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与2型糖尿病
¥24.90
本读本是“科学健身与健康指导丛书”的十二个模块之一,旨在提供有关运动与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包括糖尿病防治知识、合理运动控糖及各类运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实证运用,以读本的形式让读者能够每日学习并跟随运动,掌握有效控糖的科学方法。丛书还可作为健康教育人员的参考资料。


脉学辑要
¥16.00
《脉学辑要》由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著名汉医学家丹波元筒所著。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诊法20):脉学辑要》分为上、中、下三卷,卷上总说阐述脉学理论;卷中引述二十八脉体象、主病,汇众说之精华;卷下列述妇人脉、小儿脉及诸怪脉。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诊法20):脉学辑要》在对医学史上的脉学资料行认真鉴别和整理的基础上,先列各医家原文,逐条注释,细加钻研,虚心夷考,衡别是非,删繁节要,融会贯通,并附作者按语,论述精辟,内容包括家传及个人心得,简要切用,颇有价值。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诊法20):脉学辑要》本次整理以日本宽政七年(1795)江户万笈堂刊本一聿修堂藏板一为底本。


医经津渡
¥28.00
《医经津渡》四卷,清·范在文撰。刊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该书阐述了人体经络、藏象、气血、脉象生理病理及四时养生导引等基础门知识,采用以易道释医之法,*兼诸子百家相关理论以诠医中之理,体现了“良医”“良相”相得益彰的经世致用思想。本次整理以南京中医药丈学图书馆馆藏清道光三年癸未(1823)安怀堂刻本为底本。


分类草药性
¥20.00
《分类草药性》,原名《草药性》,清代四川地区民间草药书。原书未著作者,为多人经验总结汇编而成。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6):分类草药性》所载四百余味药均系四川地区常用民间草药,根据药名词头或词尾分类,分为草、藤、风、杂、根、头、皮、叶、花、子、香、莲、椒、麻、龙、箭、石、菜、蒿、角、衣二十一类。内容根据民间草药使用特和实际认识,记述了药性、功能主治和用法,还简要地记述了一些药物的产地、生境、采收、品种等内容。诸多药物的别名以及药物的主治都带有四川地方特色,并有若干其他本草著作中未见记载的草药。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6):分类草药性》本次整理以清宣统三年(1911)诚德堂藏版为底本。


医宗承启
¥28.00
《医宗承启》六卷,分为序例、提纲、发表、渗利、涌吐、攻下、和解、救内、清热、温里、针灸、需待、会通、死症、附翼及答书一罕部分,以『治法为纲,法后统方』之法对《伤寒论》条文重加编次阐释。体例上先按上述内容分类法将仲景原文归类,再对仲景原文逐条注疏,采用先书仲景原文,次为吴人驹之注文,再次为『防误』的体例顺序行注疏,为研究《伤寒论》独得其妙者。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全四卷 卷一
¥161.00
1981年至1985年,周凤梧、张奇文、丛林主编的《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至第三辑相继正式出版发行。记录了著名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对一代青年中医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奇文作为原作者之一,继承《名老中医之路》之志,继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载名老中医近200位,他们学习中医理论,则记诵、精读、覃思、博览,夜以继日;学习中医临床,则尝药、侍诊、求师、省身,未曾停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更是来自实践,丰富多彩,理论创新成一家之言,临证积累殊多真知灼见和独到之秘,诚为中医药学之瑰宝;而他们百折不回、艰苦奋斗、精诚专一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更令人肃然起敬。 合集将之前我社出版的1-6辑何在一起,按照老中医姓氏笔画排序,分册出版,这对于宣传中医,继承和发展名老中医之学术经验,以及培育新一代名中医,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经方拍案.2
¥62.50
张立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从武维屏教授,学问崇仲景之术,临证处长沙之方。后遇冯世纶教授,触和学习胡希恕“六经-八纲-方证”学术体系,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张立山教授从业肺科,临证所遇多为呼吸疾患。觉仲景之法,切合临证:外感发热,常有小柴胡汤一剂建功之时;哮喘病患,屡见射干麻黄汤令痰出喘平之例。咳嗽痰喘,皆可以六经辨证:发热胸闷,俱可从伤寒求法。张立山教授每遇病患,先从长沙处寻法,效与不效,反复揣摩。本书为其全国历年经方会议演讲及为弟子讲课的带教医案,生动真切,


王氏医案;王氏医案续编;王氏医案三编
¥55.5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基层中医师承传习录:全国基层名中医樊位德经验集
¥92.00
樊位德为湖南省首批农村名中医,本书为樊老50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总结。全书共分四部分,医家小传、医论医话、医案精选、医道传承。医论医话是对樊老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用药的总结;医案精选主要选取基层优势病种诊疗经验行总结;医道传承是弟子本应用樊老的学术经验体会和案例。本书贴近基层中医工作者的需求,结合国家、地方对基层中医传承的推动,以理论结合基层医生独特的实践经验,知行合一。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运气体质实践录.*辑
¥23.50
五运六气乃中医之精华,历代大医对其评价甚高,然其理艰深,自古精通者寥若晨星。运气之关键,在于天地人气机运转之枢机,掌握了这个枢机,就可通过观察天地星象、物候以把握先机,防治人类疾患。人生天地之间,先天体质就被出生之时的运气上了烙印,且伴其一生,作者在书中将其称为运气体质,按五行之太过不及分为十种,分别详述。知道自己的运气体质,对一生中容易罹患的疾病的防治就占了一丝先机,多了一条思路。甚至日常饮食、健康管理,从中亦可深受启发。本书可与作者《运气传习录》系列参照阅读,以运气思路参校四诊合参、方证对应,临证有效率也可一步提升。


传统剂型的现代传承发展:丸、散、膏、丹、汤
¥74.50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于2006年被文化部批准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名录,本书考证并梳理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丸散膏丹汤的产生、发展、及现代研究,从历史和专业的角度,还原了丸、散、膏、丹、汤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伟大实践中的发展沿革。对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的文献资料行整理:选择具有代表性品种和剂型,对其展的中医传统制剂工艺原理的研究与评价、传统剂型传承的历史沿革、以及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的技术步与提高等相关文献资料行调研、整理,形成文集。是中医药从业人员了解、查阅相关传统剂型的历史沿革以及现代研究的参考书。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GPT:读懂数字医疗新纪元
¥48.86
凭借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接近于人类的常识、认知和价值观,GPT成为医疗应用的理想工具。从GPT医生到个性化治疗,GPT对医疗行业的改变是综合而又*的,是从诊断到治疗全过程的颠覆。 本书以ChatGPT的爆发为技术背景,以医疗GPT的发展和应用为主线,在介绍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对GPT给医疗行业带来的冲击进行了细致分析,涉及医院重塑、健康管理、药物研发、中医发展、医学教育等广受人们关注的方面。书中探讨了医疗GPT会给人类带来的未来挑战,并对医疗GPT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本书是一本通向未来医疗的线索书,能帮我们从纷繁的信息中梳理出医疗行业之变的关键线索。


沈绍功临证经验辑要
¥39.50
本书是韩学杰、沈宁、连智华等根据沈绍功在沈氏女科经验讲授班中的数次讲稿编辑整理而成,书中分别讲述了辨证与论治的具体方法。本书分为四章,*章是辨证精要,从五部分讲述了辨证的具体方法。第二章是论治精要,从六部分讲述了论治的具体方法。第三章是各科治要,从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伤科、肛肠科、肿瘤科具体讲述了治要方法。第四章是疑难病治要,具体涉及冠心病、中风、糖尿病、外感病。


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辨证、辨病、辨体质七十年心得
¥55.00
叶橘泉先生历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南京药学院副院长等职。叶橘泉的学术体系主要包括“医话三书”“方证三书”“药证三书”,其中“医话三书”包括《叶橘泉方证药证医话》《叶橘泉临症直觉诊断学》《叶橘泉滴经验回忆录》;“方证三书”包括《叶橘泉近世国药处方集》《叶橘泉经方临床之运用》《叶橘泉临证实用方剂》;“药证三书”包括《叶橘泉现代实用中药》《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叶橘泉食物中药与便方》。叶橘泉先生十分重视“方证学”的研究。《叶橘泉方证药证医话》《叶橘泉方证药证医话》是关于“方证学”研究的论著。


医案讲习录
¥20.50
本书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即“医案篇”。《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共八期,该书紧密结合临床,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奥为浅显。其为文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纵横捭阖,新意频出;而又生动活泼,亲切感人。《医案讲习录》乃张锡纯先生的医案,又名《志诚堂医案》。被誉为“所出之书,其审病也,洞见隔垣,纤微悉彻;其用药也,化裁因心,措施咸宜。故无论证之至危、至险、至奇、至变,一经诊治,莫不立起沉疴。”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师生、中医研究人员阅读。


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第2辑.针灸分册
¥34.00
本书收集了*届、第二届国医大师中擅于运用针灸治疗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个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经验,采用组成、功效、主治、操作、经验的体例重介绍了国医大师治病的针灸组方取穴思路和操作手法,从国医大师们的选穴用方,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大师们对于针灸理论的独特理解和临证应用特色。本书对于针灸临床治疗方法及理论具有指导性、启发性意义,可作为广大中医临床医师(尤其是针灸医师)、科研人员、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学爱好者的参考书籍及学习用书。


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痛风分册
¥36.50
本书是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之一,体现了风湿病专家的智慧,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对促风湿病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节松动术实操指南: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受限、提升运动功能
¥76.80
对于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员来说,本书是一本*的关节松动术操作指南。全书共有4部分,第1部分系统介绍了关节松动术的理论知识,第2至第4部分则分别介绍了颅下颌复合体、脊柱、上肢和下肢等部位的关节松动术操作方法。本书以解剖图覆盖在真人实拍图之上的形式,清晰地展示人体骨骼位置,指示性箭头细致地标注了手法位置和用力方向。此外,书中每一个关节的松动术都提供了患者姿势、临床师姿势、稳定机制、松动术、技术目标和临床小贴士等详细指导,适合在教室、实验室、诊所和其他专业环境中使用,可以有效解决与疼痛、功能障碍和关节活动受限相关的各种肌肉骨骼问题。


中医杂病古方临证效验录
¥36.00
《李军茹临床经验集》由21篇相对独立的文章组成,为整理李军茹主任医师临证常见病症及遣方用药而成,内容涵盖内科多个系统的疾病。该书主要从“以方论治”、“以病论治”、“以经典论治”三个方面手,并结合中医三因学说,对每个方剂、每个疾病及对经典的理解行阐述,精选临床具有代表性的医案行分析,将“理、法、方、药” 临床辨治思维方法清晰地呈现,以期助力中医后学理解。李军茹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扎根青海30余年,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专业的临床、科研、教学及医院管理工作。结合本地区地理气候、植物药物特,展急、慢性高原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工作,倡导“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的学术观,临证注重运用“三因学说”、 “辨天一辨证一辨症一辨体质结合”舌脉共参,先别阴阳,对多种内科急危重、疑难杂症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诊疗方法。


新编赵氏雷火灸疗法
¥96.00
赵氏雷火灸是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纯中药配方,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雷火灸条是由二十多种中药材组成的,像乳香、木香、沉香等活血类的药材,燃烧时产生许多药物因子覆盖在人体的表面,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深层组织,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等特点,*高温度可达240℃,可代替多种灸的功效而不产生瘢痕。其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无侵入性。广泛的使用灸具可节省灸疗医师体力,节约灸的材料,方便灭火,操作简便。赵氏雷火灸的临床应用涉猎较广,用于内科疾病治疗中主要以虚证型的脾胃病和中风后遗症为主。用在外科主要是膝关节骨关节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等骨性疾病,还有各种类型的肛肠科、妇科、五官科类面瘫、各类型干眼症、鼻炎等治疗效果显著,在皮肤病、各类型的痛症、失眠等也有较多文献报道,疗效强于传统艾灸及其他类型的灸法。


《金匮要略》方义注解
¥31.50
对《金匮要略》的研究、注释是中医经典研究的一个难,一是因为其病种复杂,二是对条文中的病机、治法、方剂配伍原则理解有难度;三是对全书疾病的治疗思想缺乏系统、整体的考察。 本次注释的视角是整体、系统考察全部条文的疾病治疗,重阐释清楚疾病病机、治法、方剂方剂配伍的内在相关性,尽量将医圣原本的治疗思想呈现出来,为大家研究、使用提供一种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