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问道中国:我的新汉学之路
问道中国:我的新汉学之路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
¥58.80
问道中国:我的新汉学之路
中学西渐——汉学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英语传播
中学西渐——汉学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英语传播
朱振武
¥90.00
  本书主要研究中国古代诗文、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中国古代章回小说、中国古代史传文学、中国古代戏剧及说唱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有效传播,对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译介活动的25位英语世界的汉学家行全方位考察,跟踪和研究这些汉学家的成长背景、汉学生涯、英译历程、迻译理念、价值认同、相关影响及存在问题,为跨文化跨学科背景下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学科的建立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样例,也为讲好中国故事和实现文明互鉴略尽绵薄。
语苑璞玉——外国语言学新动态研究
语苑璞玉——外国语言学新动态研究
总主编罗选民,主编严辰松
¥40.80
语苑璞玉——外国语言学新动态研究(广西大学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研究论丛)
他山之石——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语传播
他山之石——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语传播
朱振武
¥90.00
本书主要研究周氏二兄弟、张爱玲、沈从文、路翎以及钱锺书等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和莫言、苏童、严歌苓、吉狄马加、余华、迟子建、洛夫、叶兆言、王小波和麦加等中国当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有效传播,对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译介活动的21位英语世界的汉学家行全方位考察,跟踪和研究这些汉学家的成长背景、汉学生涯、英译历程、移译理念、价值认同、相关影响及存在问题,为跨文化跨学科背景下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学科的建立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样例,也为讲好中国故事和实现文明互鉴略尽绵薄。
49元5本 动画机器:动画的媒体理论
动画机器:动画的媒体理论
[加]托马斯•拉马尔
¥59.90
  通过对一些重要的日本动画作品、工作室、动画师和动画理论的细致分析,本书定义了日本动画的视觉特征以及那些特定的、“动画性”效果的具体意义。不同于从文化内涵、创作理念、叙事目的、内容主旨文本的研究,作者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将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运动影像来考察,通过其生产方式和技术、创作者之间的互动,揭示出动画本身是如何“处理”技术问题的,或者说,人们是如何运用动画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技术问题的。为了阐明这一理论的实际意义,作者在书中详尽地考察了一系列重要的动画作品,包括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庵野秀明的《蓝宝石之谜》和改编自 CLAMP 漫画原作的《人形电脑天使心》,清晣地脉络层层递,用独特的方式重新讲述了日本动画的战后发展历程。本书引用德勒兹、伽达利、海德格尔、西蒙顿等人的技术理论,适当借鉴电影理论、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学说,并对日本学者的相关理论有所批评。在技术哲学和思想史的交集中,作者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探索了日本动画内在的物质材料属性,为批判地考察日本动画及相关媒介提供了理论基础。
49元5本 文化研究新议程:财产、审美化与全球化
文化研究新议程:财产、审美化与全球化
虞建华,金惠敏
¥21.00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和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协办的以“财产、审美化和全球文化研究”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9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召.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日本等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会,《文化研究新议程:财产、审美化与全球化》就是经过修改和充实的这次会议的论文集。  目前文学研究朝“文化”转向,已经是大势所趋,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的一个热。《文化研究新议程:财产、审美化与全球化》提出了当前文化研究的新问题和新方向,是学术前沿中的前沿,具有引领学术潮流的作用。此外,《文化研究新议程:财产、审美化与全球化》以财产为主题,直当下全球经济神经,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49元5本 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的母子关系
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的母子关系
郑雅如著
¥40.00
本书聚焦魏晋时期的母子关系,从东晋于氏据“礼”抗争、上表争子的例子出发,揭露母职经验对女性自身的特殊意义,以及可能引发的对父系制度的根本挑战,勾勒中古女性在一妻多妾的士人家庭中因身份变化扮演的不同角色。于氏终的失败表明,超逸出父系制度的女性经验,父权社会往往“无心”去理解。母子关系对父系制度的挑战,只是“架构内的修正”。真正的“女性史”立场可以为史学研究启何种视野?史学研究又能够为现实的生命经验提供何种参照?本书给出了一个充满锐气的答案。
49元5本 大家的民俗学
大家的民俗学
岛村恭则
¥35.90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按照一些习俗或默认的规则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这正是民俗学大显身手的地方。       与我们以往的刻板印象相反,民俗学并不是为古老事物追根溯源的学问,而是一种反主流、反霸权和反中心的文化心态。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民俗学门书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如大学校园里流传着的七大怪谈;各个家庭内部实行的规则;消防员、铁路员工、法官、办公室白领的日常生活;作为社交场所的平民区咖啡店;动漫圣地创造出的新民俗;新冠病毒肆虐下的鱼身鸟喙人面的妖怪护身符的大流行;互联网时代稻荷神信仰的全球化; “座敷童子”的现代转型等等。       本书简明易懂地介绍了现代民俗学的知识,向读者展现出现代民俗学的魅力。让民俗学成为每个人都能学会并加以运用的技能,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充满趣味。
49元5本 大唐诗客
大唐诗客
白落梅
¥35.99
百万级畅销书作家白落梅2022年全新传记力作,用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王昌龄、柳宗元等22位唐朝传奇诗人的一生为你串联起大唐的盛世华章。 唐诗三百,无人不读,无人不喜。大唐人物,几多慷慨,几多风流。 千百首诗,千百种意境。有年华易逝的感慨,有天涯羁旅的愁思,有思亲念友的孤独,亦有怀才不遇的寂寥。有儿女情长,亦有离愁别绪。 曾经喜爱“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多情,如今却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清冷。 曾经喜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飞扬神采,如今却爱“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的淡泊悠远。 曾经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如今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曾经是“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如今是“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这本书,不再是单纯的诗词赏析,而是写大唐诗客的人生际遇、官场浮沉、情感历程。 他们驰骋朝堂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他们行经红尘的风流韵事,离合悲欢;他们纵情江湖的快意逍遥,诗酒风华。 将时代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和诗作解读相结合,用唯美、凝练的语言融诗、史于一体,通过诗歌来串联诗人一生的跌宕起伏,通过诗人一生的曲折经历来深刻解读每首传世诗歌背后的故事。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首首经典的诗歌、一段段曲折的经历,建构起大唐耀眼的光芒。
崇文集四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选(全二册) 精
崇文集四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选(全二册) 精
中央文史研究馆编
¥82.80
《崇文集》收录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各方面的论文及文选,已在书局出版过三编。本辑为第四编。共收录袁行霈、程毅中、冯远等54位馆员的54篇作品。如袁行霈的《中外文明相互吸纳的三个例证》,程毅中的《忠义军与<忠义水浒传>》,冯远的《苍穹之下,表象之上》。
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乐黛云,陈越光
¥29.40
中国文化界和教育界关注跨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同时逐步始高校课程建设,本书正是这方面的成果,主要特如下:一是在跨文化的视野下阐释中国跨文化理论资源和中国文化元素,指出跨文化研究与中国传统国学、语言文字学、民俗学、艺术学、科技史学等交叉研究的必要性;二是从中国跨文化研究的思潮中梳理理论聚焦与方法。 本书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跨文化研究”丛书(第三辑)共同展现了中国在世界现代化程中提升中国文化自觉和跨文化互鉴的40年,为从事跨文化教学和有志于投身跨文化研究的青年学人提供基础而前沿的学术视野,帮助年轻一代深人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中去,观察自我文明,提升文化自信,投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49元5本 谭献稿本日记研究
谭献稿本日记研究
吴钦根
¥49.00
本书以新见稿本《复堂日记》为中心,同时结合谭献现存已刊、未刊别集、选本、日记、书札及其他相关著述,以期将谭献置于更加丰富的文献集群中加以观照,改变以往依靠刊本日 记所呈现出来的单一面向,从而多层面、多角度地发现谭献、理解谭献。其中重解决了日记文本改编、谭献词学、书籍与金石收藏、日常文学交游及相关著述撰作等重要问题。《复 堂日记》作为谭献书写的一部“我史”,其内涵本当涉及其人生平行事、交游、治学的方方面面,成为后人理解其人的一个重要口。本书作为对谭献稿本日记的研究,发掘了更为丰 富的日记史料,更加丰富了谭献的心灵史。
一周特价2.21-3.9 用人智慧
用人智慧
高玉敏
促销价:¥23.09|¥68.00
高玉敏编著的这本《用人智慧》从悠久的文明长河中选取了“用人智慧”这个主题,分章列目,力图从古人的经典论述中汲取传统用人之道的精华,以求有助于今人对人才问题的诸多探求与思索。 本书共分为八个篇章:“内圣外王”讲述人才不易成,须得修身勤学,迁善改过;“求贤若渴”讲述人才为治国之本,人才为国宝,须礼贤下士;“识才荐贤”讲述人才发现至难,须以公正之心长期察表知里;“量才善任”讲述量才授任、各取所长,用人勿疑、妙选宜才;“用才有术”讲述人才须用在当时、逸于任使,酌情放手;“厚学树人”讲述教化育人不苛求、多磨砺、顺势而为;“留才聚才”讲述率先垂范、诚以待人、君臣相得;“奖惩有方”讲述人才监察、德能并重、赏罚必信。每篇先列“题解”,概括本篇主旨,次列圣贤语句、“解读”,再次列典故与常识,*后附以“人生镜鉴”,昭示其现实价值。
49元5本 东北沦陷区童话研究
东北沦陷区童话研究
陈实
¥16.90
本书是一本以东北沦陷区童话为专题的学术著作。作者多年致力于东北沦陷区的童话研究,基于自身良好的学术训练和学养积累,精心、细致地梳理了东北沦陷区的童话作品, 以刊载的主要报刊和重要的代表作家为脉络,兼顾长久以来被人们忽视的边缘童话作品,从中透视出当时东北沦陷区的文化气候以及人民的生存状态、生活状况和精神图景。该作品无论是从学术价值还是文化的认知价值上看,都可堪称一部资料翔实、论述扎实、具有洞见的学术专著。
中国译学史新论
中国译学史新论
王向远
¥34.65
《王向远译学四书》是王向远教授以译学研究为主题的四部书的丛编,包括翻译理论建构(《翻译文学导论》 《译文学 : 概念与体系》)、译学史研究(《中国译学史新论》)和翻译经验谈(《日本美学译谭》)三类内容,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作者在译学领域的探索,形成了相对完整而又独特的译学体系。
中国家风家训
中国家风家训
王馨
¥8.99
    中国家风家训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受到高度重视。     时至而今,我们做人处世的种种准则大都源于中国家风家训。     为人父母者有责任和义务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中国家风家训》将家喻户晓的经典范本《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弟子规》做了深透彻的解读,分成了原文、注释、译文、历史故事、知识等版块,融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是弘扬传统文化、亲子共读的良好版本。
儒家功夫哲学论
儒家功夫哲学论
倪培民
¥142.40
集三十余年研究思考成果而成,《儒家功夫哲学论》是作者系统阐释其功夫儒学和功夫哲学的著作。广义言之,“功夫”可以理解为“生活的艺术”。本书从“儒家”“功夫”和“哲学”这三个论域的交集手,意在既“从功夫的视角诠释儒家哲学”,还原儒学作为一个功夫修炼和实践体系的本质特征;也“从儒学的角度发掘功夫哲学”,勾勒功夫哲学的基本视角和框架;并“从哲学的角度反思儒家功夫”,考察当代儒学的哲学意义。
跨文化为对话.第47辑
跨文化为对话.第47辑
乐黛云,李比雄
¥100.80
跨文化对话第47辑关注西方汉学史研究和古代和近代东方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如有法国、英国、比利时汉学史的专题文章和汉藏学者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成果。本辑对美国、俄罗斯及拉美文坛动态也有专门介绍,体现了辑刊立足于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宗旨。
汉语字词关系与汉字职用学
汉语字词关系与汉字职用学
李运富
¥78.40
《汉语字词关系与汉字职用学》收录了关于汉字职用研究的前沿成果,全书分理论研究和现象研究两部分,共收文26篇。从理论和现象两个方面阐发汉字的职能和实际使用情况,包括个体字符的职能变化、个体语符的用字变化、类别材料的用字现象、不同类别用字现象的比较、不同时代的用字习惯与特、汉字的超语符职用、字词关系和字际关系的描写、汉字职用变化的原因等,并对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语言文字现象行了准确描述与合理解释,反映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学科脉动。
礼记注
礼记注
郑玄
¥126.40
郑玄《礼记注》是历代《礼记》注释本中权威的注本。东汉末年,郑玄受业于马融,为《周官》六篇、《古经》十七篇(即《仪礼》十七篇)、小戴《礼记》三种礼书作注。郑玄将小戴《礼记》诸本相互参校,并为之注,形成今日所见的郑玄《礼记注》的面貌。本次整理选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礼记注》为底本,选取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唐成刻《十二经》刻石《礼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婺州义乌蒋宅崇知斋刻本《礼记注》、南宋余仁仲万卷堂家塾刻本《礼记注》、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清嘉靖刊本)》为参校本。本次整理,对《礼记》各篇分章施加编号,便于读者阅读使用。
陕北方言语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陕北方言语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张静
¥33.25
方言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与文化特性,是地方经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载体与文化符号。本著作以文化语言学、民俗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田野调查法和民族志深描法为方法论指导,选取陕北方言中地域色彩比较鲜明的民俗语汇和民俗事象中的特色方言使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些方言语汇行梳理分析,挖掘其蕴含的民俗文化意义。即通过民俗事象分析语言,透过语言研究民俗文化。 本著作着重分析了陕北方言中几类重要的民俗语汇,包括衣食住行、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中使用的民俗词语,并对称谓语、特色地名和熟语行整理归纳,通过分析这些语汇体现的民俗文化和反映的社会变迁,揭示陕北方言这一语言现象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