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文明的融合——近代科技简史
文明的融合——近代科技简史
王元庆
¥69.30
本书基于科技发展的内在因素,从数学的步、科学的方法、文明的交融、思想的解放,多维度追溯西方科技文明的发展历程,梳理近代科技发展的脉络,展示文明融合对于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作用,呈现中华文明灿烂光辉照耀下的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辉煌画卷。 本书通过大量历史史料,明确地揭示了中华文明在西方近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欧亚古文明的成果,填补了欧洲数学发展的断崖、促了欧洲思想解放、直和间地推动着近代科技的发展。通过对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再认识,对于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了解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理性思考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正面意义。
每满100减50 吕思勉说三国
吕思勉说三国
吕思勉 著
¥9.40
史学泰斗吕思勉先生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三国历史和文学中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战争、地理环境等进行深入解析,为三国历史进行了原貌复原。吕思勉先生讨论三国,从不援引他人研究成果,所有材料皆从各类史书中直引,考证极为严谨。本书为易中天品评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每满100减50 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
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
陈红民
¥18.00
  “什么是好的历史学”,是一个涉及历史研究本质的问题,是所有从事史学研究的人都必须时刻思考的问题,当然,这也是史学领域富有争议,而难达成共识的论题,在社会与学术多元化的今天,更是如此。然而,每个时代的学者都会提出并回答这个问题,历史研究就是在这个问题意识的引领下不断进步的。《什么是好的历史学》由裴宜理、陈红民编著。
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赵敏俐
¥73.25
本书是2012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召的“汉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论文集之一,参会学者多为该领域权威专家,这些论文在会议召之后,陆续发表于各种权威学术期刊,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反响,现在按专题结集出版,以纪念此次盛会,并为今后的汉代文学研究提供一份宝贵的文献材料。这是所有与会学者共同的心愿,也包含了他们对学术发展的热情期待。本书体系清晰,学术价值突出,涉及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多个方面,关系到文学、音乐、政治、思想、宗教等各个领域,创获丰厚,对新世纪的汉代文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每满100减50 蜀道难(附梅贻琦日记、郑天挺账单)
蜀道难(附梅贻琦日记、郑天挺账单)
罗常培著 俞国林整理
¥16.80
1941年5月,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梅贻琦、总务长郑天挺、中文系及师院国文系主任罗常培三人,先后从昆明飞重庆,始了为期三个月的蜀学术文化考察,“三个多月困难的旅途,拖泥带水,戴月披风,逢山路,过水搭桥,还仓皇地逃了好几次警报,历尽了抗战期中旅行的苦楚”,中途“研究了学术,赏玩了风景,采访了民俗,慰问了朋友”。罗常培将这一路的经历写成了具有日记性质的游记——《蜀道难》,是对抗战中期蜀道上某时某地的旅途实情、学术状况、人物动态的真实记录。梅贻琦、郑天挺、罗常培三人此行,本来都写有日记,今唯有梅贻琦的日记保存下来;而作为此行财务总管的郑天挺,也留下来一份账目清单,详细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交通、住宿、餐饮、听戏等物价。现将梅贻琦这部分日记及郑天挺账单附《蜀道难》相关章节之后,三人资料对读,展现出一幅鲜活的画卷,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每满100减50 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
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
张瑞德著
¥22.80
《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一书共分为六章,主要探讨1905—1937年间平汉铁路的营运状况,及其对华北地区商业、农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本书曾由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于1987年出版,列该所专刊第55号。此次出版作者增撰《穿越界限——中国铁路史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一文。
每满100减50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国中古史研究里程碑式杰作,呈现数百年来宏大的历史布局。】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国中古史研究里程碑式杰作,呈现数百年来宏大的历史布局。】
陈寅恪
¥27.20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抗日时期撰写 而成的,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分析构成隋唐制度的历史因素,上溯汉魏南北朝、推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陈寅恪在梳理、考证、重新诠释史料的基础上,为我们搭建了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政治和历史研究蓝图。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是中国中古史研究中的里程碑式著作。
每满100减50 梁启超家书 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梁启超作品系列)
梁启超家书 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梁启超作品系列)
汤志钧 汤仁泽
¥65.40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维新派领袖,著名学者,更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人人成才,又各有所长,被誉为:“一门三院士,满庭皆俊秀”。本书包括“梁启超家书”及近年公布的“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中的函札部分,是梁启超先生写给夫人李蕙仙、弟弟梁启勋等人,更多的是写给孩子们的书信合集。
每满100减50 两访中国茶乡
两访中国茶乡
(英)罗伯特•福琼,译者:敖雪岗
¥39.00
英国植物学家福琼于*次鸦片战争后受派遣,先后多次来到中国,采集包括茶树在内的中国植物资源。回英国后,他写了几本颇具价值的著作,介绍他的中国之行,本书即是其中之一。本书对福琼1843年和1848年两次中国之行作了详细记录。书中不仅对中国茶叶的茶树栽培和制茶方法详加阐述,也对中国园艺、植物特性与分布、饮茶文化多有着墨,但大部分描写的还是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他在中国的奇妙经历。对部分中国文化,福琼表达了他的怀疑与偏见,但更多的时候,特别是随着福琼对中国了解的深,福琼在行文中表达的还是他对中国自然景观与中国文化的惊奇及赞赏之情。福琼是传教士之外*早中国内陆的外国人之一,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提供了一个有别于传教士的独特视角。
每满100减50 李济文存
李济文存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17.00
《李济文存》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讲师李济的著作与文章合集。李济(1896-1978),中国现代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曾读于清华、克拉克、哈佛,是中国*位人类学博士。归国之后发展考古学、人类学,曾任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随后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其间主持的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书精选了李济考古学方面的两部著作《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中国文明的始》,以及十二篇文章,并收了有关其生平与学术的介绍文字。
每满100减50 赫德与晚清外交
赫德与晚清外交
张志勇著
¥52.80
赫德(1835~1911)是近代在华知名的外国人。作为晚清海关的外籍总税务司,他在权力鼎盛时期不仅控制着清政府的财政命脉,而且直左右晚清的内政外交乃至文化事业,从而使其势力演化为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影响核心。 本书是以英人赫德及其在晚清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数十年时所参与的许多近代中国外交事务为研究对象,作者在广泛收集了中英文档案资料,特别是充分利用了还未整理出版的《赫德日记》手稿77卷的基础上,对赫德以不同身份参与的晚清外交做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书中还在赫德中葡外交、中法战争交涉、中日甲午战争战后赔款交涉,赫德的外交原则、外交策略及其成败的原因等方面,揭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这既有弥补前人不足的,也纠正了以往一些不太准确的史实叙述和结论,并提出了与以往研究者不同的看法。本书内容对于学界一步认识赫德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角色、地位、作用等极具参考价值。目录及样章见附件。
每满100减50 中国历史研究法(国学基本文库)
中国历史研究法(国学基本文库)
梁启超
¥22.80
     梁启超对近代中国史学的改造影响巨大。《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每满100减50 掌故(第八集)
掌故(第八集)
徐俊主编 严晓星执行主编
¥33.60
本集篇,是张充和得意的弟子之一白谦慎所撰《充和老师的家》,滴滴,深情自见。作为掌故爱好者共享的空间,《掌故》也自我期待能够如同张家客厅一般往来皆鸿儒,谈笑风生,触目琳琅。在第七集中,陈晓维曾钩稽出“高级古董商”白坚的一次东洋之行;在本集里,赵纯元又写出他所触到的已易名为白隆平的晚年白坚,正可见同一人物的多维度。在日记里吐槽过白坚的收藏家周肇祥,史睿则以“西服辫子集一身”描绘一生形象,将其定位为“20世纪初新旧转变之际的典型人物之一”。同属“新旧转变之际”典型人物的,本集还有“拖长辫而持复辟论”的辜鸿铭、改朝换代始终不倒的章士钊,以及左右历史走向的袁世凯。艾俊川揭出辜鸿铭鲜为人知的启蒙教育实践,胡文辉将章士钊“老虎总长”绰号的内涵与运用挖掘殆尽,孟繁之关注周馥在袁世凯从朝鲜崛起政坛过程中的作用,无不展示出“新旧转变”的特,也为历史磨洗出更丰富的层次。 近现代学人掌故,向为本刊所重。谭苦盦考察孟森、郑孝胥交往的起起伏伏,细密精到;王培军以文言撰笔记二十则,意在“为心之悦”、“为眼之食”;华人德回忆季羡林、宗白华、魏建功、裘锡圭,李文澜回忆唐长孺、谷川道雄,沈建华回忆钱锺书、饶宗颐,均是亲历,笔下风采宛然。其馀如荣正一遗札中谈与姚雪垠的触,严佐之以家族记忆结合文献重建近代琴人、曾祖霁和尚的生平,宋希於追索瞿秋白《多馀的话》的传抄发表者及其政治背景,谢其章凭借《逸经》杂志抚今追昔等等,也都可圈可。
每满100减50 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
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
(美)艾尔曼,译者 赵刚
¥32.00
《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旨在从清代社会经济的背景考察江南学术共同体的演变过程。这一考据学赖以生存的江南学术共同体后为1850年爆发的太平天国战争摧毁。 《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还着重讨论了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的文化中心城市苏州、杭州、扬州、常州,力图透过政区和地方史的视角展示考据学的崛起。 与传统著作中俯拾即是的思想研究理路不同,《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更注重“哲学的框架”。 作者艾尔曼指出,18世纪晚期的中国历史,实际上是17世纪以来政治、学术变革的延续及其发展的极致,其影响甚至播及19世纪乃至20世纪。18世纪的历史是17世纪满族关到19世纪西方侵的漫长历史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不应被孤立出来,搁置一边。
每满100减50 历代经典文丛——老狐狸经
历代经典文丛——老狐狸经
雷海锋 主编
¥1.99
狐狸总给人“狡猾”之意,但是书中给狐狸的定义是具有智慧的。学学像狐狸一样的为官、做人。《老狐狸经》不是在教读者诈,而是为读者介绍了为官之道、做人之道、创业之道、说话之道,是在指导读者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以寻找到发挥的舞台。
每满100减50 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上下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上下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方彦寿著
¥72.66
“刻书家”是古籍编撰出版传播上的重要环节,但一向被研究者所忽略。本书广泛利用正史、地方志、家(族)谱以及摩崖、碑刻等史料,挖掘由宋至清福建八百多位刻书家的事迹,不仅为古籍编撰出版的传播补上“刻书家”这一环节,也为纠正以往古籍鉴定中所出现的误判提供更多的文献佐证。书中提出,应以是否受官私方的委托刻书作为判定“刻书中心”的重要标准;判断古籍版本,不宜仅凭刻书家的籍贯,而应以刻书地为主。
每满100减50 辽金史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辽金史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刘浦江著
¥51.60
  《辽金史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是刘浦江教授的*部论文集,其中所收二十篇论文代表了作者在辽金史研究领域取得的*阶段成果。这些研究的共同旨趣在于,抓住辽金历史、文献方面的基本问题,钩沉索隐,启疑发覆,从中亦可窥见作者早年由文献史学的学术取径与探索历程。
每满100减50 掌故(第七集)精
掌故(第七集)精
徐俊主编 严晓星执行主编
¥33.60
十一年前,因为对苏青小说《续结婚十年》中人物的原型意见不一,本刊的两位作者黄恽、胡文辉曾在《万象》上过一场小笔仗。如今来为此案作总结的,是《掌故》资深而年轻的作者宋希於。这一篇看似是对“隐秘角落”的钩沉,无足轻重,但对史料的掌握、解读与运用却颇可注意。“隐秘角落”的另一面,是“发潜德之幽光”。王铃“研究《九章算经》的博士论文,实际上已了中国科技史的章节”,“如果公平的话,王铃应该是‘第二作者’”,然而王铃却毫不犹豫地告诉汪荣祖,“《中国科学技术史》完全是李约瑟的书”。王铃晚年叶落归根,所居近处也是我的常游之地,不知寻常巷陌可曾相逢。一代科技史家的潇洒风神,神往之馀,亦增惆怅。 掌故大家瞿蜕园已故去近半世纪,俞汝捷先生为当年从游者,由片纸再次拾零“蜕老”往事,珍贵可读。瞿蜕园之孙瞿泽方则叙述其伯父瞿同祖,整体回顾之下,唯有家人才知道的细节遍布文中,温度触手可及。谢其章作为老电影迷,倘若能回到1949年前后的演艺界,大约要被黄宗江、孙道临们引为同调的,由他来复原早逝的戏剧家丁力的“朋友圈”,再合适不过。刘铮通过几片顾廷龙为*“大字本”题签残纸,抒写出“一个时代的光景”,着眼于老掌故,下笔用新方法。读者们也许还记得《掌故》刚刚问世时刘铮写的*篇书评,立意既高,观察亦深,我们的心事也几乎被他全然说尽了。唐长孺、张振镛、许姬传、孟言嘉,在王延武、刘永翔、赵珩、杨志诸位的笔下,或重其学,或重其事,或重其人,“仿佛若有光”。就是陈晓维笔下那身份尴尬的古董商白坚,也堪为近代艺术品流通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之奔波生计,要与柳向春笔下“读书种子的吃饭问题”同样引来一声叹息的。
每满100减50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
林之满 萧枫 主编
¥0.99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每满100减50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林之满 萧枫 主编
¥0.99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每满100减50 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 夏本纪
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 夏本纪
徐兴海
¥80.00
《夏本纪》中记载的内容是现代人研究夏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夏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目前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本书主要从汇校、汇注、汇评三方面整理、综合有关学术研究成就,力求较全面的反映出历代有见解的观。所涉及研究成果斟酌取舍,注重吸收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新发现,兼及靠前研究的成果,对原文行依据可靠、论据充分、自成一体的研究,对研究的历史情况及现状行系统性的总结,体现其《史记》研究、司马迁研究的意义。