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
¥8.99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和人格之美。 内容简介:本书既是佛教门经典,也是季羡林学术著作中影响巨大的代表作。早在20世纪30年代留德求学时,作者就确立对佛教研究的兴趣,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佛教占据了核心的位置。书中季羡林以语言学、印度学、古代中印历史等领域的深厚学养为基础,对佛教的起源、流变、传中国等重要方面做了深浅出、举重若轻的分析。


英雄之旅:约瑟夫·坎贝尔亲述他的生活与工作
¥45.90
约瑟夫·坎贝尔是20世纪伟大的神话学大师,因其对神话的独特解读在西方享有盛名,他提出的“英雄之旅”的模型*为人熟知,这一理论推动了西方流行文化的发展,使坎贝尔成为众多艺术家、学者、政治家的灵魂导师。 《英雄之旅》由坎贝尔与世界各领域的精英人士的对话交织而成,颇具巧思。这些人士包括诗人罗伯特·布莱、人类学家安杰利斯·阿里恩、电影制作人戴维·肯纳德、大门乐队鼓手约翰·登斯莫尔、精神病学先驱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歇·吉耶曼等。 坎贝尔一生专注于思考神话的起源与功能、艺术家的责任,以及爱与浪漫的仪式化问题。他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追求,为一生都在探索神话传统兴奋不已。在坎贝尔的眼中,神话传说就是“人类*伟大的故事”。 脱离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温柔乡,勇于受各种超出你日常认知的的试炼和磨砺,在坎贝尔提供的武功秘籍的帮助下,你也许就会超越繁琐日常的羁绊,将自己锻造为人生之路上的英雄。


忏悔录
¥21.00
托尔斯泰《忏悔录》与奥古斯丁、卢梭《忏悔录》齐名,并称“世界三大《忏悔录》 ”。 “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从而永恒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在凌乱的书桌上写上重重一笔。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将结束时,因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寻找生命意义,并记录下这段精神活动的过程,取名《忏悔录》。 托尔斯泰《忏悔录》深刻探讨生命意义,与人生、命运、信仰有关。 生命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让短暂的人生具有永恒价值?这些有关人生命运的深刻问题,都将在阅读本书中得到启发。


美的救赎
¥24.99
美如今正处于一种矛盾的处境。 一方面,它如通货膨胀般蔓延四溢: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美的狂热崇拜。另一方面,美失去了一切超越性,屈服于消费的内在性:它塑造了资本的美学的一面。美以及崇高或震动所带来的对消极性的体验,完全被纯粹的快乐即赞所取代。美*终被色情化。 本书既为我们展示了那些以真理、灾难或诱惑表现出来的美的形式,也阐明了那些建立美的伦理或政治的美的维度。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然而韩炳哲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周刊》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已出齐) 《精神政治学》(2019年3月)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2019年3月)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2019年3月)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2019年6月)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倦怠社会》(2019年6月)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2019年6月)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2019年10月)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2019年10月)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2019年10月) Die Errettung des Sch?nen


道教史
¥18.00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
¥8.78
本书经历了几年时间的逐渐写作,并在担任一系列学术职务的过程中得以完成。1938年,在牛津大学所作的《语言与事实》的系列讲座中,我探讨了这个主题的一部分。这些讲座形成了1938~1939年在芝加哥大学以及1939 1940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所设的研究班课程的基础。在这两次研究班上的讨论大大拓宽了我对所涉及的这些问题的理解,并且减少了我原先对于这个主题的语言学方面的强调。我必须表达一种欠情,即欠那此教授和学生们的集体人情;他们通过细致而又友好的批评使我避免了一些差错和谬误(我希望如此)。更特别的是,在芝加哥时,卡尔纳普和莫里斯教授时常参加研究班,而且一些研究生表现出了很强的哲学研究能力,从而使这些讨论成为富有成果的争论性合作的典范。诺曼·道尔凯先生参加了两个研究班,后来阅读了全书的手稿,我非常感激他谨慎而又令人兴奋的批评。后,在1940年夏季,我部分地从积累起来的材料中,部分地从对这个整个主题的重新思考中,准备了这些威廉.詹姆士讲座。

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
¥11.20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20世纪50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10年已先后分十一辑印行名著460种。现继续编印第十二辑。到2011年底出版至50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得更好。

神正论
¥26.00
《神正论》是莱布尼茨在世时发表的一部大部头著作。本书名为谈神,实为谈人和人的自由。作者在“序言”中曾指出:“有两个著名的迷宫,常常使我们的理性误歧途:其一关涉到自由与必然的大问题,这一迷宫首先出现在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中;其二在于连续性和看来是其要素的不可分的的争论,这个问题牵涉到对于无限性的思考。个问题几乎困惑着整个人类,第二个问题则只是让哲学家们费心。”如果说莱布尼茨的其他著作主要阐述的是“单子论”或“连续性”与“不可分的”关系问题,则本著着重阐述的则是“几乎困惑着整个人类”的“自由与必然的大问题”或“人的自由”问题。 本书共三个大部分:(1)“序言”;(2)“信仰与理性的一致”;(3)“就恶的起源论上帝的正义与人的自由”。其中第三部分又一步细分为三个小的部分。 莱布尼茨是西方哲学史上提出“神正论”范畴人。他虽然于1697年9月在致意大利图书馆管理学专家安东尼奥? ;马利亚伯奇的信中首次提出这一范畴,但却是在1710年出版的《神正论》一书中首次对之作出全面系统论证的。此后,这一范畴便一直受到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如韦伯,贝格尔,巴里努,埃迪,罗思,尼文,蒂利希,格利芬,希克,斯温伯恩等)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现当代宗教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问题。


精进佛七开示录
¥18.00
煮云法师关于佛七的示,近代念佛的实录,记载佛七中的各种事迹,可作为研究近代念佛法门演变的材料。


印度哲学概论(外二种)--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 精
¥31.01
本卷收梁漱溟先生所著《印度哲学概论》《究元决疑论》和《唯识述义》。 梁先生二十岁(1912?1913?)后思想折佛家,专心佛典者四五年,其间作成《究元决疑论》(1916)。遂以此文为契机,至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哲学课程(1917),1918至1919年陆续完成《印度哲学概论》,以为课程讲义。1919年增“唯识哲学”课程,又有讲义《唯识述义》。这三部作品俱为梁先生早年钻研印度及佛教哲学的论著,故同时收录于本卷。 其中,《印度哲学概论》于1919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1922年三版时有增删。其后再版多次,均以三版为准。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商务印书馆1922年发行的第三版为对校本。 《究元决疑论》1916年发表于《东方杂志》第5、6、7期,1923年收《漱溟卅前文录》,同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作为《东方文库》第45种出版单行本。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商务印书馆1924年再版的《漱溟卅前文录》为对校本。 《唯识述义》全稿共三部分。*部分于1920年1月由中华民国财政部印刷局印行,北京大学出版部发售,是为*册;第二部分作为第二册于次年印行,至今未查得;第三部分未印行,今已无存。故本卷所收仅为*部分,即*册。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中华民国财政部印刷局1920年印本为对校本。其中,书前所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导言》改第二卷《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本卷不再重复收录。

楞伽大义今释
¥14.99
《楞伽经》是唯识宗的根本典据“六经十一论”之一,也是早期禅宗依奉的重要经典(早期禅宗代表人物因此而得名“楞伽师”),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它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由刘宋求那跋陀罗于元嘉二十年(443年)译出。经中通过佛在南海之滨的楞伽山,答大慧菩萨一百零八问的方式,论述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四种禅”等义,而以“如来藏识”(即“阿赖耶识”)为归结。本书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著的《楞伽经》全本的大义今释。内容包括:原文、今译和串讲(用括号、另段的方式标出)。全书深浅出,文句流畅,是一部将学术性和通俗性融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楞伽经》读本。


孟子诵读本(插图版)
¥22.80
《孟子诵读本》(插图版)是“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配套读本”之一,专为4—12岁的青少年儿童编写,我们依据版本收录《孟子》全文,并附有拼音,对难字、难词、难句做了精炼、准确、易懂的注释,同时,配有大量与文字密切关联的图片,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品味经典的魅力。

孟子与离娄
¥21.00
《孟子》今存七篇,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也是研究孟子与思孟学派的主要材料。从《离娄》始,属于《孟子》的下半部分。南怀瑾先生从孟子的哲学精神以及维持传统文化的精神方面手行解读,认为《离娄》继承了孔子著《春秋》的精神,具体而微、深又广阔地阐释了中华悠久的文化传统。 南先生指出,《离娄》重论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施政的修养境界—--至诚,为人臣者。高官厚禄者的责任—--能格君心之非,为人师者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的职责—---促成完整的人格,为人子女者事亲尽孝之道—--守身,即坚持一种人格、行为的标准。此外,还讨论了君子修养的目标,即“自得”以恢复“赤子之心”。南先生特别指出,后世学者对《孟子》多有误读,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两不孝是什么,朱熹认为是“贫不仕”,“陷父母于不义”,他则反对此说,认为应依《孟子》本文,理解为不能事亲、不能从兄。再如“不得罪于臣室”,并非向土豪劣绅恶霸低头,而应理解为民主政治的运作要注重沟通意见,不可得罪政党和大众民意,等等。 《孟子》一书的整个精神,都以《春秋》责备贤者的立场为出发。尤其在《离娄》这一章中,大部分讲的是“君道”,就是一个领导人的基本道德修养;以及“臣道”,负有行政责任的高官厚禄者做人处事的道理;乃至“师道”,学术文化的修养以及如何担负社会人类所赋予的责任。

哲学小史:西方哲学40讲
¥34.30
《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从“提问的人”苏格拉底到“现代牛虻”彼得•辛格等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如我们应该怎样生活、上帝是否存在、我们如何认识外部世界、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道德等。书中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充满了哲学家妙趣横生甚至离奇古怪的人生故事,但并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那就是引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每一章的*后一段文字里,引另一位学说思想与该篇所介绍的哲学家持不同观或者一步发展该学说的哲学家,把他们的哲学思想逐一串起来,这样读者就能清楚感受到哲学主题与思辨方式的变化与传承,仿佛看到人类思想和*精神的自我发展。 每一个阅读本书的读者都有这样的发现:哲学的意义在于让你的人生变好,帮助你找到幸福。

伯南克论大萧条
¥61.60
1929年,美国发生经济大萧条,之后蔓延至全球。当时,股市崩盘、银行倒闭、通胀居高不下、金融市场动荡、人们收下降、几千万人失业…… 大萧条不仅导致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大变动,在学术上也使得现代宏观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这次大萧条寻求一个合理的理论解释,是经济学界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也是为之后类似危机寻求可行解决方案的尝试。 学术界确实没有“浪费”大萧条。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在研究大萧条问题;对于大萧条的研究及其结论,影响了后世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伯南克是众多研究者中的一位杰出代表。自称“大萧条迷”的伯南克,先后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大萧条的研究文章,集结成《伯南克论大萧条》这本书。他在书中用美国及其他多个国家的大量数据、资料,包括经济数据、工资、就业情况等,从总供给、总需求、名义工资等角度,围绕大萧条发生的原因和传导机制行了深分析。他认为,研究大萧条,可以体会到很多经济运作的规律和本质。这些研究的确也帮助他在后来作为美联储主席应对2008年的次贷危机时,得以吸取大萧条时期的政策教训,并且总体上避免了同样的错误,帮助美国渡过了危机。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早已成为历史,但看看当前世界的各类经济新闻,大萧条时期的种种教训仍然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性经验史(3卷本)
¥19.99
《性经验史》是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在本书中,福柯试图勾勒出自16世纪末以来在用科学方法研究性的话语中规训身体的权力机制的历史知识、权力、意志,走出现代的获救的希望是古希腊罗马的伦理,在这里,欲望和快乐不是被压抑和克制,而是被加以适度的控制和恰当的运用。


新唯识论【新儒家开宗大师熊十力代表作】
¥32.90
熊十力一生心无旁骛,潜心著作,成果累累,如果只能选一本书作为其代表作,那只能是《新唯识论》。熊十力曾从学欧阳竟无大师研习佛学。1922年,受梁漱溟等人的举荐,应蔡元培之邀,熊十力聘为北京大学主讲佛家法相唯识的特约讲师。在主讲《唯识学概论》和撰写讲义的过程中,对于佛教唯识学发生怀疑,不断改写旧稿,乃至另起炉灶写成了一部自成体系的新著,改称《新唯识论》。1932年,《新唯识论》(文言本)由浙江省立图书馆出版发行,立刻在学界和佛教界掀起轩然大波。蔡元培、马一浮等人对此书推崇备至,评价甚高,马一浮作序并题签。另一方面,佛学界人士尤其是南京内学院师友群起而攻之。其师欧阳阅后痛言:"灭弃圣言量者,唯子真为尤",措辞严厉。欧阳弟子刘衡如更著《破新唯识论》对熊十力其书行系统破斥。熊十力随即应战,并著成《破〈破新唯识论〉》一书,对刘氏之斥逐一破解。 《新唯识论》先后有三个版本,*早是用文言文写成。1938年起熊十力与学生一道将《新唯识论》改写成白话文,至1944年《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这是第二个版本。因第二版本原先是为英译本做准备,加之正值抗战颠沛流离,熊十力对此本的文字不甚满意,于是又从1951年底始对语体文本行删改,1953年印出,称为“壬辰删定本”。本书将文言文本、壬辰删定本一同出版,以便读者互相对照理解。


韩非子评论 与友人论张江陵【熊十力知人论世之作,不随众流,独出机杼】
¥23.84
本书收录了熊十力的两部著作。 《韩非子评论》(原题《正韩》)系胡哲敷据熊十力先生讲授内容整理并经熊先生修订而成。全文曾署胡拙甫之名发表在1950年1月出版的《学原》杂志第三卷*期上,并以单行本于1949年底由香港人文出版社出版。此据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再版本校。 《与友人论张江陵》作于1950年夏秋,并于是年冬自印行世。此即据该版本校。

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再版)
¥7.85
《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是英国经验论代表人物贝克莱的代表作。在本书中,作者一步发挥了他在《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的基本观,认为物质不是客观的,物质只是在被人感知的范围内存在,物质只是人的各种感官知觉的一些印象或观念的结合体。书中的海拉斯借指古代希腊哲学中唯物主义的主张者,而斐洛诺斯直译就是“爱努斯”。“努斯“即希腊语中的心灵灵魂,泛指感觉、思想、意志等精神活动。作者在本书中所要维护和阐发的,就是作者以“怒斯”统摄存在的著名哲学主张:存在就是感知与被感知。本书以对话体阐发该原理,整个作品显得活泼流畅,因此比其《人类知识原理》一书更具有可读性,观念的阐发也更加完整和逻辑一贯。


聪明人都该懂的逻辑思考力
¥25.20
人人都需要懂一儿逻辑的学问。因为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式,而一个人只有做到逻辑地思考并表达,才能避免误解,高/效快速地与他人交流。但现实中,许多人不仅没有用逻辑行思考、讲话、书写的良好习惯,甚至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而不自知。 “以前的孩子都是用笔在纸上写字,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用手指在屏幕上输文字。因此,现在的孩子字写得不好。”——你能看出这段论述有什么逻辑错误吗?在《聪明人的逻辑思考力》一书中,作者小野田博一起篇就向读者抛出了这个问题。通过这类简单的例题,小野田对基础的逻辑知识和应用方式行了简单易懂的解释,让读者一目了然地认识到:逻辑到底是什么;怎么表达才能让对方觉得合乎逻辑;与人讨论时,有哪三大禁忌;为什么不要说“我认为”“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反复解决简单的问题,读者会自然而然地内化需要牢记的概念、规则和习惯,成为一名更有智慧、更有说服力的逻辑思考者。


心如宝藏.上册2——《达摩破相论》释义
¥29.99
达摩祖师是禅宗的开宗鼻祖,有关他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其亲口所述的达摩四论,不仅是显宗经论中的*之作,与密宗的*高见解也相差无几。 全篇皆以极精辟、犀利的语言,直指心的本性以及修行的核心所在。虽然文字不多,却都是精华要义,一字一句都极其珍贵,读后犹如醍醐灌顶。 《血脉论》围绕“心外无佛,心即是佛”的禅宗要义展开,对于实际修行中极易出现的误区也作了清晰的指正。 《破相论》即破除我们固有的常、乐、我、净等颠倒认知,*终从一切束缚中解脱出来;全篇以问答的形式,宣讲了大乘佛法的修行窍诀。 《悟性论》主要宣讲什么是心的本性以及如何证悟心的本性,并详细诠释了佛法不同层次的学修原理,高屋建瓴地为我们指明禅宗的核心见解和一切修行的关键所在。 《四行观》宣讲了进入大乘佛教的两种方法——理入和行入。 另外,除了讲解达摩四论本身的含义以外,还从密宗大圆满、大手印的高度,对其*核心、深奥的部分加以着重阐释,使法义更加清晰明了、显密圆融。此外,不仅讲解理论,更结合了实修的具体方法,力图让大家能够学有所用,争取早日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