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绪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
¥25.00
《伤寒绪论》为清初名医张璐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初刻于清康熙丁未年(1667),全书共为上下两卷,上卷叙述六经传变、合病、并病、三阴中寒等40余证及脉法、查色、辨舌、宜禁、劫法等,下卷论述发热、头痛、恶风等100中病证,后还载148首方剂(包括附方35首)。作者依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实事求是,完备了《伤寒论》中缺漏的辨证要素,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医学碎金
¥12.21
暂无
幼科医学指南(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23.54
《幼科医学指南》又名《幼科指南》,作者为明末清初医家周震。全书共四卷。全书分述小儿危症、小儿杂证、小儿五经主病及兼证、虎口脉纹歌等,并对前人三关辨证进行补充。论小儿病证多列效方验案,师古而不泥古,且各卷末设有类方,或载明药物炮制方法,或注明饮服冷热及速度。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吴潘两氏校刻本宜兴道生堂藏板为底本。
燥气总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7.44
《燥气总论》,清代陈葆善撰,成书于清光绪十六年(1900),刊行于1925年。作者认为《内经》脱“秋伤于燥”一节,其法不传,遂精究燥气致病病机,撰成《燥气总论》一卷,附《灵素节要》,录《内经》中涉及燥气的条文若干。陈葆善又有《燥气验案》二卷,成书于清光绪十七年(1901),载煤气验案22则,用药有据,议论精详,是稀见的专病医案专集。本次整理,《燥气总论》以1925年温州陈氏湫漻斋石印本为底本,所附《燥气验案》以1930年上海中医书局本为底本。
医案梦记(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8.31
《医案梦记》,清代徐守愚撰,成书并刊行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系清代医家徐守愚之子徐子唐整理其父医案,及“经验方法一百二十余方”,另附其本人医案而成。全书载案74则,其中徐守愚医案55则(含附案),徐子磨医案19则。 诸案以诊治时问为序,不分门类,病证涉及内、外、妇、儿及外感等。本书整理以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为底本。
尊生要旨
¥11.78
《尊生要旨》,明代蒋学成辑,许乐善增补,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全书一卷,共:篇,分存想、调气、按摩、导引、形景、饮食、居处、房中、四时、杂忌篇章介绍养生之法,附以歌诀、图说;书末~洞玄则阐述养生入道之捷径。本次整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为底本。
叶氏女科证治(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34.88
《叶氏女科证治》,妇科著作。又名《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四卷。托名清·叶桂撰,本书原作者及书名不详。1817年曾以《竹林女科》之名刊行,并有多种翻刻本。1913年鸿文书局将此书改叶氏之名石印,又有多种复印本。内容以妇产科治疗方剂为主,并无多少妇科生理病理的论述。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5.26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是明代伤寒学家童养学为纠正元代医家吴恕《伤寒活人指掌》之讹谬而著之伤寒学术著作。书凡三卷。首卷述六经传变。卷二列伤寒诸证(实际包括温病、疫疠和一些杂病),其内容包含注解、辨证法、诊脉法、用药法(内含方剂)及总论等内容。卷三列方剂114首,是作者所“集得之古方”,其所选方剂与前两卷病证相对应。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五年(1632)金陵刻本为底本。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膝骨关节炎
¥23.98
《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膝骨关节炎》于2015—07—10发布2015—07—10实施。《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膝骨关节炎》针对带状疱疹、贝尔面瘫、抑郁症、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偏头痛、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便秘、腰痛、原发性痛经、坐骨神经痛、失眠、成人支气管哮喘、肩周炎、膝骨关节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单纯性肥胖病等病症给出了临床实践指南。本部分指南由中国针灸学会提出,由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耳鼻咽喉疾病分册)
¥35.75
刘大新编写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耳鼻咽喉疾病分册》,是在《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2年发布)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实际*新进展,对其重点内容进行释义。编写目的在于对耳鼻咽喉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力图提高各级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及规范化意识。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肩周炎
¥19.00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包括:带状疱疹、贝尔面瘫、抑郁症、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偏头痛、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便秘、腰痛、原发性痛经、坐骨神经痛、失眠、成人支气管哮喘、肩周炎、膝骨关节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单纯性肥胖病等病症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本部分为《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肩周炎部分。 本部分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与委托。 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金生。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陈滢如、王莹莹、王亮、杨金洪、李彩芬、杨莉、程凯、高海波、屈建峰、田浩、吴远、刘海华。 本部分专家组成员:刘保延、武晓冬、赵宏、房繁恭、赵吉平、赵百孝、高景华、吴泰相、陈枫、吴中朝、姜爱萍、余曙光、郭义、杨骏、赵京生、杨华元、储浩然、石现、王富春、王麟鹏、贾春生、高希言、常小荣、张洪涛、吕明庄、王玲玲、宣丽华、翟伟、东贵荣、王华、刘清国、刘智斌、曹炀、高树中、杨永清、朱江、何薇、杨宇洋、岗卫娟、王昕、董国峰、王芳。
走上明医之路: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研修成果荟萃
¥24.42
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由于中医药是独特的卫生资源、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事业发展必然要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直接关系到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现实与未来都将促成社会达成共识: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就离不开中医药;要“打造健康中国”,就离不开中医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离不开中医药。
谈允贤《女医杂言》评按译释
¥12.65
《女医杂言》为明代传奇女医、中国古代四大女医之一的谈允贤所撰,成书于明武宗正德五年,采用追忆的方式记录了谈氏三十一则医案。医案中所治患者全部为女子,但也不仅仅限于妇科疾病,实际包括了内、外、妇、儿各科病证。谈允贤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而生动的笔调,将三十一则医案娓娓道来,不仅反映了谈氏高超的医学临证水平,还反映了明代社会妇女阶层的生活场景,堪称一幅描绘“明代妇女众生相”的历史画卷。《女医杂言》对传承发扬谈氏中医临证经验及研究明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 年)锡山纯敬堂《女医杂言》刻本为底本,对原书进行了全面的点校、注释、白话翻译、评按,并首次辑录了谈氏所推崇的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等人医学名著中与妇科相关的内容。可供中医、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药文化、历史文化研究者与爱好者阅读参考。《女医杂言》为明代传奇女医、中国古代四大女医之一的谈允贤所
伤寒六书纂要辨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3.00
《伤寒六书纂要辨疑》明代童养学辑,初刻于明崇祯五年(1632),全书共四卷。童氏认为陶节庵《伤寒六书》辨阴阳有经,表里有症,虚实有脉,临病制方服药有法,井井有条。 且辨叔和之谬,正无己之讹,足补仲景书之未备,惜其立论不免屡见叠书。实因陶氏六书成非一时,故有重复及先后倒置之处。因此,在原书基础上去其繁芜,补其阙略,删繁就简,重为诠次而成本书。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五年壬申金陵刻本为底本。
肿瘤中医外治法
¥15.26
恶性肿瘤是一类古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及其合并症病情多变,牵涉脏腑器官较多,症状复杂,由于正气已虚,患者体质较差,常用的软坚散结、活血破瘀等治疗方法及用药受到一定限制,而外治法则无此禁忌,可以在疾病各个阶段应用。本书介绍了中医外治在恶性肿瘤并发症、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生物靶向药物相关皮疹、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以及常见症状和某些肿瘤的治疗,开阔了肿瘤治疗道路、提高了疗效。
诊余举隅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2.21
《诊余举隅录》,清代陈廷儒著。全书二卷,分54篇,载医案118则,涉及内伤、外感及妇科、儿科等数十种病证的诊治,全书以[证]为篇题,每篇或一案,或数案,夹叙夹议,论说医理,强调随人而治,因症而施,选方有则,用药灵动,不拘成法,而疗效尤著。本次整理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所藏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铅印本为底本。
分部本草妙用
¥23.50
《分部本草妙用》,顾逢伯撰。全书共十卷,主 要按脏腑经络分部。从卷一开始,依次为肝部、心部 、脾部、肺部、肾部,五脏各占一卷;兼经部两卷; 以上每卷分别再分温补、寒补、温泻、寒泻、性平五 类。其分类不明者,设杂药一部;卷九为谷部、菜部 、果部;卷十为兽部、禽部、水族部、水部、火部、 土部。如此罗列药物,分别阐述用药法要。 本次整理校注,以仅存孤本崇祯刻本(孤本)为 底本。
辨质论治通识读本:中国式个性化诊疗
¥19.30
本书在其创立的“体质病理学”“体质食疗学”“人体体质学”理论指导下,重点讨论辨质论治的临床应用。这是中医学宏观的个性化诊疗原理,希望临床医生能正确掌握辨别人类体质类型的具体方法,然后以理为立足点,独具慧眼治未病,进而选择正确的法方药食治已病,以提高临床疗效。既可供各级中医师临证之参考,也可作为中医药院校体质治疗学之教材。
小儿肺炎基础研究与中医临证思维
¥27.50
小儿肺炎基础研究与中医临证思维
互联网+基因空间:迈向精准医疗时代
¥20.40
在“大健康长征”中,基因行业会是“互联网 ”持续的风口吗?医疗健康行业的价值与方向又在哪里呢?本书还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对可能出现的产业化模式作出了详尽的描述和全景式探索,希望不仅对相关从业人员以启示,也能够给普通大众以科普和指导。 本书源于作者基因行业的观察,对基因科学的研究,对互联网发展下的生命数据化趋势的预测。本书不仅从专业角度对基因技术和精准医学有全面而深浅出的描述,也有对产业转化和商业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基于基因行业的发展和政策动向预测对未来大健康前景做了较全面的分析。
一味药养脾胃
¥12.00
余瀛鳌、陈思燕编*的《一味药养脾胃》介绍了,中医所指的脾胃并非脾脏和胃两个单独的器官,而是包括了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所属部分器官在内的一套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理系统之一。脾胃可以吸收和运化饮食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化生为精、气、血、津液等,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使人肌肉丰满、四肢健壮。所以说,脾胃是人身气血生化之源,又被称为“后天之本 ”。经常暴饮暴食或节食过度、不按时吃饭,饥一顿饱一顿,会导致脾胃气机失调、积滞不化、吐泻、嗳腐吞酸等问题,胃病很快就会找上门。所以,健脾养胃要从每顿饭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