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麦克白(中英双语珍藏版)
麦克白(中英双语珍藏版)
威廉·莎士比亚
¥17.00
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在野心的驱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又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班柯、贵族麦克达夫的妻子和小孩。*后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袅首的下场。
桃花扇(果麦经典)
桃花扇(果麦经典)
(清)孔尚任
¥68.00
   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侯方域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结识李香君,并与其"梳栊"。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坚决不从……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后也出家学道。全剧其中穿插当时历史事件,南明君臣如何花天酒地,四镇带兵打内战,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投河自尽等。
49元5本 错误的喜剧
错误的喜剧
莎士比亚
¥12.68
经朱生豪后人审定的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民国原译本。大安的福勒斯和小安的福勒斯、大特洛米奥和小特洛米奥是两对孪生兄弟。早年因海上遇难,两对孪生兄弟失散。十八年后,大安的福勒斯带着仆人大特洛米奥去寻找失散的弟弟,两人来到以弗扫。也许是机缘巧合,小安的福勒斯和仆人小特洛米奥被人收养后,也生活在这座城市。小特洛米奥寻找小安的福勒斯回家吃饭,结果却把大安的福勒斯拉回了家……系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滑稽喜剧,也是莎剧*短的剧本。它取材于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孪生兄弟》,是莎士比亚艺术风格正在形成时期的作品。剧中主仆各是一对孪生兄弟,为寻找彼此机缘巧合地来到同一座城市,却又不知道对方近在咫尺,造成了一系列张冠李戴的误会。剧中语言诙谐,极尽打趣、笑谑之能事,奠定了莎士比亚喜剧风格的基础。该剧至今在英美上演不衰。
49元5本 李尔王
李尔王
莎士比亚
¥12.68
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故事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的故事。
49元5本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
莎士比亚
¥12.68
“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系列书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根据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而成,英汉对照。《皆大欢喜》的故事场景主要发生在远离尘世的阿登森林中,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到森林寻父和她的爱情故事。
49元5本 窦娥冤
窦娥冤
(元)关汉卿著,黄仕忠译注
¥18.00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著名的悲剧作品。本剧描写了一个社会底层的妇女窦娥一生惨痛的生活遭遇以及她对恶势力誓死不屈的抗争,揭露了“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社会黑暗和“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的现实不公,具有异常深刻的思想意义。为了使广大读者无障碍地阅读此剧,著名戏曲研究专家黄仕忠教授对此作品行了精到的注释和全文翻译。本书还附录了关汉卿的另两篇悲剧《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以飨读者。
49元5本 莎士比亚的罗马:共和国与帝国
莎士比亚的罗马:共和国与帝国
[美]保罗·坎托
¥56.00
本书解读莎士比亚两部著名的罗马剧:《科利奥兰纳斯》与《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作者认为这两部剧相互补充,可视为姊妹篇,其解读聚焦于剧中体现出来的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差异。作者认为,科利奥兰纳斯的悲剧在于,共和国的束缚使他无法生活于城邦之内,但他又无法离城邦而生活。至于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虽然罗马帝国不再如共和国那样束缚公民,但随着共和国的解体与旧有价值的消失,他们不得不放弃追求那已失去意义的政治荣誉,而试图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爱欲中寻求新的价值。两部剧作从相反又互补的角度,来理解城邦对公民的约束以及公民对城邦的脱离。它们共同致力于同一个重要问题,即人与城邦的关系问题。《莎士比亚的罗马》构成了在文学批评领域中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部分剧变,它将政治问题带到了莎士比亚研究的前沿。
49元5本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
【法】加缪;张一乔译
¥36.99
卡利古拉的情人去世后,他失踪了三天,回来后性情大变,突然声称自己发现了真理,那就是“人终有一死,而他们并不快乐。” 面对这个无法改变的命运,卡利古拉想要实现“不可能”。他想把月亮握在手里,把天空掺大海,令美丑混淆不清,让苦难的人发笑。他要为这个世纪送上众生平等的大礼。直到不可能之事终于笼罩大地,最后,人终无一死,他们都将幸福快乐。 为了实现这一切,一场伟大的试炼启,卡利古拉将帝王的权力推至极限,世间万物等待改头换面……
49元5本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莎士比亚
¥12.68
“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系列书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根据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而成,英汉对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讲述了特洛伊战争和战争中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的爱情悲剧。
49元5本 终成眷属
终成眷属
莎士比亚
¥12.68
“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系列书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根据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而成,英汉对照。《终成眷属》讲述了美丽而有才干的女主人公如何费尽心机去争取一个出身高贵、狂妄肤浅的纨绔子弟的爱情。
49元5本 麦克白
麦克白
莎士比亚
¥12.68
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在野心的驱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又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班柯、贵族麦克达夫的妻子和小孩。*后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袅首的下场。
49元5本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莎士比亚
¥12.68
经朱生豪后人审定的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民国原译本。贪婪好色的没落骑士福斯泰夫,贫困潦倒。为了骗钱,他决定勾搭当地有钱的两家太太:傅德太太和裴琪太太。他给两人写情书,希望通过和她们谈恋爱而接管两家的钱财。两人收到情书后都很气愤,就商量整整他。傅德太太请桂嫂给福斯泰夫传话,假意请他来家相会。福斯泰夫刚来,裴琪太太就跑来说傅德带着大群人来抓通奸的,结果福斯泰夫仓皇躲在篓子里被人扔到了河里。可是贪婪的欲望驱使着他……系成熟的“莎士比亚式”浪漫喜剧,也是一部以英国现实为背景反映市民生活的剧本。它是一部轻松的道德剧,全剧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恩格斯曾指出:“单是《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幕就比全部德国文学包含着更多的生活气息。”19世纪,著名作曲家奥托?尼古拉把它谱成歌剧,成为受人欢迎、经常演奏的歌剧之一。
49元5本 一报还一报
一报还一报
莎士比亚
¥12.68
“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系列书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根据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而成,英汉对照。《一报还一报》通过两起奸淫罪的处理过程向人们展示了奸淫罪的法律规定与社会的不协调。一件是克劳狄奥与朱丽叶的婚前性行为,而且朱丽叶因此怀孕,克劳迪奥也因此被安吉鲁判为死刑。另一件是安吉鲁对玛丽安娜的奸淫罪,这是公爵和伊莎贝拉对安吉鲁设计的陷阱,作为对安吉鲁的报复。 “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系列书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根据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而成,英汉对照。《一报还一报》通过两起奸淫罪的处理过程向人们展示了奸淫罪的法律规定与社会的不协调。一件是克劳狄奥与朱丽叶的婚前性行为,而且朱丽叶因此怀孕,克劳迪奥也因此被安吉鲁判为死刑。另一件是安吉鲁对玛丽安娜的奸淫罪,这是公爵和伊莎贝拉对安吉鲁设计的陷阱,作为对安吉鲁的报复。
49元5本 莎士比亚喜剧全集(朱生豪1947年经典译本)
莎士比亚喜剧全集(朱生豪1947年经典译本)
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
¥19.99
朱生豪1947年世界书局译本,原滋原味。英伦复古封面配19世纪英国皇家水彩协会会长约翰·吉尔伯特爵士精美插图,经典重现。
西厢记--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西厢记--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王实甫
¥9.60
《西厢记》,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品。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五楔子。《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商鞅
商鞅
姚远
¥15.00
故事发生在战国中期。秦孝公刚死,商鞅即被判五马分尸之刑。 祝欢生前始终与商鞅对立,现在,他的灵魂幸灾乐祸地来宣判商鞅“族灭满门,五马分尸”的刑罚,并告诉商鞅这是他在劫难逃的天命。商鞅却不屑、不服于天命。他说:“商君虽死,然商君之法千年不败,商君虽死,可一百一十七年之后,秦王朝一统天下!”因为他知道天命并非不可违,从他降生的那一天起,老天就要他死,可是他,活了整整五十二年。?
彼得·汉德克作品2:骂观众(《自我控诉》+《骂观众》)
彼得·汉德克作品2:骂观众(《自我控诉》+《骂观众》)
(奥地利)彼得·汉德克PeterHandke
¥38.00
《卡斯帕》内容因电子书格式所限无法呈现完整的剧本样式,故只上线《自我控诉》《骂观众》两部分内容,祝您阅读愉快。《骂观众》为剧本集,由三部剧作组成,包括《自我控诉》《骂观众》。《自我控诉》只有两个自我控诉者,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戏剧角色 。两个站在空空如也的舞台上的人物从头到尾诉说着自己的冒犯行为,没有情景,没有对话,只有声音的交替变化。   《骂观众》全剧没有传统戏剧的故事情节和场次,没有戏剧性的人物、事件和对话,只有四个无名无姓的说话者在没有布景和幕布的舞台上近乎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从头到尾演示着对传统戏剧的否定。读来令人如入刑室,如坐针毡,欲怒不生,欲走不能。
西厢记(插图版)
西厢记(插图版)
王实甫
¥4.99
《西厢记》的剧情直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以《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作了修改,从而弥补了原作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删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枝叶和臃肿部分,使结构更加完整,情节更加集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剧中人物更明确地坚守各自的立场——老夫人在严厉监管女儿、坚决反对崔、张的自由结合、维持“相国家谱”的清白与尊贵上毫不松动,张生和莺莺在追求爱情的满足上毫不让步,他们加上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一方的矛盾冲突于是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不仅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性和吸引力,也使得全剧的主题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再加上它的优美而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使得这一剧本成为精致的典范之作。   《西厢记》通常被评价为一部“反封建礼教”的作品,这当然不错。但同时它也有一个显著的特,是作者很少从观念的冲突上着笔,而是直切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考虑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可以说,作者把反对礼教的主题充分生活化了。像一场莺莺所唱的一段《赏花时幺篇》: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在这背后,则存在着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约的阴影。而张生初见莺莺时所唱的一段《元和令》: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更是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这里并没有也不需要多少深刻的思想,而是在人物自然天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出青年男女之间一见钟情的爱悦,而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共鸣。在经过一番艰难曲折之后,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虽然这种胜利不得不以剧中冲突双方的妥协、矛盾的消解为代价,以男主人公中士然后完婚的陈旧的大团圆模式来完成,但毕竟是张扬了受抑制的情和欲的权力,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   《西厢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来展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动人。   从剧情来说,由于《西厢记》是一部多本戏,加上关目的布置又很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从一始崔、张邂逅于普救寺而彼此相慕,就陷一种困境;而后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在老夫人许婚的条件下飞书解围,似乎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然而紧着又是老夫人赖婚,再度形成困境。此后崔、张在红娘的帮助下暗相沟通,却又因莺莺的疑惧而好事多磨,使张生病卧相思床,眼见得好梦成空;忽然莺莺夜访,两人私自同居,出现爱情的高潮。此后幽情败露,老夫人发威大怒,又使剧情变得紧张;而红娘据理力争并抓住老夫人的弱加以要挟,使得她不得不认可既成事实,矛盾似乎又得到解决。然而老夫人提出相府不招“白衣女婿”的附加条件,又迫使张生赴考,造成有情人的伤感别离。在可能是后人续作的第五本中,直到大团圆之前,还出现同莺莺原有婚约的郑恒的骗婚,再度横生枝节。这样山重水复、萦回曲折的复杂情节,是一般短篇杂剧不可能具有的。它不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爱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   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   这个人物身上带有元初像关汉卿、王实甫这些落拓文人的“成色”,又反映出元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对儒生的含有同情的嘲笑。他同剧中所赋予的家世身份不尽相符,却显然是按照市民社会的趣味塑造出来的。在后代民间传说中唐伯虎一类人物形象的身上,还可以看到他的影子。张生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幸福的爱情的直率而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胆妄为,反映出社会心理中被视为“邪恶”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动;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符合于浪漫的爱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观而显得可爱。   崔莺莺在元稹《莺莺传》中已具备一定的性格特,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她的性格有了一步的发展,人物形象始变得鲜明起来。但这一人物形象仍然描写得不够细致,甚至有些前后矛盾。如一始她已经和张生以诗唱和,间表达了彼此爱慕之心,但当张生一步以情诗相赠时,却在心中骂他“淫滥如猪狗”,这虽然也可以解释,但至少在分寸上是掌握得不准确的。到了《西厢记》中,莺莺的形象得到了相当精细的刻画,她的性格显得更为明朗而又丰富。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爱情,并且一直对张生抱有好感。只是她受着家庭的严厉压制和名门闺秀身份的约束,又疑惧被母亲派来监视她的红娘,所以她总是若若退地试探获得爱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一会儿眉目传情,一会儿装腔作势;才寄书相约,随即赖个精光……。因为她的这种性格特,剧情变得十分复杂。但是,她终于以大胆的私奔破了疑惧和矛盾心理,显示人类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会变得更强烈。这一形象较之在诸宫调中,显得更加可信和可爱了。而作者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女性对爱情的主动追求,使得这个剧本更有生气和光彩。   红娘在《西厢记》中所占笔墨的比例较《西厢记诸宫调》又有大幅度的增加,而成为全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活跃、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   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所以她的道学语汇用得多,一会儿讲“礼”,一会儿讲“信”,周公孔孟,头头是道,却无不是为己所用。这个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却又有一定的现实性。在她身上反映着市井社会的人生态度,而市井人物本来受传统教条的束缚较少,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也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考虑的。
49元5本 屈原
屈原
郭沫若著
¥17.00
郭沫若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在各个文学体裁都有着突出的成就。本书收录了他的历史剧代表作《屈原》和《蔡文姬》。《屈原》写于1942年,描写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与楚怀王、南后等人的卖国行径进行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蔡文姬》写于1959年,讲述才女蔡文姬受丞相曹操之请,从南匈奴返回汉朝继承父亲蔡邕遗志续修汉书的故事。《屈原》被*列入中小学生指导阅读书目,考虑到篇幅的适度,本书另增加了《蔡文姬》,作为选读剧目。
49元5本 曾明昆笛集成
曾明昆笛集成
曾明, 编著
¥44.00
昆曲艺术流传至今已近六百年,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我国戏剧种类之多,世界无双,而各种戏剧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唱腔音乐的不同。自明魏良辅改良昆腔以来,昆曲以其“细腻委婉”之“水磨腔”独领“雅部”称号,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代表之一。   昆曲音乐的主体是唱腔音乐,即各曲牌所谱写的唱腔。此外,还有一些配合舞台表演用的吹打曲牌音乐。演奏昆曲音乐的主要乐器是竹笛,然在昆曲唱腔音乐中,主要是曲词演唱,笛子只起伴奏衬托作用。因此,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曲词演唱方面,较少关注笛子的吹奏。人们更多的是欣赏曲词的美、演唱音乐的美,而忽略了唱腔音乐的美、笛子吹奏音声的美。   昆曲唱腔的谱曲原则是“以字行腔”,“字正腔圆”,要求严格遵照曲词中每个字词,以及上下字词之间的四声阴阳变化关系来谱曲,因此,即使是同一支曲牌,由于其曲词中字词之间的四声阴阳关系不同,他的唱腔音乐也就不一样了。这也是昆曲音乐灵活丰富、韵味无穷的重要原因。   曾明先生对昆曲艺术有深厚的造诣,在昆曲笛子演奏方面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杰出才华。近年来,为弘扬传统昆曲艺术,他也经常奔波于海内外;而为了使国内外人们更容易了解昆曲,他试探着以清笛演奏昆曲唱腔的方式,让人们欣赏到昆曲音乐之纯美。此举可谓是一项创举,对于昆曲艺术的国际化传播一定会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日前,曾明先生把他即将出版的《曾明昆笛集成》一书的有关文字材料和录音等寄来,这是他用了五年的心血,查阅了大量的曲谱,经过无数次的校订、吹奏才著述、录制完成的,是一部既有重要学术研究意义,也有极高欣赏价值的著作。曾明先生索序于我,即以上述些许陋见附于篇端。
49元5本 克里奥帕特拉
克里奥帕特拉
[德]罗恩施坦
¥39.50
《克里奥帕特拉》的情节集中在克里奥帕特拉和安东尼一生的最后时刻。他们陷了绝境。奥古斯都分别向两人保证,谁若牺牲对方,谁就会得到三分之一的帝国或相应的权力。克里奥帕特拉率先设计置安东尼于死地。然而当她识破奥古斯都的保证不过是假象,他不过是想让她作为战利品随他凯旋罗马时,她扰乱了他的计划,直至英勇就义:“君主若死在亡国之前,就须得死得伟大。”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