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
¥46.80
沈仲章(1905-1987)一生经历丰富,颇具传奇性。 沈仲章与当时文化界诸多知名人士的直往来。如陈寅恪、刘天华、刘半农、金克木、胡适、傅斯年、赵元任、徐志摩、许地山、钢和泰、斯文赫定等。 沈仲章对民国时期一些学术团体、文化活动和历史事件是知情者之一。他回忆的手资料,有不少独特而鲜为人知的内容。
冬青老人口述
¥65.00
本书为知名学者卞孝萱先生(1924-2009)所作“口述历史”。书中回忆了卞先生与民国学界、文化界名人交往的轶事,书中充满细碎而有意味之事,尘封的故事以“漫谈”的形式呈现,更加显得鲜活丰满。
张守春:通俗讲史系列(共7册)
¥262.99
套装共7册,分别为《春秋贵族:历史故事集》《赞汉:汉朝四百年 上》《赞汉:汉朝四百年 下》《写给少年的两千年中国历史》《司马懿讲三国》《三国的70个强人》《做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孩子一读就停不下来的趣味历史(全4册)
¥12.88
《孩子一看就停不下来的趣味历史·爆笑漫画古人生活》共四册,分册书名为:《孩子一看就停不下来的趣味历史·爆笑漫画古人生活·节日篇》《孩子一看就停不下来的趣味历史·出游篇》《孩子一看就停不下来的趣味历史·爆笑漫画古人生活·求学篇》《孩子一看就停不下来的趣味历史·爆笑漫画古人生活·饮食篇》。 本套书以当代小读者的兴趣、烦恼和疑惑作为切入点,分别从四个方面,带领读者“回到”古代,辅以丰富、生动、有趣的插图,让小读者“亲眼”看见古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切身”地体验感受古代生活如“向孔子求学”“向李白求诗”“坐牛车出行”……了解到古代的衣食住行、文化科技、节日习俗等,更好地理解我们悠久的历史,从而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镜”。
当年下海那些人
¥20.00
本书以编年体的体例,结合近30年来的商业事件、政策更迭,展示了一群商业人物的发展历程,记述了1978年来的风云变幻、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却素昧平生的响亮名字、那些曾经轰动全国席卷神州的沧桑旧事、那些纠葛难分的利益博弈与妥协、那些伴随一代中国人成长的流行词汇,以及那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及至和谐社会程中,中国商业界所经历的阵痛、挫折、所做出的牺牲、所遭遇的丑恶、所表现出来的无奈、欢笑和泪水。 本书中对改革程、人物命运的描述,是历史当中真实的写照,书中每一处细节、每一个瞬间,都是数千万下海者的共同气息与痕迹,这些细枝末节融汇在一起,构成了三十余年来中国商业史的滚滚洪流。
读史巧做人
¥24.99
读史,会让我们从冗繁忙乱的生活以及复杂迷离的社会中走出来,让我们在蓝天白云的简练中,在与先人圣哲的对话中忘却烦恼,然后心平气和地从一大堆琐事中理出头绪。她让我们变得真诚,变得坦率,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巧妙而又博大的心胸去容纳一切。 读史,可以让我们深刻理解做人与做事的技巧,成为一个洞悉世界的智者。 读史,还会让我们收获很多很多……
征服与扩张
¥4.99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征服与扩张的历史。漫漫的历史长河深邃而迷离,透过历史的经纬,本书展现的是一幕幕悲壮雄浑的帝国征服之歌,一卷卷波澜壮阔的探索迁徙史话,一幅幅触目惊心的人间地狱画册……这所有的一切都如流星般划过历史的天空,绚烂迷人……
商朝——刻在甲骨上的文明
¥5.00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个带有神话传奇色彩的故事为人们讲述了一个部族—商族的诞生。在经历了商先祖八次的迁移之后,商部落在首领汤的带领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终取代夏朝而建立商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汤立国后,吸取夏王朝灭亡的教训,在伊尹等贤臣的辅佐下,商朝的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渐强盛起来。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始终贯穿于商朝整个时期。商朝在汤之后的几代王的治理下,政治、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温故(之四)
¥6.00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 《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 《温故》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温故(之八)
¥7.20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每年出版四辑。《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本书表达了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历史的投影有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的渺然足迹,近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
1931年前郑孝胥
¥19.60
郑孝胥在近代历史上,对政治、文学、艺术(书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参与伪满洲国而沦为汉奸,长期以来,论者多以政治标准评判其人,反使学界对他的研究不能深,整体评价显得简单和概念化。这部书稿从实际出发,通过考辨史料,把郑孝胥1931年以前的生平与经历,放在所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分析,在客观评价前人研究和合理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理性思考,提出己见,形成了对郑氏比较全面的、清晰客观的认识,切实推了郑氏研究。书稿在述论郑孝胥生平经历的同时,特别注意考察郑氏“这一个”人物形成的原因、契机,在清末民国的作为、交往,以及其对于历史的影响及意义,不仅呈现了郑氏的个体状貌,并且从一个侧面丰富了近代中国的认知。 相较目前已有的郑孝胥研究,这部书稿对郑氏的论述更充分、深。 一是细致、完整地完成了郑氏生平经历的考证。把清末郑氏定位为追随改革潮流的地方实力派官员,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他前半生的活动特。郑氏在辛亥革命中、从1912年到1931年的遗老生活,也都得到详细的展现和仔细的分析。在撰写过程中,注意凸显出了郑氏经历中的几个关键节。作者对材料的占有完全beyond以往研究,郑氏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反映出来的人际关系网,以及这张网背后的师承、利益、恩怨,都被深细致剖析出来。作者还常常比较各种记载的异同,对一些轶闻行分析,努力使描述近史实,令人信服。书稿基本还原了郑氏从晚清能员到民国遗老的转变过程中的生活样态,非常鲜活。这与作者详尽占有材料有直关系。 二是这部书稿立基于史、文史结合的特十分明显。仍是在丰富的资料基础上,作者对郑氏名士而兼政客的人生状貌,“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行藏观念,“借君行道”、高度标榜的所谓“节义”,作了颇为新颖的总体阐述,表现出对郑氏心态的深把握。以往对郑氏的研究缺少贯通性,有欠细致和深,特别是在“政治”与“人文”两方面的融通上省察不够,这部书稿则着意于此,有的放矢,致力弥补,十分注意体察郑氏的人生样貌以及变迁,变与不变的微妙样态,得到了由表及里的深发掘。另外,在史料的运用上,较好地处理了“以诗史”、“以文史”的问题,在论述中,往往利用诗文起特别的说明和染作用。书稿语言流畅、简洁,富有表现力,尤其增加了“文”的色彩。总而言之,这部书稿,在立意上,在史料的运用上,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文史结合”的特征。
温故(二十六)
¥11.60
2013年推出的第三辑《温故》, “影像”专栏刊出了日本军医小野正男拍摄的日占区的图片共20余幅,它们不仅真实再现了中国城市刚刚沦陷时的情形、被战争破坏的景象,还无意间记录了民国时期旧城生活的景观和形态,具有极为珍贵的文献价值。 本辑“特稿”专栏,杜高《劳动教养:比路还长的回忆》,回忆了1957年到1970年自己亲身经历的长达十二年的劳教岁月和这期间同被关押的巫宁坤、从维熙等难友;《老戚:纪念一位忘年之交的难友》,方子奋讲述了1969年在白下区看守所结识的忘年之交老戚在日本人的宪兵司令部的特工队破案、“文革”初期结识逃亡女子的传奇人生。 “往事”专栏,康狄《日本人为什么要杀害张作霖》分析了张作霖被日军杀害的主要原因,并对其一生的历史功绩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评价;杜元《一个抗战军人的“日本情结”》则回忆了自己的父亲—— 一名抗战期间在国民党傅作义部队做了八年军医的抗战军人与两个战俘和留学日本期间结识的学友、几位日本人之间的交往和故事。 “人物”专栏,吴海滨《早年罗尔纲的“一边倒”》梳理了罗尔纲的思想历程和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史学思想,探讨了其在思想上“一边倒”向人民、在政治上“一边倒”向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商昌宝《茅盾在“反右”运动中》以史料分析了茅盾在“反右”运动中的一系列言论和艰难处境。 “口述”专栏,《从大学教授到工会干部》首次刊出了历史学家刘绪贻先生的自传《箫声剑影》(下卷)的第二部分,1950—1958年的口述记忆;《我的父亲林损》,由林守瑜女士回忆父亲林损——这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大的知名教授的访谈录音整理而成。 “记忆”专栏,沙漠《难忘的“拜托”》详细记录了自己跟朱厚泽交往的经历,文字细致入微、真诚感人;陶恒生《沧海寻踪:一个中国家庭的变迁》讲述了父亲陶希圣、伯父陶述曾等陶家的家族故事;黄且圆《山雨欲来》回忆了1956年到1958年的北大校园,马寅初校长因提出新人口论的被迫离开、北大师生自编刊物《红楼》的出版等等;柳红《三十年秋风吹过》重温了三十年前,从1977年恢复高考前的备考到1982年大学毕业的生活;张际会《正在消失的词语:农村少年的“文革”记忆》回顾了少年时代对“右派”、“走资派”、“大字报”等的记忆。 2013年3月因患急病离世的青年学者张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辞世,年仅36岁。他遽然离世的消息,让众多同辈学人唏嘘垂泪。本辑《温故》的“文本”专栏,特邀约张晖多年的挚交好友维舟将已经整理的、两人1994—2000年高中至大学毕业初期的六十余封通信在《温故》杂志上分两期首次全文发表。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史实与现实散论
¥11.00
本文集的*特色在于既有历史的探究,又有现实的关怀,所涉内容大多与著者的专业背景及所从事的工作直接相关。
温故(十五)
¥8.65
本期为《温故》辑刊第十五期。《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文明探索系列(套装全6册)
¥27.00
本套装包含: 清朝——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 明朝——长城拱卫的社会 元朝——铁骑踏出的帝国 唐朝——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汉朝——丝绸之路的起点 春秋战国——英雄辈出的时代
流动的圣节
¥4.61
这是海明威对年轻时在巴黎居住的一段美好时光的回忆。他曾对朋友这样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你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个流动的圣节。”
危世图存:中国历史上的15次中兴(试读本)
免费
改革是为了拯救危机,中兴则是改革成功的典范。本书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少康中兴、盘庚中兴、光武中兴、孝文中兴、景圣中兴、弘治中兴等15个“中兴”盛世,对当时的改革动机、改革措施、人才任用,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诸方面行了深的剖析,并作了较为深刻的反思,注重探讨改革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努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较为重大的借鉴和现实意义。 本书为作者系列长篇历史随笔“王朝三部曲”之三。
与改革开放同行——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口述史(第一辑)
¥39.00
2018年,是中国改革放4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校40周年。为梳理学校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凝练人大精神,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联合校团委、校史研究室、档案馆、出版社等部门,对人大77、78级校友当中阅历丰富、成绩卓著的优秀校友代表行了采访。本书既是这些校友精彩纷呈的人生回顾,更是一部人大复校40周年口述史。
制服力
¥23.20
本书讲述日本制服的历史,制服从出现、发展,到演变至今天的无处不见, 可以说,制服已经成为日本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广义上讲,从日本古代武士的甲胄到现代军服、各行各业的工作服、学生服、幼儿园服,甚至西装都可视作制服一类。这些制服让日本人从“被穿”到认可、习惯,再到由穿制服而萌生出了群体意识、企业精神,由制服衍生出来的女学生的水手校服,还成为当下盛行的“卡哇伊”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日本的制服已经形成了一种制服文化。那么,制服是如何出现、发展的?对日本人的生活、性格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终是如何形成积极因素的?给群体、企业乃至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助力?在制服的不断化变革中,日本政府、企业又是如何重视并引导制服文化发展的?本书将全面为读者剖析、解答这些问题。
三国2:龙争虎斗(日本三国文化的奠基之作)
¥11.99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不胜枚举,他们把《三国》奉为历史巨著、政略大全、商战宝典和励志奇书,从中学习历史文化、成功之道、处事方法、领导理论等。 ? 《三国》系列共五部,这是第二部,内容包括全十卷中的草莽之卷和臣道之卷。 草莽之卷:汉献帝被迎至许都后,东汉政权在名义上得以保全。相对安稳的局面下却是危机四伏,攻取徐州的吕布、夺得秣陵的孙策、淮南称帝的袁术、盘据荆襄的刘表,再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列强争霸的格局已然形成。 臣道之卷:本卷以“臣道”为主线,将三国时期形形色色的“为臣者”呈现出来,先有国舅董承在功臣阁拜受献帝血诏,试图联合朝臣诸侯剿灭曹操,后有太医吉平借看病之机下毒,事情败露仍宁死不屈,*后是关羽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而不忘为臣之本、心系旧主。
与天下共醒:当代中国二十位知识人谈话录(精)
¥30.00
作为“文革”后发挥了重要影响的一批知识分子的代表,葛兆光、钟叔河、周振鹤、吴思、邓晓芒、许纪霖、李辉、陈来等当代著名学人,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观照历史与未来,思考个体与家国,瞻望世界与中国,对当代中国之由来与走向提供了各自的解答,赤诚之心见于言表。在这样多元的答卷中或可发现无限可能,在思想的碰撞与激荡中或能寻得醒世良方。他们的社会关怀和问题意识,也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