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2.90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士者弘毅
¥29.40
本书是潘维教授继《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之后的又一思想文集。书中收录了作者自2004年至今的人文类文章和近期的一些政论文。书中文章形散而神不散,体现了一位中国学者刚毅自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故名《士者弘毅》。书中的《忆先师陈翰笙》《理想主义与大学》《科学工作者的祖国》等文章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当代学者的使命是什么?科学工作者的国家认同有什么意义?什么是“中国学派”?什么是我国百姓能理解的社会主义?如何理解“新时代”?如何实现人民之治?怎样的发展才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党和政府要“以小为大、以下为上”?如何提高大城市的治理能力? 作者以深邃的思考、清新的史观、直人心的语言风格回答上述问题。书中的观或高屋建瓴、一针见血,或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共鸣和情感共鸣。

李兴锐集(全四册)--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试读本)
免费
本书收录李兴锐除日记以外目前所知的全部著作,分为奏折、公牍、电报、书信、杂著五部分,校整理,审慎校勘。其中奏折近1000篇,均根据各地馆藏原件或影印件辑录;公牍部分收录禀稿、札件、批示、咨文等70余篇;电报120余篇,书信20余篇,杂著10余篇。并附录李兴锐行状、传记等生平资料。

楝亭集(精)--曹寅全集(试读本)
免费
《楝亭集》是清康熙间刊刻的曹寅的诗文集。 曹寅生前曾多次编订自己的诗文集,如《野鹤堂草》《荔轩草》《西农词》《舟中吟》《楝亭先生吟稿》《别集》等,但这些集子今已无存。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刊《楝亭诗钞》六卷,《词钞》一卷,前有王朝瓛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别集类存目云:“有《楝亭诗钞》五卷,附《词钞》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曹寅撰。”但至今我们尚未发现《四库存目》所载之诗钞五卷本。康熙五十一年(1712),编定《楝亭诗钞》八卷,次年其门人弟子郭振基、王朝瓛、唐继祖等录其刊落之作及未刊之文稿,汇辑为《楝亭诗钞别集》四卷,《楝亭词钞》一卷,《楝亭词别集》一卷,《楝亭文钞》一卷,合为《楝亭集》。

孟子译注(精)--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试读本)
免费
杨伯峻先生在精研《孟子》的基础上,对《孟子》行了精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注释简赅,译文清晰明了,考据全,语言朴实通达,,是学习《孟子》的门佳作。


简·爱--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
¥31.50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简·爱自幼失去父母,被寄养在舅妈家,后来被送去教会学校,成年后做了家庭教师,历经坎坷,最终收获了雇主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小说中的简·爱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并不因此而自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自立自强的人格,从不向命运低头。简·爱的文学形象以及小说精彩的故事、优美动人的语言和励志的精神动了一代代读者。 “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的《简·爱》由英文原版直译,精校精编。译文忠于原著,准确、流畅、优美。书前“导读”介绍《简·爱》的作者生平、人物形象、思想内涵、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等。根据中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能力,注释文中的疑难字词、知识典故等,扫清阅读障碍。配有《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梳理与检测》手册,帮助学生备考。

论语译注(精)--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试读本)
免费
杨伯峻先生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对《论语》二十篇行了精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注释简赅,译文清晰明了,考据全,语言朴实通达,并附《论语词典》,是学习《论语》的门佳作。

起于刀笔:汉代掾史艺术创作(精)
¥68.60
汉代的掾史,为各级长官自行选任的属吏,大都充当秘书、助手与参谋的角色,以公文撰写誊抄、辅助长吏行政、沟通官民联系等为职守。他们地位普遍不高,却是两汉官僚和知识群体中的大多数,致力于书法印章的日用、碑祠刊立的主事和音乐诗文的雅作,促成了两汉艺术的主体扩展、创造力提升、经典作品累积及制度传导,成为后世官僚或知识阶层艺术创作情境与模式的源头。 本书以任职于两汉中枢各部、王侯属国、各州郡县乡,由长吏辟用的掾史属佐为对象,借助简牍、碑铭、诗赋、箴颂、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及艺术论著等,研究这一主体职司文艺、依仁游艺的各种艺术活动和现象,从艺术创作角度考察他们与公卿长吏、儒林学士的关系,探析其创作模式、情境和特征,从而确认两汉掾史之于中国古代艺术主体分化、艺术创造力提升、门类艺术衍生、经典作品累积、艺术风格演绎、艺术观念承启、艺术流派形成等诸方面的影响或意义。

宋代笔记的文体自觉与新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61.60
宋代笔记是笔记体制演变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围绕笔记的“新变”这个核心内容,本书阐明宋代笔记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功能,系统剖析宋代笔记的文体构成和文体特征,揭示宋代笔记对后世笔记作品创作范式的引领与规范作用。通过对宋代史料、笔记文献的系统梳理,本书将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从个案分析逐步上升到总体的理论概括,将笔记研究从传统的文献、史料研究引向对笔记文体本身的研究,同时,在研究中亦注重突破以往囿于小说的研究框架,对建构宋代笔记文体体制研究体系行了有益的尝试

张九成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61.60
本书以道学范围从南宋初期到朱熹掌握道学话语权的转变趋势为思想背景,从气论、天人关系、心性论、工夫论、经学、儒佛关系等方面,系统研究张九成哲学思想的逻辑构架和特点;同时注重思想史脉络的梳理,分析张九成对洛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与其他理学家之间的论辩和冲突,尤其是与朱子学之间的差异、儒佛之辩等,以期呈现其思想原貌,并丰富对南宋初期理学传承与发展状况的认识,展现这一时期思想史的连续性。

中国画学术语研究
¥68.60
中国画学“术语”,即传统画学里的“关键词”,是描述中国传统绘画内容、形式、技法、风格、意蕴及观念等方面的专门词语。理解把握这些“术语”,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欣赏、研究中国传统绘画,及其相关创作、相关理论。 本书在梳理大量古代文献和绘画作品,广泛吸收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证分析了丹青、水墨、设色、赋彩、笔墨、泼墨、破墨、白描、没骨、界画、写意、写生、院画、文人画等近三十个传统画学术语,从概念的生成、内涵的衍变等方面行细致梳理,纲举目张地勾勒出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轮廓,为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和艺术创作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借鉴。

《红楼梦》文本图像渊源考论
¥118.80
王怀义又有一本新书即将出版了,可喜可贺。记得前几年,给他写过一本关于神话的书的评论。这本书谈《红楼梦》,与那本书不一样,但承继了那本书的做法:用细密的功夫考证虚幻的故事。神话考证是如此,《红楼梦》的考证也是如此。


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精)
¥57.60
《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从人类文明变迁、社会转型、文化重建的大视野,来探寻百年乡土中国文学史中的审美想象和农民“新人”形象的审美建构,力图为21世纪正在行中的乡土中国社会转型、文化重建提供来自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精神镜鉴和思想资源,推中华现代文化的建设和新世纪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百年来乡土中国历经“千年未有之剧变”,而且这一社会转型、文化重构,依然持续性存在于当代中国历史历程之中。事实上,作为一个“乡土中国”及其“农民新人”形象,这是众多典型文化、代表性作家的审美结晶,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成果和文化形态之所在,更是百年来民族文化思维、审美想象的独特思想逻辑的特征。


正道悟语
¥24.00
本书主要围绕日本扶植汪伪政权决策过程,考察了日本高层侵华政策的演变。日本原计划按照自己的设计,扶植取代国民政府的伪政权,以彻底重构中国政治社会生态。但侵华战争陷困局后,日本为迫切脱身而不得已调整了原有政策,在诱降国民政府的同时,采取旨在分化削弱抗战力量的欺骗性的“谋略工作”,吸引了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敌。汪精卫集团被当做日本诱降国民政府以及控制占领区的工具,在日本决策逻辑中处于边缘地位。由于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日本对汪政策并不稳定,而决定其轨迹的,是日本侵华形势和战略需要的变化。


吕梁文学艺术大系·散文卷--吕梁文学艺术大系
¥52.80
本卷为“吕梁文学艺术大系”的其中一卷。共收入作品112篇,编年时限自西汉至当代,作品按所选作家出生公元纪年或大约生活时段排序。同年出生者,以音序排序。入选的作家作品有四种类型:*是吕梁作家,吕梁籍作家其主要创作活动虽不在吕梁的也一并入选;第二是曾经在吕梁生活工作过,后调离吕梁而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作家;第三是外地作家写吕梁题材者;第四是古代作家记述描写吕梁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山川风物的作品,酌情收入。

乐陶斋文存(精)全三册
¥298.80
本书是作者在古代文学教学和古籍整理实践中形成的成果结集,分为五编,即文学散论、文化散论、杂文、诗文鉴赏选录、课程教学提纲。既有严肃的古代文学学术论文,又有古诗文鉴赏评论文章,还有一部分书评序跋文字。

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运兴变(全二册)精
¥118.80
南北朝文官铨选与文人息息相关,两者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南北朝文人除少数方外文士终身未仕外,大多集作家、官员、思想者、士林名流、乡邦领袖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在儒家进取价值体系复振与世俗官本位观念驱使下,士人一般都会通过仕前教育的知识、技能储备,然后接受官方资格审察、荐举、铨选、策试、复审,继而具备候补官员的资格,直至*终释褐起家。入仕之后,同样还要接受聘期考核、迁转升降的官场历练。文人任官的地点与任期决定此人迁徙的地域、路线、滞留时间,也决定其乡国意识、文学的地域性特征。另外,文人上下级公私关系构成其人际交往、社交活动的内容,继而决定其文学表现的内容。其任官性质、职属范围决定其公文性质、文体特征,甚至可以固化其创作类型;任官期间的群体交往,又决定文士文学创作的集团性,乃至可以发展为文坛的风尚性指标。可以说,选官制度是透析南北朝文人、文运的关键性钥匙。本书总结了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学关联的内外缘由及表现,充分揭示南北朝选官制度的类型及文教动机、铨选程序与官场生态及士人心态的内在关联,并对南北朝铨选制度、官署运作、选官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进行专题研究。南北朝选官制度承续汉晋旧制,又拓展新的制度功能,通过对世族政治、士格官习、文气风尚的渗透与耦合,形成了这一时期颇具特色的“选官-文学”混合体,并对后世文坛格局演进、文尚批判与转换、文论范畴增扩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经典常谈--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
¥16.80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1942年为中等以上教育的学生写作的一部普及读物,八十年来广为流传,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门指南。在这本书中,朱自清先生以通俗流畅、深浅出的文字,提纲挈领地解读了《说文解字》、“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诸子百家”、《楚辞》等国学典籍,客观持平,博采众长,见解精辟。 “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的《经典常谈》,版本精良,精编精校,邀请经验丰富的中学语文教师撰写“导读”,并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梳理知识,编写中考演练题,对中学阅读更有针对性。编写者按照朱自清先生“经典教育”立场,分析中学生应该如何阅读经典,如何从经典中汲取养分,转化为自身的素养。

李德裕文集校笺(精)--傅璇琮文集
¥105.60
李德裕身为晚唐“牛李党争”中李党党魁,曾两任宰相,尤其在武宗朝主掌朝政,外御回纥、内抑藩镇、压佛教,是极具争议又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本书包括《正集》二十卷、《别集》十卷、《外集》四卷,整理中校勘多本,旁参群籍,兼采陈寅恪、岑仲勉等近人成果,力求对所有作品系年考订,以便读者阅读、利用。

唐代中层文官(试读本)
免费
唐代士人在担任过如校书郎、县尉、参军、掌书记等基层文官之后,又可能升任到哪些中层官职呢? 本书分章详论了唐代士人经常出任的几种核心中层官职,其中包括京官七种(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拾遗、补阙、员外郎、郎中),县官一种(县令),州府官一种(司录/录事参军),以及幕府官一种(判官),将京官、地方官与幕府官这三大职官系统结合起来,横向考察,涵盖面广,并且留意唐前后期的差别,阐明了这几种官职在唐代政府架构和士人官历中的意义与位置,一步呈现出唐代士人任官的典型模式。

本草环球记--5世纪以来全球市场上的药物、贸易与健康知识生产(精)
¥75.60
本书汇集全球医疗史领域18位优秀学者和学术新秀的前沿学术成果,以本草环球史为主线,对1600多年长时段、跨地区的医药产品,如大黄、阿魏、人参、丁香、中国根、金鸡纳等行追踪,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多维度展现贸易与全球医药产品流通及健康知识生产的关系。在方法论上作了两重创新,即全球史方法和物质文化史方法。医学史领域的未来不仅需要对物质文化展全球史研究,还需要探索新的史料和数字模拟分析方法。本书为跟踪本草的全球旅行足迹,作了良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