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犹太式幽默:犹太笑话中的成功智慧(犹太智慧典藏书系第二辑07)
犹太式幽默:犹太笑话中的成功智慧(犹太智慧典藏书系第二辑07)
贺雄飞
¥9.00
幽默是犹太人面对黑暗和苦难的心灵鸡汤。透过那些浸泡在苦涩中的“含泪的笑话”,犹太人调侃和嘲弄权力与神圣,讽刺和批判人类的劣根性,从而抵抗和超越世俗生活的悲苦与无聊。没有悲天悯人的犹太式幽默,没有悲剧式的自嘲,没有令人忍俊不禁的傻瓜哲学,犹太人就不可能获得上帝的拯救,也不可能抓住真理的尾巴,成为世界上成功、神秘、富有的民族。
边境大剿匪
边境大剿匪
李奎
¥2.61
*:卢汉如能在我军入滇时举行起义,宣布反帝、反封建、反蒋桂立场,则云南问题可以和平方式解决。
哈佛历史丛书:一本书读完人类戏剧的历史
哈佛历史丛书:一本书读完人类戏剧的历史
崔佳
¥4.63
  戏剧作为各地域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 的特点。一般认为,世界上有三 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即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 及中国的戏曲。沿着人类戏剧发 展的历程,崔佳编著的这本《人类戏剧的历史》将通 过两个部分讲述:中国戏剧和外国戏剧。   中国的戏剧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先秦到汉代 是巫祗仪式的戏剧雏形,宋代南 戏已经逐渐成熟,到元杂剧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而明代传奇剧继承了元杂剧的精 髓,到了清代已经全方位融入到了百姓的生活当中, 京剧是其中的代表。经过两千多 年的不断丰富、变革与发展,现在中国已经有三百多 种地域性戏剧存在于民间。   外国戏剧主要以西方戏剧为主。西方戏剧以时间 为序可分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时 期戏剧、中世纪时期戏剧、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古典 主义时期戏剧、启蒙运动时期戏 剧、19世纪戏剧、现代戏剧和当代戏剧。   现在,我们就随着《人类戏剧的历史》的内容, 一起进入人类戏剧发展的大剧场,开始一场充实 的精神之旅吧。
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
崔佳
¥7.91
本书从人类口头文学创作讲起,分别介绍了西方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诗经》。在中国文学部分中,从先秦的文学现象讲述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传奇,又介绍到现、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在外国文学部分,介绍了众多的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如高尔基、小仲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普希金等。
59元6本 光与盐. 第2卷
光与盐. 第2卷
李可柔,毕乐思
¥24.54
本书中介绍的这些人物在国家遭受外国侵略之际,致力于维护中国社会,坚忍地回应时代挑战。他们的价值观和他们所服务的机构,为重建中国社会以促进战后中国复兴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贡献。本书介绍的这些人士不仅以他们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更以他们的人格品德祝福了他人。我们希望,他们的事迹能够对今天的人们有所启发和激励。
59元6本 张恨水经典作品:美人恩·第四部分
张恨水经典作品:美人恩·第四部分
张恨水
¥10.99
《美人恩》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女主角常小南生在底层穷苦人家,以捡煤核为生。一次偶遇失业潦倒的洪士毅,对她的命运深表同情,用在慈善会打替工的微薄收入接济常家生活。二人萌生爱恋之情。貌美体俏的常小南后被杨柳歌舞团领班相中,从此在爱情上见异思迁,先后甩掉洪士毅、乐师王孙,终落入纨绔子弟陈四爷之手,导致常家家破人亡。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 ,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虫洞
虫洞
赵树义
¥6.62
  本书属于“无界散文”系列之一。   现代物理学研究认为,宇宙中存在黑洞、白洞和虫洞。黑洞具有超强的吸附力,物质一旦陷落去便无法逃脱;白洞与黑洞恰好相反,其不但不吸收物质,还不断向外释放物质;虫洞即爱因斯坦早提出的时空隧道,是介于黑洞与白洞之间的桥梁。在《虫洞》一书中,作者以白洞隐喻生命之诞生,以虫洞隐喻生命之旅程,以黑洞隐喻生命之死亡,试图围绕虫洞这一神秘的天体物理现象和物质运行规律重新认识世界和解读生命。
59元6本 张恨水经典作品:美人恩·第二部分
张恨水经典作品:美人恩·第二部分
张恨水
¥10.99
《美人恩》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女主角常小南生在底层穷苦人家,以捡煤核为生。一次偶遇失业潦倒的洪士毅,对她的命运深表同情,用在慈善会打替工的微薄收入接济常家生活。二人萌生爱恋之情。貌美体俏的常小南后被杨柳歌舞团领班相中,从此在爱情上见异思迁,先后甩掉洪士毅、乐师王孙,终落入纨绔子弟陈四爷之手,导致常家家破人亡。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 ,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59元6本 张恨水经典作品:美人恩·第三部分
张恨水经典作品:美人恩·第三部分
张恨水
¥10.99
《美人恩》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女主角常小南生在底层穷苦人家,以捡煤核为生。一次偶遇失业潦倒的洪士毅,对她的命运深表同情,用在慈善会打替工的微薄收入接济常家生活。二人萌生爱恋之情。貌美体俏的常小南后被杨柳歌舞团领班相中,从此在爱情上见异思迁,先后甩掉洪士毅、乐师王孙,终落入纨绔子弟陈四爷之手,导致常家家破人亡。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 ,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汪曾祺
¥8.99
“人总要爱着什么,活着才有意义。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把自己炼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我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从而提高对生活的信念。” 汪曾祺的文字,饱含着急躁和热烈归于平静之后的淡雅和隽美,给人一种静穆的幸福感。本书以“爱与真情”为主题,精选汪曾祺的四十多篇散文精华,分为“只记花不记年”“我爱这暂时的永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美丽总是使人哀愁的”四个篇章,记录汪老倾注温爱和时间的人,事,物:草木时光,成长追忆,阡陌故交,寻常日月等, 读了这本书,你会变得特别温柔,对生活有珍惜之心,对理想有守护之心,对世界有赤子之心。谨以此书祝福每个人:将寻常寂寞的每一天活出只此一生的独特和铭刻。
国学四库·唐诗·宋词·元曲
国学四库·唐诗·宋词·元曲
国学四库编委会
¥3.48
中国古来有“诗歌大国”之称,这在唐、宋、元三个朝代体现得尤为明显。 《唐诗·宋词·元曲》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唐诗以清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为基础,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在广泛借鉴其他版本的基础上,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
59元6本 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论(精)--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
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论(精)--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
杨公骥
¥22.57
《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论》将从《敦煌掇琐》的“五言白话诗”中选出二十八篇,称之为“唐代民歌”并使用全部唐代文献为这些民歌作出考证和注释,由此勾勒府兵、贫雇农、逃户、地主、官吏、和尚、道士、商人、工匠、后娘、男女二流子等各色人的生活形象。 本书并对涉及的“变文”考证,认为“变文”就是图文,乃是解说“变”(图画)中情节或景物的说明文。“变文”之所以使用散文、韵文合组的形式,乃是对我国古代“传”(散文)“赞”(韵文)组合文体的承袭。 本书筛选的唐代民歌和变文,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民俗学价值。杨先生的考释和考论,开拓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59元6本 试验自己
试验自己
汤小明
¥13.93
  本诗集分为两个篇章,篇章一可以看做作者自己的青春记录,满含真诚坦率的价值和无修饰的情感历程。作者长于将诗的眼光投入生活中普通、细小的世俗乡间小景上,万物充满灵动,自然与人浑然一体。篇章二作者一转柔情的一面,化身为一个惠特曼式的、敢于对生活发出天问般喜怒哀乐的现代都市青年,情绪饱满,语言酣畅。
59元6本 我的种菜歌:孙冰川微信随笔
我的种菜歌:孙冰川微信随笔
孙冰川
¥25.11
在微信上发完第99篇随笔《周武王是怎么当皇上的》,我松了一口气。按传统说法,可以算完成当初对朋友说要写100篇的承诺了。记得是2015年3月底,我与老朋友王若竹,两家人一起出去旅游,途中聊天儿甚欢。若竹劝我,没事儿把过去看书积累的一些知识和感想,不妨写出来,在网上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有些动心。但那时我用的还是老式手机,不懂微信。回来后,4月底,女儿强行给我换了个高档手机,教我什么是微信,什么是朋友圈。然后4月30日发了个钓鱼的照片,圈里朋友一呼应,自己开始觉得这玩艺儿挺有意思。5月初,写了个《佛门之外看丹霞烧佛》的帖子,学着发朋友圈,又莫名其妙、弄拙成巧、歪打正着地建了一个群,一帮好朋友开始在群里聊东聊西,热热闹闹,还起了个“门缝儿看佛”的名字,这才真正成了动力,继续写下去,以至于在写了七八篇后,加上个“冰川随笔”的名义。当时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与若竹说要写100篇,并把这看成是对朋友们的一个承诺,没想到写起来是这么苦的一个差事。之后这几个月,搜索枯肠,苦思苦虑,翻书查书,熬夜码字,几次欲停难停、骑虎难下,真是个忧乐交加的随笔岁月。文章写得烂,难得朋友们心理承受力强,不挑食。现在,承诺基本完成了,心情静了,回头一看,又觉得哪有什么忧,全是乐,是“门缝儿”里的朋友和朋友圈里的朋友们给的乐,让我好像找回了当年年轻时的自己,又开始学着写点儿东西。真得谢谢朋友们!
59元6本 诗词集1(套装共2册)
诗词集1(套装共2册)
宋默,顾玉婷
¥12.20
宋词三百首+在美宋词里邂逅美爱情
59元6本 九流十家――思想的争鸣
九流十家――思想的争鸣
张峰屹
¥26.16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思想学术和哲学智慧。重点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流派、人物和主张,介绍中国哲学的特征、*境界及其对现代东亚文化的启发意义。
59元6本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吴晓波
¥29.00
“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 本书收录了吴晓波近年散文作品59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诚挚的表达。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关东野客
¥9.99
在这世界上时刻都在发生着故事,有那些你经历过的,和你未曾经历过的,它们都值得铭记。 21个真实又温暖的情感故事,它们或许让你觉得心酸,或许又让你觉得幸福,或许让你觉得遗憾,它们都是人海里的星星,只是碰巧被你遇见,才能闪闪发着光。 故事里的那些人,会哭,会笑,会悲伤,会流泪。但他们终会幸福,就像你也会幸福一样。 希望它们能陪你走过一段*的岁月,无论你现在是否失恋,或是有人陪伴,还是独自行走在路上,它们会陪你度过许多难熬的夜晚和温暖的岁月。 这是一本可以在某个午后的咖啡馆,或者下班后失眠的夜里翻开的书,你会觉得,我就像你身边的朋友,三言两语碰着杯,一饮而尽有些醉的人。 故事或许不够美好,但还好世界仍然美好,我知道,每个人的世界都有不同,但这些故事里的世界,一定是你似曾相识又触摸不到的另一面,它就像夜里的酒,早上的花儿,平淡又真实,美好又残酷。 愿我的故事绿水长流,敬你的孤独择日而终。
59元6本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合集(共10册)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合集(共10册)
庄士敦;E.A.罗斯;【英】麦高温;阿瑟·史密斯;何天爵;约翰·本杰明·鲍威尔;德龄;阿绮波德·立德;哈雷特·阿班;司徒雷登
¥19.99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系列,以西方文化之眼 观中国社会之根 合集共10册: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紫禁城的黄昏》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变化中的中国人》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多面中国人》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中国人的德行》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本色中国人》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在中国的二十五年》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和慈禧太后》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穿蓝色长袍的国度》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的中国岁月》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在华五十年》 分集内容简介: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紫禁城的黄昏》描述了从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岁月里,庄士敦在其人生*时期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其时,中国媒体针对庄士敦本人和溥仪有诸多的责难,而庄士敦所关心的,显然只是他对那些年里所发生事件的记述,可以对那些责难作出一劳永逸的反驳。为了回应对他和皇上的批评,庄士敦描绘了在紫禁城那个奇异、封闭的世界里独特而令人憧憬的生活图景。庄士敦谙熟中国历史与文化,于是,那个几近为人遗忘时代的丰富的历史细节,雪泥鸿爪般跃然于庄氏之笔端。加之,他与溥仪的密切关系,以及与那个时代许多大人物私人关系之熟稔,使得庄士敦得以对他们尽情褒贬点评。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变化中的中国人》英文版出版于19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之前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作。本书涉及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包括中国人的体质与精神、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中国的环境、工业、禁烟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等。因其视角的专业性,使其将东西方文化冲突在当时的中国所引起的变化描写得鞭辟入里,并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有趣见解。其中对中国人口、环境以及禁烟等问题的讨论,极富预见性和史料价值。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多面中国人》根据作者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以朴实生动、十分口语化且极富现场性的讲述,为读者展现了外国人眼中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模样。作者对中国的观察之细致,分析之精妙,褒扬时的真挚、诚恳,批判时的尖刻、犀利——尤其是对中国人传统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的分析批判,既切中要害,让人难为情,又丝丝入理,令人动容。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中国人的德行》是作者在《字林西报》发表的一组介绍中国人生活、风俗和性格的合集。本书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将那个时代的中国观作了鞭辟入里的剖析,是这方面本带有社会学性质的著述,对后世学人影响颇深,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及社会地位。《西方视野里的中国:中国人的德行》以西方文明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从中发现、总结出中国人的性格,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内容具体、细致、生动,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本色中国人》是十九世纪美国外交官何天爵根据他本人在中国居留16年的所见所闻和深入思考写成的,是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一幅全方位、大视角的生动画卷,其内容涉及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状况、社会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宗教信仰、商业精神等各个方面,大体勾勒出了晚清社会的真实面貌。《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本色中国人》是近现代西方人中国观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对如今的中国人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在中国的二十五年》20世纪初,美国记者约翰?本杰明?鲍威尔来到中国上海,开启了他历时25年的东方传奇经历。他在中国转遍大江南北,游历前苏联、日本、菲律宾等国,因此对二三十年代远东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格外熟悉,并对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都进行了深入报道。在中国,鲍威尔采访过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接触过深受战乱之苦的社会底层生活;他常是各国达官显贵的座上嘉宾,也曾在“蓝钢皮事件”中遭土匪绑架,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沦为日军的阶下囚;他深入中苏边境了解日苏在我国东北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也亲眼目睹了日军对上海和南京的大轰炸……中国现代史那段风云为激荡的岁月在这本书中都留下记忆的痕迹。作者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现实的观察与分析、感受与思索,对日军在华侵略罪行的体验与记录、揭露与批判,都以一种西方人的视角真实再现在我们眼前。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和慈禧太后》是美籍华人德龄以英文撰写的回忆录。书中采用西方文化的视角,以亲历者的口吻,详细讲述了她贴身服侍慈禧太后期间所观察到的清廷生活实情,包括慈禧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乘火车巡游的经历等。所涉人物有光绪皇帝、皇后、李莲英、袁世凯及其他官员,并提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宫廷秘闻。既有文学趣味,又有史料价值。相较于当前流行的后宫小说与后宫影视剧,《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和慈禧太后》真实全面,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风云、历史事件、名人轶事等我们不难了解到,但具体到民间,到作为个体的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就未必完全了然了。本书提供的正是手材料,有立德夫人租居中国民众之家观察到的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与思想性格,有她游历各地见识到的田园风物、街巷状况以及西方生活方式渗入后中国民间的悄然变化,还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以及同中国普通人之间的关系等。在他者之眼的审视下,彼时中国予我们的感觉固然有疏离和偏倚,但也呈现出一些新奇的方面,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时至今日仍是值得我们阅读和思索的。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的中国岁月》美国记者眼中的民国大事,斑驳陆离的怪相,风云人物的沉浮,比如: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北伐,日本在华势力日益坐大,蒋冯阎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还有活跃在政坛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等。作者的特殊背景,使他有机会与民国要人过从甚密;而作为记者的写作方式,使其回忆录如同摄像机,准确细致地描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生动而真实,纤毫毕现。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在华五十年》这是美国外交家、教育家司徒雷登先生唯 一的回忆录,记录了他在中国的经历,反思与总结,以及他对自己理想的不懈追求。从书中可以了解到作者对事业的选择、在中国的使命、燕京大学的创建历程、二战期间被日军软禁的岁月以及二战后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所参与的对华事务等。阅读本书,我们不仅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司徒雷登,还能了解到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59元6本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套装共3册)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套装共3册)
傅璇琮
¥20.16
本书包含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笔记卷、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书信卷、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抒情小赋卷
59元6本 梯田上的咖啡
梯田上的咖啡
(澳)葛雷登
¥10.46
  卡林加人生活在菲律宾北部。20世纪70年代,布鲁斯夫妇来到卡林加人的一个部落,和他们一起生活,把圣经新约翻译成当地语言。他们还总结当地语言的语法规律,为他们编制拼音表。   布鲁斯夫妇在菲律宾生活、工作了16年,他们的孩子也在那里长大,与当地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菲律宾政府十分欣赏他们所做的努力,对他们发起的扫盲运动给予很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