉及曾氏的家世学养、人脉关系及时代背景等诸多方面。内容以评为主,一并附上家书原文。每封家书都涉及一个话题,也都是一个了解曾氏的鲜活切口。家庭社会,职场官场,做人做事,曾氏毕生的智慧尽在其中。

良善之言: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
¥68.00
读懂圣人曾国藩,胜过读千百册平庸之作。 曾氏遗墨数千万言,卷帙浩繁,内容驳杂。要从何处手,才能效其为师为将为相,学其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耗多年心血,写作出版了“唐浩明评曾国藩”系列六册,精选曾国藩家书、书信、奏折、语录、诗文、日记并加以评,带领读者认识一个可感、可叹、可学的曾国藩。 《良善之言:唐浩明评曾国藩语录》择选曾国藩在书信、家书、札记等各类文章中写下的箴言语录共269则,按照“修身”“为学”“齐家”“处世”“从政”“治军”六个篇章,涵盖了曾氏在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学理政、治军斗战等各方面的智慧要义,也可体现出曾氏本人对扭转当时堕落风气、恢复正礼大道的自我要求和期待,侧面显现出其延绵至今的个人魅力。

看唐浩明评点曾国藩
¥69.99
作者简介 "唐浩明,1948年生,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等,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曾国藩》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张之洞》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 程”入选作品奖、第二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杨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内容简介 拂去历史的尘埃,解密遗落的档案。芳香的书页里,有修身的“青云梯”,有齐家的“规矩”,有治国的“利器”,有平天下的“他山之石“。踵武前贤,敦勉后学,思想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