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手治病40年:正骨理筋疗法集萃
¥39.50
全书共有11章,分为总论、各论两部分,在总论中,介绍了骨、关节(骱)和筋的主要特和作用,以及筋伤的病因、诊断、中医传统治疗手法等;也对正骨理筋的要术、观、禁忌及常用内服、外用中药及功能锻炼(导引),行了阐述。在各论中介绍了各种常见筋伤疾患85种及相应的治疗手法,在载我院已故著名骨伤科刘寿山前辈正骨理筋传统手法基础上,又将其中医伤科理论观编部分章节中,以便于学习者继承和发扬。本书附有插图,图文并茂,内容简练扼要、实用。


藏在厨房里的中医
¥47.5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同时教育*也表示支持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传承发展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发展实践当中充分地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值得我们大力宣传、弘扬,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价值。随着国家社会对中医药教育的关注度加大,因此具有出版价值。 本书总体上分为厨房里的味道、故事、中药三个部分,通过引用古籍中对“五味”的记载并对其加以阐述、讲述灶神的故事以及将常见调味品和食材进行简单分类进行中医药科普,使中小学生对食物的性味等中医药文化有所了解,从而对食疗有一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厨房里隐藏的中医药知识的兴趣。通过发掘厨房中所隐藏的中医奥秘,使中医知识通俗易懂,中小学生也容易理解,并且配有相关图片,下一步也将嵌入扫码语音,使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中医、更加容易地掌握中医。


医理真传:大字诵读版
¥25.50
《医理真传》刊行于同治八年(公元 1869 年),唐步祺先生认为:该书以理论指导临床,从临床来验证理论,其卷一除约述祖国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外,有辨认一切阳虚症法,辨认一切阴虚症法二目,分辨阳虚、阴虚病情、病象各异,随即于卷二、卷三分别列举阳虚症问答、阴虚症问答各数十条实例,一一加以说明,卷四更就杂问及认病捷要总诀、用药金针,一一指出,均极切实用而便于掌握。因其所长尤在治阳虚症,屡用大剂量姜、桂、附治愈许多群医束手的重病患者,被人们尊称为“郑火神”。今读其书,阳虚、阴虚各立专卷,病况不同,方药亦异,而各尽其圆通之妙,故虽长于治阳虚症,实亦不能以偏概全。郑钦安序言堪称医学绝唱: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诊候之际,犹多似是而非之处,辨察不明,鲜有不误人者也。余蜀南临邛人也,迁居于成都省城,学医于止唐刘太老夫子,指示《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立方立法之旨。余沉潜于斯二十馀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所览医书七十馀种,每多各逞己见,亦未尝不讲仲景之法,然或言病而不道其病之所以然,或言方而不探其用方之所以妙,参差间出,使人于其中而茫然。近阅闽省陈修园医书一十三种,酌古准今,论深注浅,颇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阴分阳之实据,用药活泼之机关,间有略而未详者。余不揣鄙陋,以管窥之见,谨将乾坤化育,人身性命立极,与夫气机盈缩,内因、外因,阳虚、阴虚病情实据,用方用法,活泼圆通之妙,详言数十条,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补修园先生之未逮。因志在活人,遂不知其言之妄也,高明谅之。


林吉品老中医诊治肿瘤病经验
¥20.50
本书为林吉品主任中医师诊治肿瘤病经验。林吉品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负责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宁波市首批名中医。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慈溪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宁波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宁波市医师协会理事,现任宁波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宁波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宁波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林吉品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尤其擅长中医胃病、肿瘤的诊治。自创“三步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应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手术后、放化疗后的各类症状,减毒增效。运用中医药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体会。 本书分八部分,即成长之路、学术渊源、临证特、“三步疗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用药经验、用方经验、饮食调摄与治未病、验案精选等,详细介绍林吉品诊治肿瘤的经验。


中医内科学速记歌诀
¥11.99
本书是以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采用七字歌诀形式,概括了中医内科学所载病证文精要。歌诀后有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辨证要、治则治法及分证论治,对歌诀所述病证行充分地解释说明,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书中另附有方剂组成索引,以利于前后互参,学用方便。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适用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金匮要略白话解
¥47.50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金匮要略白话解》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主要内容是对《金匮要略》行校勘和注释同时,予以语译,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形式解读。《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跟诊京城七老笔记
¥54.50
陈雁黎先生1960年考梦寐以求的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中医系(本科六年制)。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名医荟萃、国手云集,是广大中医工作者心向神往、留恋忘返的学习殿堂。陈老想给常年在基层工作的中医朋友们,介绍几位“二院”建院初期的先正国医名家,他们有深厚的中医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药少力专,疗效非凡。其学生慨然叹“跟诊手记”相见恨晚。陈老响应号召建设边疆,早期在农村工作12年,没电。城后孩子们要做作业,无桌。退休后返聘忙于诊务和带教,只整理了《胡老带教笔记》。转眼已过去了50多年,陈老和其规培学生们加班加,整理出这本尘封50年的《跟诊“京城七老”笔记》,以冀对中医传承授受增砖添瓦,有所裨益。本书集有:刘弼臣未发表的98个儿科病案;董建华总结的77个温病治疗大法及歌诀;方药中指中医要学些西医;王文鼎、赵锡武善用经方、炉火纯青;郭效宗独特的针刺疗法及歌诀;袁鸿寿校释《标幽赋》发前人所未发。


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医临床六步辨治程式应用医案集
¥58.50
本书共收集贾先红主任临床病案60例,分导读和各论两部分。导读部分列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六步程式的创立和应用,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六步程式: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及其诊疗思想;其二为中医各家辨证体系概览,包括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微观辨证、证素辨证、方证辨证、汤方辨证、藏象辨证、病机辨证;其三为贾先红主任应用中医辨治六步程式病案的具体步骤;其四总结了中医辨治六步程式的思维模式。


医门法律
¥29.50
《医门法律》为清初名医喻昌所著,全书共分六卷,卷一阐述四诊、《内经》及仲景学说法律,卷二至卷六分中寒六、中风门、热湿暑三气门、伤燥门、疟证门、痢疾门、痰饮门、咳嗽门、关格门、消渴门、虚劳门、水肿门、黄瘅门及痈肺痿门论述,每门之下先论病因病机及证治,再出法律,最后附方。法是讨论辨证施治的原则和灵活性,律是指出医疗差错的原因和医生所负的罪责。


杏林学知录
¥48.50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医药经典理论及临床经验30余年的总结,不仅对中医药业者有一定的启发、参考,对初学者亦有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的启蒙读物,有较好的社会效果及一定的经济效益。该书分为五个部分。一为“古义新解”。中医经典为学业之根本,自然反复研味为上,积滴成流,多多益善。故作者年少时即留意于此,时时诵读,辄有体会,随记随录,验之临床,常有奇效,可奉为圭皋。二为“治法探源”。“方因证立,方随法出,药依方遣”,可见治法为诊疗过程之中枢,至关重要。治法得当,可得效之大半,反则南辕北辙。作者临证每反复揣摩证候变化,所订治法往往不落窠臼,与常相异,而获出奇之效,可供参考。三为“血证存真”。该篇内容为作者在天津求学时,奉派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修,针对血液系统疾病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依托临床积累的大量资料,对其病因病机、治则治规、辩证分型、预后判断等做了较为全面深之探索,在当时达到了较高水准,可圈可,可供借鉴。四为“肺癌撷菁”。肺癌为当今发病率最高之恶性肿瘤,中西医均称棘手。中医本无肺癌之名,其症散见于典籍,作者自全面复习相关文献手,纤悉无遗。复以现代医学诊治为经,祖国医学辩治为纬,总以中医基本规律为归依,参考前人经验,对其从“理、法、方、药”四个层面,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掘,试图在现代医学语境下按照祖国医学理念对其全面解读,可谓下力最多,结果可信。五为“奇证求实”。内收各项,为古所未见,古书未载之奇病怪症,如放射性疾病、罕见烈性传染病之类,皆在辨证论治之原则指导下,通过全面分析、辨别及综合其原因、性质及病位,及最为关键之邪正关系,加以概括,随之确定相应治疗方法,某些方面可填阙补漏,其思路可法。


灵枢经(中医经典必读丛书)
¥19.50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组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灵枢经校释》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科技部科研项目。 全书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针法等有关内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本书底本选用明赵府居敬堂本为底本行全面的校勘。


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16.43
本书是作者持续15年研读与临床实践《黄帝内经》的心得集。《黄帝内经》是由一道道难关组成的,每往前一步都是一关,而且关口是无止境的;“觉悟”既代表我们人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也表明觉悟将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全书分为文字关,文化关,解悟关和实践关四个过程。作者力图从语言、文化、内涵到应用帮助《黄帝内经》的读者和中医文化爱好者打通一条新颖而广阔的道路出来。这本书既是作者阶段性的思想总结,也是一本难得的对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现代式的全面解读。


梅国强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60.00
内容上:将研究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成果,行全面整理,从青年教师、学生的角度体现学生对梅教授的《伤寒论》学术观的认识;对其拓展《伤寒论》方临床运用途径的学习和思考;在临床侍诊过程中所学习的梅教授临床辨证思维与要、拟法选方思路、药物加减的特色、临证守方更方的要与思路;药对的应用与配伍的变化等。 形式上:从学生的角度展现学习者对名老中医的诊疗过程的学习与认识,更切合读者的思维;从滴中提炼、较系统地总结、体现临证中的思路与要,以帮助读者理解其中思辨要、鉴别要等,可提升辨证思维与临证运用能力。也体现了梅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传承过程。


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
¥32.99
贴敷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一种,数千年来一直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突出等优。“三伏贴”疗法作为贴敷疗法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贴敷疗法在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著疗效。本书图文并茂,收集整理了疗效确切的验方和秘方数百首,介绍了处方组成、制法和使用方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本书适用于临床各科医师、药师和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尤其适用于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选方疗疾。


朱氏针法传承:朱新太针灸经验集
¥52.00
朱世鹏、刘桂林主编的《朱氏针法传承(朱新太针灸经验集)》分为五篇,“总论篇”介绍朱氏针法的历史沿革和学术思想;“手法篇”具体介绍朱氏针法的手法及特色;“医案篇”收录了朱氏针法的典型医案;“医论篇”收录了朱氏公发表的论文,共19篇;“附录篇”则收求部分门人对朱氏针法的学习体会、病友反馈,以及媒体对朱氏针法的相关报道等。 本书能帮助读者了解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针法”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能*好地光大朱氏针法的宝贵经验。本书可供中青年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及针灸爱好者学习参考,亦可供**中医帅研修参考。


疯狂的伤寒论.2,遇见失传的圆运动古伤寒论后传
¥34.50
本书运用幽默睿智的语言解读中医经典之*——《伤寒论》,融合古今名医研习伤寒的精华,传递合而不同,立足临床的学习之道。秉承传统研究《伤寒论》的六经辩辨证之法,从表至里,循序渐进,不遗余力地贯穿以精妙的圆运动思想,令中医思维紧紧地拴在一个圆里,展示出了一气周游伤寒的精髓。解释医理和分析经方交替进行,势在让读者领略《伤寒论》的严谨和实用,原本枯涩难明的《伤寒论》终于再次被赋予了全新的血肉和灵魂。


针灸杂悟:创新百孝针灸疗法
¥39.50
本书是赵百孝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的总结,共分为5个章节,1.成长经历:故土汲养、首都增识、英伦磨砺、不惑前行。2.针道探究:针灸层次论治体系的发掘与构建,经络诊察是针灸诊疗的关键环节,针刺治神中的气功因素,中医对梦的认识与辨梦论治,针灸治疗言语疾病。3.经络诊察:经络诊察的基本方法与内容,人体各部经络诊察及临床意义。4.灸法创新:灸法的优势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百孝灸法。5.临证心悟论述了眩晕等18种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


中医望诊与舌诊彩色图解
¥38.65
望诊是中医诊断*重要的方法之一,望诊中因舌象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因而形成了中医特色诊法之一舌诊。 本书结合《中医诊断学》本科规划教材内容,从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舌等方面,对望诊与舌诊的内容及所主病证行了详细介绍。同时编者团队从多年的临床诊疗和研究资料中精选了300余幅具有典型特征的望诊和舌诊照片,以及一批真实舌诊病例,方便读者直观地学习运用望诊、舌诊的基本技能。 本书可作为中医初学者、临床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学习望诊、舌诊知识的参考用书。


中医美容学(新世纪)
¥24.00
本书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美容系列教材之一,由全国十余所院校参编,可供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美容专业本科生使用。2005年11月*次出版,此后每年重印。但由于出版社时间已经较长,作者对书稿行了修订以适应当前之需。此为该书修订版。


王孟英医案
¥43.00
师承编辑部特别联合策划型图书。师承编辑部品牌作者(年销量8千册作者)马家驹博士,既是伤寒专家,也是温病专家。推出读医案学经典活动。推荐曹颖甫、余听鸿、吴鞠通、王孟英四家有代表性的医案。本书系近代名医陆士谔据《王氏医案》、《归砚录》等书分类重辑而成。反映了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的临诊经验,包括57种病症及杂治一章,载案约598例。王氏临诊辨证精确,处方熨贴,用药灵巧,效果出奇制胜,对后学多有启迪。清王士雄(孟英)著。陆士谔辑。此书为陸士谔将王氏3种不同医案(即《王氏医案》、《王氏医案续编》、《王氏医案三编》)重新按编辑。


高血压全国名老中医治验集萃
¥32.00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汇集多位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经验荟萃,展现不同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学术思想,诊疗特等风采。本书分别从医家介绍、学术观、临床特色、病案精选四方面对6位名老中医临床经验行整理和分析。医家简介部分重介绍医家基本信息和主要成就,从传统的客观化、数据化的角度综合简要地介绍医家情况。学术观部分力求全方位的展现医家独特的学术观,及其学术观形成的渊源及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