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法艺术透析
¥2.59
本书介绍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各种书体演变,并配有名碑名帖赏析,书家特色评介,让读者一窥中国书法艺术全貌。


笔墨千年 王羲之墨迹选
¥19.90
王羲之行书的摹拓本,除《兰亭序》是草稿外,其余多是亲朋好友间省疾问安的寻常尺牍,信笔挥洒,因势变形,妙合自然。对于尺牍章法的特色,除了单字结构的画之外,其单字所连缀而成的行气,亦是章法中的构成基础;字与字间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随字势及心理情绪而发生的变化,形成无穷而微妙的节奏运动。为了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形式探究,而试着找出作品中的动线,利用此隐藏的线,发现在形式下更重要的内涵。 从动线图上,可看到各种不同的动线连方式、相邻动线的呼应、线型与情调的和谐。王羲之作品的章法构成,变化丰富且配合绝妙,是生动又高度统一的杰作。为了深了解王字的组合特性,依其字群的形状,兹举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曲线形,对其作品一汉字一解读。当然其字群的外廓形状,所谓三角形或是椭圆形,只是相对而言,借由纯造型艺术的理论,把书法的字群视为绘画的空间形态,在视觉艺术中,这是简单的图形动机,但却能够更好地认识作品的章法特色,所以将其章法特色归结为动线变化与造型举隅,稍作梗概。


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外二种)
¥18.00
本书主要收录了邓氏关于书法史的文章。其中,《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连载于1957年1期、2期及4期《新观察》,主要梳理了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由于上述文章发表较早,至20世纪80年代己不易为读者所觅得,故邓国治又据邓氏遗稿整理成《谈谈中国书法的演变》一文,刊发于1985年期《书谱》杂志,其主要观点与《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一致,唯更为简括凝练。与上述两篇文章不同,自《王羲之博采众长》至《赵之谦书法的新评价》乃是邓氏就历代有名书法家所撰写的评述文字,内容涉及各家书法特点、在书法目前的地位以及对当下书法学习的借鉴意义等方面。这些文章,除《看秦桧的字》发表于1979年第3期《书谱》杂志外,其他各篇均发表于1961年至1963年《新民晚报》之《临池偶得》栏目中。至于《论书杂诗》一文,其早发表于1937年0期《长城》杂志,后收入邓国治所编《邓散木诗选》中。此部分文章的出版,均以初发表书刊为底本,予以重新标点整理。 另外,本书还收录了邓氏谈论篆刻的文字两种,其一为《锲坐谈话》,早发表于1936年第3期《快乐家庭》,内容为承袭传统印论形式所总结的治印经验。其一为《印语》,早发表于1982年第5期《文艺研究》,为邓国治辑录的邓散木边款、书信中讨论篆刻的内容,其中颇多创作的甘苦之言,是研究篆刻以及邓氏艺术的重要材料。此部分文章的出版,亦均以初发表书刊为底本,予以重新标点整理。


多米格中国书法教程
¥15.42
本书中的“多米格习字法”是作者在长期书法实践中研究总结的一种书法临帖训练方法。该方法科学有效,可以让学书者减少弯路,精准临摹,正确入帖。该方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填补了习字格的一种空白。 多米格是文字书写结构定位格。它以传统米字格为基础进行优化调整,增加辅助线,进行分区,中间菱形为主体区,周边四个三角形为辅体区,文字的笔画长短、走势,依据在各区位的大小关系以及同各条主、辅线的相对关系进行定位参照,然后,依样把字临摹到多米格专用纸上。在正确掌握文字结构的基础上,反复强化训练,可以为将来的书法提升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习书有法
¥24.59
《习书有法》部分“本质原理”,开宗明义,解析书理;第二部分“笔法墨法”,以技法为本,剖析笔墨之中的微意;第三部分“结体章法”,阐述结构法则和布白之道;第四部分“学习步骤”,从临摹到读帖,表明屡试不爽的前人经验;第五部分“审美鉴赏”,以提升眼力,带动手的跟进,从而明白诸多书“趣”;第六部分“字体书体”,辨析字体书体之别,各种字体衍变源流;第七部分“创作观念”,明晰书法创作的要义,演绎书法与人心的契合之道;第八部分“书家修养”,强调艺术终落实在人,艺术与人格的紧密关系,提高书家修养的途径等。

篆刻:金石篆刻艺术
¥5.96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国粹书法光辉
¥4.20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书法传世墨宝
¥4.20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小楷灵飞经墨迹
¥1.99
释文:行此道,忌淹汙、經死之家,不得與人同牀 寢,衣服不假人,禁食五辛及一切肉。又對近 婦人尤禁之甚,令人神魂亾,生邪失性,災 及三世,死為下鬼,常當燒香於寢牀之首也。 上清瓊宫玉符,乃是太極上宫四真人,所受


吴昌硕篆书心经十二屏
¥28.80
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一件由著名书画家吴昌硕书写的《心经》十二屏。每屏高一百三十二点五厘米,宽三十点二厘米。书家在后写有一段跋语:“曾见完白翁篆心经八帧,用笔刚柔兼施,虚实并到,服膺久之。兹参猎碣笔意成此,自视尚无恶态。丁巳暮春。”丁巳即一九一七年,此时书家年已七十有四,可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上世纪三十年代,这件墨迹曾在日本兴文社《墨迹大成》中出版。而今,编者将此作彩印推出,供读者鉴赏。

漂亮英文书写训练宝典:圆体
¥8.00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常使用英语行口头和书面交流。随着国家对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对于21世纪的中小学生来说,写一手标准的国际上所流行的英文与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同样重要。这是一本详细介绍如何书写圆体英文26个字母大小写及单词、词组、句子及短文的英语字帖,不仅把读者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学会的生活用品、数字、交通工具、颜色、称呼、水果、蔬菜的单词作为主要练习,还把日常生活中高频率使用到的一些词组、名人名言、各种应用文写作作为另外的学习知识。拿起你的笔来,重拾你的信心,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多加临摹,克服不良的书写习惯,你一定能写一手漂亮的英文字!

楷书技法——颜体
¥5.99
楷书技法——欧体,本书共分15讲,每一讲具体包括笔画讲解、字例讲解、拓展字例、文字知识、字例练习五个部分内容,书前还有书法常识和书写基础,书后附同字体碑帖欣赏,可增强书法学习者的国学知识和书法鉴赏能力,并且通过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行学习,与作者零距离沟通。


玺印篆刻析赏
¥20.00
本书由鉩印篇、篆刻篇及附文三部分组成。鉩印篇浅显地解析了我国鉩印的产生、发展和衍变的历史过程,以及春秋战囯到近代,历代官私鉨印的艺术特色。篆刻篇则简述从元代到明清及近现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轨跡,引用文献资料客观地介绍各朝代篆刻代表人物的生平、艺术成就和对印学发展的历史貢献。附文“战国古鉩中的先秦医药”“名医与印章”,则尝试讨论历史上中医药行业和鉩印篆刻艺术所产生的相互交集和具体应用状况。


精编楷书书法字汇
¥21.21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沿用至今。唐代书法中兴,风格多样,蔚为壮观。中唐颜真卿,其楷书雄浑创新,有大气磅礴的气势;晚唐柳公权,其字体风格为柳骨风健,端庄宽舒。他们的作品历代公认为楷书典范。《精编楷书书法字汇》是一部书法艺术工具书,收录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历代名家楷书墨迹、名牌、名帖中精选出的一万余范字。所选范字按中国传统汉字部首笔画由简到繁顺序编排,并对所选范字行了适当的缩放;为保持范字的原有风格,尽量不作修饰。《精编楷书书法字汇》可临摹、鉴赏、珍藏,适合于广大读者研习书法时使用。

欧阳询〈九成宫碑〉培训教材
¥8.72
为弘扬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人书画艺术素养,面向书法考级,特编写本套书法考级丛书。本书是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欧阳询书法基础、《九成宫碑》笔法特、《九成宫碑》偏旁部首技法、欧阳询间架结构三十六法、书法作品临习及创作。另外,本书附录中还收集了书法考级规则、模拟试题等。


颜真卿书法评价研究
¥47.40
在颜真卿研究中,对其书法的批评,无疑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围绕这些史料,细心搜寻相关的各种问题,其中有大家熟知的问题,也有他人未曾提出过的问题,都能于其中引出新的认识,如人品与书品的关系、评价中的核心概念、某些内容的文化史分析(篆籀气)、题跋与理论中论说的区别等,都是此书的重要贡献。同时,本书辑录颜真卿法书碑帖重要题跋近二百条,大致可见后世历代书家及鉴藏家对颜真卿其人其书的评价大貌。


笔墨千年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19.90
《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 又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 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 行,行80余字不等, 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玄奘法师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后,携梵本佛典到长安,太宗见之甚喜。当年三月,玄奘奉命居弘福寺,并从事译经。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宗亲自为之撰序,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据载,怀仁为收集碑上的字,用时长达24年之久,可见其用心之良苦。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


淳化阁帖 : 上、下册(艺文志)
¥27.99
《淳化阁帖》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早的一部书法丛帖。据记载,宋初宫廷所藏古书画数量颇为可观,但未曾进行整理与存录。于是,宋太宗命翰林侍书王著,甄选内府所藏历代帝王、名臣、书家的墨迹作品,于淳化三年(992)摩勒刊刻。《淳化阁帖》共十卷四百二十帖,收录法书年代上至先秦、下至隋唐。《阁帖》刻毕拓出,“每有大臣进登二府(中书省、枢密院)者,则赐以一本”。拓本不多,不久后又遭遇火灾,“板毁不再赐”。不到百年,原拓本已极为罕见,后世流传的多为各式翻刻版本,如《绛帖》《潭帖》《大观帖》《贾似道本淳化阁帖》《泉州本淳化阁帖》《肃府本淳化阁帖》等。本帖即以“肃府本”为底本,其拓工绝佳,力争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呈现刊印精良的《淳化阁帖》。开本小巧、便携,分上、下册,以便读者随时随地取阅、欣赏与临摹。


江苏篆刻史
¥26.00
《江苏篆刻史》一书是关于篆刻文化在江苏的发展史的著作,本书以时间为线,论述了江苏篆刻文化从战国至民国的发展轨迹,对境内篆刻出土文物、篆刻的发端、印人、印谱、篆刻 流派、篆刻研究著作、篆刻艺术生态等多个方面行了讨论,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江苏境内的篆刻文化发展历史。作者力求史料详实、论证公允、考量方法科学细致,以扎实的史料和深 刻的论述,充分展示了江苏地区在篆刻艺术方面不可逾越的斐然业绩及在印史印论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

中国书法全集(第四册)
¥1.99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书法,是一门有法度的高级艺术,重在“法度”。有“法”无“法”,就是书匠和书法家的区别。 本书选取了古今书法名家的墨迹汇集而成,使青少年在鉴赏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书法造诣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不可多得的经典读本。

中国书法全集(第三册)
¥1.99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书法,是一门有法度的高级艺术,重在“法度”。有“法”无“法”,就是书匠和书法家的区别。 本书选取了古今书法名家的墨迹汇集而成,使青少年在鉴赏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书法造诣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不可多得的经典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