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新刊药性要略大全
新刊药性要略大全
(明)郑宁
¥46.50
《新刊药性要略大全》十一卷,卷一总论,总述诸品药性阴阳论、用药阴阳法象、手足三阴三阳明训图、药性升降浮沉补泻法、引诸经报使歌诀、泻诸经火邪用药例、散诸经寒邪用药例、洽诸经头痛要药、孕妇忌用诸药、药有十八反、药有十九畏、药性赋等。卷二至卷十各论,共收录药物706味,分为草木花卉部、金石贝壤部、人部、虫豸禽兽部分述各药。卷十一附太医院经验捷效单方156首。本次整理以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5)明德堂刻本为底本。
赵进喜三阴三阳《伤寒论》讲稿
赵进喜三阴三阳《伤寒论》讲稿
赵进喜
¥78.50
基于《伤寒论》经典原文,结合现代临床实际,传承仲景学术,深研究经方临床思维与用方技巧,提出了三阴三阳系统论、三阴三阳体质论、三阴三阳辨证方证论,从临床家的角度对《伤寒论》原文,尤其是三阴三阳篇全部条文,行了逐条辨析与全面诠释,并剖析了《伤寒论》有关“传经”、“转属”、“合病”、“并病”、“厥阴病”、“厥热胜复”以及“六经皆有表证”、“三阴三阳排序”、“寒温融合”、“三百九十七法”等疑难问题,内容详实,特色鲜明,见解独到,穿插介绍个人临床经验,并附有经方医案与临床常用经验方。本书符合读者们的阅读兴趣,将会引发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极有可能行多次再版。
京城名医馆名医经验集.④,薪火代代家传篇
京城名医馆名医经验集.④,薪火代代家传篇
耿嘉玮
¥100.50
一、成书方式 以人为纲,收录了在京城名医馆出诊的13对两代或三代专家的临床经验(见名单)。 二、内容设计 每位名医下设医家简介、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三项。 1.医家简介:包括医家的照片(标准照和生活照各1张),出生年月,生平简介,师承关系,主要著作,座右铭。 2.学术思想:介绍该中医家特有的医学思想并突出燕京医学文化内涵。 3.临床经验:以医家在临床上擅长的医案、医话、医论为主,尤其是体现燕京医学特的经典医案。
悬磁灸疗罐艾灸法
悬磁灸疗罐艾灸法
周俊亮
¥78.50
艾灸疗法是一种具有治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中医传统疗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历代的医学家不断临床实践,在治病、养生等方面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个案积累到疾病专著,灸法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灸疗学。近现代以来,在党和人民的领导下,中医传统医疗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灸法学的理论和应用也极大地丰富起来。 社会的进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艾灸疗法相当耗时,多个部分操作不方便,温度不易控制,不能随身携带等等缺点,悬磁灸疗罐应运而生,能够实现红外线、热能、磁能、艾灸同步导入,透过人体皮肤产生能力被生物细胞所吸收,引起组织产生温热效应,活化组织细胞,激发脏气功能,起到排毒祛瘀,散寒祛湿,温通经络,温补阳气等作用。同时能够消除以上传统疗法各种不便,满足现代都市白领工作与保健同时进行。本书通过搜集列举出实用有效预防保健方案,系统而完整,方便查阅及操作,非常适合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广大群众参考阅读和工作指导。群众基础良好,接受度高,推广方便,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49元5本 中医抗癌新思维三十二讲
中医抗癌新思维三十二讲
谢文纬
¥25.50
中医无毒大剂量抗癌疗法与目前西医的有毒抗癌治疗完全不同,它不是强攻,而是一种缓攻。这是一种不伤害身体,能够促人体免疫力、激发自愈力的抗癌疗法,但又不同于传统中医以调理五脏、平衡阴阳的辨证论治,也不同于现代中医对癌症扶正和以毒攻毒的疗法。中医大剂量无毒抗癌疗法的提出是结合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结合了我个人几十年的临床经验,采取辩证与辨病相结合,交替选用各种无毒或低毒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并对癌行极限施压。 中医大剂量无毒抗癌疗法特别适合治疗高中分化的低恶性度癌,而这类癌约占人类全部癌的95%,是西医目前治疗的空白,或者说是西医的短板,因为西医以放化疗为代表的有毒抗癌治疗,只适合治疗高恶性度癌,只占人类全部癌的5%。遗憾的是,西医近一个世纪以来,却将治疗高恶性度癌的有毒抗癌疗法广泛用于治疗低恶性度癌,造成了很多误伤。因此,我认为医学界对这一问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且采取相应的政策导向,就像我们制定不许滥用抗菌素的相关政策那样,对癌症病人同样不能滥用放化疗。本书列举了很多实际病例向医生和病人说明这一问题。同时详细介绍了中医无毒大剂量抗癌疗法,以及临床上获得成功的一些病例。本书向病人指出:医学上治疗癌症除了放化疗等有毒抗癌疗法外,还可选择对身体伤害不大的中医无毒抗癌,从而与癌长期周旋,即与癌磨,不与癌搏。
49元5本 任之堂跟诊日记.2
任之堂跟诊日记.2
曾培杰;陈创涛
¥58.00
本书以理顺中医思路为主线,讲述了两个中医学子跟师学习的故事。他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跟师抄方所得,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每天跟随老师上午看病抄方,下午或上山采药,或记录总结,晚上听师讲学。老师将中医的道理融日常生活交谈中,寓教于乐,趣味横生,充分再现了民间传统中医师带徒的传教生活。其中既有传统民间中医的养生智慧,也有临证治疗验案,更有不少民间偏方秘方。这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中医读物,原汁原味,雅俗共赏,让读者看起来很轻松,不费解,在轻松地阅读之余,能学到精深的医术。无论是中医专业人士,还是中医爱好者,都能够从书中有所感悟。本书语言通俗易懂,行文流畅,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以及关注健康养生的人阅读参考。
49元5本 活人心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活人心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刘以仁
¥40.00
《活人心法》四卷,清·刘以仁*,王文选辑成 。卷一为望、闻、问、切之诊法,卷二为伤寒舌鉴及 药性炮制等歌诀,卷三为伤寒诸方,卷四为补益、救 急、遂生、怀少、普济、外科、杂症诸方。全书博采 众家,尤重舌诊。所载验舌图149幅,集清以前舌诊 之大成,且每张舌图均详论病因病机,并附以治方, 集舌证治于一体,为中医临证门之作。此次整理以 清同治三年甲子(1864)王同仁刻本为底本,以清咸 丰九年己未(1859)三义公刻本为校本。
49元5本 罗谦甫治验案
罗谦甫治验案
(元)罗天益
¥28.00
  《罗谦甫治验案》,为裘庆元辑自《卫生宝鉴》中的罗天益医案,汇刻于其辑录的《医药丛书》中。   全书收录罗天益临床治验案89则,多为内科杂病,间有外科、儿科医案。该书论病皆本于《素问》《难经》之旨,求因必穷其源,论理制方,随证应变,不拘一格。本次整理以《医药丛书》本为底本。
49元5本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兼证析义
(清)张倬
¥20.00
  《伤寒兼证析义》,系清代医家张倬著,《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独辟蹊径,专论伤寒与杂病并见诸病。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言简意赅,以问答形式论及十七种伤寒兼证,用病案佐论医案,所论医理深浅出。张倬认为,伤寒与杂病虽各不相同,但又不可分割,提出攻邪调养在各类病中均应有所侧重,两法在伤寒与杂病中可以相互应用。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对医理研究或中医临床均大有裨益。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7):伤寒兼证析义》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六年(1667)隽永堂本为底本。
49元5本 儿科推拿摘要辨症指南
儿科推拿摘要辨症指南
(清)王兆鳌
¥14.00
《儿科推拿摘要辨证指南》不分卷,首列总论,论述推拿在小儿惊风治疗中的作用。次叙儿科诊断和治疗手法,介绍手足45小儿推拿特定穴的主治,以图谱示之。手法着重介绍推法和拿法,并提出了(推拿手部次第)和(推拿面部次第),即手部和面部的推拿操作常规程序,还绘有(推坎宫)(推攒竹)(马过天河)等31帧手法操作图,并有文字详解;*后为(脏腑歌),论述脏腑病证的小儿推拿方法。本次整理以上海图书馆藏抄本为底本。
49元5本 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清)吴悔庵
¥14.50
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为清·吴悔庵纂辑。《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分为五卷,分别为调经门、众疾门、胎前门、临产门和产后门,涵盖了妇产科常见病证,收载处方及验方。所论各门病证均以论带脉症,并有歌赋,后设处方及加减。
49元5本 内外验方秘传
内外验方秘传
(清)赵濂
¥20.00
《内外验方秘传》系清末名医赵濂著,两卷,十五门。上卷内科验方十四门;下卷外科验方一门。内容涉及内、外、妇、儿、急症、五官等临床各科,载汤液类、丸散类等验方三百多条。《内外验方秘传》的特是所载方剂悉经作者多年临床实践检验。书后附(霍乱痧症挈要)一卷,对霍乱复杂之情况条分缕析,亦为赵氏临床经验之总结。本次整理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所藏清光绪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脾胃学说应用与创新.疑难危重医案卷
脾胃学说应用与创新.疑难危重医案卷
陈远能;张涛
¥45.00
丛书分综合卷、临床卷、方药卷、流派卷、专家卷和基础研究卷,全面反映了目前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推动学术发展,促学术步。 临床卷以脾胃学说为指导,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临床疾病的展情况,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功能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胆囊结石、急慢性胆囊炎等;以及心血管、肾病、脑病、妇科等其他系统疾病。
49元5本 悬壶杂记.2,内科病医案集
悬壶杂记.2,内科病医案集
唐伟华
¥47.00
本书为《悬壶杂记》之二,其作者为铁杆中医,矢志求索,“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为中医奋斗一生,道路艰辛却无怨无悔,所著《悬壶杂记》之一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后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再版,销量几万册,现排名当当医学畅销榜13名,评论数1.5万。本书内容为作者行医之余所记录的医案医话,。所记多为农村常病,亦录罕见病例,有复方愈大病、偏方痊危疾,有临证感悟、用药心得。还有不少疑难病证,证候错综复杂,病情千头万绪,书本难寻答案,父辈未曾传授,冥思苦想,有幸获痊愈者,亦有因识短阅微,久治不愈者。这些经验与经历,实不忍丢弃,整理出来,对后辈或许有所借鉴,有所启发。病案脉症方药,悉依原样,以求真实,毋论对错,直言实录,阅者裁之。重证篇所录,均系他医久治不愈病例(我亦有久治未愈,而经他医治愈者),余录此篇,非炫才华,尚浮夸。意在鼓励后学,坚信中医确可治愈许多重症顽疾。平时若能勤求古训,融会新知,临证遵循中医理论,细心体察脉症,不少重病顽疾,亦可治愈。
49元5本 柳氏抗癌用药式与药性解三十三讲
柳氏抗癌用药式与药性解三十三讲
柳少逸;蔡锡英
¥31.00
作者总结柳吉忱先生几十年治疗癌症的丰富经验,家传师承以及作者多年的治癌临证体会,强调在对癌症辨证论治中,尤须重视法的应用。作者据理以辨证,依法以遣方,随方以用药,如此环环相扣,贯珠一线。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详述了中药抗癌用药式:如扶正固本、理气导滞、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毒攻毒、温阳化气、泻火坚阴、软坚散结、健脾益气、扶正祛邪、欲降先升、阳中求阴、升阳固中、条达枢机、窍醒神、化痰软坚、主辅配伍、中药外治、癌热、放?化疗后、术后、脑瘤、胃癌、肺癌、肝癌、肠癌用药式等二十六讲。下篇讲解了常用抗癌中药类编:如清热解毒药、软坚散结药、化痰祛湿药、活血化瘀药、以毒攻毒药、扶正固本药、理气导滞药等七讲。作者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精神,引经据典,将理法方药阐释得清晰透彻。方剂来源出处,处方方解,中药性味、归经、功能与应用,以及现代药理学作用研究,历代医药学文献对方药功效主治的认识,讲解深浅出,面面俱到,读来真实可信。为临床医师施治时学习和重要参考。
49元5本 规定药品考正;经验随录方
规定药品考正;经验随录方
曹炳章;王英
¥47.5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49元5本 李元聪口腔疾病中医诊疗心得
李元聪口腔疾病中医诊疗心得
李元聪
¥46.50
本书分从医心得、辨证心得、治法心得、用药心得、用方心得、诊疗心得六部分介绍。基本上涵盖了李元聪教授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40余年的做人做事的心得体会。 书末附有李元聪教授近20年所撰论文摘要和方剂索引。 本书以心得体会为主轴,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舍格伦综合征、灼口综合征、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以及口腔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等从整体出发行辨证治疗,克服了单纯西医治疗所带来的疗效不稳定和毒副作用,从病种和内容方面所占比重较大,突出中医中药治疗这些疾病的特特色。
中医精准辨证论治学
中医精准辨证论治学
孙喜灵;于东林
¥158.50
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行考察和认识,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规律,研究从临床“病证”到“处方”的客观分析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这就是对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目的是明晰理法方药精准对应规律,明确提高主观辨证论治准确性的客观判别依据,疏理清楚辨证论治内蕴的主体思维,促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 本书旨在培养中医者面向临床实践的辨证论治思维,掌握辨证论治过程基本路径中的“三定三对”六个具体步骤及其蕴涵的基本规律,即用确定病位、确定病性、确定病因的“三定”方法来提高辨证的准确性,用方证对应、药症对应、药病对应的“三对”方法来提高论治的准确性,一步再考量“三因制宜”原则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价值,终提出“三定三对三宜” 作为实现“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客观依据。 本书选择了代表脏腑常见病证的100余例临床真实案例行辨证论治过程分析,分别从四诊症状和体征的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归属、四态五阶段辨证过程、方剂与证候的对应关系、药物与证候症状疾病的对应关系、一药治疗“多病多证多症”的对应关系、处方分析、病因与病机演变过程的分析、证候的寒热虚实性质分析、辨证施膳与禁忌分析和预后等方面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纳了体现中医“三因制宜”的基本原则,反映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过程。
中西医结合临床风湿病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风湿病学
范永升
¥214.50
此书稿由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领域的权威学者和功底深厚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家共同撰写,该书的编写为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的治疗提供的措施与策略以及治疗方案,并一步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展等,书籍的出版将为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学中的风湿病专科从业者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对于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的诊治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较之国内出版的类似的书籍,本书的出版有以下内容和特色:一是从中西医结合诊疗角度行编写,注重中西医结合诊疗风湿病的临床实用性和科学性;二是着重编写风湿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策略和治疗方案,形成系统性的诊疗措施与方案;三是注重编写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展,以期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突破与更新。
金匮传习录
金匮传习录
贾春华
¥102.50
本书作者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三十余载,擅长用认知语言学、认知逻辑学、认知心理学研究张仲景理论,已有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其将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融日常对本科生、研究生《金匮要略》课程的讲授中,以具有现代知识思维体系的人能够听懂的语言、丰富的学识、清晰的思路,逐步引导大家认识《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精髓所在,不仅有利于广大中医学子及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人学习,并且有利于中医文化在国外的传播。《金匮传习录》便是由贾教授的讲课录音资料整理而来,按照原书条文顺序逐一行解析,并在书中加其从医多年运用金匮要略经方治疗的案例,集学术性、实用性、创新性为一体,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49元5本 仁寿镜
仁寿镜
(清)孟葑
¥12.25
  孟葑所*的《仁寿镜》系清代孟葑所*,共四卷。卷一论月经病,包括和月、崩漏、带下:卷二论种子求嗣,并附小产暗产论、男妇种子方:卷三论妊娠病及产后病:卷四论婴儿的护理。全书以延嗣为主旨,着重强调各病证的宜忌,选择良方附后,并附有作者的个人见解。本次整理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所藏的清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卜文记刻本作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