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园艺话--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
¥52.80
《怡园艺话》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之一种,收了作者郭怡孮有关回忆画家、记录写生、谈论画艺的37篇文章,书题取自作者画集的一篇自序。郭怡孮先生为著名画家郭味蕖之子,自幼受父母熏陶,耳濡目染,继承家学,擅长花鸟画。作品淳朴含蓄,富有生机。回忆画家部分,作者主要回忆了自己的父母师友,他们多为画家,对作者的绘画生涯有深刻的影响。记录写生部分,作者以游记的方式,主要记录了前往巴黎、琉球、非洲、漓江、涠洲岛、庐山、雁荡山等地的写生经历。谈论画艺部分,是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理论概括,尤其是对中国花鸟画的理论概括。


林少华日本经典名著译丛(全9册)
¥59.90
内容简介 世界文学经典珍藏馆,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倾情翻译日本经典文学。


北大名家讲座:社科经典(套装共3册)
¥35.99
北大名家讲座:社科经典全套共3册,包含:北大历史讲座,北大哲学讲座和北大国学讲座。

房龙经典大全集
¥8.98
本书是一部房龙经典作品集,收录了房龙*代表性的三部作品《人类的故事》《宽容》和《地理的故事》。其中《人类的故事》是房龙的成名作,出版于1921年,是一部以通俗手法描写人类发明发展史的历史巨著,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当做好的通史类入门书。《宽容》出版于1925年,以西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为线索,以社会和人是否宽容为标准来感受和理解历史的变迁,并通过描绘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勾勒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经典之作。《地理的故事》出版于1932年,房龙在这部著作中保持了其惯有的行文风格,用诙谐幽默的文字把枯燥的地理知识讲述得趣味盎然,他对于世界地理的解读,不仅限于讨论地球的自然特征,而是把人作为重点,来探究人的生存命运,试图寻找到人类幸福的共通之路。房龙的作品,曾让几代中国文人为之倾倒。今天,我们仍然希望你能跟随着这位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和出色的通俗读物作家的笔触,了解人类漫长历史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加清醒地认识昨天,审视自我。

徐惟诚文集(第6卷)
¥20.80
作者曾经多年从事青年工作,著有有关青年修养的读物数十种。本卷遴选81篇文稿,就青年人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阐发和行为上的指导。

徐惟诚文集(第9卷)
¥35.00
本卷共收录138篇文稿。作品直面新闻出版热点难点问题,探索新闻出版工作规律,借鉴国外媒体发展经验,努力推动新闻出版实践创新。


北大那些人
¥8.56
《季羡林说:北大那些人》,是季老回忆追述堪称学界和文坛的那些名人。季老曾说:“怀旧能净化人们的灵魂,能激励人们的斗志。”他既以羡慕、赞赏和学习的笔触描绘,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在那些水平堪称一流,炉火纯青的名人中,既有他的长辈、老师和学界文坛耆宿,又有他的同学、同事和各界朋友。从季老的讲述中依旧可辨出他们的谦虚谨慎、和蔼可亲的生动面影。文中,许多老先生平易近人,不端架子,有时妙趣横生,逗煞人也。读者可以透过季老对其师友的回忆、评说,回到历史中去,结识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文化和学术巨匠,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


聂石樵文集(套装共13册)
¥566.80
聂石樵先生,1927年1月20日(农历丙寅年十二月二十四)生,山东蓬莱人。1949年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1953年自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从事古代文学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聂石樵先生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史撰述、古代作家研究、作品笺注为学术方向,论述包括从先秦到清代,从诗歌、散文、戏曲到小说等各种体裁。“聂石樵文集”除收入《先秦两汉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唐代文学史》、《古代戏曲小说史略》、《屈原论稿》、《司马迁论稿》、《玉溪生诗醇》、《楚辞新注》、《杜甫选集》、《宋代诗文选注》等专著外,另将学术论文分别辑为《古代诗文论集》、《古代小说戏曲论集》两部分。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2.90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老舍作品集(套装全21册)
¥179.74
《四世同堂1:惶惑》 《四世同堂2:偷生》 《四世同堂3:饥荒》 《四世同堂》1.2.3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 《断魂枪集》本书是老舍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末一块钱》、《断魂枪》、《浴奴》等短篇小说。其中《断魂枪》是老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是一部在市井日常生活中书写中国文化命运的力作。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老舍着重于把个人命运的小故事和时代变迁的历史大背景结合起来,在短小的篇幅里营造出了大格局。 《二马》是老舍客居英国时写作的后一个长篇小说,讲述的是马家父子在英国的生活和爱情故事。作者借此谴责了英国社会的民族文化偏见,同时也为国人的庸散懒惰、麻木不仁和不思进取而愤慨,表达了青年老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鼓书艺人》是老舍1948至1949年间于美国纽约写成的作品,中文原稿遗失,此书为马小弥根据英译本复译而成。本书讲述了鼓书艺人方宝庆一家的苦难经历,讲述了抗战风暴中老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呼唤新中国的到来。 《火葬》是一部以抗日武装斗争为主调的作品,它描写了我国军队乘敌人占领的“文城”空虚,派出便衣队偷袭城池的英烈行为,以及城内诸色人物种种不同的面目、心态和命运。 《老张的哲学》主人公老张,是旧北京一个无恶不作的无赖恶棍。他身兼兵、学、商三种职业,信仰回、耶、佛三种宗教;他信奉的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人生哲学。他看中了欠债人的侄女,想收为妾,于是勾结了豪绅孙八爷谋取,尽管后阴谋被青年王德破坏,但老张依旧赚取了钱财的便宜,而另外几个家庭却因他而毁灭。尽管老舍说过“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老张的哲学》还是对道德败坏的恶人做了毫不容情的嘲弄和鞭挞,由此,人们可以读出作者的道德针砭,窥视到早期老舍的精神站位。 《离婚 丁》是由长篇小说《离婚》和短篇小说《丁》组成的合集,两者在精神内涵上具有一致性。老舍在书中把小官僚的种种丑态、阴谋家之贪鄙险恶、摩登青年男女之糊涂、旧式妇女之顽固,刻画入微。 《骆驼祥子狗之晨》收录了《骆驼祥子》、《狗之晨》、《番表》、《牛老爷的痰盂》、《敌与友》五篇小说。作品主要描述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猫城记 新韩穆烈德》 《猫城记》讲述一架飞往火星的飞机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刹那机毁人亡,只剩下“我”幸存下来,却被一群长着猫脸的外星人带到了他们的猫城,亲眼目睹了一场猫人与矮子兵的战争,以猫城全城覆没而结束了这座私欲日益彭胀的外星文明古城。 《新韩穆烈德》是一篇表现中国传统手工业和商业经营方式面临灭顶灾难的作品,写出了在外国的经济侵略和挤压之下,民族工商业凋蔽,旧有的纯朴习尚也随之失落,显现了作者对道德判断和历史判断彼此悖反现象的思考。 《牛天赐传》商户牛老头和其官派的太太年老无子,一天,有人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孩子,夫妻俩认为这个孩子是老天爷赐予的遂取名牛天赐。天赐从小娇养,加之牛氏夫妇畸形的教育,除了玩和写点小文章什么都不会做。养母病逝,养父的生意破产随后也撒手而去,家中又被不明身份的亲戚抢劫一空,除了曾经的下人和朋友虎爷,天赐一无所有,他的人生面临巨大的困境。怎么办?这时,曾经受过牛老头恩惠的天赐的老师突然出现,给这个“天官赐福”的“孩子”带来了一线生机…… 《微神集》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上任》、《邻居们》、《柳家大院》等十七篇短篇小说。这些小说或深沉厚重或幽默风趣或诙谐讽刺,都写得各有特色,艺术构思精巧,题材宽广。 《文博士 阳光》一书收录《文博士》和《阳光》两部作品。《文博士》塑造了一个中留美博士文博士,是一个不学无术却精于权术的文痞政客形象,用戏谑嘲讽的犀利笔锋鞭挞了旧中国“儒林”中的丑类。《阳光》是写学生出身的女孩子的故事,作品深刻反映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环境、悲剧命运。 《我怎样写小说》这部作品是老舍陈述自己创作的过程以及创作经验的汇集。从怎样创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到《四世同堂》《茶馆》,及谈幽默,论创作中的景物、人物、事实,文学的形式,戏剧等,亦涉及到读书种种,内容颇丰,可作为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参考。 《无名高地有了名》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期间“老秃山”战斗的过程,通过对这场战斗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艰难困苦和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以及热爱和平、拥护正义的崇高风尚,同时也歌颂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厚感情。 《小坡的生日小木头人》是老舍的儿童文学作品集。本书收录了《小坡的生日》、《小木头人》、《小铃儿》、《抓药》、《新爱弥耳》五篇小说。 《幽默小品集》本书是老舍的幽默小品集,收录老舍先生谈生活、谈时事、谈理想、谈友人等六十余篇小文,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都是老舍对当时社会时事、人事和自己处境的有感而发,写出真实生活中的幽默,写出老舍和平常人一样的可笑心态,使人感受到大文学家朴实亲切、可乐可爱的另一面。 《月牙集》是老舍的一个小说作品集。本书收录了《月牙儿》、《新时代的旧悲剧》、《我这一辈子》、《且说屋里》、《不成问题的问题》五篇小说。作品主要描述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赵子曰》描绘1920年代北京鼓楼天台公寓一群大学生浑噩混沌、委靡卑俗的人生图景。主人公赵子曰不好好念书,却四处捣乱闹事,捆绑殴打校长,被大学开除。他整日在戏院里当票友,捧伶角,通宵达旦地搓麻将,流水般的赌博输钱;成天消磨于筵席之上,划拳酗酒,醉生梦死。在生死攸关之际,幸得正派有为挚友李景纯的劝说诱导,方始醒悟,愿意改弦更张,重新生活。 《正红旗下 小型的复活》老舍在这部作品中以自传为线索,表现社会风习与历史的变迁。随着老舍的笔在舞台上呈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温和老实的父亲、勤俭朴实的母亲、尖刻自大的姑母、吃喝玩乐的大姐夫、蛮横无理的大姐婆婆、无过是福的大姐公公、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奸滑钻营的多老大、性格直率的多老二、正直善良的老王掌柜,倔强耿直的王十成、养尊处优的定大爷、逍遥自在的博胜之、妄自尊大的牛牧师……一朝子民,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活得有滋有味无忧无虑,可当他们赖以支柱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破碎飘零时,他们的命运就同样不济了……


做一个像样子的梦:谈人生(胡适文丛套系)
¥8.99
本书收录其谈人生的36篇文章,是胡适罕见的谈人生的专门散文集,展示了胡适先生用赤子之情与悲悯之心书写出的一位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通过文字可以看到一个国学功底无比深厚,同时又能跳出故纸堆、清醒地思索“人生问题”的学者胡适。再读胡适,从此做一个有梦想的人,执着、坚毅、理性,勇敢地去追求人生梦想。


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谈时势与社会(胡适文丛套系)(魁文馆)
¥8.99
他是中国二十世纪*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宗师之一,他与梁启超、鲁迅并称为中国近现代*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用毕生的实践与思考构筑了一个自己终生梦寐的理想国度,他用自己的赤子之情与悲悯之心书写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谈时势与社会,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感受“五·四”思想家们本真、激烈的文字,体悟他们澎湃激荡的爱国情怀。


士者弘毅
¥29.40
本书是潘维教授继《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之后的又一思想文集。书中收录了作者自2004年至今的人文类文章和近期的一些政论文。书中文章形散而神不散,体现了一位中国学者刚毅自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故名《士者弘毅》。书中的《忆先师陈翰笙》《理想主义与大学》《科学工作者的祖国》等文章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当代学者的使命是什么?科学工作者的国家认同有什么意义?什么是“中国学派”?什么是我国百姓能理解的社会主义?如何理解“新时代”?如何实现人民之治?怎样的发展才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党和政府要“以小为大、以下为上”?如何提高大城市的治理能力? 作者以深邃的思考、清新的史观、直人心的语言风格回答上述问题。书中的观或高屋建瓴、一针见血,或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共鸣和情感共鸣。


哈佛经典讲座
¥11.99
学习的*成本,是时间。 如何在短时间里了解更多的知识,尽可能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的高尚品位? 哈佛大学校长邀集30位世界*教授,就人类社会的9大核心知识领域,行了42堂深浅出的讲座,终集结成这部《哈佛经典讲座》。此书一经问世,便风靡世界,不仅美国大学生人手一册,也几乎成为美国家庭的藏书。 本书包括历史、哲学、宗教、诗歌、小说与传记、评论与随笔、戏剧、教育、旅行等9个门类,囊括了3000年来的人类知识精华,涉及的原典达百部之多。读者通过这一本书,能轻松踏人类知识的殿堂,尽情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使自己拥有广博的视野、深度的思维和不凡的品位。


汉魏六朝杂传研究(修订版)精
¥82.80
本书试图在史学与文学的广阔领域中,以中国正统史传和古典小说建立一个立体的坐标,通过跨文史或者说兼文兼史的视角,对汉魏六朝杂传行研究。既考察它的史学特征,揭示它的史学价值和意义,也考察它的文学内蕴特别是小说品格,探寻它对唐人传奇的孕育作用,特别是它对传奇文体形成的诱发和启导,揭示它与唐人传奇之间的源流关系,从而阐明它对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贡献,确立它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应有地位。


跨文化的追寻——中西文学研究论集(精)
¥58.80
本书涵盖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四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学海外受中的解读偏好、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的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西方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作品中如何对中国行文学想象和文化利用,研究西方之中国形象背后的深层社会文化蕴含;剖析外国作家,尤其是卡夫卡的中国文化情结,探究其职业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他对前辈作家的继承和对后世作家的影响;从比较的视角阐释张炜与海明威、卡夫卡与狄更斯等作家的作品,挖掘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的互识、互证、互鉴。

陈熙晋集(精)--义乌丛书(试读本)
免费
是书为清代义乌人陈熙晋的主要撰著,包括《春秋规过考信》《春秋述义拾遗》《征帆集》《日损斋笔记考证》四种。《春秋规过考信》《春秋述义拾遗》分别自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录隋代刘炫《春秋左氏传述义》百七十三条、百四十三条,征诸群言,深入考证,可补前人所未备,发千人所未明,于春秋经传之理解大有裨益。《征帆集》为陈熙晋由贵州押运货船至京,一路九千余里、十四个月的所见所感形诸诗篇而成,为其诗文创作集。另,《日损斋笔记考证》是陈熙晋为乡贤黄溍《日损斋笔记》所作之注释考证。


张九成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61.60
本书以道学范围从南宋初期到朱熹掌握道学话语权的转变趋势为思想背景,从气论、天人关系、心性论、工夫论、经学、儒佛关系等方面,系统研究张九成哲学思想的逻辑构架和特点;同时注重思想史脉络的梳理,分析张九成对洛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与其他理学家之间的论辩和冲突,尤其是与朱子学之间的差异、儒佛之辩等,以期呈现其思想原貌,并丰富对南宋初期理学传承与发展状况的认识,展现这一时期思想史的连续性。


中国历史故事(少儿彩绘版)全十册
¥179.40
《中国历史故事》取材于“二十四史”、《清史稿》、《资治通鉴》等中国古代重要的史籍,用孩子看得懂的语言,生动讲述各个朝代的经典历史故事,在故事里介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并配有彩色卡通插图。还设置了“知识卡片”“名言名句”和“故事里的成语”小栏目,方便小读者了解每个时代的日常生活、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历史评价、成语典故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部分故事还设有“你怎么看”环节,鼓励小读者积极思考,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配有思维导图式手绘《中国古代历史年表》(可兼作身高测量表),帮助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方壶楼美术史论文选(精)--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试读本)
免费
本书是薛永年先生美术史方面的文章选集。所选的论文,始于上世纪70年代,直到近年,包括书画史的个案与时段,古典画论的名篇与范畴,区域绘画与画派问题,中国绘画的民族特色与艺术语言的智慧,书画鉴定与鉴藏史,美术史学与方法。有些已经收过去出版的集子,有的散见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或刊物。

四库全书馆密函——于敏中致陆锡熊手札笺证(精)(试读本)
免费
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全书馆馆,于敏中出任正总裁,为纂修《四库全书》的主要负责人,常随乾隆左右。陆锡熊与纪昀(晓岚)同任总纂官,具体负责主持编纂工作。 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间的五月至九月,乾隆都前往热河行宫(即承德避暑山庄),于敏中随行,期间乾隆关于《四库全书》的旨意,以及于敏中的想法、相关事宜等,通过于敏中的书信,向在北京的陆锡熊等人传达落实。今仅存的56通书札,即是四库馆前期,于敏中与陆锡熊集中商讨如何编纂《四库全书》的珍贵史料。涉及内容极为丰富,举凡人员配备、职司分统、工作协调、后勤保障等统筹工作,以及书籍分类、版式拟定、发凡起例等体例的制定,书籍的刊刻、誊抄、校对、删改、存毁,等等,事无巨细,均有布置或商议。可为疏阔的历史罅隙,填充具体生动的细节。 由于书札事关中秘,直到1933年才以《于文襄手札》之名影印出版,为学界所重。张晓芝先生今对草书信札全文,做了仔细的释读、精确的年月日考订和翔实的笺证,使这批珍贵的文献厘然可读,并详为爬梳关涉的大量史事,颇具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此次出版,随文影印56通原札,以便参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