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艾滋病胸腹部影像诊断图谱(第2版)
艾滋病胸腹部影像诊断图谱(第2版)
刘晋新,唐小平
¥183.66
  本书共18 章,涵盖了144 例艾滋病(AIDS )病例的1400 余幅图片,内容以影像图片为主、文字描述为辅,结合镜下 彩色病理图片,通过对动态的AIDS 患者的胸腹部影像资料的描述,以每一病例病变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AIDS 的影像特点; 结合每一病例的临床资料,诊断及鉴别诊断,阐述AIDS 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病、演变、治疗及转归。 本书在AIDS 及其机会性感染的诊治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适合临床医学及影像医学工作者阅读。
食物
食物
甄艷慈,方楚卿
¥24.11
“幼幼小百科”系列為3到8歲的兒童而編寫。成長中的兒童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看到太陽會問為什麼太陽公公會發光;看到小狗伸出舌頭,以為牠想吃東西了……
医疗食谱中的“黑客”
医疗食谱中的“黑客”
冯化平
¥0.99
本书立足于传统中医食疗的理论,对生活中的常见病、慢性病等推荐对症的食疗、食养方案。
49元5本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护理常规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护理常规
李震、翟水亭、付明倜
¥19.09
  李震、翟水亭、付明倜主编的《血管与腔内血管 外科护理常规(实用专科护理培训用书)》共分5章, 系统介绍了周围血管疾病护理、动脉疾病的护理、静 脉疾病的护理、淋巴水肿护理和先天性血管疾病护理 等内容。本书所有作者都是在**线工作多年,既有 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临床工作者 。全书编写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结合的原则,既注意引进国外现代先进的血管与腔 内血管外科护理理论与技术,也注重总结临床实际方 法和经验。本书适合医疗卫生人员、血管与腔内血管 外科护理工作者使用。
49元5本 脑病良方验方
脑病良方验方
刘刚、袁立霞 主编
¥27.49
本书精选了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脑病的名家验方,主要介绍了脑中风、中风后遗症、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颅内肿瘤、梅尼埃病、失眠、癫痫的中医良方。涵盖了行之有效、方便易用的中医古方、名家验方和良方,既有内治方,又有外治方和食疗方。每种方剂分别介绍其方剂组成、加减变化、服用方法、功效主治。
49元5本 一味药养脾胃
一味药养脾胃
余瀛鳌,陈思燕
¥12.00
余瀛鳌、陈思燕编*的《一味药养脾胃》介绍了,中医所指的脾胃并非脾脏和胃两个单独的器官,而是包括了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所属部分器官在内的一套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理系统之一。脾胃可以吸收和运化饮食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化生为精、气、血、津液等,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使人肌肉丰满、四肢健壮。所以说,脾胃是人身气血生化之源,又被称为“后天之本 ”。经常暴饮暴食或节食过度、不按时吃饭,饥一顿饱一顿,会导致脾胃气机失调、积滞不化、吐泻、嗳腐吞酸等问题,胃病很快就会找上门。所以,健脾养胃要从每顿饭始。
炸药冲击损伤与起爆特性(试读本)
炸药冲击损伤与起爆特性(试读本)
梁增友 著
免费
本书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3个方面对PBX炸药冲损伤,以及损伤对炸药冲起爆性能的影响行了阐述。全书共分5章,第1章简单介绍了当前含能材料损伤研究理论及现状,以及损伤对冲起爆安全性能的影响;第2章对炸药及其替代物的冲损伤实验技术、细观损伤观测和表征技术行了分析;第3章重讨论炸药的损伤本构模型;第4章主要介绍损伤对炸药冲起爆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第5章主要介绍利用数值仿真技术研究损伤对起爆性能的影响。 本书适合于从事含能材料、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科技人员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阅读、参考。
49元5本 皮肤病效验秘方
皮肤病效验秘方
李广瑞 主编
¥19.63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行修改,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皮肤科验方和专方的研究现状,突出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与优势。书中的效验方均精选临床实用、疗效可靠,并经作者临证应用过的处方,故本书是真正实用的效验方集。 本书适用于皮肤科临床工作者临证参考。皮肤病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适合自己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以达到效果。
49元5本 上医本草
上医本草
赵南星
¥24.50
  《上医本草》四卷,明代赵南星撰。作者为明季名臣,《明史》有传。其罢官家居时,因久病用药不效,遂依据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自行食疗调治,终至痊愈,乃知饮食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因辑此书。作者认为用药多则有损脾胃,终至不能用药,节饮食合“上医治未病”之理,又合“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义,因以《上医本草》名此书。《上医本草》除极少数条目外,均摘录于明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书中分水、谷、造酿、果、菜、禽、兽、鳞、介、虫10类,辑录本草所载之食物470余条,简述各物别名、品种、形状、性昧、主治、宜忌等,多附有食治单方。虽少发明,然于食物之性用提要钩玄,亦有益于今之养生者。本次整理以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赵忠毅公全集》为底本。
49元5本 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
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
沈志裕
¥12.00
  《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二卷,清代沈志裕著。上卷论述疔疮、流注、肠痈、肺痈等42种外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内外治法及禁忌等,并附应用方剂87首,下卷记载经验良方108首,分为肿疡、溃疡、小儿和杂症四类,其中自订方30首,每方简述功用、组成、剂量及用法。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八年(1828)志古堂刻本为底本。
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
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
高亿 著.(清)
¥88.51
內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又名《黄帝内经素问完壁直讲详注》九卷.清代高亿*.罗济川、张映川注,大愚子、乾一修订,成书于同治十一年(1872).是详细注释讲解《素问》的一部重要书籍。?《黄帝内经素问》历代多有整理注释,高亿认为诸家对《素问》诠释末尽,故以自己几十年的理解体会对《素问》全文作以全面的讲解,撰成《素问直讲》。撰写期间,同里大愚子偶得《黄帝内经素问》古本.认为比世传版本*为完整,遗篇尽在,于是加以整理.称之《素问完壁》。高亿命其弟子罗济川、张映川等详细注释,*成《素问详注》。由高亿*的《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对内《素问》精注详讲,其中不乏独到见解,而且语言浅显易懂,为学习《素问》的重要参考资料,尤其对于初学者有*大的帮助。?本次整理以清同洽十一年(1872)绿云冈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何廉臣方药选
何廉臣方药选
何廉臣
¥28.50
? 《绍派伤寒何廉臣方药论*选》包含了何廉臣的 《实验药物学》与《温热验方》(出自《重订广温热论 后部》)?br/> 《实验药物学》初刊于1924年。该书共9卷。全 书按药物功效分为了发散、涌吐、清凉、和解、透 、通利、攻泻、温热、消化9类药物,共收载药物373 种。每一类药物之下又分若干小类,如发散剂分温散 风寒、凉散风热、燥散风湿、解散风毒、升散郁火5类 ;清凉剂又分轻清气热药、轻清血热药、大凉气热药 、大凉血热药4类。在论药时,先简述每药的属性分类 、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然后附以何氏的按语。何氏 结合临床心得,并引用了大量文献,来说明药物的实 际应用,所引文献不但有《神农本草经》《千金方》 《本草纲目》等中医药典籍,还引用了日本的一些药 学研究文献,并参以西医的药理知识来解读中药?br/> 《温热验方》节选自何氏的《重订广温热论》?br/>该书初刊于1914年,初本为戴天章所撰的《广瘟疫论 》,后经陆懋修删订补充,改名《广温热论》,再经 何廉臣参考前贤*作,行综合印证、增删补充、悉 心重订,*终订名为《重订广温热论》。《温热验方 》分为温热验方、验方妙用两章。“温热验方”介绍 了320余方剂,何氏还为其中部分方剂加按语,指出方 子的出处、适应证、加减化裁等;“验方妙用”则以 发表、攻里、和解、透、清凉、温燥、消化、补益 等八法为纲,辑录总结了何氏与其老师樊周的温热 验方,并详述了辨证与临证化裁的方法?br/> ? ? ? ? ? ? ? ? ? ? ? ? ? ? ? ??
49元5本 卢朋著方药选
卢朋著方药选
卢朋 著
¥28.50
《岭南名医卢朋*方药论*选》精选卢朋*方药 学论*两部,即《药物学讲义》和《方剂学讲义》。 两部*作均成书于民国十八年(1929)前后,分别为广 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药物学和方剂学教材。 《药物学讲义》按药物功效分为平补、补火、温 散、平散、散寒、驱风、散湿、散热、吐散、敛涩、 镇虚、滋水、温。肾、渗湿、泻湿、泻水、降痰、泻 热、泻火、下气、平泻、温血、凉血、下血、杀虫、 发毒、解毒、毒物等二十八类。作为早期的中药教材 ,该书未采用总论、各论分述的编写体例。对于每味 药物的介绍,则采用集注的方式,以历代本草所述性 味、功效、主治为核心,后附各家相关论述。在内容 上*多的侧重临床用药,特别是对功效相近的同类药 物行了仔细的鉴别,*具临床实用价值。但该书与 当时许多中医学校教材一样,对本草学知识介绍相对 较少,体现了该校以培养临床人才为主的办学宗旨。 《方剂学讲义》包括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主 要介绍七方、十剂等方剂配伍理论。各论按方剂功效 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和解、表里、消导、 理气、理血、驱风、驱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 、除痰、救急等十七类。每方介绍主治病证、方剂组 成、服用方法等,部分方剂附有加减变化等内容,后 附历代名家方论。本书编排体例与传统方书迥然有别 ,已具有鲜明的教材特征。在民国时期众多方剂学教 材中,本书编排体例较为成熟,内容难易适中,方论 选择精当,体现中医思维特,适合课堂教学及学生 自学使用。然各论部分缺少对每类方剂概括论述的章 序,有所不足。
49元5本 丁甘仁方药选
丁甘仁方药选
丁甘仁
¥17.00
《药性辑要》,作者丁甘仁,初刊于1917年。该书分为三篇,分为药性总义、药性辑要卷上与药性辑要卷下。药性总义介绍了药物的气、味及其运用的总则;“药性辑要卷上”辑录了163种草部药;“药性辑要卷下”辑录了83种木部药、45种果部药、8种菜部药、23种金古部药、3种土部药、8种人部药、19种兽部药、5种禽部药、24种虫鱼部药以及药性赋。所选药物以《神农本草经》为主,又从《本草从新》中补人了部分药物,并标以“增补”二字以示区别。该书的文体以李士材《雷公炮制药性解》的骈体为主;对于增补部分,亦采用骈文,以便于诵读。该书对药物所增补的注释则采用《本草纲目》及《本草从新》。对于部分药物,还加了按语,专门介绍了用药的宜忌等。 《沐树德堂丸散集》,作者丁甘仁,初刊于1907 年。该书先以功效与证类为纲,辑录了补益心肾、脾胃泄泻、痰饮咳嗽、诸风伤寒、诸火暑湿、痧气的 162种丸散膏丹剂;又以科别为纲,辑录了妇科、儿科、眼科、外科63种丸散膏丹剂;后以剂型为纲,辑录了胶、膏、花露、药酒香油、膏药的64种方剂。书末,还辑录了丁氏经验内科33种、丁氏经验外科53种丸散膏丹剂。所辑录的方剂,并未列及药物组成、剂量、制作方法等,而是重介绍了方剂的服用方法和功效。尤为可贵的是,篇末还附录了丁氏戒烟局的批示及膏丸及单稿、丁氏加减林文忠公真方戒烟补正丸、丁氏参燕百补戒烟膏丸等。该书是民国时期较全面的中成药集大成者之一,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孟河大家丁甘仁方药论*选》是“民国名医临证方药论*选粹”之一。
49元5本 脉微
脉微
施沛纂
¥12.00
《脉微》上下二卷,上卷为脉微总说,引用《素间》《灵枢》《难经》《脉经》精华以释脉理;下卷将纷繁复杂的脉学理论变成简单明了、易学易懂的精致图解和朗朗上口的歌括骈语等。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十二年(1639)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喻昌
喻昌
潘桂娟,柳亚平
¥22.00
喻昌,字嘉言,晚年自号西昌老人,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卒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南昌府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代表作为《寓意草》《尚论篇》《医门法律》。喻昌开创病历议病式,详论伤寒六经证治,力主《伤寒论》错简重订,阐发“三纲”学说,总结冬温、春温、伏气等病证诊治规律;创大气论、秋燥论等,多为后世推崇。本书内容,包括喻昌的生平概况、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49元5本 俞根初
俞根初
潘桂娟,江泳
¥25.73
本书为《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之一。本书内容包括俞根初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本书对俞根初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重点论述了俞根初对伤寒的“新知”及其对“绍派伤寒”的影响,以期比较全面而客观地展现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特点。
49元5本 朱丹溪
朱丹溪
潘桂娟,杜松
¥22.00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生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卒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代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镇人。元代著名医家,滋阴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其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称“金元四大家”。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等。朱丹溪援理入医,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将“气、血、痰、郁”作为临床辨证的纲领。朱丹溪之后受众者甚广,其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不仅对明清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促进了日本江户时代汉医后世派的形成与发展。本书内容,包括朱丹溪的生平概述、著作介绍、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后世影响等。
49元5本 恽铁樵
恽铁樵
潘桂娟,张胜
¥27.47
恽铁樵,名树珏,铁樵为其字,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民;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苏武进人,近代著名中医。著有《药庵医学丛书》和多部中医函授学校讲义。在学术思想方面,对《内经》、《伤寒论》及温病学多有阐释和发挥;在临床经验方面,内外妇儿各科兼通,尤在儿科病证方面颇有心得;创办函授学校,培养后学。恽铁樵一生自强不息,坚持与民族虚无主义和废止中医派斗争,强调发展中医必须坚持以中医为主,注重中医思维,捍卫中医旗帜,开拓创新,为近代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恽铁樵的生平概况、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49元5本 读《黎庇留医案》
读《黎庇留医案》
张明
¥19.00
《毓涵斋中医夜话:读<黎庇留医案>》为《毓涵斋中医夜话》之一。是克强先生读《黎庇留医案》(简称《黎案》)之分解、之申说。 医者读案,一人有一人的读法,一人有一人的理解。克强先生读《黎案》,即会于心,悟于神,把黎氏经方运用之圆机活法、通权达变,通过其“方机对应”之学术,活脱脱地展现于读者面前,使案中“云遮雾罩”之处一下通透起来;而对于原案中可商榷之处,为读者考虑计,亦非随声附和,而总是申张己意。 克强先生更以黎案为切,以其独特之视角,纵横裨阖,娓娓道来,而倡经方之根本,明经方之道术。可见,此册“黎案之读说”,更是克强先生研用经方之心得、日趋成熟之思想,读者尤可观也。
49元5本 曹炳章方药论著选
曹炳章方药论著选
陈刚,董塔健
¥18.50
  《规定药品考证》分上下二卷。该书是曹炳章有鉴于当时药界在中药的采、炮制、贮藏等存在问题及一些商家为谋求暴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种种的弊端,本着“革除乱真伪品,改不良炮制”之宗旨,以其平日经历所得,结合各种本草著述、前贤诸论,从产地、形态、修制、效用、主治、用量、炮制、贮藏等方面对中药予以阐述,以期“医者对病用药,自然着手成春,效如桴鼓”。今以曹氏手稿本首次行整理。   《增订伪药条辨》为《伪药条辨》增辑而成。分为四卷,全书凝集了两位医学家的智慧与经验,内容更加充实,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木、石、虫介、兽8部,对药品的鉴别、采集、炮制等行切合实际的论述,为鉴别药物的真伪优劣提供经验。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绍兴和济药局刊印,在国内广泛流传。《增订伪药条辨》对于提高医药人员鉴别药物能力,丰富药物知识,有着较大影响。今取民国十七年(1928年)绍兴和济药局初刊本为底本予以整理。   《经验随录方》成书年代不详。该书记录了临床行之有效的各种单方验方52首,详细阐明了各方的证候主治、药物组成、使用方法以及方剂来源,个别方剂还附有病案记载加以说明。今以曹氏手稿本首次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