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大师修养课
大师修养课
金鸿儒
¥10.99
古往今来的大师们,其人格风范影响着代代国人。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国人的人文修养。如今,传统文化精神日渐复苏,与此同时大师的身影日益鲜明;今天,也许你无缘与他们在同一个时代,但大师们的修养智慧和成功经验同样可拿来分享,为成长成功助力。强大的物质包裹不住内心的空虚,被现代人遗弃的修养和信仰,正是一个人的真正的归属。 本书基于传统,从修德、修才、修业、修心、为人处事、恋爱婚姻、朋友、艺术地生活、人生的价值等几方面,再现大师的修养风采,以启迪今人。
每满80减40 我和你(深入反思西方现代哲学,关注不同主体的相遇和对话。)
我和你(深入反思西方现代哲学,关注不同主体的相遇和对话。)
(德) 马丁·布伯 著,杨俊杰 译
¥19.99
《我和你》通过探讨“我和你”与“我和它”两种关系范畴,区分出经验世界与关系世界,对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行了深的反思。“我和你”的关系存在于两个能动的主体之间,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而是两个主动主体的相遇和对话。本书观对人文社科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每满80减40 人人都该懂的启蒙运动
人人都该懂的启蒙运动
(英)吉隆·奥哈拉(Kieron O'Hara)
¥44.00
● 理性主义驱散了封建专制和教会特权的阴霾,带来了自由、平等和科学的光芒。启蒙运动造就了今天的西方社会,更是现代许多思想和文明的起。了解西方文化历史,了解整个世界的发展变革,启蒙运动是个起,但绝不是终。理性思维真的战胜了无知和偏执吗?它带来的是宽容还是虚伪?它真的是确保人类福祉的关键力量吗?直到今天,由启蒙运动引发的话题争论仍旧如火如荼。 ● 在这本《人人都该懂的启蒙运动》中,吉隆·奥哈拉跨越两大洲、三次革命和广泛的历史研究,用独特的视角来审视这个时代。他将启蒙运动描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思想和思想家的集合体,并对当时的哲学、政治理论、科学、宗教、艺术的影响行了新颖的评估,展现了启蒙运动延续至今的持久影响力。 ● 《人人都该懂的启蒙运动》属于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新素养系列”图书之一。本系列图书致力于推广通识阅读,扩展读者的阅读面,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其中涵盖了哲学、心理学、法律、艺术、物理学、生物科技等诸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其中《人人都该懂的启蒙运动》所介绍的“启蒙运动”是了解西方哲学和历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每满80减40 马克思与我们(“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马克思与我们(“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孙正聿
¥26.86
马克思是“千年*思想家”。 了解马克思的生平和事业,理解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懂得以马克思命名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我们才能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和追求。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与我们的人生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历史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科学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宗教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文明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理想观等方面的论述,带领我们“重读马克思”“走马克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每满80减40 马克思与世界(“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马克思与世界(“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顾海良
¥26.86
一个多世纪以来,由马克思亮的唯物史观的思想火炬,驱散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迷雾,至今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本书有力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于世界、于中国之生命力,即不同于思想史上其他重要的哲学体系,马克思及其思想不是止步于解释世界,而是强调改变世界,为世界不同国家的发展指明路径和方法;而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解,恰恰成为中国探索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关键。 本书注重梳理马克思思想的演过程,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思辨阐释,重新发现19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思想发生的重大变化:在肯定世界历史统一性的同时,马克思科学地预见到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历史条件的差异性,会推动世界各国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全书文风精悍、结构丰富、论证严谨,为我们重新“走近马克思”提供权威指导。
每满80减40 西方法哲学探究
西方法哲学探究
谷春德
¥52.80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部分是西方法哲学名著的解析,全面介绍了法律的概念、正义论等法哲学名著惊醒了全面的介绍和解读;第二部分是西方法哲学学派的书评,包括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社会法学派等;第三部分是西方法哲学的专题研究文述、包括古希腊罗马的自然法思想、西方思想是多和和谐社会观等;第四部分是对西方法律思想思学科的回顾与展望,介绍了西方法律思想史学科的综合发展情况及趋势。对于西方法哲学研究者有很好的指引作用。
每满80减40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
张亮, 等著
¥18.00
本书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本质和学科基本问题,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规范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概况,包括基本建制、范畴和基本的研究操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研究的技术规范,即与研究的设计、写作、发表和评价等学术活动有关的基本程序、技术标准和规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体系。
每满80减40 论证是一门学问(第五版经作者修订新增内容近两万字)(美国大学教授协会重磅推荐,被译成11种文字,全球畅销33年)
论证是一门学问(第五版经作者修订新增内容近两万字)(美国大学教授协会重磅推荐,被译成11种文字,全球畅销33年)
安东尼·韦斯顿
¥29.99
《论证是一门学问》(第5版)是一本全面、实用、精炼、有趣、直要害的论证规则手册。本书运用大量易于理解、有趣、生活化的例证,归纳了50条论证必须遵循的规则,几乎涵盖了各种类型的论证和论证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本书能够使辩论、谈话和文章更有说服力、有理有据,从而被对手、听众和读者所受;有助于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怀疑精神。 无论是行调查研究、阅读论证类文章,还是赢得听众的信任,这本小册子都将成为论证者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是撰写论文、发表演说、展辩论时,清晰有力阐述自己观的得力助手;久而久之,还有助于养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的方法。
每满80减40 孔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下)
孔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下)
信自力
¥5.96
我们特别编撰了本书。主要是根据广大读者学习吸收的特点,除了介绍孔子、孟子的生平故事,还在忠实《论语》和《孟子》原著基础上,除了配备原文外,还增设了简单明白的注释和白话新解,同时还配有相应启迪故事等,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广大读者学习儒家经典智慧的上佳读物,相信大家从中会获得新的感受和新的意蕴。
每满80减40 中国史学名著
中国史学名著
钱穆
¥19.99
书中分别介绍了《尚书》《春秋》《春秋三传》《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高僧传》《水经注》等重要史学书目。分别从各书版本区别、源流考证与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是一部重要的史学入门书籍。
每满80减40 朱子语类(共8册)
朱子语类(共8册)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编)
¥194.50
  本书是朱熹四十岁后与弟子日常问答的语录类编。学习儒学绕不朱子,《朱子语类》是所有儒学爱好者都可以读懂的经典门书。   全书分门别类完整记录了朱熹的哲学体系。从世界本原到人生哲学,再到格物致知、知行相须等为学力行的方法,*后逐一讲解《四书六经》。书中全是口语对谈,还原真实语境,带你重返朱子讲学现场。即通俗易懂,又直抵原意。   《朱子语类》宋本已佚。本版本选取明成化九年(1473年)陈炜刻本为底本,参考了现有的古籍整理成果,以简体横排标本的形式呈现。
每满80减40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 精  中华书局出品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 精 中华书局出品
梁漱溟
¥27.72
本卷编校说明(草稿) 本卷主要收录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此书系根据梁先生1921年8月在山东济南的讲演记录(罗常培笔录),又参酌1920年在北京大学的同题讲演记录(陈政笔录),并由梁先生本人撰写了第五章之后,*终编纂而成。1921年在济南讲演时,曾陆续印发过记录稿,同年10月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成专书。自1922年1月起,改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30年先后计发行八版。1987年2月商务印书馆又根据1922年1月本影印出版。 本次编校,以商务1987年影印本为底本,参校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 商务1987年影印本在正文之外,另有书前《第八版自序》、《附录人心与人生自序》、《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三版自序》序言三篇,书后《补遗》一篇、《时论汇录》十篇及《自序》一篇。其中,《附录人心与人生自序》改第七卷《人心与人生》,本卷不再重复收录。其余各篇悉数保留。此外,本卷还收录了《著者告白一》、《著者告白二》及《1980年抄本跋记》(此三篇出处待考),并将梁先生著作中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六篇文章合为一“附录”,附于卷末。
每满80减40 看,这是哲学II(哲学通识的极佳入门读物,用400幅原创手绘插图,深入浅出梳理永恒不变的哲学大问题!)
看,这是哲学II(哲学通识的极佳入门读物,用400幅原创手绘插图,深入浅出梳理永恒不变的哲学大问题!)
唐纳德·帕尔默
¥34.80
本书是作者执教哲学导论课程三十余年的心得之作,用轻松活泼的文风和四百余幅原创手绘插图,以“中心是否保持不变”为引导,对哲学中的“大问题”行了深浅出的梳理。作者严肃地对待哲学,却又不那么郑重其事,用风趣幽默减轻了哲学难以承受之重,让读者真正获得思考的快乐。作为哲学通识读物,无论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社科学生,甚或普通大众,都能从中有所受益并获得乐趣。
每满80减40 高维度思考法(跳出思考边框,创造全新视角,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
高维度思考法(跳出思考边框,创造全新视角,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
细谷功
¥9.99
一直在解决问题的人,永远不可能发现问题。理解“发现问题的思路”,意识到“无知、未知”,就能获得打破“常识之墙”的创意。现阶段,我们往往被“解决问题型”的价值观所支配,在已知的范围内努力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然而,“靠知识量取胜”和“解决既有问题”已不再是我们该努力的课题,发现并定义存在于未知领域内的问题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 书中以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蝈蝈”来做比喻,分析“解决问题型”和“发现问题型”这两种思考方式的不同和特征。指出擅长解决既有问题的人并不擅长发现问题,反之亦然。但是这二者在企业中同时存在,掌握发现问题的思考方式,自觉认识到自己原本在哪些部分上占优势,思考如何活用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才是*关键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在未知领域中发现问题,书中还介绍了三种提升视角或思考“维度”的方法,让大家更好地发现问题,正确定义问题,从而做到真正的问题解决。
每满80减40 老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下)
老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下)
王金锋
¥2.99
我们特别编撰了本书。配备原文外主要是根据广大读者学习吸收的特点,除了介绍老子、庄子的生平故事,还在忠实《老子》和《庄子》原著基础上,还增设了简单明白的注释和白话新解,同时还配有相应的启迪故事等,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广大读者学习道家经典智慧的读物,相信大家从中会获得新的感受和新的意蕴。
每满80减40 儒学小史
儒学小史
干春松
¥35.00
《儒学小史》是北大哲学系教授干春松面向大众读者普及儒学发展历程的令人倍感亲切的一部小书。此书以历时性结构组织全书章节,全面梳理儒学从先秦时期直至现代的发展历史。作者从儒家学派的特始着手,探讨分析不同时期“儒”的定位,在下来的每一章节内均概括提炼出不同历史时期儒学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与角度展论述,如先秦儒学中“仁”和“礼”的精神、孟子与荀子的学说,汉代儒学发展的关键人物董仲舒、魏晋玄学与儒学的关系、宋明理学、清代汉学与宋学等,并以较大篇幅着重对现代新儒学之概念、儒学发展的新方向以及新儒学谱系行了阐释。全书结构简洁,脉络清晰,不仅全方位地描述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勾勒出一幅儒学生发、演变的历史全景,更体现了作者对儒学分期的独特思考与对儒学使命的殷切关注。
每满80减40 杨鹏解读论语(全两册)
杨鹏解读论语(全两册)
杨鹏
¥41.90
《论语》所表达的思想,犹如一种文化基因,早已深深融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中,并代代相传,展示出历久弥新的生命活力。人生总有一些时刻,会强烈感到孔子和《论语》对我们心灵的支撑与抚慰。 杨鹏先生以融贯中西的视野,阐述了孔子思想对当下社会与生活的独特意义。他从孔子的宇宙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的角度来解读《论语》,帮助我们深探寻、认知孔子的思想大厦。
每满80减40 知道点世界哲学【文化学者余秋雨作序推荐!是谁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为什么斯宾诺莎是被骂名包围的哲学家?】
知道点世界哲学【文化学者余秋雨作序推荐!是谁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为什么斯宾诺莎是被骂名包围的哲学家?】
汪淼
¥18.00
是谁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同一条河流”?为什么斯宾诺莎是被骂名包围的哲学家? 俄罗斯的飞翔的双头鹰国徽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这些我们都该知道。
每满80减40 太上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套装共六册)
太上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套装共六册)
恒强 等校注
¥224.00
太上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套装共六册)
每满80减40 熊十力论学书札(增订本)
熊十力论学书札(增订本)
熊十力
¥42.19
      本书可视为《十力语要》《十力语要初续》的续编,将以上二书之外的熊先生论学的书信、札记、文章等汇为一编,与二书有所不同的是,本编所选惟冀存真,不敢稍加删减。       本书名为《熊十力论学书札》,凡编者以为能体现熊先生学问的,不计长短全部采录。 此处“学问”一词,乃取其传统意涵。儒家所谓修、齐、治、平,本是一个整体,并且“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与人生实践一体的,用熊先生常用的话语即是“体用不二”的。故本书不专主狭义的“学术”,凡关乎世道人心,举如工夫践履、人伦物事,乃至时事政局者,皆在编选范围之内。       此次增订,新收书信17通,附录中新增短文两篇。其中与锺泰、柳诒徵、张难先、巨赞法师等人的通信,均系近年来新发现,内容丰富,尤足珍贵。
每满80减40 王阳明集--上下册(精装)中华国学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王阳明集--上下册(精装)中华国学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明)王守仁著 王晓昕,赵平略点校
¥72.00
全书38卷,具体包括:首编语录三卷,为《传习录》,附以《朱子晚年定论》,乃守仁在时,其门人徐爱所辑,而钱德洪删订之者。次为文录五卷,皆杂文;次为别录十卷,乃奏疏公移之类。次外集七卷,为诗及杂文。次续编六卷,则文录所遗,搜辑续刊者。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记二卷。其初本各自为卷,隆庆六年,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始合刻之。谢氏刻本影响深远,几为后出各本之祖。本次校,即以《四部丛刊》影印之隆庆谢氏刻本为底本行校。本书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哲学和事功史迹的重要且基本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