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59元6本 江苏家训史
江苏家训史
陈延斌等
¥33.17
家训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家训文化作为我们国学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的世俗化,通俗化,包容了斑斓多姿的文化意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本书是对江苏地区历代流传下来的家训文本展的介绍和研究,旨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当今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59元6本 深圳口述史2002—2012(下卷)
深圳口述史2002—2012(下卷)
戴北方 林洁 主编 王璞 副主编
¥22.40
全书收录了百位或参与深圳重大决策制定,或亲历重大事件,或在自身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建设者,秉承“亲历、亲见、亲闻”的原则,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原汁原味复盘各界人士见证和参与深圳建设的重要细节和精彩故事,揭示深圳40年的成功发展经验,展现各行各业建设者的飒爽英姿,真实而具体地再现历史,是研究深圳发展史重要而生动的*手资料。 本书的出版价值在于,真实记录深圳各行各业建设者的奋斗历程,如实展现深圳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史,提炼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和深圳性格。口述者不仅见证了深圳的速度,更厚植了深圳创新发展的基因,他们的奋斗拼搏精神值得后来者学习与借鉴,记录他们的经历,并行提炼、总结和传播,不仅是为了留存纪念,更要让人们铭记历史,而去展望和构建未来。借口述者的“亲历、亲见、亲闻”传承改革放精神,呈现很多不为人知的“深圳*次”,内容真实而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59元6本 江苏手工艺史
江苏手工艺史
长北
¥29.33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成果。作者从江苏的史前工艺活动开始叙述,随文明演变的脚步、行业分工的细化,渐渐指向手工制作、与实用紧密关联、有审美意匠的手工技艺。本书记录梳理的范围限定在江苏手工技艺与民间美术,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江苏手工技艺流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记录。
59元6本 深圳口述史2002—2013(中卷)
深圳口述史2002—2013(中卷)
戴北方 林洁 主编 王璞 副主编
¥22.40
全书收录了百位或参与深圳重大决策制定,或亲历重大事件,或在自身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建设者,秉承“亲历、亲见、亲闻”的原则,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原汁原味复盘各界人士见证和参与深圳建设的重要细节和精彩故事,揭示深圳40年的成功发展经验,展现各行各业建设者的飒爽英姿,真实而具体地再现历史,是研究深圳发展史重要而生动的*手资料。 本书的出版价值在于,真实记录深圳各行各业建设者的奋斗历程,如实展现深圳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史,提炼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和深圳性格。口述者不仅见证了深圳的速度,更厚植了深圳创新发展的基因,他们的奋斗拼搏精神值得后来者学习与借鉴,记录他们的经历,并行提炼、总结和传播,不仅是为了留存纪念,更要让人们铭记历史,而去展望和构建未来。借口述者的“亲历、亲见、亲闻”传承改革放精神,呈现很多不为人知的“深圳*次”,内容真实而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59元6本 唐宋词的艺术特征及美学史地位--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精)
唐宋词的艺术特征及美学史地位--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精)
杨柏岭著
¥45.60
    本书以专论的方式论述了唐宋词的艺术特征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 绪论采用对王国维词学研究的专论,通过对王国维延续、发扬传统词学的审美现代性走向的分析,表明本书的研究起和思路。 从“时间与空间”“情感与道德”“俗与雅”三个大的方面,分析唐宋词作为音乐文学在艺术样式上的特,作为抒情文学在创作论上的特,及其与传统艺术精神之间由冲突到调和的演特。*后,系统总结唐宋词在语词、节奏、意象、时空及深义等艺术结构方面的特,全面观照唐宋词艺术的魅力。 
战国文字形体研究(全二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战国文字形体研究(全二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孙合肥著
¥108.00
本书稿以出土战国文字材料为基础,在全面搜集字形数据的基础上,对战国文字形体的若干现象行细致梳理。同时将战国文字置于古汉字发展的历史背景中,采用共时研究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察战国文字的形体风貌。书稿选取简化、繁化、替换、移位、旋转、讹变、类化、区系特征等八个方面为切,考察分析战国文字形体的具体现象。
59元6本 正蒙释  正蒙辑释--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
正蒙释 正蒙辑释--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
[明]高攀龙,[明]徐必达撰 邱忠堂点校 [清]华希闵撰 张瑞元点校
¥29.40
《正蒙释》是明代高攀龙《正蒙集注》和徐必达《正蒙发明》的合刻本,在《正蒙》注解本中别具特色,且二书相辅相成,可互相补充、发明,较好地继承与发展了张载哲学思想的精髓。《正蒙释》并非二书的简单相加,徐必达编订《正蒙释》时,把《正蒙发明》中与《正蒙集注》相同的注解删去,独有的注解保留,把《正蒙发明》和《正蒙集注》中不同的但相比较不准确的注解删除,能够互补的保留。经徐必达编订后,《正蒙释》中的《正蒙集注》基本保持原貌,《正蒙发明》则更加严整精练,且与《正蒙集注》的思想得以高度一致。从思想内容上看,以程朱哲学思想解《正蒙》、确立气的行上本体意涵而批评佛老、注重修养工夫是《正蒙释》的重要特。此书以国图藏明万历本为底本,以清初平江蔡方炳本为对校本,以清《性理四书注释》本为参校本。书后“附录”,包括高攀龙碑传资料九篇、徐必达传记五篇以及《正蒙释》提要一篇。 《正蒙辑释》是清代华希闵所撰,是研究张载《正蒙》及华希闵本人思想的重要著作,在清代已有一定的影响。《正蒙辑释》是在高攀龙《正蒙集注》、徐必达《正蒙发明》的基础上,以朱子学为主要立场注释《正蒙》的著作。在清初尊朱熹黜王阳明的学术氛围中,华希闵的注释虽体现出强烈的程朱理学色彩,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王阳明及其学说,这在当时是相当理智且可贵的。《正蒙辑释》以“闵按”的形式,阐释了《正蒙》每篇全旨及篇文段意,其中所论及的太虚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等,都体现了华希闵的独到理解。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康熙刻本《性理四书注释》中的《正蒙辑释》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植《正蒙初义》为参校本。
礼记郑注汇校(全二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礼记郑注汇校(全二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王锷汇校
¥118.80
本书以宋本纂图互注礼记为底本,汇校唐石经、宋抚州公使库刻本、婺州蒋宅刻本、日本足利学校藏本等历代礼记版本二十余种,突出强调郑玄注,是礼记郑注文献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将较大程度地推动经学文献及版本目录等研究领域的发展。
59元6本 张载思想研究--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
张载思想研究--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
朱建民著
¥20.40
《张载思想研究》是台湾学者朱建民先生的学术专著,也是台湾学术界研究张载哲学思想的*部专著。对于研究张载思想的学者而言,这是一部难以绕过的佳作。书中主要就张载的哲学思想展论述,结合其所欲建立的义理系统,分别从天道论和心性论两个方面作详细阐述,并而介绍了张载如何通过其所建构的义理系统来驳斥佛老之学。作者在书中对张载哲学体系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及论行了全面而精微的分析,逻辑严密,其展现出来的哲学研究方法,对于研究者而言,亦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书末附录《太虚与气之关系之衡定》、《张载的外王思想》等内容,可使读者一步了解作者论太虚前后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张载的外王思想。
59元6本 周易与中华文化(精)
周易与中华文化(精)
王树森著
¥15.75
《周易》一书,冠冕群经,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八卦的起源、《周易》的编纂、“春秋易说”的内容和《周易大传》的构成为阐释对象,试图廓清《周易》经传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下编则就《周易》这部长期积累形成并随时代发展的传统典籍,重选取几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命题行讨论,认为:《周易》中有关文化的命题,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稳定的部分,代表民族文化的精神根本;同时,还是对先秦文化学术的继承和总结,是《周易》对民族文化的重要贡献。
59元6本 十三经锦言录(精)
十三经锦言录(精)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37.20
《十三经锦言录》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的名句汇编,全书选录经典原文两千余条,每部经典都有题解,每条选文都有译文,必要时还有注释,末附《主题分类索引》,是此前出版的《诸子锦言录》的姊妹篇。 本书“十三经”按照《十三经注疏》排序,原文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简称“三全”)丛书中的“十三经”为底本,准确可靠;注释翻译根据三全本中的注译内容修订而成,精当可信。为方便读者查找相关主题内容的选文,我们编制了《主题分类索引》,根据选文内容将其分到四十多个主题之下,括注出处,标明页码。全书一册,厚重有内涵,内文版式舒朗,封面典雅大气,堪称是一部好看、好懂、好查的十三经名言读本,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汲取“十三经”的思想精华,学习运用其中治国理政、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方面的智慧。
学手艺札记(精)
学手艺札记(精)
李平著
¥83.40
本书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著名陶瓷设计家杨永善教授撰写的一部关于手艺的回忆录。全稿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述了作者从幼儿至青年时期,在母亲、姨夫等家人及生活中触到的各色各样的手艺人的影响之下,对手艺产生兴趣,并付诸实践的亲身经历;下篇则讲述作者考中央工艺美院之后,专业学习陶瓷工艺的历程。 在时间顺序之外,书稿还有两条主线,一是作者身为手艺人的自我成长之路。手艺既可活命养家,又能疏解苦闷,手艺与手艺人体现出的工匠精神,更是一种技术伦理,一种职业道德,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启发智慧、磨砺心性的作用。二则,书中前前后后记录了数十位手艺人,有些是铁匠、剃头师傅等生活中的小人物,有些则是学院派的工艺大师,可以说描绘了一幅精彩的手艺人的群像。
59元6本 为什么要学点历史
为什么要学点历史
(英)Sandra Lawrence(桑德拉·劳伦斯)
¥54.60
这本书汇集了当代历史书作中记录的所有关键时期,其中每页均为独立的“速查表”,以小小一张书页概述,让读者能够高效地了解历史。本书通过简明、生动的文字与图片,呈现了每个代表性事件、人物与转折,从“波士顿倾茶事件 ”“冷战时期”与“欧洲研学旅行”,到“经济大萧条”“工业革命”与“俄国革命”等,带您游览历史长河中的朝代更迭。 这种图文并茂的学习引导方式能够使解读历史的过程变得更为轻松有趣,对于需求相关知识且时间较为有限的读者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阅读本书,您将在如愿收获学问的同时,探索更多未知领域。本书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力图培养青少年的数学兴趣,普及知识。 书中,每个知识、理论或术语都以简洁明快的文字和图形来解释,知识变得有趣且通俗易懂,读者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立即掌握。
59元6本 整合与重构——近代西南的边政与边疆学术
整合与重构——近代西南的边政与边疆学术
汪洪亮主编
¥40.80
本书是已立项丛书四川师范大学“近代中国边疆研究”书系之一种,汇集近代边疆史研究重镇四川师范大学重学者的新研究成果。 本书紧扣学术前沿热,把握中外中国边疆史研究动态。既从政治上探讨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与红军对边疆民族地区不同政策,也从经济上对近代内地农作物输边疆与边疆市场构建予以史实考证;不仅考察民国边疆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也分析近代边疆研究机构的演变与学术形塑;在论及晚清、民国学人的不同学术道路选择、调适的同时,还剖析西方学界的中国边疆史研究流变。从史实和学理上,系统、立体地呈现了近代中国所经历的边疆巨变,政、学两界关于发展边疆和改良边政的各种努力,晚近以来中外学界的中国边疆研究情况。
锦绣流光:黄能馥先生口述史
锦绣流光:黄能馥先生口述史
黄能馥
¥16.57
本书是我国当代服饰艺术家黄能馥先生的口述自传,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学者口述史”中心采访整理成书。本书以年代为序,通过大历史中的个人视角,充分展现了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也梳理出中国服饰、丝绸等领域的发展脉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一手史料。本书充分表现出口述者在中国历代服饰、纹样等学术研究方面的建树与思考,辅以对沈从文、张仃、庞薰琹等良师益友的真切回忆,情深意长,引人胜。
59元6本 现代方志文化建构:新中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研究
现代方志文化建构:新中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研究
[三国]曹操著
¥34.80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建国后的首轮地方志编纂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以来,历时30余年,取得全国省、市、县三级志书编纂的丰硕成果。本书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首轮地方志编纂的历史过程,分析和总结修志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针对新方志编纂理论及相关问题,从新方志的编纂理论、志书体例、修志方法等问题入手,提出与民国修志作对比分析的研究思路,进而提炼方志文化的内在因素,为当前修志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59元6本 国学研究(第44卷)
国学研究(第44卷)
袁行霈主编
¥52.80
本书为袁行霈先生主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之辑刊,每年两卷,此为第44卷。本卷为“《文选》研究专号”,全书共收录《文选》领域论文7篇,其于论文则涉及《周易》、考古、历史、古代法制、诸子学、四库学等领域。
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2辑)
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2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
¥76.80
 《励耘语言学刊》原名《励耘学刊》(语言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类重要学术集刊。2005年创办,每年2辑。   本集刊主要刊载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学术价值,或属原创性理论,或为原始性资料,或者具有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选纳CSSCI集刊收录名单。   《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2辑)》分为文字学研究、音韵学研究、训诂学研究、词汇与汉语史研究、语法研究、方言研究、语言学史与辞书学和书评这几部分,收录了影戏影卷俗讹字考释五例、慧琳《一切经音义》纯四等与A类的演变方向、说《滕王阁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复音疑问代词“何所”凝固的过程、动因与机制、程度副词“全”及其规约化语义特征等文章。
59元6本 吴湖帆与周鍊霞
吴湖帆与周鍊霞
袁行霈主编
¥23.80
吴湖帆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级人物,也是近现代著名收藏鉴赏大家,他曾被称为“海上画坛盟主”,与张大千、溥心畬等齐名。吴湖帆研究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一大热门。然而,对其晚年生活,因资料有限,人们一向缺乏了解。尤其1950年代后吴湖帆和女画家周鍊霞的一段恋爱经历,令人始终难得其详。本书作者搜罗材料,详加考证,一步步梳理还原出两位名画家在上世纪50年代相识相恋的一段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虽为恋情揭秘,却行文严谨,不伪饰、不夸张,皆以证据材料说话,又能曲尽人情,让人信服。这既让我们得以走艺术家晚年的情感世界,也让我们可借此窥见艺术家所处时代的方方面面。
59元6本 蔡京年谱
蔡京年谱
曾莉
¥34.80
本书是一部用编年体记载蔡京生平的著作。正文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蔡京出生,写至靖康二年(1127)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另有附录,包含蔡京诗文编年、蔡京书法作品编年等。
59元6本 南渡浙东第一船 书院镇一家人的真实故事
南渡浙东第一船 书院镇一家人的真实故事
李国妹
¥29.00
本书讲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真实故事。*代系抗战时期从事海运贸易的爱国实业人士,第二代系屯垦戍边的保家卫国者,第三代系改革放的知识型一代,他们的经历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那些时代真实而客观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