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探索
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探索
焦珞珈
¥46.50
围绕如何促新时代搞笑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主题,对湖南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工作经验行理论提升、对实际问题行理论分析、对基本思路和关键环节等行理论探讨,而推动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一步提升
杂家伤科
杂家伤科
丁继华
¥145.50
《中国古代伤科图书集成系列》是一部伤科专业丛书,亦是一部伤科发展的史书。本丛书在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伤科集成》和 2003年中医古籍出版社《伤科集成续集》的基础上,再次收集整理编撰而成(增加伤科专著30余种)。李经纬认为本书“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图书馆馆藏……既补遗了骨伤科专著,又是骨伤科的工具书。”马继兴更叹:“专著大多数系手抄本,孤本又较多,部分集自民间,部分集自海外……几乎收落了目前国内所能收集到的伤科专著……” 本丛书共10个分册,包括《经典伤科》《儒家伤科》《道家伤科》《佛家伤科》《兵家伤科》《民族伤科》《汇通伤科》《流派伤科》《导引伤科》《杂家伤科》。本丛书每册40万-50万字,可供从事中医,尤其是骨伤科及医史文献人员参考。
中国分省医籍考.上册
中国分省医籍考.上册
郭霭春
¥398.50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医学著作11种,共计600万字左右。《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本册《中国分省医籍考》取材地方志,资料翔实,是非常珍贵的版本学、目录学工具书。
49元5本 胡晓灵临床经验撷英
胡晓灵临床经验撷英
胡晓灵;胡金霞
¥46.50
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导师胡晓灵主任医师,从医30年来,一直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继承国医大师沈宝藩学术经验,临症师承焦树德、薛伯寿、张云鹏等老一辈中医大家,在老年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并发症、骨性关节病中医、强直性脊柱炎、失眠、老年前列腺增生、咽炎等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提出了“益气养阴、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的学术观点,构架“ 补益”与“ 痰瘀同治”理论中的老年病临床病证规律,病机特点,医家临证立法与组方用药规律。为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现编写此书,传承和发扬胡晓灵的中医思想,分享其治疗经验,让更多的中医同仁学习者受益。主要内容:上篇(一)学术思想;中篇 临症治要;下篇 用药心得与膏方调理(详见目录) 本书素材均来源于临床实践,既有诊病思路,组方配药、又有临证医案总结、跟师医案及老师点评,比较贴切临床,便于读者能充分领悟其辨病诊疗过程,用药特点,供从事中医的专科医师及爱好中医的广大读者阅读。
名中医黄穗平脾胃病学术经验集
名中医黄穗平脾胃病学术经验集
张北平;张海燕
¥71.50
本书为《黄穗平中医脾胃病经验学术集》,由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暨消化内镜中心行政主任、国家中医重专科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授学术继承人张北平主编。全书分为六部分。本分为医家小传,介绍黄穗平的学医从医经历。第二部分为继承总结,主要是黄穗平学习梁乃津、吉良晨、余绍源的学术经验集体会。第三部分为发挥运用,主要介绍黄穗平的临床经验、用方用药经验、医案集锦及医论医话。第四部分为薪火传承,为黄穗平的学生基地自总结的黄老师经验。
执业药师考试通关题库2000题.药学专业知识一(2021)
执业药师考试通关题库2000题.药学专业知识一(2021)
吴正红;钟毅
¥67.50
本套丛书为执业药师考试备考用书,结合作者多年的考培经验编写而成。作者认真分析历年执业药师出题思路,按2015年*考题章节分布确定每章出题数量,每题都在书*后附有答案和解析。每门课程出题2000道,基本覆盖考试所有知识。2020年大纲全面修订,此次为根据新大纲修订再版。
49元5本 跟名老中医王松龄做临床
跟名老中医王松龄做临床
王伟民;赵彦青
¥47.50
本教材是对王松龄主要学术思想和临证医案行全面收集、归纳、整理,凝练提取而成,整理他的典型临床医案,发现他强调中医病名诊断确切,辨证分型认真,又能确定现代医学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时以中医药应用为主,急救时采用必要的西药。在编写体例上以王师的火清毒解内风熄、通腑降浊救急危、逐瘀利湿攻解颅、痰瘀并治通心脑、温阳利水平喘悸、标本同治愈痫病、疏肝活瘀除头风、滋髓益脑救痿证、逐痰安神宁癫狂、补脾温肾醒多寐十个学术思想亮为轴线,以典型案例为主题,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行撰写,力求概念明确,重突出,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着力于中医思维能力培养,主要突出和实现王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继承和发扬。 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加强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一步学习和研究,挖掘并领略其中所蕴含的学术精华、学术成就、辨证思路及临床经验总结;本书介绍王师近十余年心胸常见病和相关疑难杂证,内科常见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头风、痫病、痿病、解颅、风痱、不寐、多寐、郁病、癫狂、怔忡、心衰喘悸、胸痹心痛、心水瘀喘、眩晕、咳嗽、鼾眠、热痹、瘿病、消渴等二十一种常见疾病。先对其病因病机分析确定治法,再根据治法阐述方药的作用,总结提炼王师独到的治疗心得体会与学术创新亮。 本教材特色之处在于将王师的学术思想贯穿于每个医案的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可使学生有效掌握王师辨证施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理论时似诊疗活动之中,能达到跟名老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的效果,为今后做临床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亦为临床医师不断拔高业务水平提供一部良好的参考教材。
中医方药学(“西学中”系统化培训系列教材)
中医方药学(“西学中”系统化培训系列教材)
沈涛;李庆和
¥109.00
“西学中”一年系统化培训系列教材,本套丛书共4本。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药方剂发展史、中药方剂基本理论、二十一种类型(按照功效分类)中药的介绍,附录有药名的索引。本书适用于全国非中医类别的医生培训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
池晓玲
¥78.50
本书内容从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的起缘、探索、实践以及成效四方面,全面阐述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的内涵、特色,中医特色技术如中医运气学说、四季养生、中医康复护理、食疗、运动、针灸、按摩等在慢病管理管理的应用,提出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的临床实施规范化操作流程与随访,并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为实例,具体阐述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在具体疾病中的应用以及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在临床、教学、科研中取得的成效。
49元5本 上下交损 当治其中:蔡慎初从中焦论治疾病经验
上下交损 当治其中:蔡慎初从中焦论治疾病经验
叶人
¥39.50
以蔡慎初教授为指导老师的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一直致力于从中焦论治各种内科疾病,特别是各种难治性疾病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我们对“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行发掘与整理,并对临床从中焦论治而取得良效的各种内科杂病行病案整理。从理论与临床角度阐述从中焦论治内科杂病的可行性与确切疗效。 名中医学术思想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特色鲜明的治疗原则指导下的遣方用药,疗效卓著,需要继承和发扬,并结合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加以发挥和突破。
《黄帝内经素问》译注
《黄帝内经素问》译注
苏颖
¥119.50
本书名为《<黄帝内经素问>直译》,是将黄帝内经原文81篇用现代汉语译出。以篇为单位,分题解、原文、注释及译文四部分。题解针对篇名及内容,原文是原文照录,注释针对字词,译文是现代汉语。
针药结合学
针药结合学
程海波;徐斌
¥65.00
针药结合是中国医学历代以来常用的综合临床治疗方法。针药结合学是研究和应用针灸与药物共同治疗疾病的临床规律及科学基础的新兴交叉学科,以解决“针药协同增效减毒”的临床和科学问题为学科的目标和任务。全书分为导论、上篇、下篇三部分。导论部分疏理了中医学术史上针灸、药物关系的主要脉络,明确提出了针药结合学的定义及基本原则。上篇基于本领域的研究展,介绍针药结合的科学基础,剖析针灸、药物治疗理念、原则与方法、效应特征,探讨针药结合的基本原理与科学内涵。下篇选择介绍针药结合治疗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消化系统疾病,代谢障碍、炎症免疫疾病、心境障碍、妇科、儿科、皮肤科等40种常见疾病的方案,每个疾病包括概念、诊断、病理认识、西医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并对针药结合治疗的优势作简单评述。
健翔理筋推拿临证精要
健翔理筋推拿临证精要
龙翔宇
¥60.50
健翔理筋推拿手法是广东佛山健翔医院院长龙翔宇教授经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对骨伤疼痛的临床治疗取得的重大突破。其推拿手法的标准化和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得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等的认可和支持,对推拿临床一线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本书分为总论、基本手法、部位应用治疗三大部分。
肝脾论在胃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肝脾论在胃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谢晶日
¥84.00
笔者在医疗、科研、教学*线工作近40年,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和内科各种疑难杂病。临床上一直以中医“天人相应,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理,中医药和现代理化检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坚持科研与临床结合,面对临床病证的千变万化,三因制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医疗技术精湛,并在多年学习与临证不间断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经验。 笔者认为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与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人们也承受着空前的竞争与精神压力。或愤怒郁闷,思虑忧愁,情绪多变,没有有效的排解途径;或应酬往来,以酒为浆;或追逐享乐,喜静少动,过食肥甘……凡此种种,日复一日,极易引起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肝脾之病常常互相影响而酿成肝脾不调之肝脾同病之疾。笔者认为现代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等常见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究其病机之演变多与肝脾两伤有关,通过精研古医籍以及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笔者提出了“肝脾论”,“肝脾论”正是从肝脾生理、病理相关及肝脾同治的角度探讨肝脾与临床。临床上笔者重视肝脾在机体的重要性,善以“肝脾论”为指导,从调肝理脾手,肝脾同治,运用于临床疾病。笔者临床虽重视肝脾不调,但证治却十分灵活,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多见,但治疗绝不局限于泻肝、补脾。笔者强调肝脾相关理论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非常重视肝脾,肝脾相关理论是中医脏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地运用到中医学的各个领域。 本书中,作者详细论述了肝脾论的学术思想、治则治法、方药特色,医案医话,及肝脾胃治疗胃肠疾病的医案选粹。   
49元5本 杨德钱临证治验录
杨德钱临证治验录
赵凤林等
¥41.50
本专著以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及气血津液辩证为纲行编排,将理论、体会及临床医案互相对应并融汇贯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便于读者学习理解及临床应用。
49元5本 明清地方名医验案选解
明清地方名医验案选解
王道瑞
¥31.50
本书为中医医案类著作,选录了明清两代地方(基层)90余位医家验案125则,对之逐一行解析,介绍我国各地方的诊技高超、医德高尚、深受广大人民爱戴的医家的临床经验,对中医临床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颇具参考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49元5本 伤口护理一本通之压力性损伤分册
伤口护理一本通之压力性损伤分册
龙秀红;李鲜
¥17.00
本书编者为临床及教学经验丰富的伤口治疗专科医护人员,撰写过程中充分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内容兼具前沿性及实用性。本书共16个章节,分为2个部分。部分为伤口的基础理论、评估及方法;第二部分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敷料的选择及裁剪等内容,详细讲解了压力性损伤伤口评估与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辅以丰富的配图及二维码视频,达到深浅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临床及社区护士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49元5本 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第2辑.肾系与气血津液、头身肢体病分册
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第2辑.肾系与气血津液、头身肢体病分册
蔡铁如,宁泽璞
¥31.00
本书是第二届国医大师们治疗肾系与气血津液、头身肢体病的集成之作,其收录内容均来源于国医大师亲自撰写或其传承弟子总结整理的公发表文献,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期刊、研究生学位论文、专业报纸以及学术专著等,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国医大师们在治疗脾胃肝胆病方面独具匠心的临证思辨方法和遣方用药特色,体现了国医大师们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证经验。本书系首次全面系统收集整理第二届国医大师治疗脾胃肝胆病证的临床经验方,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可作为广大中医临床医师、科研人员、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学爱好者的参考读物和学习用书。
傅山医药手稿研究
傅山医药手稿研究
张兴元,郭文平
¥209.00
傅山在中医药史上享有的“大师”级地位。当时就被称为“仙医”,留下来许多医药著作,但这些著作疑系后人托名之作,皆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为傅山所传。作者历尽辛艰,从浩瀚的散在的隐匿的傅山墨迹中?L罗傅山医药手稿30多件,其中12件为处方,皆为傅山亲笔所书,尽管数量少,但弥足珍贵,为研究傅山医学提供了极好的实物资料,让我们从中可以窥探一代宗师的行医和书法规迹。 《傅山医药手稿研究》一书,包含“傅山医药、书论手稿”31件,其中处方手稿12件;“傅山医学女科手稿”墨迹37件;“山东蓬莱慕湘藏《傅青主手书墨迹》”处方42件。共有墨迹手稿110件,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墨迹涉及的人物、时间、内容等,作了详实的考证,为后人继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该书提供的傅山医学中准确的大量的实物图片资料,弥补了研究者研究傅山医学苦于缺乏实物资料的不足,创了用医学观照书法,用书法映衬医学的研究新方法。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
¥80.00
本书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的指导中医儿科各级医师诊断治疗行为的医疗文件。包括儿科二十余个常见病种。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
¥72.00
主要对中医外科常见病的诊疗提出指导性意见,本书可以供学习中医外科的学生作为参考用书。本书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归口。本书是一本价值极高的中医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