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新编书法入门与提高
新编书法入门与提高
郭艳红
¥2.99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是国粹,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学习书法,能够起到增强艺术修养和修生养性的作用。本书系统介绍了书法基础知识以及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硬笔书法等门和提高等内容,简单实用,易于操作。
49元5本 王献之尺牍--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王献之尺牍--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16.80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书法,又学习张芝草书,少年时即有盛名。后官至吴兴太守、中书令,人称“王大令”。父子齐名,并称“二王”。二人书法之异同,历来各有分说:南朝宋羊欣认为王献之“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唐张怀瓘则认为“子为神骏,父得灵和”。总之,王献之的书法不拘古法,婉转多姿,散朗劲健,更具时代性。他的草书字势连绵,往往一笔数字,圆健恣肆,称为“一笔书”。 本书收录王献之尺牍作品二十通,其中尺牍墨迹六通,分别为《廿九日帖》《鸭头丸帖》《中秋帖》《送梨帖》《地黄汤帖》《东山松帖》。《鸭头丸帖》,纵26.1厘米,横26.9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中秋帖》,纵27厘米,横11.9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送梨帖》,2行,包括所缺“送”字共11字,曾入清内府,今不知所终。《地黄汤帖》,纵25.3厘米,横24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东山松帖》,纵22.8厘米,横22.3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49元5本 赵孟頫尺牍--中华碑帖精粹
赵孟頫尺牍--中华碑帖精粹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9.40
在赵孟頫传世书作中,尺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今存世的赵孟頫尺牍墨迹,剔除伪作,约有六十多幅。这些尺牍作品,在展现赵孟书法艺术流变轨迹的同时,也透露了其大半生的真实生活,对于学书者有极重要的借鉴意义。 分期考察尺牍作品,可知赵孟頫在四十岁以前广泛学习晋唐诸家,有褚遂良、智永、虞世南等人的印迹。从四十岁至四十五岁,始由泛学诸家转而主宗“二王。赵孟尺牍展现了赵体行草书在“二王”风范内所变换出的个人特,风骨内涵,神采外溢,珠圆玉润,潇洒多姿,与其行书长卷相比更为随性,往往寥寥数语,涉笔成趣,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明代王穉登认为:“赵魏公书名绝世,而尺牍尤工,纵横放逸,如禅三昧,虽游戏而皆圣者也。”
49元5本 乙瑛碑--中华碑帖精粹
乙瑛碑--中华碑帖精粹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13.20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称《孔龢碑》。隶书,十八行,行四十字。汉桓帝永兴元年(一五三)刻,立于山东曲阜孔庙内,与《礼器碑》《史晨碑》并称“孔庙三碑”。碑文所书写的,乃是东汉元嘉三年(一五三)三月至永兴元年(一五三)六月之间,鲁相乙瑛上书请为孔庙置百石卒史的往来文书。此碑结体方整,骨肉停匀,波磔分明,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作品,历来被视为学习隶书的经典范本。
49元5本 敦煌书法
敦煌书法
秦川
¥39.76
谈起敦煌艺术,人们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出土文献上,而敦煌书法领域却少人问津。其实,由敦煌汉简书法、张芝、索靖草书、敦煌藏经洞写经书法所构成的敦煌书法体系,也是光芒四射、瑰丽多姿的中国艺术奇葩。它的数量之巨大、书体之多姿、功力之深厚、延续时间之长,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49元5本 钟繇小楷--中华碑帖精粹
钟繇小楷--中华碑帖精粹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12.00
锺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东汉末官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三国魏明帝时官至太傅,封定陵侯,人称“太傅”。书法师曹喜、刘德升、蔡邕等人。锺繇对楷书的形成有创之功,也是“魏晋风韵”的奠基人。唐张怀《书断》评其书:“元常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画之间,多有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锺繇传世书迹以小楷为主。本书收录其小楷六种,分别为《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墓田丙舍帖》《还示帖》《力命表》。《荐季直表》《贺捷表》之外,其他均传为王羲之临本。锺繇小楷正处书体更变之时,面貌多样,有的尚未脱尽隶书笔意,但已属楷体,而行笔简便流畅。学习锺繇小楷,应注重其自然的书写状态、古朴茂密的结字章法,以及来自隶书笔法的影响。
49元5本 吴昌硕临石鼓文--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吴昌硕临石鼓文--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19.20
吴昌碩(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號老缶、苦鐵等,浙江安吉人。吴昌碩是近代藝術史上的一代宗師,書、畫、印三絶,而石鼓文是其所有藝術的根基。石鼓文又稱《獵碣》,字體介乎大篆、小篆之間,是一千古篆法之祖」。 吴昌碩在石鼓文上傾盡心力,他説 予學篆好臨石鼓,數十載從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沙孟海這樣概括吴昌碩對于石鼓文的臨習和創新 「先生四五十歲所臨石鼓,循守繩墨,點畫畢肖……大約中年以後結法漸離原刻,六十以後確立自我面目,七八十歲更恣肆爛漫,獨步一時。」六十歲以後,吴昌碩熔冶鐘鼎、陶器、刻石等文字體勢,遗形取神,風骨勃鬱,終于自成宗派,獨樹一幟。 本書所刊吴昌碩臨石鼓文十二開,是其創作于一九一九年夏天的《書畫合璧册》中的對題,現藏中國美術館。吴昌碩節臨各石殘篇,「以臨爲創 ,可見其日常書寫狀態。
49元5本 赵孟頫小楷汲黯传 洛神赋--中华碑帖精粹
赵孟頫小楷汲黯传 洛神赋--中华碑帖精粹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14.40
《汲黯传》见于《史记》是司马迁为“汉廷直臣”汲黯所撰。全文不多述政绩,而是围绕传主秉正嫉恶、直言敢谏的品格,表现汲黯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作者深切的爱憎之情。赵孟頫小楷书《汲黯传》,为宋淡黄藏经纸本,册页装,共十,每高十七六厘米,长十七四厘米,有乌丝界栏,凡一百一十九行,共一千九百四十六字,第六中十二行一百六十七字为文徵明补书。现藏日本东京细川家永青文库。   小楷《汲黯传》与赵孟頫其他小楷作口叩如《道德经》相较,用笔遒劲,敦厚雅致,轻重得宜,从容不迫,峻秀而不失温和,法度严谨,润健挺秀。且字之揖让、顾盼处理得当,寓流丽于苍劲之中。无怪清代笪重光在其后跋曰:“松雪此册,字形大小,无不峭拔,云唐人遗风,其源乃出山阴耳。”文徵明亦称其“楷法精绝”。   小楷《洛神赋》,纸本册页,每页高二十五七厘米,宽十三至十三厘米,六行。末署款“延祜六年八月五日吴兴赵孟頫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册画轻盈灵动,变化丰富,用笔方圆兼备,粗细有致;结体楷中兼行,端正严谨;章法布局匀称疏朗,笔墨刚柔相济,上下呼应,气脉连绵。元虞集称赵孟頫“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读者可从此作中细细体会。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
白谦慎
¥21.50
本书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书法的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书法的经典?《与古为徒》是吴昌硕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题写的一块匾,《娟娟发屋》是重庆一个理发店的招牌。白谦慎教授借这两幅作品,思考书法的本质问题。 自从清代碑学兴起以来,书法的经典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相当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书写遗迹被作为临习的典范。但为什么有些书法家把古代“穷乡儿女”的字迹奉为圭臬,对当下类似的书写却不闻不问?我们究竟以什么来界定“书法”?又如何看待书法中的“经典”?这些问题并不复杂,但却涉及许多社会文化的层面。比如,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的关系,财富与收藏的关系,学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社会体制的关系,平民与精英的关系,经典化和修辞策略的关系等等。本书通过描述和分析古今书法中的一些现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49元5本 怀素自叙帖--中华碑帖精粹
怀素自叙帖--中华碑帖精粹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40
怀素,俗姓钱,字藏真,法名怀素,唐长沙人。善书,尤好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与张旭齐名,称“颠张醉素”。《宣和书谱》评其草书:“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 《自叙帖》,墨迹纸本,草书,怀素四十一岁时所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容为自叙习书经历,及时贤对其书法的赞评。通篇以狂草写就,大大合,纵横斜直无不如意。清人安岐《墨缘汇观》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乎毫端,有不可形容之势。”
49元5本 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外二种)
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外二种)
邓散木
¥18.00
本书主要收录了邓氏关于书法史的文章。其中,《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连载于1957年1期、2期及4期《新观察》,主要梳理了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由于上述文章发表较早,至20世纪80年代己不易为读者所觅得,故邓国治又据邓氏遗稿整理成《谈谈中国书法的演变》一文,刊发于1985年期《书谱》杂志,其主要观点与《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一致,唯更为简括凝练。与上述两篇文章不同,自《王羲之博采众长》至《赵之谦书法的新评价》乃是邓氏就历代有名书法家所撰写的评述文字,内容涉及各家书法特点、在书法目前的地位以及对当下书法学习的借鉴意义等方面。这些文章,除《看秦桧的字》发表于1979年第3期《书谱》杂志外,其他各篇均发表于1961年至1963年《新民晚报》之《临池偶得》栏目中。至于《论书杂诗》一文,其早发表于1937年0期《长城》杂志,后收入邓国治所编《邓散木诗选》中。此部分文章的出版,均以初发表书刊为底本,予以重新标点整理。 另外,本书还收录了邓氏谈论篆刻的文字两种,其一为《锲坐谈话》,早发表于1936年第3期《快乐家庭》,内容为承袭传统印论形式所总结的治印经验。其一为《印语》,早发表于1982年第5期《文艺研究》,为邓国治辑录的邓散木边款、书信中讨论篆刻的内容,其中颇多创作的甘苦之言,是研究篆刻以及邓氏艺术的重要材料。此部分文章的出版,亦均以初发表书刊为底本,予以重新标点整理。
49元5本 颜真卿行书三稿--中华碑帖精粹
颜真卿行书三稿--中华碑帖精粹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12.00
颜真卿行草书对后世影响之大,几乎能与“二王”比肩。将篆隶笔法应用于行草,颜真卿于二王潇散简远、自然冲淡书风之外,别创一种雄秀张、宽圆茂密的行草书。其中z著名的,莫过于“颜氏三稿”。 《祭侄文稿》,麻纸本,纵二十八二厘米,横七十二三厘米,共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帖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宋人陈深跋云:“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祭伯父文稿》是颜真卿追悼伯父颜元孙及一门去世者之祭文稿本。真迹不存。《争座位帖》,又名《论座帖》、《与郭仆射书》,是颜真卿写给仆射郭英乂的书信稿。此帖圆劲遒婉,线条曲张,画凝重,体势宽博,真力弥漫,“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阮元语)。真迹不存,原石在西安碑林。
49元5本 赵孟頫秋兴赋 闲居赋--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赵孟頫秋兴赋 闲居赋--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16.80
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南宋亡,仕元,官集贤直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赠魏国公,谥文敏。元代书画大家。真、行、草、隶、篆无不精绝,尤以楷、行书著称。元代虞集认为:“赵松雪书,笔既流利,学亦渊深。观其书,得心应手,会意成文。……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 《秋兴赋》,纸本行书,纵二十五七厘米,横二百八十四三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未署书写年月。全卷流丽沉着,笔法精妙,骨肉匀停,独具姿韵,应是中年时期所书。《閒居赋》,纸本长卷,纵三十八厘米,横二百四十八三厘米。凡五十六行,共六百二十七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也未署书写年月,据卷后曹溶题跋可知,此卷为赵孟頫晚年力作。此卷笔势厚重,笔意苍劲,体势雄健,无意求工却应规合矩。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二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二册)
中华文化讲堂
¥3.70
  《儒释道经典临摹字帖》系列临摹字帖从儒释道三家经典中选取了三十种,采用钢笔书法字体排版,A4大小的大16开开本,大号字体,排版疏阔,便于临摹抄写。其中包括:儒家经典(13种)《论语》(三册)、《大学、中庸》、《孝经、朱子治家格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了凡四训》、《王凤仪老善人化性谈》、《增广贤文》(二册)、《格言联璧》(二册)、《菜根谭》(二册)、《围炉夜话》、《中华文化的三个根本—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佛说十善业道经》、《女四书、女孝经》(二册)、《老人言》道家经典(2种)《道德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佛家经典(14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三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二册)、《佛说阿弥陀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佛说十善业道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晚晴集》、《僧伽吒经 》(三册)、《劝发菩提心文》
49元5本 图说汉字与书法
图说汉字与书法
段继魁
¥32.99
本书将汉字的演变与中国的书法相结合,全书共分六个单元,38个章节,每个章节又分成识字篇和写字篇两大部分。识字篇主要以汉字偏旁部首为索引,选取了40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汉字,根据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或字义将其分类编入《汉 字的产生》、《汉字与》、《汉字与古代发明创造》、《汉字与古代文化》、《汉字与古代思想观》、《汉字与动物》这六个单元之中。识字篇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论述了这些具有代表性汉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每个识字篇之后都安排了写字篇,写字篇是对识字篇的补充和巩固,全书以欧体楷书为实例,采用毛笔和硬笔对照练习的方式,通过对重点笔画和汉字的分析与指导,力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9元5本 姜夔王献之保母志跋--中华碑帖精粹
姜夔王献之保母志跋--中华碑帖精粹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14.40
  姜夔(约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其人多才多艺,工诗词,长书法,通音律,为婉约词派之重镇。同时在书法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著有《绛帖平》六卷,《禊帖源流考》一卷,以及仿效孙过庭《书谱》之《续书谱》一卷。姜夔论书精到,尤以《续书谱》为□,通过对用笔、用墨、临摹、方圆、向背等论的讨论,阐释其对书法的独到见解,是南宋书论中影响非常大、成就非常高的著作。   姜夔传世墨迹不多,《跋王献之保母帖》为其代表作,该帖为纸本欧体小楷,高三十一六厘米,全文计一〇一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典雅温润,安静平和,用笔凝练,筋骨兼备,细腻中隐隐透露“骨鲠”之气,暗合其推崇魏晋,反对俗书,提倡文人意趣之思想。宋谢采《续书谱序》云:“(白石)好学无所不通……运笔遒劲,波澜老成。”此帖可作为学书者取法魏晋的阶梯门径。
49元5本 文化与书法
文化与书法
欧阳中石;欧阳启名
¥16.99
《文化与书法》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书学思想的总结。在书法理论上,欧阳中石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是一门关于汉字书写的学问,并对书法与文化的关系、书法的历史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论述。在书法教育上,提出了“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的书学理念。在书法学习上,主张不能“重复错误”式地死练,要去“有效地”学习;创作上主张内容与形式统一,融诸家而汇一格。附录部分是欧阳中石先生学习书法的访谈对话录。本书是了解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文化的极佳入门读本,也对书法临摹、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9元5本 笔笔中锋:沈尹默谈书法
笔笔中锋:沈尹默谈书法
沈尹默著
¥30.00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经济、文化都处在恢复发展阶段,为振兴中国书法, 沈尹默晚年不辞辛劳,写了大量与书法相关的文章并亲自授课。 本书分为 “谈中国文字与书法”“从执笔说起”“书林别枝”三个章节, 收 《谈中国书法》《书法的由来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执笔五字法和四字拨橙法》 《答人问书法》《和青年朋友谈书法》《和青少年朋友谈怎样练习用毛笔写字》《书法艺术今昔谈》 等文章。沈先生以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和经验为切, 用通俗的语言普及书法门的方式, 表达笔笔中锋的守正持中观念,展现中国书法之美。
49元5本 赵孟頫三赋(墨林珍赏)
赵孟頫三赋(墨林珍赏)
文化艺术出版社
¥24.00
《赵孟頫三赋》包括《前后赤壁赋》《秋声赋》《洛神赋》。《前后赤壁赋》为赵孟頫48岁时所书,该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逑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采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秋声赋》是北宋欧阳修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骈散结合,铺陈渲染,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感喟。此卷行笔圆转遒丽,结体妍润多姿,用墨润如春雨,布局行间茂密,气韵通达,深得二王笔意,为赵氏佳作。《洛神赋》卷纸本,行书,纵29厘米,横220.9厘米。全卷共80行,未署款“子昂”
49元5本 精编行草隶篆书法字汇
精编行草隶篆书法字汇
好书法研究中心(主编)
¥21.21
汉字书法,它能陶冶情操、修炼心境,历来为名人、士大夫所喜好,历代书家名人辈出,至今依然为广大国人喜好而习练。其中*能代表我国书法艺术成就的除了行书和草书之外,还包括隶书和篆书。《精编行草隶篆书法字汇》是一部书法艺术工具书,给出行、草、隶、篆四种字体的对照,用范字与简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精选唐寅、苏轼、王宠、孙过庭、文征明、欧阳询、赵孟頫、怀素、祝允明、邓石如等名家的墨迹汇集而成。所选范字按汉语拼音音节顺序编排,多音字只选取一种读音。为求版面整齐,对所选范字行了适当的缩放;为保持范字的原有风格,尽量不作修饰。《精编行草隶篆书法字汇》可临摹、鉴赏、珍藏,适合于广大读者研习书法时使用。
49元5本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中华碑帖精粹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中华碑帖精粹
中华书局编辑部
¥10.15
《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周兴嗣受梁武帝之命,为皇室子弟编写的一部识字读本。四字一句,二百五十句,共一千字,字不重复。其语言优美,辞藻华丽,引经据典,博大精深,且音韵和谐,易于记诵,是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中的经典。 《千字文》与书法有着不解之缘。历代重要的书法家,莫不以书写《千字文》为艺术的追求。从隋唐时的智永、褚遂良、怀素到宋明时的赵佶赵构父子、文徵明文彭父子,可以说,书写《千字文》成为书法史上的一道风景。赵孟頫早年即临写智永《真草千字文》,达到“能与之俱化”的地步。据赵孟頫自言,其书写的《千字文》有好几百本。今天我们能见到的赵孟頫《千字文》作品,有《真草千字文》(两种,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行书千字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续千字文》,还有传为赵孟頫书写的《六体千字文》。 因为《千字文》本来就是识字读本,而赵孟頫的书法又规范易学,古人教小孩习字,往往先临摹赵孟頫《千字文》,稍大后临习智永《千字文》。可见赵孟頫《千字文》一直以来即是汉字书法的初学范本。 本书所刊赵孟頫书《真草千字文》,纸本,册页,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未署书写年代,或是早年临习智永《真草文字文》作品。真书写得端庄典雅,意在示人以法度,草书用笔圆劲流美,相比于赵孟頫其他书法作品更适于初学者临习。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