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近思录(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中华书局出品
近思录(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中华书局出品
杨浩译注
¥28.90
《近思录》是由南宋著名学者朱熹和吕祖谦,分类选辑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编辑而成,共14卷622条,是一部代表理学思想的著作。“近思”二字取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近思录》篇幅小而选文精,阐述了理学的宇宙论、本体论与心性论,讨论了太极、阴阳、性命、仁义等理学*核心的内容。指出学习要以圣人之道作为目标,通过仁爱、恭敬、致知等“内圣”工夫,一步实现齐家、处世,并且治国平天下的“外王”理想。对佛教、道教行了批评,对圣贤行了评。 朱熹认为,《近思录》是学习“四书”的阶梯。《近思录》涵盖了周、张、二程的主要著作,各卷内容的编排颇为考究,逻辑丝丝扣,细致又系统地展现了理学的方方面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学者们看作是宋明理学的门著作。?
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步
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步
[英]安东尼·麦高恩
¥26.99
12次遛狗,12个哲思时刻。一个喋喋不休的主人,一个听到哲学术语就头疼的狗狗,一场有趣的哲学脱口秀。学哲学就像遛狗,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朝哪边走,走多远,甚至目的都可以不同。 这是一本狗狗也能“听”懂的哲学导读,当然,这本书是写给人的,而不是写给狗的,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做“对”的事?什么是美好生活?真的有自由存在吗?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作者用*生活化的例子讲述身边的哲学,用哲学来理解当下生活。 现在,让我们从“犬儒”始,走哲学的世界吧!读完后,你会发现哲学很简单,生活也是。
49元5本 忏悔录
忏悔录
(俄)列夫·托尔斯泰
¥19.99
托尔斯泰50岁时,已创作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世界名著,但面对自己的人生,他依旧困惑,甚至感到痛苦。他因痛苦而忏悔,因忏悔而追问,追问生命的本质,追问人生的意义,追问幸福是什么。在忏悔的*后,他终于找到答案……
49元5本 悦心语
悦心语
南怀瑾
¥21.00
《悦心语(南怀瑾先生*述佳句选摘)(精)》是南怀瑾先生语录集,以笔记形式呈现。取材自南先生《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禅宗与道家》等*作。编者“断章取义”,稍加整理。本书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简短,通俗易懂,便于现代读者阅读。 《悦心语》是南怀瑾先生的语录集,从《论语别裁》《孟子旁通》等南怀瑾先生代表作中精选经典章句而成,浓缩南师智慧精华。 南怀瑾先生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儒释道大师,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带领国人重读中国古代儒、释、道典籍,引导人们关注人的内心,关注人伦世界,关注人文教化。 南师*作不是象牙塔里不食人间烟火的精密考校疏证,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深切关怀,和芸芸众生的生活与命运紧密相连。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的*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这正是夫子自道。 谨以《悦心语》一书,深切缅怀敬爱的南怀瑾先生。  
49元5本 中国佛教史
中国佛教史
蒋维乔 著 邓子美 导读
¥19.20
      《中国佛教史》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居士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一本从目录学角度探究佛教流变的优秀著作,对民国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堪称经典。特为简要系统,不乏卓识;语言畅达,不失曲雅风趣;资料丰富,存厥存疑。在今日仍不失为一本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
未读小经典:苏格拉底之死
未读小经典:苏格拉底之死
(古希腊) 柏拉图
¥18.99
苏格拉底之死,是古希腊哲学的分水岭,也是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本书收选的三篇柏拉图对话:“申辩篇”“克里同篇”和“斐多篇”——分别记述了苏格拉底在审判时、狱后和服刑前的经历。这三篇完整地展现了甘为信仰和真理献身的苏格拉底对自我、对人生价值、对生命和灵魂的看法,让我们在领略他光辉独具的人格与思想魅力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到古希腊人是如何将哲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
人类理解论
人类理解论
(英)约翰·洛克
¥7.80
《人类理解论》*重要的观是:洛克首次提出人的头脑里系统性的、详实的、充满理性的、宽广的哲学思想和认知,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经验,而不是先天自有的。这一观正好与当时流行的思想与认知都是“先天具备的”的观相悖。这也正是洛克刻意着力之处。也从知识获取意义上,具备了现代思想意识。其实,我们中国教育界的老祖宗孔夫子早于公元前几百年前就有“学尔时习之”的提法。一切知识都来自于学与习过程中,而不是先天存在的,这种观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就是常识。但对于千百年来一直浸淫于宗教思想里的西方人来说,不啻一记重重的巴掌,到了昏睡的人们的脸上,并强迫之面对这个*基本的常识。洛克一步认为,道德、价值以及信仰,这一切也因之统统要透过人的经验而获取。因此,对世界的认识也要经过观察与经验而形成。
49元5本 明朝一哥王阳明(十周年精修典藏)
明朝一哥王阳明(十周年精修典藏)
吕峥
¥19.99
王守仁,别号阳明,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王阳明的一生都是传奇:他曾是乖张叛逆的问题少年,后来却潜心向学,终成大器;面对昏庸皇帝与巨奸刘瑾,却能够化险为夷,纵横捭阖;身为一介儒生,却用兵如神,多次平定叛乱,立下旷世奇功;目睹政治黑暗,民生疾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创立阳明心学这一剂提升自我、拯救时弊的心灵解药…… 《明朝一哥王阳明》用颇具现代感的生动幽默的文笔,将一代圣人王阳明的一生完整勾勒出来,同时又融了王阳明心学的形成、发展、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在本书出版十周年之际,吕峥教授结合王阳明研究的新成果,对全书内容行了精心修订,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更深地了解王阳明的成圣历程,更轻松、更准确地读懂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会启强大的内心力量,成就辉煌事业。
模糊逻辑趣谈
模糊逻辑趣谈
苗东升
¥22.80
本书是一部科普读物,着重介绍模糊逻辑提出的新的逻辑思想,逻辑概念和逻辑规则,尽量少用逻辑符号,以通俗易读的语言介绍模糊逻辑史话,模糊性,模糊逻辑的数学基础、模糊逻辑概念、判断、推理、论论以及模糊思维和模糊逻辑的应用,包括模糊控制、模糊决策等等。
理性思辨:如何在非理性世界里做一个理性思考者
理性思辨:如何在非理性世界里做一个理性思考者
(英)朱立安·巴吉尼
¥45.00
“理性”长期以来被人认为是人类*的成就,它一直就在我们周围。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理智的能力使我们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而如今它已不再是一种令人钦佩的能力。理智与理性已成为一种政治的、有争议的概念,容易被人误解。 朱利安·巴吉尼认为,我们必须恢复理性,重新正确地评估它,既不要过分赞誉,也不要完全诋毁。理性不需要无菌的、科学的世界观,它只是涉及在需要思考的地方应用批判性思维。 针对宗教、科学、政治、心理学和经济学等主要领域的争论,作者呼吁对“理性共同体”的概念作出承诺,通过辩论和讨论来解决分歧,而不是通过暴力或政治力量。
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
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
方向红
¥30.00
本书采用一种互文式的解读方案和放性的研究策略,将研究的理论目光投射在德里达的早期(从1953年至1967年)思想上并重解读了德里达的三本著作:《胡塞尔哲学中的生成问题》《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以及《声音与现象》。本书的主线试图详尽、客观、不带目的论色彩地重构德里达解构思想从胡塞尔现象学中潜滋暗长、走向成熟的历史轨迹,尤其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三个核心原理——差异原理、延迟原理和“充替”原理——的生发过程;本书的副线从胡塞尔和德里达的原始文本出发,对两个不同视域的并置、启发和融合行了细致微的考察,同时尖锐地批评了德里达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误解、挪用和阉割并由此挑明胡塞尔思想的博大精深和顽强的生命力。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人文大讲堂)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人文大讲堂)
林光华
¥28.80
庄子在思维上很通透,在情感上很洒脱,在生活中很有趣,他解构了世间所有的尺子,生成了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庄子思想具有极强的自省与批判精神,以语言、卮言、重言的独特写法,生成了一种不容易被概念化与意识形态化的活泼文本。《庄子》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很多扇门,道术,生死,天人,美丑,善恶,真假,梦醒,……每一扇门都是通向自由的方便法门。本书立足学术,面对现实,针对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的焦虑、困顿、颓丧等实际生活处境与心灵生态,系统讲解了《庄子》内七篇,引领我们通过自省与批判,解除外在的尺子;通过修身与功夫,解除内在的尺子,身心合一,万物一体,合乎大道而能游刃有余。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颜晓峰
¥34.00
本书是作者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成果,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支柱、实践基础、根本原则、历史使命、总体布局、安全保证、领导力量、领导方法等方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阐述了重大时代课题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 本书有两大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性。第二,研究内容既内含实践逻辑,又内生出理论逻辑,具有思辨性。
49元5本 复原与超越:如何从不确定的事件中恢复并获得力量
复原与超越:如何从不确定的事件中恢复并获得力量
(美)Al Siebert(艾尔·赛伯特)
¥20.99
适应生活变化和危机的能力是健康、富有成效的生活的关键能力。不幸的是,我们很容易陷愤怒和无助的情绪中。"复原力”的优势帮助读者摒弃消极的、自我挫败的想法,摆脱"受害者”和"好孩子”的角色,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在困难时期保持幽默和乐观,变得既自立又对社会负责。通过掌握维持健康、活力和积极情绪的五个发展阶段,读者可以学会面对逆境,克服障碍,直面人生。
大学中庸译注--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中华书局出品
大学中庸译注--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中华书局出品
王文锦译注
¥7.00
 《国民阅读经典》丛书的缘起,也因此决定了这套丛书的几个特:?   首先,选的经典是指古今中外人文社科领域的名著。世界的眼光、历史的观和中国的根基,是我们编选这套丛书的三个基本的立足。?   第二,选的经典,不是指某时某地某一专业领域之内的重要著作,而是指历经岁月的淘洗、汇聚人类重要的精神创造和知识积累的基础名著,都是人人应读、和常读的名著。?   第三,选的经典,我们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尽量选择好的版本,选择好的注本或译本。
49元5本 孟子诵读本(插图版)  中华书局出品
孟子诵读本(插图版) 中华书局出品
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编
¥22.80
《孟子诵读本》(插图版)是“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配套读本”之一,专为4—12岁的青少年儿童编写,我们依据版本收录《孟子》全文,并附有拼音,对难字、难词、难句做了精炼、准确、易懂的注释,同时,配有大量与文字密切关联的图片,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品味经典的魅力。
49元5本 人论
人论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李荣译
¥39.80
     《人论》是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生前出版的*后一部著作,是其毕生理论的浓缩,在其著作中是*为著名、流传*广、影响力*的一本。全书围绕"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旁征博引,高屋建瓴,独树一帜地提出了"人是符号动物"这一观,指出"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物质宇宙中,还生活在符号宇宙中"的事实。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人是什么"着力探讨了人与动物的分野以及人的符号创造性特;下篇"人与文化"则对人类文化各个形态与现象,如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行深浅出的分析探索,自"符号"出发解读人类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人类对于自我认识的探索永不停息,而卡西尔则给予了我们一个睿智精妙的解答。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钱春绮译
¥98.00
     当善与恶的界限日益模糊,   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   当生命之轻已变得不能承受,   我们该从哪里求得生存的意义?   是重造崇拜偶像?还是干脆沦于虚无,一路娱乐至死?   在人类刚刚步现代世界时,德国哲人尼采就严肃地思考上述问题--而一切答案,都汇聚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哲学小说中。通过主人公查拉图斯特拉的漫游与教诲,尼采发出了先知般的宣言:在"上帝已死"的时代,人应该直面虚无,从自身创造生命的意义,*终化为能撑起生命重担的超人!
49元5本 叶秀山全集·第八卷
叶秀山全集·第八卷
叶秀山
¥58.00
【内容简介】 本选题分类结集叶秀山先生全部已经出版的专著,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以及部分笔记、札记、书信和讲演录,共11卷。本选题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的高度,是哲学专业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学习和参考用书。第八卷包括《科学·宗教·哲学》这本作者专著。
49元5本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
加措
¥45.00
      人之所以活得累,一是因为太认真,二是因为太想要。       佛经上说:“无常故苦。”就是让我们知道:人生是有缺陷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身体会生病衰老,容颜、情感会生变,金钱不能永远保有,权力有一天终会失去……       有人问佛陀,你今生得到了什么呢?佛陀说:“我今生什么都没得到,我失去的只是我的无知。”没有什么比失去无知更让人安心、欢喜。如果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越早失去无知,越来越多的时候失去无知,我们就能享受得到佛陀的加持,改变“一切是常,一切都不会变”的执着,终于懂得“无常,就是无限的可能性”,从此不再盲冲瞎撞,始勇猛精,把无常变为奇迹,把充满缺陷的人生转为圆满。也从此,活得欢喜,一切都是*好的安排。
传习录(全新精编精校修订)(国学大书院)(明代思想泰斗王阳明 知行合一的行动指南)
传习录(全新精编精校修订)(国学大书院)(明代思想泰斗王阳明 知行合一的行动指南)
王阳明
¥7.98
立学、立言之著 ?立德、立身之典《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士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